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提刑官”——宋慈(上):文武全才

本期嘉賓簡介


“大宋提刑官”——宋慈(上):文武全才

影視劇《大宋提刑官》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宋代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曾任廣東、湖南等地提點刑獄官。公元1247年著有《洗冤集錄》五卷,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廣傳國內外,對於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宋慈是法醫界公認的中國“法醫鑑定學”第一人,甚至可以說是世界“法醫鑑定學”第一人。

“大宋提刑官”——宋慈(上):文武全才

宋慈


教育背景

公元1186年的某一天,建陽宋府迎來了全府上下歡慶的日子,39歲的宋鞏“老來得子”,宋家後繼有人,而這個孩子就是宋慈。

宋鞏壯年時曾在建陽提點刑獄司(司法部門)任職,宋慈時常跟隨左右,耳濡目染,少時便對斷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0歲時宋慈求學於理學大家朱熹的高徒吳稚門下。19歲時他進京入太學,因為動手實踐能力強,深得太學博士真德秀的賞識,遂拜其為師。

公元1214年,宋府又出了一件喜事,67歲的宋鞏參加科舉,文采勝過了全場的年輕人,以花甲之年高中特科進士,被授承事郎(候補官員),接著又擔任了廣州通判(地方二把手,次於知州)。宋鞏為官清廉受到民眾稱讚,可惜年紀大了,沒當幾年官,身體吃不消便辭官回家了。

三年後,31歲的宋慈也跟著中了進士,被授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市)縣尉,結果遇上父親宋鞏生病需要回家照顧,未能赴任。公元1219年,宋鞏去世,宋慈在家守孝。

“大宋提刑官”——宋慈(上):文武全才

理學


文官平亂,卻受冤屈

公元1226年,皇帝都換了一個(宋寧宗→宋理宗),宋慈也終於走上仕途,擔任江西省信豐縣主簿(秘書、書記官),同時還被贛州知州招為幕僚。

宋慈在江西任職時,南安軍中發生三峒叛亂,摧毀了兩縣和兩寨。關鍵時刻,江西提刑司長官葉宰竟派宋慈一個文官去帶兵平亂。宋慈進入軍營後被安排當了個參軍(參謀)。

當時,副都統陳世雄手握大軍卻不進兵,宋慈立即奔赴山前,先賑濟六堡的饑民,讓他們不參與三峒叛亂。繼而率兵三百,並提議攻佔石門寨,俘虜敵方首腦。陳世雄卻以此為恥,逼迫部下冒進,敵人設下陷阱誘惑陳世雄,全軍將士傷亡達到了十之二三。陳世雄戰敗逃往贛州,敵人更加猖獗,震驚了三路(附近的三個軍區)。宋慈向葉宰報告,想繼續使用之前未能執行的方法,最後意見轉達至文倉司長官魏大有手中,魏大有與宋慈素有嫌隙,聽說宋慈是提議人,對此深為嫉妒和痛恨,將宋慈的報告擱置。

沒辦法,宋慈只能獨自率領義兵拼命戰鬥,最終攻陷高平寨,捉到謝寶崇以及大勝峒的曾志等人,都是叛軍的重要領袖。三峒之亂平定後,幕府向上請功,將宋慈特別獎擢升為官員(宋慈的原來身份為吏員,改合入官後正式進入官員體系)。葉宰離職後,魏大有曾當庭羞辱宋慈,宋慈沒有屈服,拂衣而去,對別人說:“這個人狠心又固執,一定會有災難降臨他身上。”魏大有大怒,多次彈劾宋慈,宋慈因此蒙冤,只得罷官回家。不久,魏大有為士兵朱先所殺。

洗清冤屈,走上官途

不久,閩中地區發生“晏彪起義”,聲勢浩大,在福建任地方官的鄒應龍無奈之下向淮西請兵入閩。真德秀與鄒應龍是故友,於是宋慈在恩師真德秀推薦下,進入了福建路招捕使(負責招兵的官)陳韡幕府,參加平叛。一開始,主帥王祖忠見宋慈是個文官,還不把他放心上,隨便派了一支小分隊給他。結果,宋慈帶著孤軍深入竹林,採取了與叛軍打“游擊戰”的策略,且行且戰三百餘里,成功與主力軍在老虎寨會師,主帥王祖忠自此對他刮目相看。

戰亂平定後,陳韡發現宋慈不僅有真才實學,並且實戰經驗也非常豐富,於是上奏朝廷,替宋慈洗刷了冤屈,還任命他為長汀縣令。


“大宋提刑官”——宋慈(上):文武全才

洗冤錄


本期簡評

宋慈明明是一屆文官出身,逢上叛亂時卻被委任武職令其帶兵,偏偏屢出奇計以少勝多,不可謂不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