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釣魚臺

在寶雞縣磻溪的伐魚河畔的伐魚堡南,北距縣城虢鎮15公里。

地處兩山之間,臺為水旁一巨大岩石,石上有雙膝跽坐痕跡。石下激流直瀉,浪花四濺,謂之“雲霧潭”,相傳為姜太公釣魚處。石西有太公廟,石南有武吉洞,傳說武吉為磻溪樵夫,因與太公相識,遂薦太公於文王。其北又有一巨石,高約3米,上刻“孕璜遺璞”四字。其石頂高大平坦,底小而尖,立於沙石之上,名曰“大鷲石”。

寶雞釣魚臺

北去1.5公里,為河水入渭處,有文王廟一座。相傳文王請太公,太公坐車上,文王拉車至此。廟今已毀,僅留廢墟。

相傳該地漢代已有文王廟,唐貞觀始建太公廟。唐上元元年(760)封姜太公為武成王后,釣魚臺名聲大震,以後各代均在此廣修廟宇。明清以來先後修建有文王廟、三清殿、王母宮、玉皇廟、呂祖洞等大小廟宇20餘處,計60餘間。近年來,政府對其已大規模維修,併成立了釣魚臺文管所保護管理,現已成為重要的旅遊景區。

太公廟 位於釣魚臺伐魚河西岸的低處靠北第一座建築。東西10.15米,南北40米,座西向東。門前有古柏4棵,傳為唐代建廟時所植。北側有僧房5間,相傳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明代重修。面闊3間,進深2間,柱徑0.36米,柱高4.2米,臺基高0.60米。磚包土坯牆,前簷有斗拱,一斗十六升,明間、補間和次間各一朵。五架樑,前簷帶單架樑,硬山頂,施灰布板瓦,部分琉璃瓦串溝,琉璃勾頭滴水,鏤空造花脊,獸邊脊,琉璃小五獸,前簷有隔扇門15扇,其它三面均為牆體。

文王廟 位於釣魚臺太公廟以西半山腰臺地上,為一群體建築,座南向北。東西29米,南北39米。初建於漢代,現存建築為明代風格。主要建築以中軸線東西對稱,南北排列,主要建築有懸山門樓一座,文王殿一座3間,姜嫄聖母洞一孔接簷3間,東西僧房各3間。1983年按原貌進行了翻修,廟柱徑0.4米,柱高3.62米,磚包土坯牆。四面都有斗拱,為一斗二十升,共有斗拱25朵。七架樑,歇山頂,屋面施灰布板筒瓦,勾頭滴水,正脊鏤空龍紋花草。明間有雕花門4扇,兩次間有格子窗兩幅,後簷明間有刻花門4扇,次間有兩圓窗。

三清廟 位於釣魚臺伐魚河東岸半山坡臺地上。座南向北,為群體建築。東西13.5米,南北39米。有門樓1座,玉皇樓1間,三清、三宮廟各1間,三清殿3間,門樓東側有僧房2間。始建年代不詳。據“重修龍王山神廟碑”記,清乾隆已有,後有過重修,1984年又重新翻修。目前建築仍保留清代風格。

武吉亭 位於伐魚河東岸三清廟腳下,始建年代不詳。為六角形涼亭式建築。每邊長1米,挑簷撰頂,建於山間石崖上。柱徑0.2米,柱高2米。六面簷口都為兩朵斗拱共12朵,均為一斗四升。串柱式樑架,六角攢尖頂,施灰布板筒瓦。六面透風,無裝修。

觀璞堂 位於釣魚臺伐魚河西岸臺地上,原址為樂樓。1986年將原虢鎮城山西會館的6間關帝廟遷建於此,名為觀璞堂。座西向東,東西9.9米,南北18.14米,面闊5間,進深2間。柱徑0.5米,柱高3.87米,磚牆。前簷明間、次間、補間斗拱共10朵,西稍間斗拱4朵,均為一斗八升。五架樑、硬山頂,屋面施灰布瓦,捏花脊獸,蛟龍吻,施勾頭滴水。前簷明間、次間雕刻大門12扇,兩稍間雕花窗子8扇。門窗上裝有牌面2幅。

救苦洞 位於釣魚臺伐魚河西岸靠山岩臺地上,在觀璞堂以北,始建於清代。座北向南,為群體建築。東西48米,南北20米。主要建築有山門、歇房、救苦洞、東西僧房等。1985年進行過翻修,現基本保留清代建築風格。

附屬文物

重修龍王山神廟碑 清代記事碑。碑文記述重修龍王廟、山神廟等建築的經過。楷書8行,每行54字,後有“嘉慶拾伍年歲次庚午孟□×××”年,碑文中還記有發水淹沒高度,為重要水文資料。現放置於釣魚臺救苦洞。

重修太公釣魚臺碑 碑文記述了補修三公祠、太公殿等建築的經過。楷書8行,每行38字,撰文書丹人名有殘缺,僅知湘水郭元灝,邑庠生員孔何忠等名,末行年款為“龍飛乾隆二十六年歲次辛巳相月穀旦立”,現存釣魚臺救苦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