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銷,害死多少企業?

薄利多销,害死多少企业?

我是分割線

“薄利多銷”是大家做生意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而且很多廠家和經銷商都奉為經商法寶。但其實,薄利多銷真的就能制勝嗎?

1

大家是不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明明一片磚,就賺一點錢,尤其是做特價的產品,已經到了底價了,客戶還要死命砍價,你不便宜,他還很生氣!一扭頭不買了,嘴裡還不忘嘟囔一句,連零頭都不捨得抹掉,今後不來你家買了。你是不是心裡很委屈,有種想打人的衝動?誰讓顧客就是上帝呢?

薄利多销,害死多少企业?

薄利多銷。在中國人的思維當中,當他產品賣不動的時候怎麼辦啊?便宜一點!我一便宜我就能多賣點,我多賣點我最後還是賺回來了,利潤厚的,賣不動怎麼辦呢?我賣得便宜一點,賣得多了,不就是薄利多銷?

薄利多銷是很多企業的法寶,因為薄利多銷讓我們中國很多的企業走向了國際市場。但是,這種薄利多銷的思維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最後帶來的是企業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很多人說,不對啊,中國的企業很有競爭力啊,到處都是我們的產品啊!但是那些產品都是在什麼地方賣的?都是什麼價位?大部分都是低端的,到最後都是沒有附加值,到最後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

2

薄利多銷的思維在中國根深蒂固,什麼原因導致人們相信薄利多銷呢?這種根源是產生於中國的封建社會。薄利多銷適用於產品同質化替代商品少極不豐富的時代,那時候薄利多銷有它的環境。

但現在商品極大豐富,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可能讓其他產品取代,而且產品的品類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之下,什麼樣的產品賣得多能夠多銷?商品極大豐富的情況之下,消費者不是買那個便宜的東西,而是

買他認可的、他認為需要的、他認為值錢的東西。

薄利多销,害死多少企业?

真正在市面上賣得好的產品是什麼?不是薄利的,是厚利的。

由於薄利多銷導致許多企業沒有錢改進技術,沒錢提高產品的品質,沒有錢去做更多推廣或者廣告,導致消費者不瞭解自己的產品,即便產品好也不知道。消費者寧願選一個他認可的某個品牌的產品,本質上它的成本比你低得多。

你的品質好對不起他不買你的,為什麼?他沒有聽說你,他看不出來你的好!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個問題:

一個產品到底能不能多銷不取決於你的利益厚還是利益薄,而取決於什麼?取決於消費者怎麼認知他,消費者認為他是值得他就是值得,消費者說他不值得他就是不值得,和你本身的利益厚和利益薄是沒有關係的!

3

能夠實現多銷的產品不在於你是利厚還是利薄,而在於能夠提供的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講,什麼是高手?高手一定要相信一種思路叫厚利多銷。

什麼叫厚利多銷?

就是用100塊錢造出來的商品賣到了200塊錢而且賣得非常好,這才是你的價值;100塊錢造的東西賣到500塊錢賣得非常好,那你就是優秀的企業家;100塊錢造的東西賣到1000塊錢賣得非常好,那你就是卓越的企業家;如果你100塊錢造的東西賣到10000塊錢賣的很好,那你就是比爾蓋茨。

薄利多销,害死多少企业?

最後能夠實現多銷的產品不在於你是利厚還是利薄,而是在於消費者認為它是什麼,能給他帶來什麼。所以說要想提高你的競爭力,一定要放棄這個錯誤的思維叫薄利多銷,而要考慮如何創造價值實現厚利多銷。

中國過去的30年經濟增長很快,最初的十幾年基本的路子都是什麼?就是價格戰!有人說:中國人賣什麼什麼便宜,中國人買什麼什麼貴!

為什麼?因為咱們中國人賣什麼什麼都是同質化,然後壓低價格互相拼殺,最後怎麼樣?低出成本價虧著錢的賣,把一個行業做爛!所以說賣什麼什麼便宜。

為什麼我們買什麼什麼貴呢?因為我們看著人家賣什麼掙錢了,我們也生產,我們也上設備,買一樣的原料,做一樣的市場,分享一個大蛋糕!每個企業家都這麼想,導致原材料供不應求,買什麼什麼漲價,賣什麼什麼便宜!最後的結果是我們的企業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你買東西越來越貴賣東西越來越便宜,企業沒有附加值了,最後沒有競爭力企業死掉了。

4

追求差異化創造價值是厚利多銷之道!

要解決企業的問題首先換一種思路,從哪裡解決呢?真正解決企業的問題一定要追求差異化,也就是當我的商品和你的商品不一樣的時候,我的利厚利薄你是不知道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能獲取一個高價值,也就是差異化創造附加值才能讓我們更有競爭力!

你要想用低價格來競爭,總有人會比你更低。你可以不掙錢有些人可以豁出來賠錢,一個企業做得不掙錢了,賣到成本以下了,賠錢賠不起不幹了,那算是有良心的企業家。

薄利多销,害死多少企业?

現在好多企業把價格降下來以後他也可以幹,不是他有錢賠而是他可以偷工減料,坑蒙拐騙甚至可以不要命。就是幹一段時間掙一把錢然後換個牌子不幹了,那些不要命的企業它的價格一定比你低,你和他競爭你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如果想靠價格去競爭的話,總有人比你價格低。怎麼解決?要想活得好,一定不要去和那些不要臉的、不要命的去競爭,我們要創造自己的差異創造自己的價值,最終實現厚利多銷。

責任編輯 / 林瀟 圖文排版 / 唐永誼

廣告

精彩推薦

☞ 陶企轉型?——幹掉“市場部”

☞陶瓷行業的商業模式走入怪圈?“錯”在哪裡?

☞ 要帶好團隊,陶企管理者別犯這12種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