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花、西馬營、馬家寨……寧夏人緣何對馬情有獨鍾

馬蘭花、西馬營、馬家寨……寧夏人緣何對馬情有獨鍾

人類與馬相依相伴,走過了幾千年的歷程。馬是農民最親密的朋友;是驛道最忠誠的使者;是軍營最可靠的戰士……

人們依賴馬,也就以馬來命名那些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地方。全中國是這樣,銀川也不例外。

銀川人休閒時最常去的場所,首數中山公園。在20世紀50年代前的600年間,這裡叫“西馬營”,是明朝飼養戰馬的營地,一匹又一匹駿馬從這裡奔赴賀蘭山口、長城堡寨。

馬蘭花、西馬營、馬家寨……寧夏人緣何對馬情有獨鍾

西馬營

馬蘭花、西馬營、馬家寨……寧夏人緣何對馬情有獨鍾


老銀川人記憶的另外一處養馬的地方,就是賀蘭山下的軍馬場。1968年秋,軍馬場變成了“解放軍總後勤部賀蘭山五七幹校”的首腦機關所在地,數以萬計的現役軍官集聚沙城,其中有許多高級將領。

馬蘭花、西馬營、馬家寨……寧夏人緣何對馬情有獨鍾


馬蘭花、西馬營、馬家寨……寧夏人緣何對馬情有獨鍾


除“西馬營”、軍馬場這些靜態的營地以外,人們把小山丘叫“馬疙瘩”,山樑叫“馬圈樑”,還有什麼“臭馬井子溝”那樣的地名,真是匪夷所思。看慣了靜止的以“馬”命名的地名,你才會發現動態的地名才有馬的靈氣。

於是,唐徠渠上明、清時有“戰馬橋”,今天有“賽馬橋”,靈武也有“馬跑泉”。戰馬威武,跑馬矯健,賽馬刺激,都很美。

馬蘭花、西馬營、馬家寨……寧夏人緣何對馬情有獨鍾


寧夏含“馬”字地名的另一大特色,在銀川地區,有許多馬家莊、馬家寨,一縣之內往往有十來個馬家莊,令人目不暇接。馬家莊多了,就分為南馬家莊、北馬家莊、馬家大莊。撇開莊子,許多實物都以“馬”字命名,水渠是馬家渠,砂鍋窯是馬家窯,河灣是馬家大灣。

馬蘭花、西馬營、馬家寨……寧夏人緣何對馬情有獨鍾


“馬”字地名的第三大特色,與銀川市市花馬蘭花有關。銀川人把馬花叫作馬蓮花,那才是真正的中文學名。據說,外地人把馬蓮花叫“祝英臺花”,還是愛情花。馬蓮花分佈在賀蘭山的馬蓮溝、馬蓮井子,而賀蘭縣和靈武市的馬蓬蓮灘更是一望無際的藍紫,煞是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