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寫的詩只流傳下來1首,卻名流千古,被世人皆知,廣為傳頌!

他們寫的詩只流傳下來1首,卻名流千古,被世人皆知,廣為傳頌!

原題:他們寫的詩只流傳下來1首,卻名流千古,被世人皆知,廣為傳頌!

大家在讀唐詩宋詞的時候,應該發現過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們在讀詩詞的過程中,覺得某一首詩詞寫得非常好,這首詩詞也非常有名,但詩人的名號卻不響亮,甚至可以說不入流。等查閱詩人的相關資料後,我們驚奇地發現,寫下如此知名詩詞的詩人,卻再無更出眾的作品,或者是作者僅有這一首詩詞,而讓我們驚訝不已的是,居然就是這僅有的一首作品,卻因為種種原因,而成為了千古名作,人人會背,傳頌度足以媲美李白和杜甫的著作,而且還被納入了教科書。

比如唐代詩人王翰,寫詩詞無數,卻只有一首《涼州詞》被世人傳頌下來: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而這首詩的經典之處便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詩人王翰將戍守邊疆的戰士笑對疆場、視死如歸的豪邁寫得豪氣沖天,被世人所稱讚!還有唐代詩人崔顥,曾寫過一首著名的《黃鶴樓》

他們寫的詩只流傳下來1首,卻名流千古,被世人皆知,廣為傳頌!

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氣象恢宏,極具畫面感,以至於後來李白登樓時,也詩興大發,當他在樓中發現崔顥一詩,連稱“絕妙、絕妙!”相傳李白寫下了四句“打油詩”來抒發自己的感懷:“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足以見得這首詩的精妙了!

還有唐代詩人崔護曾因落第後心情不佳,在郊外遊玩時偶遇一女子,而寫下了一首詩,被世人所流傳,但此後其再無佳作被世人傳頌。

他們寫的詩只流傳下來1首,卻名流千古,被世人皆知,廣為傳頌!

題都城南莊

唐代: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後,在長安南郊偶遇一美麗少女,次年清明節重訪此女不遇,於是題寫此詩。這段記載頗具傳奇小說色彩,其真實性難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證。《全唐詩》存詩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

他們寫的詩只流傳下來1首,卻名流千古,被世人皆知,廣為傳頌!

題臨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題臨安邸》七絕系南宋淳熙時士人林升所作,此為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詩人寫這首詩的背景是中原國土已被金人所佔領,宋高宗建立南宋後,不收復失地,苟且偷安,一味求和,悲憤至極的詩人林升憤而寫下了這首詩,借寫西湖歌舞昇平,把杭州當做了汴州,諷刺當朝者在中原國土已失的國難當前,卻過得如此瀟灑安逸,讓人痛心!

他們寫的詩只流傳下來1首,卻名流千古,被世人皆知,廣為傳頌!

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一個秋天的夜晚,唐代詩人張繼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於是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這首詩被《全唐詩》所收錄,張繼的這首詩名流千古,同時也捧紅了旅遊勝地“寒山寺”,自此之後張繼再無佳作被世人流傳。

他們寫的詩只流傳下來1首,卻名流千古,被世人皆知,廣為傳頌!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圖片作者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別忘記關注、轉發、收藏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