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莊稼離不了化肥,施用時要求深施,那麼怎樣深施化肥呢?

營養有道123


種地要用化肥,化肥為什麼要深施?怎樣施用才是深施呢?

我們知道,化肥是含有一種或幾種農作物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的肥料,其中,氮肥、磷肥、鉀肥是農作物需求量最多的肥料,還包括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其他微量元素肥料等。



一、化肥為什麼要深施?

化肥施入土壤後能夠培肥地力,及時為農作物供應養分促其生長提高產量。因其養分含量高、發揮肥效快、施用方法簡單、增產效果明顯而在農業生產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而在生產操作中,農民朋友們在施用化肥方面的一些錯誤做法,如地表撒施、表土淺施、隨水撒施、大雨前撒施等,不僅因化肥分解揮發、隨水流失養分沒能使化肥很好地發揮作用,而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而增加了生產成本。所以,科學的施用化肥的方法是要深施並覆土。



因為化肥深施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如果採用機械化深施,氮素化肥平均利用率可由30%提高到40%,磷、鉀肥深施可'減少風蝕的損失,促進吸收,延長肥效,提高利用率,實現增產效果,一般增產率可達5%。機械化深施還能避免燒種、提高功效、減輕汙染。

二、施肥時怎樣才能做到深施?如何把握施肥的深度?



下面簡要介紹化肥深施方法及注意事項,供農民朋友們參考。

化肥深施可分為三類,即底肥深施、種肥深施和追肥深施。

1、底肥深施。

方法有兩種:一是先撒肥後耕翻。二是邊耕翻邊將化肥施於犁溝內。這兩種方法以第二種方法為好。要求施肥深度達到6釐米,肥帶寬度3~5釐米,要求擺肥均勻、連續無明顯斷帶,施肥量能滿足作物栽培的需求。



2、種肥深施。

播種時施用化肥,要求種子與肥鬥之間要有一定厚度的土層間隔,一般要達3釐米以上,這是既能滿足農作物苗期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又避免發生燒種、燒苗現象。

3、追肥深施。

為了解決農作物生長中、後期後勁不足的問題,需要對農作物進行適時追肥。追肥深度應為6~10釐米,追肥部位應在農作物株行兩側的10~20釐米之間,肥帶寬度要大於3釐米,並且不岀現明顯的斷肥現象,施肥後要及時覆土蓋嚴,防止養分揮發跑失。



另外,化肥與有機肥混合施用時,要注意的是二者是不可以隨意摻和的,有些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有些混合後會因發生反應而降低肥效,如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與硝態氮肥混合在一起施用就會在厭氧菌的作用下發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態氮肥分解為氣體揮發而損失了養分。遇到這種情況,要將有機肥與硝態氮肥間隔開來深施並及時覆土壓實。



@圖說農村事期待您關注並提出寶貴意見。


圖說農村事


我們在種莊稼的時候,使用最多的就是氮磷鉀肥,為什麼要求深施呢?一是引誘根系深扎,增強其抗倒能力,吸收土壤深層水分,增加其抗旱能力,二是因為作物的根系大都生長在25釐米左右深的的耕作層中,深施在此範圍內,利於根系的吸收和利用,三是因為營養元素本身的問題,我們重點說一下這三要素的特性。


一,氮肥

氮元素最大的毛病是肯逃跑,它會揮發損失,淋洗損失,反硝化損失,深施氮肥,可大大減少它逃跑的途徑,提高其利用率。

1,旱地深施,可結合翻地深施,可耕前撒施,可隨耕撒入犁溝內,要做到邊撒施邊耕翻。

2,追肥深施,開溝或穴施6-10釐米,有條件的可施肥後結合澆水,效果好。

3,水稻田基肥深施,結合耕地施入犁溝內,翻壓整平。


二,磷肥

磷肥太懶,移動性太小,作物根系夠不著就很難吃到它,可分層施肥,施入作物的根系密集區,能使作物得到均衡的營養。

作物苗期根系淺,磷肥可以作為種肥淺施,種子萌發伸根就夠著了,飯來張口,供苗期吸收。到了生長中後期,根系扎的深了,所以要深施,供作物中後期的需要。

三,鉀肥

鉀肥在我國大部分土壤中含量較豐富,但作物對它的需求量也大,導致大部分地區土壤缺鉀,施用鉀肥有顯著的增產作用。

鉀肥作基肥要適當深施,施在根系密積的範圍內,以利於根系對鉀肥的吸收,因為鉀肥必須要早施,作物旺盛生長期對鉀的消耗非常快,如果沒有鉀肥,外表出現缺鉀症狀你再補施鉀肥,則為時已晚,必然導致產量和品質的降低,所以說鉀肥要早施,深施,施入作物的根際區,讓作物伸根就夠到,不至於缺鉀。


綜上所述,我們在種莊稼時,一定要深施肥,最好不要土表撒施,因根系的向肥性會導致根系的上返,最終結果是不抗倒,不抗澇,不抗旱,病蟲害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