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到底有沒有天賦的觀念?

《實踐論》對人的認識問題做了豐富多彩的論述,其中“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以及“人的認識有沒有發展?”是哲學史上爭論較多的兩個問題。 ,並得出認識來源於實踐的結論。

考察“認識的發展過程”則是本篇的重點,前篇我們以中華哲學史為例子,現在我們將轉向西方,用西方哲學史的視角來考察這個問題。

人的觀念是天賦的還是來自於經驗?

《實踐論》認為在我們的認識裡共有兩種內容,一種是感性認識,另一種是理性認識

當我們與某人有一面之緣,腦海裡有印象時,這就是一種感性認識;當我們瞭解某人,知道其姓名、年齡、階級、品格等並判斷他是一個“老實靠譜的人”時,就是一個理性認識。哲學家們對感性和理性的重視程度不同,產生了唯理論經驗論的鬥爭,唯理論認為理性認識是天賦的,而經驗論認識它必須來自於感覺、經驗。

早在古希臘時代,亞里士多德就用“蠟塊論”來對抗柏拉圖的“回憶論”了。在柏拉圖看來,當我們用感官去接觸某個事物候,就喚起了我們心靈中對此事物固有的回憶,這就是認識的過程。

亞里士多德反駁他的老師說:“靈魂中被稱為心靈的那個部分,在尚未思維的時候,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東西的。”更別說有什麼固有的回憶了。因此,心靈就像平滑的蠟塊,只有感官與外物接觸時,上面才會有痕跡。柏拉圖認為理性認識先於感性認識而存在;亞里士多德則說只有通過感性認識才能得到理性認識。

《實踐論》:到底有沒有天賦的觀念?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在中世紀,神學家們喜歡談邏輯詭辯、把三段論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藉此來證明上帝的存在。在他們看來,感官經驗是無力的東西,上帝既看不見又摸不著,當然只能靠邏輯概念的辯論了。

在這種背景下,弗朗西斯科·培根發表了《新工具》一書,他認為靠辯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到最後我們只能跟概念和文字符號打交道。還不如把那些抽象的、無用的、普遍的邏輯丟到一邊,先通過試驗來跟實物進行接觸,從感官引出一些原理,再經由這些特殊的原理得出最普遍的原理。這樣,培根復活了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認為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但他也認為在認識的發展過程中不存在跳躍,只有量變而沒有質變。

在英國,霍布斯繼承了培根的思想,認為感性乃是認識過程中永遠也繞不過去的階段;在歐洲大陸,笛卡爾卻提出了“天賦觀念論”。

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大論戰

英國人認為理性認識要以感性認識為前提,法國人笛卡爾卻不這麼看。他認為在我們的認識裡存在三種各不相關的內容,第一種是天賦的,第二種是外來的,第三種是虛構的。除了外來的知識外,其他兩種是不依賴於感性的理性認識,它們本來就存在心靈裡,只是心靈不知道它們;斯賓諾莎在此基礎上更是提出了四類認識,他也認為存在某些能夠不以感性為基礎的理性認識。對於人的認識來說,感性並不是必經階段。

對此,英國人洛克不能接受,他在《人類理解論》裡說人的觀念不可能是天賦的,因為兒童與白痴並不具有那些天賦的抽象的觀念;其次,洛克說:“把任何東西印在心靈上,但心靈並不知道它,在我看來幾乎是不可理解的。”心靈猶如一張白紙,只有通過感覺反省

才能獲得觀念並形成認識。

《實踐論》:到底有沒有天賦的觀念?

大部分西方哲學家都參與到經驗論和唯理論的爭執中

在大陸,馬勒伯朗士萊布尼茲不同意洛克的思想。萊布尼茲認為感覺固然是必要的,但感覺不足於向我們提供全部認識,感覺提供的只能是一些特殊的、個別的真理。心靈不是一張白紙,而是有紋路的大理石,觀念和真理以傾向、稟賦、習性等潛在的能力天賦在我們心中。為此,萊布尼茲專門寫作了《人類理智新論》,打算與洛克正面交鋒,不巧的是洛克正好過世了,因此這本書最終也沒發表。

在十七世紀的大環境下,洛克的經驗論處於守勢地位,伏爾泰在《哲學通信》裡說:“有人就大嚷大叫說洛克想要推翻宗教。”“那些神學家,當有人跟他們意見不同的時候,老是開口就說上帝被人侮辱了。”直到下個世紀才出現了轉折。

啟蒙思想家的認識論

十八世紀,在法國興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形而上學運動

,矛頭直指天賦論。伏爾泰在《形而上學論》裡說:“任何一個人只要忠實地考量一下他理解時的全部經過,就會毫不費力地承認他的各種感官為他提供了一切觀念。”不存在脫離於感官之外的天賦觀念。

孔狄亞克師承洛克,而且他把“反省”也歸入“感覺”中,人類的一切觀念都來自於感覺。感覺直接得來的是一些單純觀念,是為感性材料;通過記憶,我們把它們結合在一起,變成複合觀念,後者較之前要複雜得多。它們的區別就像感覺和記憶一樣,只有與外物接觸時才有感覺,而不與外物接觸我們也能有記憶。這樣,孔狄亞克就說清楚了感性與理性的區別,只有通過感性階段,認識才能上升到理性階段。他認為天賦觀念論的失足之處在於抽掉了感性這個階梯,把理性變成了空中樓閣。

同樣的,愛爾維修拉美特利霍爾巴赫

等都認為感覺是認識的來源,並說清楚了理性認識需要以感性認識為階梯的真理,但他們的思想都帶有經驗論的痕跡,只有狄德羅實現了向辯證唯物主義的過渡。

《實踐論》:到底有沒有天賦的觀念?

法國百科全書派

經驗論有什麼不足之處?

經驗論承認感覺是認識的來源,並說感性是通往理性的唯一道路,但是

經驗論的認識論乃是受動的而非主動的。孔狄亞克等雖然都是主張經驗論的唯物主義者,但另一個主張經驗論的貝克萊卻是唯心主義者,而休謨更是二元論者。經驗論並不足以說明認識的發展過程,它缺乏辯證思維。

狄德羅敏銳的觀察到經驗論的致命缺點——他們只說認識來自於感覺,卻沒有說清楚感覺來自於何處?當達朗貝爾故意詰難狄德羅“大理石有沒有感覺”時,狄德羅進行了辯證的分析。

他說任何物體都具有一種感受性,大理石和植物的感受性比較遲鈍,所以我們看不出它們是否有感覺;而人和動物的感受性很活躍,所以我們都說它們是感覺的生物。但是大理石和人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如果我們把大理石碾成粉末並與糞土攪拌,然後在上面種糧食。大理石就會被糧食吸收,糧食又被人吃掉,因此大理石遲鈍的感受性就變成了人生動的感覺——所以,

感覺從本質上說是物質的一種屬性;通過人類的實踐活動,這種物質屬性轉化成人的感覺,沒有外界物質以及人的實踐活動,就不可能有感覺,感覺的真正來源就是物質的實踐。

狄德羅發現了經驗論的弱點,同時進行了補充:

第一,認識來自於感覺,但再往前延伸的話,感覺則來自於實踐,實踐的對象就是認識的對象

第二,認識要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需要考慮具體的條件——即人腦的機體功能

人對於外物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如果我們不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嗅、用手去摸,感覺從何而來呢?以感覺作為認識的出發點依然是停留在意識領域,這個出發點是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可共有的。只有再往前延伸,承認實踐是感覺的來源,才能跨入物質領域

,成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並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

其次,如果沒有人腦作為基礎,感性上升到理性依然是空談。人腦具有獨特的自我意識能力,可以對感覺材料進行再認識、再深化、再處理,形成概念來把握對象,這種思維能力是動物所不具備的。

《實踐論》:到底有沒有天賦的觀念?

德尼·狄德羅(1713 —1784)

但是,

狄德羅依然沒有完整過渡到辯證唯物主義,因為他只把實踐貫徹到了第一點,而沒有貫徹始終。很容易又會倒回經驗論。

所以,法國唯物主義取得階段性勝利後,德國古典哲學又出現了天賦論的回潮。康德說理性可以分為“範疇”和“理念”兩部分,前者多少還要依賴於經驗,而後者“超出了任何既定的經驗”,它們是先驗(天賦)的;費希特把“我是我”當作第一哲學原理,說一切經驗還要依賴於它;黑格爾更是說存在一個獨立的概念世界,物理界和人的精神不過是它的外化及迴歸。

因此,為了完善辯證唯物主義以打擊唯理論的回潮,《實踐論》做了更進一步、更全面的論述。

《實踐論》完整的貫徹實踐觀點

《實踐論》說:“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實踐並不是單單出現在認識的開頭和結尾,它是貫穿到始終的,從認識的低級階段伴隨到高級階段。

《實踐論》:到底有沒有天賦的觀念?

第一,認識的主體是人,人通過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實踐活動,產生感覺,接觸到各個事物的現象方面。所得到的還是片面的、表面的認識。例如感覺只能告訴我們這本書是厚的還是薄的,是黑的還是白的,卻不知道里面講了什麼內容,該歸入哪類書架。這就是認識的第一階段,即感性階段

第二,人的社會實踐在不停的繼續,通過量的積累,使腦子裡生起了突變,產生了概念感覺質變為思維。人們通過概念,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及內部聯繫,“循此繼進,使用判斷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以產生出合乎論理的結論來。”這是認識的第二階段,即理性階段。通過閱讀書裡的文字和概念,我們才能理解它,判斷它的類別,並把它放到合適的書架上。

所以,我們要明白,認識開始於經驗,但不停留在經驗,認識總是有待於深化。“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

不承認理性依賴於感性的就是唯理論,不去深化認識而是停留在經驗層次的就是經驗論。

在生活中,膚淺的經驗論更為流行。我們對事情只停留在微博、微信等短篇的報道上,容易產生片面的理解並受意見領袖的影響,得出片面的判斷,進而產生偏激的情緒,發出膚淺的評論,使自己變成了

烏合之眾中的一員。因此,學哲學,用哲學,乃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