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時期的“川峽四路”是依據什麼條件設置的,為什麼其中包括了重慶呢?

RainField\n


四川是川峽四路的簡稱,最早出現在北宋,宋代的路相當於現在的省,川峽四路用現在的話來說意思是西南四省,和現在的東北三省是意思一樣。北宋的設四川制置使相當於現在西南軍區司令。是一個軍事職務,不屬於行政官員。

四川作為名詞出現在北宋,但是作為行政區劃去在元朝才有。南宋宋元對峙期間現在的重慶屬於南宋的夔州路。而現在的四川屬於元蒙的秦蜀行省,歸現在的西安管,著名的釣魚城之戰就是元蒙坐鎮現在的四川地區攻擊屬於南宋的重慶。元滅宋以後,把現在的四川從秦蜀行省剝離出來和夔州路(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大重慶)合併為四川行省。至此四川作為行政區劃才出現。四川行省最初治所在重慶,但是元蒙不放心,之後遷到成都,畢竟這是他們經營很多年的地方。一直到民國重慶升級院轄市後和四川分開,1949年的時候,重慶作為直轄市和西南局的所在地,統管西南地區,西南局撤銷後降為副省級城市和四川合併,1997年再次直轄和四川分開。

應該說重慶四川很有緣分。曾經是一家人,也曾經敵對(宋元時期)過。作為重慶人希望四川的經濟越來越好,人民也越來越幸福。

(看了回覆,補充一下)

漢朝的益州不能代表四川,因為當年益州包括現在的雲貴渝全部,四川陝西湖南湖北緬甸的部分區域,相當於現在的西南除西藏的區域。當時漢朝也才13個州。四川只是算是從益州分置出來的,益州這個名字也來自益州郡也就是現在的昆明附近。

三國時期屬於蜀漢更不值一駁,重慶屬於蜀漢就是屬於四川,難道北方都屬於河南?孫吳屬於湖北,所以這種屬於弱智邏輯。

前後蜀的區域也不僅僅限於四川盆地,包括陝西甘肅雲貴的一些地方,也不能說屬於四川。

看到四川很多人的回覆,我覺得四川應該再次分省,這地方川獨意識很強,總喜歡把自己和國家並列,從不把國家意志放在眼裡,很危險。


勇行萬里路


一開始宋代開始只有西川路(治今成都市)和峽路(治今奉節縣)屬天下15路之二,即川峽二路,西川路大致上就和曾經唐代的劍南西川節度使鎮,峽路大致上和曾經的唐代劍南東川節度使鎮和山南西道節度使鎮,唐代就有東西川的稱謂

後來分西川路為益州路(治今成都市)和利州路(治今廣元,後移漢中),分峽路為夔州路(治今奉節)和梓州路(治今三臺),三臺是古四川很有名的行政名稱,是劍南東川節度使鎮駐地(領渝州,但駐地是三臺)後來也是潼川府的駐地,值得一說的是今天重慶自詡的“巴渝”,巴渝在歷史上多指的川東北地區,渝是嘉陵江古稱,嘉陵江不是重慶獨有的,重慶有渝州古名,巴中還有巴州古名,四川閬中還是古巴國國都、巴郡治、巴西郡治,巴中是巴州州治,巴文化不比重慶差

《華陽國志·巴志》雲:“閬中有渝水(嘉陵江古稱),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初為漢前鋒,數陷陣,銳氣喜舞。(漢高)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乃令樂人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這就是巴渝舞,當時閬中巴人部族長範目率巴人協助劉邦立功

巴西郡人譙周《三巴記》雲:“閬中有渝水。南江在漢時屬閬中境內,此水為民所居,故稱‘巴 ’、‘巴渝’也”,這是史書上首次提及“巴渝”之地。

這就是為什麼四川古代今天都能叫巴蜀,多叫蜀則是完全因為古代成都平原農耕地區經濟突出,同時歷代多有割據政權(最著名蜀漢)及蜀王就藩,才疏學淺實在是沒有聽過巴王巴國公之類的....同時川西文人的宣傳(如蜀道難,蜀道不僅僅是在今四川,荔枝道等就在重慶)

說宋代分川峽二路為川峽四路,這四路都是獨立的行政區,但是在北宋末年朝廷的官方文書裡出現對這一地區的稱謂即四川,這裡指的不是行政上的側重於軍事,後來南宋時期由於局勢,川峽地區戰略突出(北方金,南部還有大理西南夷等)於是設置了安撫制置使統領這一地區,置安撫制置司統領川峽地區軍政,類似於建國時的西南軍政委員會性質,安撫制置使駐地也成了事實上的地區軍政中心,前期就是成都,後期重慶

成都在蒙古軍入侵時幾乎被摧毀殆盡,1189年重慶升格為府【成都升府是唐代玄宗時升蜀郡為南京成都府的,無論是蜀郡還是成都府都治成都縣和華陽縣】重慶成府三種說法,一則是雙重喜慶,二則是位於順慶(南充)和紹慶(彭水)之間,三則是因為光宗的祖母父親(孝宗)均健在,重慶的大背景則是經濟重心南移和長江流域大開發,同時時任四川制置副使的彭大雅意識到了山城防禦的重要開始著力建設,到了餘玠就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後重慶正式成為四川軍政中心,元代沿宋名設置了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由秦蜀行省分化而來)軍政監察性質區域轉為省不再少數

如唐代的湖南觀察使,明代的貴州都指揮司,唐代的江南西道,宋代的廣南東路及廣南西路也是如此,唐宋的道和路一開始就是作為監察區域存在的

由於重慶破壞程度輕一度置省會於重慶,至於為什麼最後一定是成都也是因為軍事交通的考量,因為元代之後都領有藏區,成都一定是軍事交通中心,還有就是因為農業,古代農業是天,但重慶是統轄四川盆地東部南部的四川南道宣慰司駐地

【四川行省舊移重慶,成都之民苦於供給,詔復徙治成都——《元史》卷十六】


洛基之怒


反正我們重慶不是四川人,塵都狗正在趕來的路上說我們是四川人


緣去緣來7259


在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中中,重慶屬於四川的時間遠大於不屬於四川的時間。“山區韓國人”的名號果然不是浪得虛名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