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龍泉山隧道全線貫通

2019年3月30日10時25分,隨著一聲低沉的轟鳴聲,龍泉山隧道主洞最後一道“岩石牆”被成功掀開,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龍泉山隧道從西向東側“穿牆而出”,標誌著全國首條最長地鐵山嶺高瓦斯隧道全線貫通!

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龍泉山隧道全線貫通

劃重點,這是:

●全國最長地鐵山嶺高瓦斯隧道;

●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最難施工節點;

●為全線建成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龍泉山隧道最後一道“岩石牆”安全爆破!

繼2016年8月10日開工建設以來,在連續作業956個日夜後,中國電建成都地鐵建設者們,終於“穿越”龍泉山高瓦斯隧道,這也是全國第一條穿越最長油氣田高瓦斯地層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它的貫通標誌著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預計該線將與天府國際機場同步實現開通運行。工程建成後,18號線將助推四川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深入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重塑四川省區域經濟版圖,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18號線,成都“東進”軌道交通主動脈

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龍泉山隧道全線貫通

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全長66.71km,起於成都火車南站,經高新區、天府新區後穿越龍泉山,到達天府國際機場。因為連通成都主城區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一條集市域快線與機場專線為一體的複合功能線,對整體優化“東進”配套交通線網布局具有重要意義,在“東進”戰略中舉足輕重。該工程由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是全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投資額最大的PPP項目,也是四川省首個PPP地鐵項目。該線作為全國“最難地鐵線”,具有“第一速度、第一隧道、第一長度、第一規模”四大特點(國內擬建第一條設計運行時速為140km/h的地鐵線路;國內擬建的最長地鐵機場專線;是國內擬建的最長的地鐵山嶺瓦斯隧道;成都市第一條採用“全口徑PPP模式”實施的地鐵項目),因而18號線在其功能定位、融資模式、新技術應用、高瓦斯風險管控、大盾構施工、建設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創新和探索。

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龍泉山隧道全線貫通

橫亙在18號線天府新區站和三岔湖站之間的龍泉山,是18號線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由此穿越的龍泉山隧道為雙線隧道,左右分修,其中左線長9690m,右線長9714m。就是這一段近10公里長的隧道,成為連通一山兩翼的咽喉。這麼長的穿山隧道在地鐵建設中非常少見,它同時又是全國第一條穿越高瓦斯地層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沿途地質條件多變,瓦斯富集,構造裂隙發育,施工方法受限,洞內交通組織難,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