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泰順北澗橋,純木頭建造300年依然堅固,感嘆古人的偉大智慧


廊橋,一種有屋簷的橋,可以遮陽避雨,可供人休息、看風景,有的甚至可以住人。溫州泰順,浙江南部一座枕山臨海的小城,有著“最美山城”的美譽。泰順除了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一座座穿插在山水間的廊橋更是一絕。這些凝聚了山水靈氣與工匠智慧的木製廊橋,架起了山水相間的路程,也拉近人了們的距離,穿行於這些古老的廊橋上,你彷彿能感受到千百時光裡曾經發生的點點滴滴。

泰順位於浙江南部山區,過去由於村落大都分散於大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有時走上十幾公里都難見人煙。所以泰順的先祖在相隔一定距離就建一座木橋,橋上有屋簷,可供人歇腳避風雨,還能保護木橋不受風雨侵襲,這就形成了泰順著名的廊橋。

泰順廊橋結構類型多樣,且數量眾多,境內完好保存有唐、宋、明、清各朝代的木拱廊橋,其數量之多、工藝之精、造型之美、修建年代跨越之久,在世界橋樑史上堪稱一絕。

泰順的每一座廊橋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它們或是在漫山花海中伸出的一角、或是橫跨於清溪之上、亦或是掩映於參天古樹之下......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橋的使命、展現著橋的魅力,更體現著泰順人的智慧。

如今,泰順境內有廊橋900多座,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被稱為世界最美廊橋的:泗溪“姐妹橋”。兩座橋位於泰順縣泗溪鎮。北澗橋,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是姐妹橋中的妹妹。溪東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是兩橋中的姐姐。

我今天重點來說說妹妹橋“北澗橋”。從康熙年間建成後,在嘉慶八年、道光二十九年、民國二十二年和1966年分別進行了修繕。北澗橋橫跨北溪之上,氣勢宏偉,橋身為碧瓦紅身,雕樑畫棟。橋旁有古樹掩映,橋下是二水交匯。廊橋、古樹、石板、碧水,相互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絹。

穿過長長的溪上石板路,來到了北澗橋邊。橋頭矗立著兩棵高大的古樹,掩映著古老的廊橋與古樸的民宅,彷彿在述說著北澗橋古老的歷史。

北澗橋為疊梁式木拱廊橋,橋長51.9米,寬5.4米,橋屋20間,橋柱84根。如此宏大的一座橋,全由木頭搭建,中間沒有橋墩,而是使用運用力學原理建造,感嘆古人的偉大智慧。

更為神奇的是,整個橋沒有用一顆釘子,全部用榫卯結構。在橋面上蓋廊,以木料、瓦片等重量的加壓,使得廊橋的各著力點更加的緊實,越壓越牢固。在兩側加裝風雨板,讓內部木質構件避免風雨侵蝕,使得北澗橋幾百年來依然堅固如初。

泰順廊橋如同一座瑰寶坐落於群山之間、橫跨與溪流之上,成為浙南一道獨特的風景。有門無門板、有窗無窗扇,編梁成拱飛架雲天。行走在古老的橋頭石板路上,穿梭於歲月的時光裡,你彷彿能感受到古人的知慧與用心,而千百年來泰順人一直在默默追逐著廊橋夢。作者簡介:寒殘一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