行政事業單位和公益類事業單位,你覺得哪個好?

範學紅3


在我國的事業單位改革中,將事業單位分為了承擔行政職能的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從事公益服務的單位三種類別,這三種單位在改革中受到的影響不同。

對於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主要是通過三種方式進行改革:第一種就是隻轉職能不轉機構,通過對單位的職能清理後,將行政職能劃轉至主管部門的相關內設機構。第二種就是轉為主管部門內設機構,主管部門沒有相關內設機構承擔相應行政職能的,可以單獨設置內設機構;第三種就是單獨設置為行政機構,對於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通過整合其他相關機構後獨立設置為行政機構。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單位內人員都不會變差,還有一定機會能夠轉為行政編制,華麗轉身為公務員。


對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改革:第一種就是轉製為企業進行管理,對於在編職工來說,轉企後就不再擁有事業編制,而是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經濟收入直接和企業效益掛鉤;第二種就是單位撤銷,對於部分單位因為不具備轉企的條件而被撤銷的,在編人員主要通過培訓轉崗的方式,安置到其他適合的崗位。


對於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這類單位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中,強化其公益屬性。並根據具體職責與情況,其中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而單位中人員的工作編制與內容都不會有太大變動,基本上不受影響。


所以從改革情況來看,承擔行政職能的單位應該是最好的,從事公益服務的單位次之,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是最差的。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行政事業單位是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總稱,包括公益類事業單位。所以,小公沒猜錯的話,題主問的應該不是行政事業單位和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區別,應該是行政類事業單位和公益類事業單位哪個好。

所謂行政類事業單位,就是完全或部門承擔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輔助職能的事業單位,因為具備行政職能,按照法律規定必須由行政機關單位履行職責,為了理順機制,又不至於增加行政編制,國家從2007年開始陸續審批了一批行政類事業單位參公管理,即參照公務員管理。這類單位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但不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管理,而是執行公務員法,在晉升機制和工資福利待遇上,與公務員保持同步,沒有太大差別。像社保局、機關事業管理局、供銷社、檔案局、就業局、地震局等等,都屬於參公事業單位。

公益類事業單位,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種財政供養方式。全額的還好,晉升雖然不如公務員,但待遇差距不大;差額的,主要看單位效益,一般也會補齊財政缺額部分,總體比公務員低,但差距也不是特別大;自收自支,待遇主要取決於單位效益,效益好的很多都比公務員高,效益差的,下崗待業的都有。

因此,從收入和晉升空間來看,行政類事業單位絕對好於一般公益事業單位。不過,本輪機構改革,已經明確取消行政類事業單位,剝離行政職能收歸機關,或整合到其它職能相近的行政機關。今後,不再增設或單設行政類事業單位。改革後,行政類事業單位有兩個方向,一是隨職能併入機關,轉為機關內設機構,過渡為行政;二是剝離行政職能改為公益類事業單位,保留職工參公身份和待遇,直至退休編制核銷。

也就是說,行政類事業單位將從體制機構消失,至於是變為行政還是改為公益類,看當地政策。如果改行政,比公益類事業單位肯定好,如果改為公益類,大家不相上下,就無所謂的比較了。

我是小公,專注體制問題解答,感興趣或有疑問的可以關注我,私信交流


80後小公


題主提到的兩種事業單位是事業單位改革前的一種分類,即行政類事業單位、公益類事業單位以及經營類事業單位。而隨著改革的推進,經營類事業單位將直接剝離出來,轉為企業,行政類事業單位則直接納入國家行政部門的公務員管理。而公益類事業單位則由原來的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轉變為一類、二類這種稱呼。

因此,行政類事業單位的正式編制人員將來就是公務員了,而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正式編制人員就是正牌的事業單位人員。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凡財政撥款單位,管理都會是越來越嚴,工資水平都將設定上限,比如高校系統,目前在探索績效工資總量管理,就是說先根據學校情況測算出一個績效工資總量,學校可以在這個上限內自行調配,但不能超過這個量。

不過,相比較而言,公務員系列,特別是有行政權力的公務員,在當前社會的地位還是更高一些,就算不拿不要、兩袖清風,出門也是有很多人供著敬著,要想辦一些小事,也就是打聲招呼的事。這些事明面上都是合法合規的,但實際上肯定是有一定人情關係和資源交換的。而事業單位通常體制更活絡一些、福利會更好一點,特別是差額撥款的單位,比如醫院、高校,某某所某某院一類的,收入豐厚、穩定,有些高層次技術人才或者管理人才甚至能拿年薪。另外,一些單位還有隱形福利,比如高校教職工子女可以優先就讀附小附中,而這些附小附中通常又是當地最好的學校,外面的人要進去,動不動都是幾十萬起步,這種福利現在越來越難以忽視了。

我自己是在事業單位裡,家裡有不少親戚在公務員隊伍裡,就我自己的個性和需求,我更喜歡事業單位,但家裡人經常勸我進行政部門。其中利弊還是請題主自行考量吧。


高校人才真經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沒有表述清楚。

行政事業單位是統稱,包括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

公益類事業單位是事業單位範疇內的一個分支。

這兩個詞語實在是沒法比較。

如果說行政單位和公益類事業單位相比較,個人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行政單位走公務員途徑,是傳統的仕途。相對刻板。

公益類事業單位也是公職人員,可以走職稱途徑,工資掙得多。


司法一棵松


行政事業單位累死人,你去了天天想哭


搏擊魅力


無論行政,事業都是黨的事業,有差距也不能太大,不僅是貧富不均,更是職業不公,事業單位為黨為國奉獻青春,付出汗水,我想不能非議國家改革,多版本傳播,


春夏秋冬303


都是為人民服務。


大王再次叫我來巡山


行政好,差不多和公務員一樣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