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弟子開創華山派,獨孤傳人更新華山派,華山派竟成最後的贏家

金庸筆下,有三個門派影響力甚為深遠:武林泰斗少林寺,後起之秀武當派,而另外一個門派就是華山派。

作為一直不斷傳承的華山派,華山派雖然屢經風雨,雖然飽受爭議,可是這個門派的生命力還是極為強悍,一直從宋朝傳承到清朝。當然,華山派在每個時期呈現出來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可是華山派依舊還是那個華山派。

很多人肯定會心想,影響力如此之大的華山派,開山祖師會是誰呢,武功是不是相當高呢!

其實,華山派的開派祖師也算是名門之後,他師父的武功天下第一,可是他的武功卻並未登峰造極,只能是二流水準。此人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出現過:

正是“全真七子”中較為平庸的廣寧子郝大通。

當初,全真七子為了將師父王重陽的道法傳承於世人,就分別去各個地方傳道收徒。於是,廣寧子郝大通在華山開山立派,傳道授藝。只是郝大通自身的武功在全真教都不算是頂尖的,故而在江湖上更是不夠突出,所以當時的華山派在江湖上的影響力也是微乎其微。畢竟當時江湖上頂級高手是“後五絕”,這幾人代表著江湖上最高的實力,而此時襄陽卻遭遇著蒙古大軍的圍攻,江湖中人大都想著如何助力襄陽。郝大通的華山派在此時有些遠離喧囂的感覺,在武林中地位就是若有若無,完全沒有展現出華山派的一絲風貌!

只是郝大通也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無意開闢的華山派,竟然在以後的江湖上發揮出巨大的影響力。

在郝大通創立華山派以後,經歷了極為暗淡一百年,隨後華山派竟然躍居成為江湖“六大門派”之一。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武林格局的巨大變動。在襄陽城破以後,武林高手全都伴隨著襄陽城破銷聲匿跡,死的死,隱的隱,於是一時間江湖顯得異常平靜。此時在江湖上泛起波浪之人也基本上都是武功一般般的後起之輩,只是他們的武功相比之前的高手又不可同日而語。畢竟,武學的沒落,人才的斷層是顯而易見的!

華山派能夠成為“六大門派”之一,也是得益於武林的沒落,只是華山派沒落的速度相比整個武林沒落速度要慢的多。

此時華山派掌門卻是一個奸詐小人鮮于通。鮮于通的武功並不高強,可是他心腸歹毒,善於用陰謀詭計暗算他人,下三濫的手段層出不窮,所以華山派雖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可是鮮于通的人品卻讓人極為不齒。畢竟,他不夠光明正大,他的所作所為完全不像一派掌門的風範。

鮮于通之所以能夠在華山派露出頭角,最終爭得華山派掌門之位,不在於他的實力突出,而在於他善於巴結鑽營,為此,他不惜讓一個痴情女子丟了性命。

在他沒有成為華山派掌門之前,他與醫仙胡青牛交好,贏得胡青牛的信任,為此胡青牛將自己的妹妹胡青羊託付給他。可是,後來他為了巴結華山派掌門,就與華山派掌門的女兒相好,不惜拋棄胡青羊,導致有孕在身的胡青羊為他慘死。

妹妹之死也是胡青牛一生的憾事,他一直都想將鮮于通碎屍萬段,只是他武功不濟未能如願。

可見,鮮于通的人品過於渣,後來在光明頂之戰他暗算張無忌,被張無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接送了他的性命,也算是為胡青牛報了一仇。既然掌門都是無恥卑劣小人,此時的華山派可想而知,絕對是藏汙納垢之所。

重陽弟子開創華山派,獨孤傳人更新華山派,華山派竟成最後的贏家

鮮于通在光明頂被張無忌還以惡報以後,又過了一兩百年,華山派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江湖廝殺和內部紛爭,就進入嶽不群時代。

江湖格局風雲變幻,使得此時的華山派成為五嶽同盟之一,之所以同盟也是因為他們的實力不足以應對外部的威脅和挑戰,此時他們最大的敵人不再是明教,而是日月神教。

當然,日月神教的出現肯定與明教有莫大的關聯。張無忌將四分五裂的明教重歸統一以後,明教實力空前強大,隨後,在朱元璋等人的帶領下,推翻暴元,建立大明。朱元璋登基稱帝以後,他十分懼怕明教這些江湖勢力,於是他對當初的同門進行了血腥的屠殺。明教迫於無奈,只能輾轉地下,改名為日月神教,把總部從光明頂遷移到黑木崖。

朱元璋稱帝以後對江湖勢力的種種惡行,也使得江湖勢力又進一步削弱,這是必然的,明教是如此,華山派也是一樣。

隨後,華山派與明教的仇恨始終都是延續,因為華山派始終都記得當初掌門人被明教教主所殺,這對於華山派來說就是莫大的恥辱。於是,華山派也就與日月神教發生多次衝突,這是仇恨的延續。

然而,華山派在這期間也有過強大的時候,但是其內部也出現過極大的分裂:“劍氣之爭”。“劍氣之爭”的後果就是導致華山派高手在一夜之間全部領飯盒,頂級高手風清揚也因此心灰意冷,從此不再過問江湖之事。

經歷過內部的廝殺,華山派到了嶽不群手裡就真的是孱弱不堪!

此時的華山派,沒有高深的武功,沒有出色的高手,所以嶽不群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就只能覬覦福建林家《辟邪劍譜》。殊不知,自己的大弟子令狐沖已然得到了華山派前輩高人風清揚的真傳,學會了“獨孤九劍”。

當然,“獨孤九劍”算不上華山派的武學,畢竟不是華山武學的範疇,但是卻是風清揚揚名天下的絕技,風清揚就將這項頂級劍法傳承給令狐沖。

最後,嶽不群被儀琳意外所殺,而華山派弟子幾乎死傷殆盡,只剩下一個棄徒令狐沖。令狐沖當然不願意看到華山派就如此不堪和沒落,又重新收徒傳藝,畢竟他與華山派感情最深。

令狐沖希望華山派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讓後輩忘記嶽不群所帶來的恥辱,於是他故意向自己的弟子說華山派的開派祖師是風老前輩,他內心認定的就是風清揚。

重陽弟子開創華山派,獨孤傳人更新華山派,華山派竟成最後的贏家

華山派在經歷嶽不群時代的慘痛以後,經過令狐沖的整改已然煥然一新,又經過百年就到了明末穆人清的時代。

明末的華山派有兩樣武功都是極其強大:一是內功混元功強勁,二是華山劍法凌厲。

此時的華山派已然成為天下第一的門派,因為此時華山派兩大絕技定是令狐沖傳承而來:“混元功”自然是令狐沖結合自身對《易筋經》的領悟總結而來,而華山派劍法自然是令狐沖根據“獨孤九劍”而改進。

可見,令狐沖的接手讓華山派變得底蘊深厚,締造了強大門派的根基。因為令狐沖給華山派後人留下許多高深的武功,這些武功在日漸衰退的武林顯得極為突出。

隨後,華山派傳承都相當給力,每一代華山派都有極為出眾的高手,畢竟對華山派而言此時是最好的時期。而且,華山派自從令狐沖以後,有一點做的非常到位,就是華山派從不自私保守,師父傳承武學給徒弟那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種良好的風氣一直傳承到穆人清時代。

到了明末“神劍仙猿”穆人清時代,他的幾個徒弟都是江湖上最頂級高手:如黃真,歸辛樹歸二孃以及最強的關門弟子袁承志。

特別是袁承志年紀輕輕,卻繼承了華山派和金蛇郎君的絕學,行走江湖之際也是鮮有敵手。這也足以體現出華山派的開放性,對外來武學的不排斥態度也使得華山派武學越來越強。只是袁承志武功雖高,處於那個時期也是相當迷茫,畢竟他想通過李自成改變老百姓的處境,沒想到老百姓依舊處於水生火熱之中。袁承志的迷茫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迷茫,他最終選擇離開中原,遠赴海外孤島,可是,受苦受難的依舊是老百姓。

可見,華山派在明末才是天下最強門派,雖然此時武學沒落的更厲害。

所以說,華山派一直都不斷在發展,只是不同時期呈現出來的實力是不一樣的。華山派剛開始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門派,到了後面竟然也能在江湖上有一定的地位,再往後在江湖上的影響力不減反增,而到了明末已然影響極大!

各門各派都有衰落的趨勢,可是華山派卻是衰落的幅度最小的,最終,華山派在竟然實力最強,這是時代的變遷的悲劇,卻也是華山派的發展之幸運。

華山派在金庸筆下佔據一席之地,雖然總體影響力不及少林和武當,可是持續性影響力也是僅次於兩大門派。

重陽弟子開創華山派,獨孤傳人更新華山派,華山派竟成最後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