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為什麼叫成都?

給力視界


查閱了一些資料。

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早在10000年以前成都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可以考察的歷史也有4500年左右,著名的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都可以證明他悠久的歷史。

距今3000年前,成都很可能就已經是古蜀國的都邑了,而且這個獨一的名字,就是“成都”。目前可見到的最早的成都地名是出現在戰國晚期的出土文物上,四川滎經出土的銅矛,青川出土 的銅戈都有茶“成都“的字樣。而最早的文獻記載”成都“則是在西漢的《史記》和《蜀王本紀》中。

自從得名“成都”,這座城市就再沒更名過,這是我國所有大城市中的唯一記錄,當然成都在歷史上也有一些別稱的出現,如“龜城”、“錦城”、“蓉城”。

那“成都”之名是怎麼來的呢?目前有很多種說法,最常見的是宋代《太平寰宇記》中:“成都縣,漢舊縣也。蜀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這種解釋雖然是歷史上最早的一種解釋。

但其正確與否還存在很大爭議,因為存在套用古代帝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故事之嫌,這個故事裡的成都並不指成都,而且按這種說法,很多大城市都可以稱“成都”了,更重要的是,秦以前的古蜀國是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體系的,他們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古人稱“蜀左言”,與當時的中原“莫同書軌”,成都又怎會用中原人的語言來命名自己的都城呢。

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成都”出自古蜀人的語言,古蜀人是氐羌的後代,古氐羌語言中,地方、地區都被稱為“都”,古籍中古蜀地名也有很多以“都”作為地名的,如邛都、新都、武都、徙都等,“成都”之都很有可能就是古蜀語言中“地方”的意思,而“成”古蜀語讀音相當於現代漢語的“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讀如現代漢語的“du”音,所以成都之“成”很可能就是“蜀”,“成都”指的應該就是“蜀族人居住的地方”。

<strong>


三花茶業


成都是一座好城市,是一座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但是一個城市的名字就和人的名字一樣,肯定是有來由的,那麼成都為什麼叫成都呢?可能有很多朋友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可能也有很多朋友一直都很疑惑這個問題,當然肯定也有一部分朋友自己去查閱過資料什麼之類的,瞭解了成都這個地名的由來,那麼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的解釋一下成都為什麼叫成都。

自古以來有句古話叫做: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實這句話便是成都這個名稱的由來,具體來說呢,在春秋末期的時候,古蜀五世開明帝自夢郭移然後徙治成都,成都也因此得名成都,而且還成為了蜀國的都城,而且張儀和郡守張若在公園前311年對成都展開了較大規模的修建,然後成都城的範圍也就基本上確定了下來,再加上商業的繁榮,一段時間之後成都也就成為了當時十分有名的商業都市,人口也越來越多,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後來也就一直沿用了成都這個名稱了。


綿陽吃喝玩樂


成都這個名字是根據周天子遷都西岐一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典故來的,秦代設郡縣制,設立蜀郡成都縣,蜀郡經過多次更名,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蜀郡為成都府。元改名成都路,明代改回成都府。民國改名成都市。現在的成都這個名字應該從757年開始算起有1200多年曆史了。很多人說成都有2300年是不對的,成都縣確實2300年沒有改名但是在上世紀50年代已經被撤銷了。成都縣和成都市的關係就像現在的吉林省和吉林市一樣,不能混為一談。


勇行萬里路


以下是從網友那裡得到的資料,應該算是對成都名字由來分析的最仔細最全面的了,分享給大家:

最早對成都二字作出解釋的是宋人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卷七二)。樂史認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輿勝覽》成都府路郡名條認為“蓋取《史記》所謂三年成都之義”。這種說法流傳甚廣,影響較大。

王文才先生在《成都城坊考》中認為“史稱:舜耕歷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人因古語以釋成都之義,亦無不可。”

任乃強先生在《成都》一文中認為:“望帝杜宇新營過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義”。因為杜宇“認為建國功成,可垂久遠,這個都城可以一成不變了,所以命名為成都。”

李金彝、王家佑先生根據《山海經》有“成都載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記載,認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國名,其字形為戊與丁的合體,戊是斧鉞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這個字來作為部落酋王的權力的象徵。”“都”字在藏語中指兩條河的交匯處 。按照他們的解釋,成都二字的含義就應是成侯居住的(兩河交匯的)地方。

溫少峰先生則認為成都二字“不過是用中原華夏文字對蜀語‘成都’這兩個音的一種對譯罷了”。然後根據讀音推論“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稱,其義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二字的對譯。又根據氐羌系統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代蜀族先民的直接後裔”,在普米語中,地名末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從而推測成都之“都”字也應是這個意思。由此得出結論:“‘成都’的蜀語含義是成族人的地方,換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

劉冠群先生對於成都得名的由來提出了一種新看法。他認為:成都二字是蜀語音譯的中原文字,“成都”的古蜀語讀音相當於現代漢語的“du 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讀如現代漢語的“du”音,那麼,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

西禾先生在《蜀族的演進與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中,也對成都的得名作了考察。西文通過對古代西南地區民居形式和名稱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種稱作“籠”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疊的“籠”,“都”字本意是水澤匯聚之地,古成都地勢低窪,池沼密佈,故稱為“都”的新看法。

沈仲常、黃家祥先生通過對考古材料的分析,特別是根據先秦至秦漢時期四川漆器銘文演變序列: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從而推測“‘成都’一名,在周秦以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極大,而且也發生過變更,它是在秦漢之際出現,並在秦以後才普遍流行起來的。”至於“成都”二字的含義,沈、黃二先生未予明確的解釋,只是說《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蜀王開明遷居成都的記載,“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因此,秦漢之際人們遂將開明氏建都這個地方稱之為成都了。

孫華先生《成都得名考》一文對上引諸說一一進行了駁議,孫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認定蜀開明氏就是崇庸氏、庸成氏,因此,成都的“成”字,其含義應當與蜀開明氏的舊稱“崇庸”或“庸成”相同,本意為“垣墉城郭”,後來抽象作族名或國名。至於成都的“都”字,他贊同徐中舒先生的說法:“都從邑,者聲。凡從者聲之字多有聚義,如‘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瀦’(見《水經·涑水注》),因此人之所聚亦曰都。”由此,成都二字的含義“就是成人聚居之地,也就是開明氏(即崇庸氏、庸成氏)聚居的地方。開明氏聚居於成都,是因為開明氏將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遷到了這裡,當然成都的‘都’字也就具有了首都的含義”,“因此,成都二字的含義也可進而解釋作開明氏(即崇庸氏、庸成氏)蜀國的都城。” 孫先生此說和上引李金彝、王家祜、溫少峰諸先生的看法相似,都是將“成”視為族名,但他認為開明氏就是崇庸氏和庸成氏,則略嫌證據不足。因為,“崇庸氏”的提法能否成立,還有可商之處;而“庸成氏”僅見於史料價值不高的宋人羅泌《路史》 ,所以,在先秦是否真的有崇庸氏或庸成氏兩個部族,還很難說。即使退一步說,真有這兩個部族,它們和開明氏是否同族,亦無確證。

成都一名的起源甚為古老,它最早是作為古蜀人的“聖山”之名的。本文所論,多是推測性的,雖不足遽為定論,然年邈代遠,文獻不足徵,舍此則幾無所措手。因此,但求能發明本義,斯臆測之譏,亦所不辭 成都一名,學者一般認為見於傳世文獻最早的是漢司馬遷《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蜀守冰,鑿離碓,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而在出土文物中,成都一名至遲在戰國晚期就已經出現了:四川青川出土的呂不韋戟的戈面上有“成都”二字銘文 。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中亦有關於“成都”的記載:“以縣次傳詣成都,成都上恆書太守處。” 事實上,在前此的先秦典籍《山海經》 中就已經有了“成都”一名的記載。《山海經》中記載“成都”一名的共有兩處,一是《海內東經》:“高山在城(成)都西。”然此段文字,畢沅《山海經新校正》認為是闌入的《水經》之文 ,袁珂師亦從其說 ,故可置而不論。另一處是《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 據蒙文通先生的考證,《大荒經》的寫作時代大約在西周前期,並認為“雖曾推斷《大荒經》部分的寫作年代大致在西周前期,但它記載的文化遺產,則當是更古更早的東西。” 因此,“成都”一名的最早記載可前推於此,遠較出土文物的記載為早《大荒北經》關於成都上載雲天的記載,並非泛泛之詞,它透露了成都在先民心目中可能是一座“天梯”的信息。因為在先民看來,最初民神可以互相交通往來,如《國語·楚語下》:“昭王問於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袁珂師認為“昭王之問”實際上反映了民神最初是可以交通的。龔自珍《定庵續集》卷二《壬癸之際胎觀第一》:“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就是對此情形的概括 。古人想象質樸,認為神民之間的交通往還還須有憑藉物,這就是天梯。充當天梯的自然物一是高山,一是大樹。以高山為天梯,見於《山海經》記載的就有崑崙、肇山、登葆山、靈山。以樹為天梯,古籍可考者,惟有《山海經·海內南經》、《海內經》及《淮南子·地形訓》所記之建木 。其中最著名者自然是崑崙。成都上載雲天,完全有資格充任天梯,王孝廉先生就認為“成都載天”是“神話中上通於天,下通於幽都之門的天柱” 。所謂天柱,亦即天梯,同為天梯的成都和崑崙是否有淵源關係呢?答案是肯定的,茲作論證如下讓我們先看看古籍中關於崑崙的記載。《山海經·西山經》:“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郭璞注:“天帝都邑之在下者。”《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虛即崑崙丘。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引《說文·八上·丘部》:“虛,大丘也,崑崙丘謂之崑崙虛。”可見崑崙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郭璞《山海經圖贊》“崑崙丘”條雲:“崑崙月精,水之靈府。惟帝下都,西老之宇。嶸然中峙,號曰天柱。”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第八》:“崑崙之山,乃地之柱,上承皇天,氣吐宇內,下處后土。”《河圖括地象》:“崑崙山為天柱,氣上通天。”崑崙的“上承皇天”和成都的“載天”並無二致天柱崑崙最顯著的特徵是它的成(層)級構造。《爾雅·釋丘第十》雲:“丘一成為敦丘,再成為陶丘,再成銳上為融丘,三成為崑崙丘。”《釋名·釋丘第五》亦云:“三成曰崑崙丘。”《水經·河水注》:“三成為崑崙丘。〈崑崙說〉曰:‘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為太帝之居。”崑崙的三成(級)構造,表明了它在先民心目中是最為高峻的,可以直達天庭,如《易林·比之八》所云:“登崑崙,入天門。”甚至可以藉此成為神靈,如《淮南子·地形訓》雲:“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乃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只不過這樣的幸事,凡人卻難以企及,據《山海經·海內西經》雲:“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就是說只有射手英雄后羿才能登上崑崙極頂 這裡還要附帶說明一下,為什麼崑崙三成就能表示最高呢?因為在先民的認識中,三是多的意思。最初,這和先民的認知水平有關,“在非常多的原始民族中間(例如在澳大利亞、南美等地),用於數的單獨名稱只有一和二,間或也有三。超過這幾個數時,土人們就說:‘許多,很多,太多’。”而三和多的認同對後來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就是“三”和“多”的相通。宋永培師在《上古“文”、“化”及其系統詞義》中說:“古人深知‘三’與‘萬’的相互關係及其內涵,所以用‘三’來概括‘萬’。”並舉《說苑》和《老子》的記載為證: 《說苑》:發於一,成於二,備於三。 《老子》:一生二,三生三,三生萬物。可見三和萬相通 。影響所及,在古代典籍中,三非實數,往往虛指多的現象,俯拾即是 。而《楚辭·天問》:“崑崙縣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裡?四方之門,其誰從焉?”王逸注:“崑崙,山名也,在西北,天氣所出。其巔曰縣圃,乃上通於天也。《淮南》言崑崙之山九重,其高萬二千里也。”晉王嘉《拾遺記》卷十雲:“崑崙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層,每層相去萬里。”三層的崑崙變成了九層的崑崙,顯然是出於後人的踵事增華,已非古貌矣 從上面的引述可知,崑崙作為“帝之下都”,其典型形態為“三成(級)”構造。我認為 “成都”一名實際上就含括了崑崙的這兩個主要特徵,義即“三成之都”。《山海經·南山經》: “又東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壇。”郭璞注:“形如人築壇相累也,成亦重耳。”郭注中“累” 亦即重也。《楚辭·招魂》:“層臺累榭”,王逸注:“層累皆重也。”可見成山的“四方而三壇” 和崑崙的四方而三成,殊無二致。成山實即成都,猶如崑崙或稱崑山或稱侖山一樣。《呂氏春 秋·孟春紀·重己》:“人不愛崑山之玉、江漢之珠。”《戰國策·趙策一》:“崑山之玉不出”, 帛書本《戰國縱橫家書·蘇秦獻書趙王章》則作“綸(侖)山之玉不出” 。此外,《淮南子·?m 真訓》:“鐘山之玉”,高誘注:“鐘山,崑崙也。”鍾從重得音義,而重即成,《廣雅·釋詁四》: “成,重也。”《呂氏春秋·音初》:“九成之臺”,高誘注:“成猶重。”故鐘山即成山也。此尤可證崑崙(鐘山)即成都(成山)也。由此可見成都和崑崙雖異名而同實,似二實一作為山名的成都和後來作為城市名的成都,是否有淵源關係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得先從崑崙說起 崑崙究竟在什麼地方,一直是一個困擾學界的難題。蒙文通先生巨眼卓識,獨標新義,認為崑崙就是岷山:“考《海內西經》說:‘河水出(崑崙)東北隅以行其北。’這說明崑崙當在黃河之南。又考《大荒北經》說:‘若木生崑崙西’(據《水經·若水注》引),《海內經》說:‘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這說明了崑崙不僅是在黃河之南,而且是在若水上源之東。若水即今雅礱江,雅礱江上源之東、黃河之南的大山——崑崙,當然就舍岷山莫屬了。” 他是依據《山海經》的內證來證成此說的,自然結論相當可信。此外,鄧少琴先生亦謂“岷即崑崙也,古代地名人名有複音,有單音,崑崙一辭由複音變為單音,而為岷” 。崑崙是岷山,也就意味著成都是岷山 然而,成都或崑崙的“四方而三成”的特殊形態,不僅是岷山,就是現實世界中的任何一座山都不具備。事實上,成都或崑崙是居住在岷山的原始先民以岷山為原型,在心目中構擬出來的一座“聖山” 。那麼,這支以岷山為聖山崇拜的原始先民是誰呢?我認為就是起初居於岷山,後來遷徙到成都平原的蠶叢氏《古文苑》卷四揚雄《蜀都賦》章樵注引《先蜀記》雲:“蠶叢氏始居岷山石室中。”段渝先生認為蠶叢氏“約在夏代前後便已輾轉移徙到達成都平原” ,成為早期蜀族的重要來源之一。而且,蠶叢成為了古史記載中最早的一代蜀王。《蜀王本紀》雲:“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C,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華陽國志·蜀志》亦云:“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C,次王曰魚鳧。”蒙文通先生據“此三代各數百歲,”提出:“蠶叢等都是一代之名,而非一人之名。”也就是說,蠶叢氏統治古蜀國達數百年之久。很明顯,成都一名就是最先由他們帶入成都平原的,只不過已由祖居地的聖山名變為新居地的城市名,因此,後人徑謂:“成都,古蠶叢之國。” 這種“地名搬家”、“名從主人”的現象,在中國上古史中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蓋因“地之有名,因居之者而有,居者他徙,其名亦徙”。成都一名一經蠶叢氏確立後,後人便沿用不改,以迄於今。至於蠶叢氏的族屬,任乃強先生認為是羌族 ,段渝先生認為是氐族,而“氐族實際上就是從羌族中分化出來後由高地向低地發展並經營農業的族類”,所以說蠶叢氏是古羌族的一支,當無疑義。前文我們認為蠶叢氏以岷山(亦即成都或崑崙)為崇拜的聖山,實際上這並非一個孤立的文化現象,徵諸史籍,猶可以看出羌族“聖山崇拜”的種種蛛絲馬跡來。 《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現代學者認為羌與姜本是一個字,男的為羌,女的為姜。“姜姓望國,不過齊許申呂”,而齊許申呂諸姜姓國都是四嶽或大嶽之後。《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嶽。”《左傳·隱公十一年》:“夫許,大嶽之胤也。”杜預注:“大嶽,神農之後,堯四嶽也。”《水經·洧水注》:“故許男國也,姜姓,四嶽之後矣。”《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姜,大嶽之後也。”杜預注:“姜姓之先為堯四嶽。”《左傳·襄公十四年》載姜戎子駒支雲:“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杜預注:“四嶽之後皆姜姓,又別為允姓。”《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甫即呂,如《書·呂刑》,《史記·周本紀》、《尚書大傳》、《禮記·表記》並作《甫刑》。從上面的引述可以知道,齊許申呂等姜姓國是四嶽或大嶽之後,換言之,即視嶽神為自己的先祖,反映了姜姓諸國有“聖山(嶽)崇拜”的信仰。在《山海經》中,亦有氐羌為山嶽之後的記載。《海內經》雲:“伯夷父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顧頡剛先生認為“乞”疑是“允”之訛文,和上引杜注“又別為允姓”相符。蠶叢氏是氐羌族,可見他們和姜姓諸國一樣,自古即實行“聖山(嶽)崇拜”。不僅如此,我們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羌族“聖山崇拜”的孑遺,即“白石崇拜”。“羌族崇拜的眾多神靈幾乎皆無偶像,而統統以白石為象徵,供於屋頂塔子上,屋角神龕上,火塘裡,田地中,山頭上,神林裡”。所謂“白石崇拜”,實際上就是“聖山崇拜”的一種卑化形式而已 通過上面的考述,我們大致可以論定成都最先是聖山名,後來由羌族的一支蠶叢氏帶入成都平原這個新居地,而轉化為城市名。無獨有偶,“蜀”這個地名(或國名)最先亦是聖山名,後來成為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古方國的國名,茲論證如下“蜀”最初見於商代的甲骨文。對於“蜀”的含義,學者們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據《說文·十三上·虫部》:“蜀,葵中蠶也。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詩》曰:??者蜀。”段注:“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認為蜀就是蠶,甚至與蜀王蠶叢聯繫起來,以為蜀國的得名就是由於最初養蠶的緣故 ;或謂是野蠶 。一種據《韓非子·說林下》:“鱣似蛇,蠶似?。人見蛇則驚駭,見?則毛起。”《淮南子·說林訓》:“今鱔之與蛇,蠶之與?,狀相類而愛憎異。”高誘注:“人愛鱔與蠶,畏蛇與?。”認為蜀、蠶非一,而蜀是一種毒蟲,是商代的統治者對蜀人的一種賤稱,並說這與歷代王朝在少數民族的族稱用字上,都加一“犭”或“蟲”偏旁,是一致的。前一種意見,以後說攻之,其不能成立,自不待言。然而後一種說法細究起來亦難成立。誠然,華夏中央王朝對四夷少數民族以犬、蟲視之的現象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然而在殷商一代,我們並沒有見到這方面的直接證據。從甲骨文看,商代用作方國名和地名者,無一賤稱之例 ,似乎蜀不當例外。就拿大家習知的四夷來說,蠻、狄是賤稱,並無疑義,然二字皆不見於甲骨文。夷、戎見於甲骨文,然夷在甲文中亦作“人”或“仁”,其非賤稱,當無疑義;戎在甲文中作戈、盾之形 ,其非賤稱,亦無疑義。蜀在西周亦曾被視為四極之一,《班簋》:“乍(作)四方亟(極),秉緐(繁)蜀巢。” 其中三極的秉緐巢亦非賤稱,蜀恐亦不當例外。我認為對四夷的少數民族以賤名稱之當始於周代,因為周代的中央王權得到極大的加強,已遠非殷商王朝與眾方國之間的鬆散的聯盟關係可比,於是華夏自我中心主義思想也相應地膨脹起來,“嚴夷夏之防”,以賤名稱呼四夷的少數民族的現象才開始出現。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且字不從蟲,從蟲之蜀始見於西周時期的周原甲文,所以說蜀起初並非賤稱那麼蜀的本義是什麼呢?蜀即蜀山,亦即岷山。《廣雅·釋山》:“蜀山謂之山。”王念孫《疏證》雲:“,《說文》作,字或作岷,又作汶。……蜀讀為犭蜀,字或作瀆,《史記·封禪書》雲:瀆山,蜀之汶山也。《水經·江水注》雲:岷山即瀆山也。”蜀古音獨,故瀆山亦即蜀山也。前文我們已經論證了岷山即羌族人崇拜的聖山,是溝通天地的天梯,自然是獨一無二之山了。岷山又被稱為蜀山,就是指其“獨一無二”而言。《方言》卷十二:“一,蜀也。”郭璞注:“蜀猶獨耳。”《廣雅·釋詁》:“蜀,?o也。”“?o”即古文“一”。《爾雅·釋山》:“狷者蜀。”皆可證蜀即獨一之義,此即為蜀之本義。岷山作為聖山,被稱為蜀(即獨,亦即一)山,猶如商周的天子常自稱為“一人”或“餘一人”一樣,都是至尊無上的意思,換言之,就是人之至尊稱“一人”,山之至尊稱“蜀(一)山”。同時這也反證了我們前面推論岷山為聖山的不誣 我們認為,史籍上所謂的“蜀山氏”就是以蜀山為“聖山崇拜”的部族。任乃強先生認為蜀山氏本是羌人,後來才進入成都平原 。而治蜀史者幾無例外,皆謂蜀山氏是古蜀族的最早來源之一 ,蜀的這個名稱顯然是他們最先帶入的。蜀之一名,經歷了聖山名(即蜀山)到地名(即方國名)或族名的演變過程,這和成都由聖山名(即岷山)到地名(即城市名)的演變過程若合符契明白了蜀山氏和蠶叢氏都有“聖山崇拜”的風習信仰後,我們可以對一些古蜀史上的文化現象重新作出合理的解釋 《蜀王本紀》雲:“李冰以秦時為蜀守,謂汶山為天彭闕,號曰天彭門,雲亡者悉過其中,鬼神精靈數見。” 汶山即岷山。《書·禹貢》:“岷?蠹紉鍘保妒芳恰は謀炯汀豐鶴縻耄芍ぁM穌吡榛攴倒獒荷劍導噬暇褪欠倒楣氏緄氖ド健R蛭荷階魑低ㄌ斕氐氖ド劍嗉戳猶焯煤偷賾劍仁巧窳榫幼≈質橇榛旯櫫兀夂陀脛烀檔某啥加肜ヂ氐募竊厥竅嘁恢碌摹渡膠>ご蠡謀本吩疲骸按蠡鬧校猩矯懷啥跡靨臁S腥綏砹交粕擼蚜交粕擼豢涓浮:笸遼牛派涓浮!焙笸良詞勤ね酢a荷絞導躥ど劍嗉春詘抵健!洞呵鋟甭丁ど畈烀擰吩疲骸懊裰怨逃填ㄒ病!薄妒欏ぢ佬獺罰骸懊緱窀ビ昧欏保堵塾鎩ぬ┎罰骸懊窨墒褂芍保W⒔栽疲骸懊瘢ひ病!?岷從民得音義,故岷即瞑、冥義。岷或作山昏,《漢書·地理志上》:“山昏山之陽”,《正字通·山部》:“山昏,同岷。”昏亦為黑暗之義。岷山又作蒙山,《太平御覽》卷一三五引《竹書紀年》:“後桀伐岷山”,《楚辭·天問》作“桀伐蒙山”,蒙亦為黑暗之義。崑崙和岷山一樣,亦為黑暗之義。《晉書·孝武文李太后傳》謂李太后“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崑崙”。又唐宋時期的筆記小說裡,有許多關於崑崙奴的記載,這裡的崑崙奴是專指販賣進來的黑人,崑崙奴就是黑奴,可證崑崙即是黑義。崑崙為黑暗之山,其下方即是幽都。《博物志·地》:“崑崙山北,地轉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萬裡。”《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幽都就是地府、冥國;土伯就是后土,也就是冥王。人死歸於幽都,所以《博物志·雜說上》:“老子云:萬民皆付西王母。”西王母是崑崙主神,故付西王母亦即付崑崙也。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知道岷山和崑崙不但名義相同,而且都是靈魂返歸的聖山,這再一次證明了崑崙就是岷山1956年,在成都北郊羊子山,考古工作者曾經清理了一座高大的土臺建築,即著名的羊子山土臺 。它是一座四方形的三級土臺,高出地面約10米以上。土臺的年代,林向先生認為其上限當在商代晚期或商周之際。土臺的社會功能,他則認為是古蜀國的祭壇 。無獨有偶,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坑所出土的青銅大立人雕像,其基座也是三層四方形的,而據測定,羊子山土臺和三星堆祭祀坑的方向都是朝向他們的祖居地蜀山(即岷山) 。事實上,無論是羊子山土臺,還是青銅大立人像的基座,其四方三層的形制,都是對他們祖先聖山的模仿。他們原來是生活在岷山山區的古老部族,而以岷山為“聖山崇拜”。他們進入成都平原後,修建起和聖山形制一樣的高大土臺以作祭壇,顯示了“聖山崇拜”對古蜀文明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青銅大立人站在四方三層的基座上,也就是站在聖山上,顯示了他是古蜀人的始祖神。因為古蜀人來源於氐羌,而氐羌正是嶽(山)神的後代,《山海經·海內經》:“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可證。 此外,在古蜀國留下的文化遺蹟中,還有頗引人注目的“大石遺蹟”。諸如天涯石、支機石、五塊石等,據記載都是體形高大的巨石,而且全是千辛萬苦從西部的邛崍山採運來的。究其實際,它們仍然是“聖山崇拜”的產物,是具體而微的聖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