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博古花卉(真正厲害的打籽繡)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已失傳的拉鎖繡


【秦繡】


秦繡是以西安地區為中心的刺繡,是在“納紗繡”基礎上於上世紀70年代創新完成的一個新繡種,色彩無拘無束、富於理想化。熱情奔放、大膽誇張,善運用原色,其中藍、紅、黃、黑、白等色彩的強烈對比比較常見,尤以紅色運用最為普遍。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鳳凰和鳴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彩雲福祿吉祥圖,作品入選2016年全國工藝美術雙年展,並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鼓舞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八十七神仙卷 (局部)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伎樂圖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永樂宮壁畫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荷風送爽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杞菊延年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瓶菊


【晉繡】


晉繡是山西民間一種古老傳統手工藝,極具山西地方特色,色彩上採用強烈對比色,主要針法為長短針、套針、漏針、繞針等。繡品立體感強,視覺效果飽滿厚重。晉繡主要以宮廷繡品、鞋墊、虎頭葫蘆為代表。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郭美林 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玉兔東昇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郭美林 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九羊啟泰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郭美林 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虎虎生威

【汴繡】


汴繡是以開封為中心的河南刺繡總稱,也稱宋繡,距今約800多年曆史。當代汴繡繼承了宋繡題材、工藝特點,吸收了河南民間刺繡的鄉土風味,並在此基礎上創新大量針法。以繡制中國名畫、古畫著稱於世。繡工技法精緻細膩、繡品色彩古樸典雅、層次分明、形象逼真。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湘妃竹團扇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鑲邊刺繡團扇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富貴吉祥小福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刺繡仙鶴眼鏡盒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繡花小包


【甌繡】


甌繡,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因溫州地處甌江之濱,又名“溫繡”,亦稱畫簾。始於唐代,興盛於明清。其製作方法是將毛竹颳去青皮,通過分層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和綵線在上面製成作品。針法類型包括有斷針、滾針、亂針等20多種。甌繡內容有人物、走獸、山水和風景等,尤以人物見長。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 朝露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 比翼雙飛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 虎韻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 五德圖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 犬嘯為旺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 魚躍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 李清照醉花吟詩圖


【杭繡】


杭繡,即杭州刺繡,亦稱吉繡,起源於漢代,至南宋為極盛時期。杭繡以男工為主,因此,行業中形成只收男工不收女工,只傳媳婦不傳女兒的規矩,此風一直沿襲到民國,成為杭繡一大特點。杭繡的圖案設計,內容大多取材於民間喜聞樂見的龍、鳳、麒麟、蝙蝠、孔雀、牡丹、壽桃、如意、八卦、西湖風景等傳統圖案。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大型刺繡屏風《荷韻》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顧繡】


顧繡不是一個地區的刺繡,而是晚明顧氏女眷擅刺繡而得名。顧繡所呈現的是一種文化、一件藝術品。顧繡所費的絲線、底料均為精選上品,作為臨摹藍本的唐宋字畫,一幅也非常昂貴。後來顧氏衰落,子孫無養,便將顧繡商品化,同時也招收繡娘。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明韓希孟繡《宋元名跡方冊》之《補袞圖》局部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韓希孟宋元名跡冊·洗馬圖》在白色素緞地上繡成,完全模仿繪畫的筆法用針刺繡,白馬身上的斑點則完全依照繪畫中的點繪法繡成。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布袋和尚》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枇杷繡羽圖》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春溪水族圖》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紅蓼水禽》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紅葉喜鵲》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飲鵝》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飲牛圖》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竹馬歡顏》


【魯繡】


魯繡,山東地區的代表性刺繡,山東省簡稱為“魯”,故名。它所用的繡線大多是較粗的加捻雙股絲線,俗稱“衣線”,故又稱“衣線繡”。曾流行於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其繡品不僅有服飾用品,也有觀賞性的書畫藝術品。魯繡採用齊針、纏針、打籽、滾針、擻和針、鎮繡(辮子股針)、接針等針法,選取民間喜聞樂見的人物、鴛鴦、蝴蝶和芙蓉花等內容,蓮花罕為題材。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故宮博物院藏 明末 魯繡芙蓉雙鴨圖(軸)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明魯繡《瑤池集慶圖》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明魯繡《荷花鴛鴦》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明魯繡《文昌出行圖》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清康熙魯繡《山寺晴嵐圖》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清乾隆魯繡《牡丹鳳凰圖》


【少數民族刺繡】


中國幅員廣闊,除漢族外,還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生活在各地,刺繡工藝也廣泛地流行於少數民族當中。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千姿百態的中國名繡,“絲”情畫意!(下)



苗、瑤、侗、壯、土、羌、彝、白、土家、藏、蒙、維等民族都有自己富於特色的刺繡藝術。少數民族多將刺繡裝飾在服飾和生活用品上,圖案講究,色彩搭配協調、繡工細緻精湛,不僅帶有實用性,還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極高的藝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