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在臺灣省臺南市的一家商場裡發生了一起“虐童”事件。一位父親帶著兩個兒子逛商場,其中4歲的小兒子不聽父親勸阻,多次用手亂摸商品,引發這位父親的強烈不滿。他先是自顧自地走在兩個孩子前面,然後在欄杆處稍作停留,就毫無徵兆地將小兒子踹翻在地,小兒子爬起來後向父親道歉,他還想繼續打孩子,被路人制止後解釋稱“只是想嚇唬嚇唬他”。此舉引發了強烈爭議,認為父親行為太過激。
往上數幾代,權威型父母特別好做,就是板起臉來教訓孩子,不聽話就揍,孩子都比較順從,效果也還成。但越往後,這種方法就越不靈了。家長往往也意識到了棍棒教育的弊端,因而在孩子“作妖”的時候選擇溫柔相待,他們一遍遍地安撫孩子的情緒,試圖用自己的真心換來孩子的笑容。效果是有的,但不長久,而且不穩定,家長會發現,“我都對他這樣了,他下次還是會鬧”,大鬧——安撫——下次接著鬧——安撫……,陷入了死循環。
不少父母認為,自家孩子是來討債的,特別是在兩三歲左右,動不動就“大鬧天宮”,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鐘就風雲突變,搞的父母措手不及。有的家長實行體罰式教育,認為“打一頓就好了”,另一些家長則比較溫柔,習慣用“招安式”來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兩種做法效果都不理想。
“孩子過了2歲,你們還在過,那婚姻最大的危機就過去了,基本上兩口子就能過一輩子了。如果孩子2歲前家裡因為帶娃矛盾太多,天天雞飛狗跳的,那差不多就得離。”沒孩子的時候覺得這個朋友說話有點懸,甚至是信口胡謅的,可等自己有了孩子才發現,婚姻根本用不著七年之癢,只需看有孩子的前兩年是怎樣的狀態,因為這期間是娃最鬧的時候,處理不好,危機重重啊。
孩子動輒大鬧,可能是進入了“反抗的2歲”
琳琳媽:我家孩子3歲了,本來已經能說很多詞語和句子了,現在卻好像進入了叛逆期,無論你讓他幹什麼都說“不”,好像他只是想單純地反抗你,而並沒有想好他到底想要啥。這是叛逆期嗎?那我家孩子的叛逆期也太早了些吧。
薇薇媽:女兒18個月,最近多了一個技能,稍不如意就躺在地上打滾,他爸說這麼小就學會撒潑了?我當然不同意她爸的觀點,可問題是要怎樣解決呢?
美美爸:每當孩子大吼大鬧的時候,我都感覺魔音入耳三日不絕啊,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如果你家寶寶有以上這些表現,那他十有八九是進入了“2歲反抗期”, 這個概念來源於國外,英文名The Terrible Two,普遍認為翻譯成2歲反抗期較為合適。該階段幾乎是每個寶寶的成長必經階段,只是父母沒太發覺,在時間上也有超前和延後的,
總體上來說,從1歲半到3歲半的時間裡,都屬於2歲反抗期。該階段寶寶的特徵就是:叛逆,愛和父母頂嘴,拒絕服從父母的指令;好像一個小大人,凡事喜歡自己來,反感家長硬性參與,喜歡說“我自己來”;一言不合就哭鬧、打滾、跺腳,上一秒還是天使,下一秒就是惡魔,也是很多父母口中的“煩人精”。
如何能減少孩子哭鬧的次數?試試這樣做
反抗意味著寶寶在成長,通常都是由以下這幾個原因引起的,家長不妨逐條對照原因和建議,參照執行,讓娃的反抗期不再可怕。
1、 哭鬧是寶寶自主意識在萌芽
安安小時候被叔叔打了一巴掌,這是她從小到大唯一一次被打,說起緣由她至今都覺得委屈。叔叔帶她去串門,走的時候要給安安系帽帶,安安說叔叔的系法不對,邊哭邊鬧,但叔叔認為安安就是不想回家,情急之下暴力解決。
其實孩子差不多從1歲半開始,自主意識就已經在萌芽了,他們開始試著獨立探索這個世界,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所以常常會說“我不需要你餵飯,我想自己來”、“你不要碰電梯,我自己能按”、“媽媽你離我遠點,我自己認得回家的路”。
寶寶的行動力逐漸增強,自主意識也在增加,因為有了“獨立的頭腦”,所以才會任性和不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進步。
建議:尊重寶寶的自我意識,給寶寶有限的選擇,鼓勵孩子說出心中所想,但絕不遷就打鬧行為。
他可以自己按電梯,但不能將所有樓層都按一遍,他可以自己吃飯,但不能偏食和浪費。當寶寶大哭大鬧時,我們應當鼓勵他講出自己的想法,但不可以就哭鬧這一行為做出遷就。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有的家長面對滿地打滾的孩子,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趕緊舉雙手投降,完全滿足孩子的要求,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知,遷就只會重複昨天的故事。
2、 寶貝生活常識儲備不足
孩子的腦發育在3歲前會完成80%,但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的學習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就算父母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糖吃多了會牙疼,冰淇淋吃多了肚子會痛,但他們仍然會我行我素,並在父母不如自己願的時候大哭大鬧。
此時寶寶們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如果你在粗暴地吼他“你必須聽我的”,“聽我的就行了,你哪那麼多為什麼”,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他們眼中,還沒有什麼對與錯,好與壞的絕對標準,他們喜歡的就是好的,不喜歡的就要鬧。
建議:多和孩子解釋原因,最好能做到舉一反三。
很多父母認為面對啥事都不懂的小屁孩,和他講道理、擺事實就是浪費口舌,這其實是為自己懶惰找的藉口。比如偏食的問題,家長完全可以藉機給寶寶普及一下營養均衡的好處,還可以拉著寶寶做一兩樣可口的飯菜,並主動讓他參與每週的食譜製作。多解釋原因,讓孩子主動放下心理防線,被你強大的理論所折服,下一次你再拒絕他,他或許就不是哭鬧而是問你“為什麼”多一些。
3、 寶貝還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
想讓2歲左右的寶寶強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還是有些殘酷的。小孩子天真浪漫,不高興就哭,高興就笑,這很正常,脾氣大也是源於正常的情緒反應,家長不必過分擔心。但是由於孩子太小,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也不具備大人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更多地藉助於外力,即撕扯、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所以,當孩子扯著你的衣角哭鬧時,並不是無理取鬧,他肯定是有自己的內心需求在裡面,只是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表達。情緒化的寶寶一旦被父母訓斥,要麼激起強烈的反應,哭得更兇,要麼會有深深的挫敗感,認為自己表達不清,能力有限,父母沒能理解自己,很委屈。
建議: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教會孩子如何更好地表達情緒。
如果因為孩子不善言辭而引起誤會,那就太冤枉了。孩子既然有要求,還很合理,下一次就爭取不再讓他哭鬧,父母要多教會他溝通表達的技巧,掌握基本的社交語言,告訴他爸媽也是講道理的,鼓勵他說清楚自己的需求。教會孩子識別和發洩自己的情緒,可以通過繪畫、運動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告訴他哭鬧並不是唯一的方法。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閱讀更多 糖果媽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