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關乎國運,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以及趙雲、魏延、馬超猛將?

MiDream-末世


夷陵之戰在戰前也並非定位為關乎國運的戰役,在劉備失去荊州既得利益之後,夷陵之戰的動機很單純,就是收回故地。從巫縣到猇亭的這一路太過順利,包括秭歸這樣的重鎮都沒有太費功夫的拿下,但這也不應該會改變劉備的既定戰略,在夷陵以東的江陵如果拿下,就算是完成了東征任務,所謂“踏平吳郡”也僅僅是為戰爭造勢,作為一個軍事家,劉備深知想以五萬人的軍隊吞併東吳幾乎是痴人說夢,這裡的口號如同諸葛亮北伐時所提出的收腹中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才斷層

往往會有人提出趙雲、諸葛亮等人是反對劉備伐吳的,因此劉備不願意帶二人出征。在此種觀點下顯得國家大事有如兒戲一般,臣下向君主提出反對意見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東征是劉備稱帝后的第一道國令,那麼全國上下都應該圍繞著一號令進行籌備,不應該因為政見的不同而躲避。



劉備作為君主,既定戰略已然成形,那麼就會挑選文武官員隨徵東吳,劉備選擇御駕親征,那麼人員配置上別說是趙雲、諸葛亮,就算是讓阿斗隨徵,阿斗也不敢不聽。而一國之君若是因為反對之聲就棄用人才,這未免也太沒有度量,所以趙雲等人的反對並不是劉備東征之始未點將的原因。

從馬超、黃忠的病逝時間來看,馬超是章武元年病逝,也就是劉備稱帝的第一年,說明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馬超的身體狀況就已經不行了,而黃忠更是劉備稱漢中王的第二年就病故了。此處想起了《三國演義》裡劉備那句“五虎上將今已去四”,這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蜀國人才斷層比較嚴重。結合開文所講的既定戰略,劉備的夷陵之戰是一個培養中生代將才的良好實戰機會,因此在人員配置上,劉備更側重於人才的培養,在戰前也只對張飛這名老將做了會師隨徵的部署。

人員配置

“漢主遣將軍吳班、馮習攻破權將李異、劉阿等於巫,進軍秭歸,兵四萬餘人。”——《資治通鑑卷六十九》

劉備任命馮習為大都督,領前軍兵團,馮習是劉備入川時的後起之秀,在入川和漢中戰場表現都不錯,此時作為前軍大都督重點培養是不錯的選擇,總領4萬多兵力。在馮習前軍軍團中,吳班、張南、劉寧、杜路四人,前二位也算是中生代將領,後二者屬於年輕將領,蠻王沙摩柯是馬良遊說參戰。



劉備中軍的兵力並不多,前軍四萬裡有沙摩柯的一萬人左右,中軍最多也就兩萬,但應該為劉備的精銳部隊,由黃權分兵五千北上防禦曹魏,陳式領水軍與前軍形成接應,留趙融、傅彤、輔臣、廖化、程畿於中軍,馬良遊說蠻夷後亦回中軍。與此同時,劉備在江州一帶部署後軍接應,這個後軍的領軍將領就是趙雲,這算是整個夷陵之戰的戰略部署,因此趙雲也算是參與戰爭的。

無人可用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蜀國的形勢並不是很樂觀。自劉備入主益州後,軍隊數量大致在11萬左右。此後劉備與孫權就荊州問題達成和談,劉備便空出手來,於215年冬天,領張飛和黃權擊敗張郃軍徹底平定巴郡。217年秋天劉備集團又開始了漢中之戰,此戰一直持續到219年的夏天。劉備雖然勝了曹操,佔領了整個漢中,但損失很大,大將吳蘭、雷銅、任夔相繼陣亡,戰死的兵力也在一萬以上。因此,劉備全國兵力在十萬左右是有一些依據的。



劉備任用魏延鎮守漢中也是看中了魏延的能力,在漢中太守的人選上,劉備是捨棄了群臣一致看好的張飛。魏延的任務也是防範北面曹魏的威脅和羌胡的叛亂,另一方面也與上庸劉封孟達連成一片。如果關羽奪取襄陽,漢中至荊州一線全部打通,這個對於曹魏的威脅相當大,但這裡一切的根基在於漢中之地穩穩的抓在手中。因此,魏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東征吳國就不可能調魏延去前線。後來孟達反叛,劉封被處死,上庸三郡得而復失,漢中再不穩定,之前所做的工作幾乎白費了。


隨後關羽的襄樊之戰失利,荊州三萬精銳部隊損失殆盡,荊州不保,關羽戰死,蜀漢的形式急轉直下。夷陵之戰前,劉備欲以張飛為老生代的代表東征吳國,卻沒料到張飛於戰前被部下殺害,這也是為什麼調趙雲入江州的原因。蜀漢此時還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南中少數民族問題,劉備入主益州的時候是無暇顧及南中地區的,南中地區是諸葛亮建興三年才加以平定,所以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成都南邊的威脅也是很大的,少數民族多為地方叛亂確實不錯,但不敢保證是否會進兵成都平原搶掠一番,諸葛亮坐鎮成都不僅能為夷陵前線提供後勤支援,同時也是對南中地區的震懾,因此諸葛亮不能動。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並非是不用名將,而是如馬超這種名將即將謝幕,體弱多病;諸葛亮、魏延又重任在身,抽調不得;張飛被害後只得調趙雲頂任。而前線戰場上的陳式、馮習、吳班、黃權也非等閒之輩,多加磨練也是蜀漢人才培養的客觀需求。成都武侯祠裡陳列的蜀漢政權文武功臣塑像中,廖化、張南、馮習赫然在列,說明劉備夷陵之戰所出征的將領水平還是不錯的,並不是只有“五虎上將”這樣的將領才能打仗。


棍哥觀史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七月,63歲的新任老皇帝劉備,為了踐行他與關羽四十多年的友誼,也為了在臨死前最後搏一把,決定揮兵東征東吳孫權。

此議一出,劉備最後一位老兄弟趙雲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表示:

“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曹操雖斃,子丕篡盜,此人神共怒也。陛下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屯兵河、渭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

然而,劉備不聽。不但不聽,還將趙雲留在江州作為後援,不讓他參加夷陵之戰。


趙雲勸完了,蜀中名士秦宓又出來勸,說天時不當,伐吳必難取勝。這次劉備為了堵眾人的嘴,乾脆把秦宓免官下獄,過了很久才赦免他將他放了出來。

這下群臣全都閉嘴了。

可是,劉備出征後,鎮北將軍、巴中名將黃權又出來勸劉備說:“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

劉備又不聽,他讓黃權督領江北軍隊以防魏國從襄陽出兵,而自己留在長江以南,與吳軍PK,誓要親手為關羽張飛報仇雪恨。


不過,當然,孫權並不怕劉備。《三國演義》裡說劉備伐吳有七十五萬大軍,簡直就是胡扯八道。當時,蜀國全國人口也只有一百萬左右,劉備哪來的70萬兵力?實際情況是,劉備伐吳的兵力只有4萬多步卒和兩三千騎兵,再加上後來派馬良招來的3萬左右五溪蠻盟軍,總兵力只在8萬左右。而且,孫權在幹掉並收編了關羽水軍之後,實力大增,又豈會怕劉備這支二流水軍呢?(這也就是孫權在擒獲關羽後一定要殺掉的原因,關羽是蜀軍唯一擅長水戰的大將,沒有了關羽,蜀漢在短期內決計無法訓練出一支能對東吳能產生威脅的水軍。

所以說,東吳以水立國,沒有水軍萬難滅之;劉備想用一支二流水軍伐吳,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幾十年後西晉滅吳,也是大將王濬在益州以大批人力物力大修船艦,然後順長江而下,來個“千里江陵一日還”,吳國這才完蛋了。

但是,劉備還是想試一試,他老了,再不瘋狂就要老死了!如今關羽死了,張飛死了,龐統死了,黃忠死了,糜竺死了,孫乾死了,法正也死了,他這一一輩的人才已然用盡,雖然劉備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他在有生之年想統一天下幾乎不可能了,現在只有暫且賭一把,若能奪回荊州,給劉禪諸葛亮這輩人先打好基礎,希望他們日後能實現隆中對的宏偉藍圖吧!

於是,劉備益州派和元老派一個都不帶(綜上所述,益州派和元老派基於自身利益,也不支持劉備伐吳),而馬超已然病重(馬超死於夷陵之戰後僅四個月),魏延又要守漢中,諸葛亮也得避嫌(諸葛亮是的哥哥諸葛瑾在吳國擔任南郡太守),只帶上馬良、馮習、張南、傅彤、輔匡、廖化這幫荊州人,因為他們對於奪回荊州最積極,無論成敗,至少努力過了,那就無怨無悔!


千古名將英雄夢


夷陵之戰,讓我們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劉備猛將都沒帶,而是帶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將領,比如張南,傅肜,馮習,沙摩柯,但不要忘了一點,這些人之所以不知名,是因為他們死於夷陵之戰,如果不是,那麼蜀書也必然會有他們的傳記。

另外,夷陵之戰,也有兩個重要人物也參戰了,一個是馬良,一個是黃權,馬良大家都比較熟悉,是馬謖的哥哥,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說的就是馬良,而且馬良與諸葛亮的關係很好,情同兄弟。

黃權夷陵之敗的時候,退路被東吳所斷絕,又不能向東吳投降,最後只能選擇向曹魏投降,曹丕對黃權十分的常識,封他為鎮南將軍,育陽侯,後來還升遷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可見黃權的能力也是很強的。

夷陵之戰十分重要,因為這個關係到,能不能拿回荊州的問題,劉備很清楚,一旦荊州拿不回來,蜀漢只有益州這塊地方,那麼割據幾十年不成問題,但是要實現隆中對,平定天下,那就像蜀道那樣,難於上青天了。

所以劉備必定派出的是精兵強將,那為什麼沒帶上這四個人呢?那我們一一來分析。

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是受到群臣的反對的,雖然明確記載反對內容的只有趙雲,而諸葛亮則是說,如果法正在的話,能勸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而如果真打了也不會敗得如此之慘,可以看出諸葛亮肯定也是反對劉備打這場戰爭的。

劉備不讓趙雲和諸葛亮上,並非是因為他們反對,而是諸葛亮必然要坐鎮後方,正如劉備打益州,諸葛亮要在荊州,劉備要打漢中,諸葛亮要在成都後方,因為打仗,後勤保障還有後方的穩定,是十分的重要的。

而趙雲之所以沒有參與,是因為趙雲不是一個將才,所以才沒上趙雲上,另外,趙雲留在江州,也可以在劉備戰敗的時候,接應一下。

馬超之所以沒參加,原因是馬超此時已病重,不能參加,並於這一年的十二月病逝,而魏延沒參加,是因為魏延此時在鎮守漢中,漢中也同樣重要,自然不能讓魏延來參加了。

另外,像法正和黃忠沒參加,是因為他們這個時候都已去世,而張飛本來是要一起參加的,只是被範強、張達所殺。可以說,夷陵之戰,劉備將能用的將和兵,都帶上了。


歷史簡單說


我是雞湯,我來答。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人事安排,沒有問題,依然表現出了一如既往的“用人之能”。

很多人說,劉備不帶諸葛亮、趙雲等人東征,是因為這兩人反對伐吳,這種說法,真的是太低估了蜀漢君臣的素養了。反對伐吳的就不帶去伐吳,把關係國運的戰爭看成組隊打王者榮耀了嗎?而且,趙雲,雖然沒有趕上夷陵之戰,但是屬於伐吳軍序列中。

實際上,每一位將領、謀士,都有自己最擅長的一個領域,即使是曹操那樣的大軍事家,遇到水戰,不也是兩眼一抹黑嗎?

那麼,我們從劉備當時所必須完成的幾項任務,來分析一下劉備的人事安排:

一、穩固後方,必須依靠諸葛亮、魏延:

關羽敗亡、孟達叛亂後,劉備的後方並不穩固。任何國家,在遇到如此慘敗後,都會出現動搖。何況,劉備新稱帝,後方人性並不容易預測,必須有得力的人把手。

漢中重任,非魏延不可。

老子倒是想去東征殺敵,你們倒是找個人來漢中替我呀!

在早先任命漢中太守時,大家討論的人選主要是張飛和魏延,張飛當時已經被害,那麼,漢中必須由魏延把手了。畢竟,此時漢中所面臨的危險,比兩年前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人選時要大得多,不可能換人。


輔佐統治益州,非諸葛亮不可。

諸葛亮,在劉備時期的定位,更類似於劉邦時期的蕭何。主要是坐鎮後方。劉備入川時,就是諸葛亮坐鎮南郡,劉備攻漢中,諸葛亮也是在西川調度。那麼,在戰事爆發後,這樣的安排,是最為穩妥的。

除了我,你說說,還有誰能陪著傻乎乎的太子管好後方?

二、伐吳攻略,用人所長。

劉備東征,帶的人,其能力,也都符合隨徵的要求。劉備夷陵之敗,敗於自己的失誤,並非敗在部將不利。

首先,趙雲坐鎮江州,以為後應。

趙雲確實沒有參加夷陵之戰。但是不代表趙雲不在東征部署中。在當時,趙雲坐鎮江州為後援。敗則相救,勝則進擊。只是,誰也沒辦法料到,劉備一瞬間被秒殺,該軍團起到作用。

伐吳,江州是基地,在劉備決意伐吳時,第一步就是讓張飛進入江州。張飛走後,趙雲在江州統御後方生力軍,當然屬於伐吳的編制!而這個後軍的重任,由有“厚重”之稱的趙雲統御,也是用人有方。

其次,其餘諸人,各有所長,但都適合此次攻略。

哎,其實我蠻想衝到前線爽一把的,你們幾個快投幣呀!

馬良,長期輔佐關羽鎮守荊州的,最熟悉荊州的情況。他在此戰中,還利用了自身的能力,聯絡、發動了武陵地區的少數民族。著名的沙摩柯(就是在演義中射死甘寧的那位)就是在此時率部加入劉備的。馬良可謂不辱使命。

先被關羽坑,後被劉備坑,三國到處是坑!老子想跳槽到水泊梁山去!

吳班、馮習。這兩位在當時並沒有赫赫威名的人做先鋒。也反應了劉備的才幹。

伐吳之路,尤其秭歸——猇亭,地形複雜,為將者必須具備山地戰和兩棲戰能力,才足以勝任。而放眼,蜀漢眾多名將,誰有這個能力呢?事實是:這兩位仁兄的任務完成得都還不錯。

因此,劉備夷陵雖遭慘敗,但其用人之能,還是無可挑剔的。後人不能因夷陵之敗,就否定劉備在此期間的所有作為。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關乎國運的夷陵之戰,劉備帳前聽令的竟是一堆二流的謀臣將士。這究竟是劉備不得眾望,還是另有原因,且聽東方君一一道來...

連敗到連勝--劉備自信心逐步建立的過程

劉備前期的創業之路極其坎坷、屢屢失敗,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直到赤壁一戰,燒得曹操不敢再下南方,劉備得以一絲喘息之機。隨即揮師西進,短短時間內迅速掃平劉璋、張魯及南蠻勢力,荊州、益州進入囊中,進而登基稱帝,建立蜀漢。赤壁之戰開始,劉備攻必克、伐必勝,敗績幾希。特別是鎮守荊州的關羽北伐中原,水淹七軍、逼降於禁、擒殺于禁。一時間蜀漢政權威震華夏,逼得曹操都甚至準備遷都以避鋒芒。

劉備為何“急令智昏”,執意伐吳

諸葛亮初出茅廬之時,曾給劉備獻上平定天下之策: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至此,《隆中對》所言“據有荊、益”的第一目標已經實現,下一步便是“北向中原”。

關羽“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但慘遭孫權背盟誘殺,荊州全境落入孫權手中,隨即孫權向

魏稱臣,導致蜀國腹背受敵。此時,劉備若“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以一隅之力獨抗魏國大軍,必落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劉備作為攻伐一生的君主,漢室復興的理想尚未實現,他必須繼續帶領臣屬朝著目標前進,哪怕困難重重。況且東方君想來,他是對當時局勢進行過深入分析,才會推斷出伐吳的合理性。

彼時魏國曹操新喪,吳國老將凋零,恰是諸葛所言“天下有變”之際。此消彼長,正當征伐時機。魏國曹丕立國未穩但家大業大,不可擅自征伐。而吳國呢,第一無良將,第二新收荊州人心不穩,況且劉備連年得勝,還有張飛等“萬人敵”名將在手,所以,劉備斷定伐吳穩操勝券,乃是上上之策,可一舉殲滅實現與曹魏南北對峙。

於是,他正好打著為關羽復仇的幌子,佔據著道義制高點,名正言順地力排眾議,統兵伐吳。

劉備為何不帶一流帶二流

當時關羽、黃忠、法正已死,張飛也在帶兵和劉備會合路上被部眾所殺。一流人才中只剩下諸葛、趙雲、魏延、馬超,但他們各司其中所以未隨命帳中。諸葛亮是劉備眼中的內政人才,在劉備死前一直專管行政,從未參與過蜀漢大的戰事。所以當時他作為蜀漢丞相、錄尚書事,假節鉞,坐鎮朝堂,處理政事,保障軍需,分身乏術。歷史也沒有作出記載諸葛對此役的判斷。趙雲不贊同伐吳,都督江州,震懾國內;魏延守備漢中,防備曹魏偷襲;馬超自歸蜀後,戰意已失,只是擔任榮譽性職務。

所以,劉備伐吳帶的都是二流人才,但都是劉備眼中的後起之秀,謀臣有黃權、馬良、程畿等,將領有吳班、馮習、張南、傅肜、沙摩柯等。劉備根據自己先前對局勢的判斷,認為憑藉優勢兵力以及一班後起之秀,必可一鼓作氣拿下東吳。只是,他沒想到局勢發展超出了自己的判斷。

夷陵之戰的結局

夷陵之戰前期,戰事發展確如劉備所料,蜀軍勢不可擋,連下東吳數城。但那是東吳小將陸遜力排眾議實行的以逸待勞之策,目的在於暫避兵鋒,消耗蜀漢攻勢。之後更是擇機反攻,火燒蜀漢連營八百里,打得蜀軍全線潰退。遭此打擊,劉備鬱鬱寡歡,最終患病身亡。


關注“東方史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歷史的細節真相。


東方史話


劉備發動伐吳的這場戰役,一是為了給兄弟關羽報仇雪恨;二是為了奪取失去的領土荊州,為實現隆中對策奪取天下而做準備。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另外二個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先來看三大戰役。三大戰役有以下幾個特點。

1.誰發動誰戰敗。

2.都與火有關,官渡之戰被火燒了糧草,赤壁之戰被火燒了戰船,夷陵之戰被火燒了大營。

3.使失敗方的實力大大下降。

如此重要的戰役,為什麼不帶諸葛亮等人呢?我來分析一二。

諸葛亮。其實不僅夷陵之戰沒有帶諸葛亮,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也很少參與戰役。赤壁之戰諸葛亮主要是說客,負責外交,聯合孫權;攻打劉璋時,劉備帶領龐統前往(龐統死後,諸葛亮才去的),奪取漢中的時候,劉備帶領法正。劉備主要看重諸葛亮的治國才能,劉備在前方打仗,諸葛亮主要負責後方的錢財,糧草和兵員,給劉備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諸葛亮傳。

趙雲。趙子龍有勇有謀,劉備曾稱他一身是膽。關羽死後,劉備大怒,準備伐吳。趙雲勸諫,認為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先滅了魏,那麼吳自然就歸附了。

可能是因為趙雲勸諫,所以劉備沒有帶趙雲出征。不過後來,劉備失利後,趙雲帶兵去永安接應。

魏延。劉備軍中不可多得的智勇雙全之將。劉備曾破格提拔魏延為漢中的鎮遠將軍(大家都以為是張飛),併兼任漢中太守。劉備稱帝后魏延為鎮北將軍。劉備伐吳時,也要做好防備工作,防止曹丕抄了自己的後院,而後院這一塊是魏延在負責。所以魏延不能輕易調動。

馬超。驍勇善戰之將,與曹操交戰時差點活捉了曹操,他有韓信,英步的勇力。按理說,此等關乎國運的大戰,也應該會考慮帶領馬超前往。

三國志記載,章武二年春正月,劉備派陳式,吳班的水軍屯駐夷陵,秋季八月收兵返回。而馬超病逝時間也為章武二年。所以可以推測出,劉備伐吳的關鍵時刻,馬超應該已經生病了,所以無法參與作戰。

以上就是我認為劉備不帶領諸葛亮等人伐吳的原因。

(史/遨遊文史世界,完)


遨遊文史世界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說此夷陵之戰關乎國運,絲毫都不誇張。蜀國自此戰慘敗後,實力銳減,難以與曹魏或者孫吳抗衡,雖然後來諸葛亮盡力治蜀,國力稍微增強,但終難改頹勢,三國中蜀國成為最先滅亡的國家。



劉備之所以發動夷陵之戰,一是為關羽報仇。關羽和劉備的關係非同一般,名為君臣,實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兄弟被人殺了,作為大哥的不出頭教訓一下對方,實在說不過去。況且重情重義一直是劉備政治宣傳的招牌,如果不打一架,下面的小弟誰還願意跟他混啊!



二是劉備想重新奪回荊州。荊州乃戰略要地,北可取中原,東可抗孫權,失去荊州等於失去了重要的戰略支撐,沒了這個戰略要地劉備想北上恢復漢室難於登天!

基於以上兩點,劉備力排眾議,舉全國之力,對孫吳發動了猛烈的攻擊。其實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並沒有錯,試想假如劉備戰勝了陸遜,奪取荊州之地,那蜀國的形勢可就一片大好了,就算不能一舉吞掉吳國,但至少不會如此被動!



可惜的是,劉備戰敗了,他的一世英名也因此毀於一旦!失敗總能找到各種理由,但歷史無法改寫!

至於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和趙雲、魏延、馬超等猛將呢?

劉備實屬無奈,老將黃忠已死,軍師龐統、法正已死,魏延、馬超在北邊防著曹操南下,因劉備剛剛稱帝,人心不齊,諸葛亮需守住大本營成都,唯一能用的趙雲思路和劉備相沖突,主張聯吳抗曹,多次勸諫劉備取消伐吳,劉備很不高興,也沒帶上趙雲。這樣劉備只能指望張飛了,可惜的是,天有不測風雲,猛張飛被屬下謀害,可憐一世英雄卻落得如此下場。

如此,劉備手下無良將,無好參謀。只能帶著經驗不足的吳班、馮習等將倉皇出征!

因軍事準備不足,加上犯了兵力分散的大忌,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慘敗而歸,鬱鬱而終!


一半秋色


夷陵之戰是發生在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的後面,而且這一戰和襄樊之戰有莫大的聯繫。大家都知道襄樊之戰,關羽被東吳和曹魏前後夾擊,導致敗走麥城,後來被東吳的都督呂蒙所殺。

關羽一死,劉備既失愛將,又失荊州。這口惡氣他怎麼可能咽的下去。

就是在這種憂憤的情況下,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這一戰劉備的目的有兩個,一個就是為好兄弟關羽報仇,另一個就是奪回荊州之地。

在發動夷陵之戰之前,劉備和自己的老部下開始商議,如何打這一仗?

劉備和諸葛亮商議,諸葛亮不同意劉備現在打仗。而且諸葛亮對待東吳的態度,一致都是以和為主。在諸葛亮看來,關羽之死,是東吳下的黑手不假,但是,和東吳的盟友關係還不能撕破,因為北方曹魏才是他們真正的敵人。

雖然那時候的曹操已經死了,可是曹魏集團的勢力,依然不可小覷。

劉備又和愛將趙雲商議,趙雲和諸葛亮的意見一樣。

趙雲告訴劉備,曹魏才是漢賊。我們要全力對付曹魏,怎麼能為了一己之仇和盟友翻臉呢?

總之,趙雲的答案劉備也不高興。

魏延也是劉備十分重用的一個愛將,甚至他在劉備心裡可以對比張飛。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劉備在打下漢中之後,考慮到讓誰來把守的時候,他首要想到的就是兩個人,一個就是張飛,另一個就是魏延。

最後,他考慮來考慮去。只好選擇魏延了,因為張飛這個人,比較孤傲,和士兵的關係處的不融洽。在劉備看來他擔當不起如此的大任。

魏延正是被劉備派去守漢中去了,所以,這個夷陵之戰他肯定是參與不了的。

最後一個說馬超,馬超在劉備集團,不同於以上我們說到的任何一個將軍,上面的將軍都是很早就跟隨劉備,且立下過漢馬功勞的人。

馬超雖然也有功,但是,他畢竟是半路投降劉備來的。再加上劉備對他有防備之心,他根本沒有受到重用過。

還有就是劉備發動漢中之戰的時候,馬超整個家族都被曹魏給滅了族。

因為馬超也是把最大敵人視為了曹魏。所以,當他聽過說劉備要打東吳的時候,他就藉故身體有病,不能前去打仗。

就這樣馬超也就沒有參與到戰爭之中去。

當然,以上劉備只是聽聽他們的建議。關於到底發不發動這場戰爭,還要劉備來決定。

最終劉備不顧他們的反對,選擇了發動夷陵之戰。

因為劉備要發動戰爭,諸葛亮也不得不負責為劉備籌備糧草的事情,所以說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諸葛亮參與了,只是沒有到前線去而已。

趙雲也不同意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劉備沒讓他跟著自己去前線打仗,而是讓他作為援軍固守江州。最後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後,被陸遜打敗,就是趙雲接應他,他才沒當場殞命的。

至於魏延和馬超兩個人確實是沒有參加。

那麼劉備比較倚重的張飛有沒有去呢?

張飛當然有去了,他對劉備那可是唯命是從。可惜的是,他在去和劉備匯合的時候,被部下給殺了頭。

就這樣劉備不得不自己帶領將士出發,因為東吳孫權派來一個叫陸遜的年輕將領,劉備根本就沒有把他給放在眼裡。

因為劉備的輕敵,和戰略指揮上的失誤,被陸遜燒了一個八百里聯營。最終劉備狼狽逃跑,到了白帝城託孤之後,就死在了那裡。


史學達人


夷陵之戰是劉備的復仇之戰,目的就是恢復東吳背盟之後佔領的荊州,為關羽報仇。有人認為沒有帶諸葛亮為軍師、趙雲魏延大將,是劉備的失策,但是其實仔細分析當時的局勢,發現這也是劉備無奈之舉。

首先,當時的劉備不再是當初小打小鬧,人在哪,全體軍隊和手下都在哪兒的流寇,而是坐擁東西兩川的漢中王。劉備傾國遠征,成都總要有重臣來坐鎮。這個重臣,在當時非諸葛亮莫屬。於是諸葛亮是不可能跟著劉備遠征的,而是輔佐劉禪監國,留在了成都。

至於魏延,他所鎮守的漢中是兩川的門戶,極其重要。漢中若失,則兩川不守。當年劉備拼著家底,也要和曹操爭奪漢中,正是因此。所以帶走誰也不可能帶走魏延。不然曹魏若是乘虛來攻,就會失去了自己的根本。

而趙雲對於伐吳的意見和劉備不同,曾經力諫劉備不要伐吳而伐魏。劉備還因此發過脾氣。對於如此重大的軍事活動,帶一個思想還沒有拐過彎的大將,恐怕是不能發揮他的全部實力的。所以劉備留趙雲看守江州,牢牢的守住大軍回撤的道路,也算是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

而馬超確實當時是閒職,不過馬超自從投靠張魯之後,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在漢中之戰中表現非常一般,後來身體多病,故而劉備也沒有帶他。

其實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帶的,都是蜀漢第一梯隊的新銳和第二梯隊的繼承人,文有馬良和黃權,武有馮習、張南、傅肜等等。這些人在夷陵之戰死的死,降的降,導致後來諸葛亮北伐無人可用,才是夷陵之戰最大的損失。


經史通義


有個回答沒答到點子上。

夷陵之戰,實際上是意氣用事。關羽之死,其實也是自己的原因大一些。且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吧,有小路可逃,但關羽的性格又不能讓他放下神將的面子。以至於最後被殺,也是嘴太硬導致。

首先分析下,為何東吳要偷襲,其目的主要是討回荊州轄地,至於劉備到底算不算借荊州,這個是糊塗賬,各說各理。這裡不討論。

既然知道東吳的主要目的是出氣加討回覺得應該是自己的轄地,所以東吳方最開始並不是殺關羽和被盟。所以才有了劉備興兵後,孫權立刻表態願意馬上還荊州,立刻懲治兇手的舉動。其實孫權很明白,孫劉同盟一旦瓦解,唯一得利的是曹操。

這一點我都能分析出來,更別提諸葛亮那些神軍師了。所以夷陵之戰諸葛亮是明確持反對意見的。

劉備這輩子呢,極少任性,一般都是隱忍。但關羽之死,對於他這個講義氣的人來說,必須有所反應。

劉備不是曹操,幹不出虛張聲勢的事,譬如許褚殺了許攸,曹操假裝大怒,喊著殺頭,結果終了還不是罰許褚一個月不許喝酒了事。所以說,劉備是英雄,曹操是梟雄。

英雄重情義,梟雄就只講利益了。

趙雲,如果按正史講,算大內侍衛統領,個人武藝超群,但領兵打仗欠佳。按三國演義來說,趙雲很聽諸葛亮的話,既然諸葛亮反對,趙雲雖不說站隊,但劉備心裡是不舒服的,所以索性不帶趙雲。

至於馬超,超哥歸降後,壓根就沒在川中,被劉備打發回羌地了,馬超本來就是羌人,管理羌地理所應當。所以事發倉促,馬超沒有立刻徵調很正常。還有一種可能輸劉備也給馬超發了命令,結果馬超待著羌兵在路上的時候,夷陵之戰已經結束。

至於魏延,應該當時還紮在漢中防魏國。所以劉備不敢抽調。

其實這事確實事發突然,劉備當了一輩子好好先生,結果終了終於任性了一回,誰知一把大火燒光了家底。

其實這事就是一件突發事件導致領袖氣火攻心,大怒之下一意孤行。更神奇的是,按說劉備也不算文皇帝,這輩子也打了無數仗,夏季密林下寨這麼大的漏洞他不應該不知道,就算他不知,手下的將領謀士也知道,估計就是心情太煩躁,聽不進去罷了。

額……好像回答完了。最後我用幾句話總結。

有些人一輩子都沒當過好人,最後當了一次好人結果完蛋了。

有些人一輩子沒任性過,結果任性了一回,把家底也賠光了。就這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