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同城化” 合力打造發展典範

萬曉紅

2018年8月28日,成眉區域合作及重點合作項目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在成都舉行。會議指出,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格局中明確要求成都要與環成都經濟圈城市協同發展,眉山要在融入成都、同城發展上率先突破。眉山天府新區作為成眉一體化的龍頭和橋頭堡,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黃金期——

2018年10月20日,全省首條跨市城市公交線路——視高至興隆湖城市公交開通,率先突破交通同城。

今年年初,視高園區承接成都投資項目——天府訊動人工智能孵化器項目正式簽約,昭示著眉山與成都產業同城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從交通互聯到產業共融,眉山天府新區作為眉山同城發展的前沿陣地,在協同上下工夫,在錯位上做文章,加大承接成都企業轉移力度,湧動的資本正在加速改變眉山天府新區的產業格局。

產業協同 打造同城典範

產業是一個區域走向繁榮的核心推動力,成眉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是產業協同發展、集群發展、錯位發展。

2018年9月29日,眉山天府新區管委會與成都管委會簽訂了《關於共同推動天府新區成眉片區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今年2月22日,雙方就確定合作共建的20平方公里高新技術產業轉化園區選址、合作模式及開發時序等事項進行了交流對接,力爭5月底前確定初步方案,確保年內開工建設。

3月27日,全長17.7公里的天府大道眉山段開工,未來將實現天府大道與眉山城區的無縫對接,進一步延長世界最長城市中軸線。

這條產業廊道的鏈接,是實現產業佈局與發展的機遇和通道。而這樣的一種機遇,也是智能性經濟、高科技經濟發展和佈局的規律所在。

近兩年來,成都的產業外溢效應加速顯現。而眉山日趨優越的營商環境、產業配套和成本優勢,使成都產業外溢有了一個理想的目的地。此次簽約眉山天府新區視高片區的天府訊動人工智能孵化器產業組團項目,包括一帶一路人工智能外籍人士創業中心、人工智能人臉識別3D技術研發與應用的企業孵化中心、人工智能數據處理與存儲技術在通訊5G上的研發中心、醫療大健康數據和智能穿戴設備應用的企業孵化中心、園區配套商業中心等。“成都的區位優勢和眉山天府新區的成本”讓項目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也是成都市積極發展的未來產業。“‘一干多支’發展戰略賦予了眉山更大的區位優勢,藉助成都的資源和優勢,我們也迎來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重大機遇。”據眉山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產業協同方面,大力開展多形式、多領域、全方位的招商合作,鼓勵企業通過“總部+基地”“研發+基地”等模式跨區域發展,引導先進製造業向眉山片區佈局,重點圍繞眉山產業特點,吸引電子信息、數字經濟和高端服務等產業轉移。

發展協同 合力做大“蛋糕”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載體。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最核心的就是產業競爭。眉山天府新區不斷創新思維觀念,突破傳統做法,成眉合作共建的20平方公里高新技術產業轉化園區,實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共同管理、收益分成”的產業合作模式,組建產業平臺公司。

產業同城化,成眉幹些啥?在雙方正在共同編制《天府新區成眉產業協作發展規劃》中可以找到答案:根據協作發展規劃細化兩地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各自產業著力點,避免同質化競爭,實現產業支持政策相互協同,方向統一、標準一致。在合作類重大項目上,鼓勵企業實行“總部+基地+研發”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引導科技創新向成都佈局、先進製造業基地向眉山片區佈局。

雙方還將按照互惠互利、有利發展的原則,共同深化產業分工協作和產業佈局統籌,發揮科技研發、產業、土地等互補優勢,開展全方位的產業對接合作。加強投資促進合作,建立信息和資源共享機制,開展差異化招商引資。

3月20日,眉山天府新區與成都第一季度招商工作協調會召開。為切實做好成眉招商產業這塊“蛋糕”,雙方建立招商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招商工作協調會,半年召開一次招商工作推進會。

在金融、會展、總部經濟等領域共建現代高端服務功能區,通過天府恆大文旅城、中日康養城與天府文創城“抱團式”合作,打造全國知名文旅融合項目。整合中法農業科技園等一批重點現代農業項目,共建成眉合作現代農業示範區。

除了“抱團”放大整體優勢,在對外開放合作上,通過產業佈局一體化,在爭取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上更是“大招”頻出。雙方組團參加西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等重大投促活動,赴上廣深、港澳臺開展招商活動。深化中日、中美、中法、中德、中意等合作,共赴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進行招商宣傳和國際合作。

未來,成眉雙方將進一步強化規劃對接、協同創新、產業協同、互聯互通、民生合作、交流對接,實現藍圖共繪、創新共推、產業共興、設施共建、服務共享、信息共通,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成眉經濟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