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年輕人結婚,女方對彩禮為什麼都那麼鍾情呢?

七星老農


現在農村年輕人結婚,女方對彩禮為什麼都那麼鍾情?

主要是攀比之風在農村盛行。人家嫁女彩禮要“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不動”,我嫁女也不能少於這個標準,否則在農村就會遭人議論,說女兒不值錢,有毛病,甚至破身了。所以,為了正名,農村女方會索要彩禮,而且只有索要鉅額彩禮,才顯得女兒高貴,嫁到男方婆家,才不會受男方輕薄、歧視,不當人看!如果不索要彩禮,一旦與婆婆、小姑吵架,婆家人會罵:“不值錢的X”,“自己送上門的X”,“自己倒貼的X”等等。所以,女方寧可嫁過去還債,也要鉅額彩禮。

彩禮就是聘禮,在農村有幾千年習俗了,下聘就是送彩禮,過去都是實物,糖果糕點副食品、服裝鞋帽日用品,我姐姐七十年代末出嫁彩禮折算只有4000元左右。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村彩禮用現金了,折算成現金,一直水漲船高,農村女孩子越來越少,女方索要彩禮越來越離譜。當然,與農村富裕了也分不開,男方拿得出來才行。

在婚姻生活中,女方佔弱勢地位,一旦離婚或男方出軌,受傷害的都是女方,離婚了,男方名譽絲毫不受損失,還有可能娶上黃花大閨女,而女方則不同,名譽受損失,再婚就是二婚了。因此,女方在結婚時,索要彩禮,要讓男方有所顧忌,不敢出軌休妻。提高自己在婆家地位,贏得婆家人的尊重!

天價彩禮讓現在男青年“恐婚”、“拒婚”,農村大齡青年越來越多。現在一些農村基礎組織開始干預了,限制彩禮數目,把彩禮限制在6萬元以內。要想限制彩禮上漲,必須剎住農村攀比之風,奢靡之風,講面子排場之風,使結親結緣,結婚要感情,而不是結冤家!


長江老農


其實彩禮這東西也叫聘禮,是封建社會的遺留物。在古代認為聘禮也是對女方的一種尊重。認為聘禮越多,女方的身份,才華,容貌就越高。這也是一種買斷行為,就是女方從此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現在社會的彩禮為什麼越來越高。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農村的傳統思想認為以後兒子給父母養老,女兒是給南方家裡養老,所以彩禮也是報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方式。

第二有些女方有攀比心理,認為自己的彩禮多少,是嫁的好壞,或者是父母做的貢獻大小。也有用彩禮試探自己在男方心目中的位置。

第三,更有人認為彩禮是婚姻的保障,有些女人認為,男方出那麼多彩禮,要離婚會計較得失的。更甚的有人把彩禮和車房款也算在彩禮錢裡面,為的就是用錢把控男人。這種女人看起來很聰明實則自卑心過強。

第四,我個人認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並沒有減輕,但是男多女少是事實,所以彩禮也是在選擇配偶的一種競爭方式。


李易208055570


由於我們國家有些人重男輕女,只想要男娃,不想要女娃,結果兒子長大要娶媳婦時,發現女娃數量太少!這無疑使彩禮又加碼了!

中國是男權社會!女人社會地位較低!父母為了給女兒一個生活保障,所以要了高價彩禮!人和人之間還有攀比心理!你家的女兒結婚要了8要彩禮!並且男方還要有車有房!我家閨女差啥呀!不行我嫁閨女就要10萬彩禮,還要男方家裡有車有房!就這樣互相攀比,使本來就很好的彩禮市場行情,又上了一個臺階!天價彩禮使很多人娶不上媳婦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也終究會被社會拋棄,但是短時間內,彩禮高的問題不會改變!








小米愛搶紅包


首先,是習俗面子和標準,別人都有的當然自己也要有,如果別人都有而自己沒有,那別人怎麼想,婆家又會怎麼想呢?會不會覺得是自己不如別人,覺得自己上趕著倒貼,像是嫁不出了似的,這樣難免會被婆家看輕了自己。



其次,也是對對方家庭狀況的一個衡量,彩禮是大方向的,那如果別人家都拿得出就你家拿不出,是因為什麼呢?是你家不正幹,還是把錢都亂花了呢?門當戶對的考量還是有必要的。

再者,婚姻對女人的約束太大了,男人可以二婚三婚都是新婚,但是二婚的女人卻很難。要彩禮也是今後的一種保障吧,萬一過不下去了,多少是一種補償。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女方父母覺得女兒不能養老,女出外嫁,不能白養,就想要點彩禮補償自己。這種情況已經很少了。

如果是其他的原因,而對方又是一個大好青年的話,那麼彩禮方面是可以協調的,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主要還是看人,畢竟以後要一起過日子。


祁連農耕人


第一:對愛情幻想破滅,追求物質生活

第二:有些女孩為了面子,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彩禮也不能比別人少

第三:婚後生活有所保障,不至於一無所有

第四:家庭地位,一些家庭錢要少了,不受重視

第五:嫁過去沒有發言權

第六:家庭裡的主動權

第七:不至於一直被婆家人欺負或看笑話

第八:看過太多不幸福,就會對家庭有所防備

總結:所謂對彩禮要求高,不過是對自己或現在的生活不滿足,生活方面沒有依託,總想得到一些安慰,精神寄託;希望受到重視,被關心、被照顧;望禰善待自己,也善待家人;願禰幸福,願禰快樂。

結語:做人不要做,人生不幸之事,十有八九、自己做的結果。


羽禰最初的記憶


現在農村年輕人結婚,女方對彩禮為什麼都那麼鍾情呢?

大家都說是女方攀比心虛榮心作怪,我看不一定全部都是。看問題如此流於表面,未免膚淺了。農村老俗話說,“你若盛開,芬芳自來”。套用一下,就是“你若優秀,倒貼也來”。



婚嫁活動中,女方鍾情於彩禮問題,不一定都是女方家庭的思想觀念有問題,有時候要反觀自身,問一句為什麼女方家庭會索要彩禮?還不是自己所處的位置,是“急於求成”的一方,當賣方市場佔有話語權,買方市場就只有“俯首稱臣”的義務。

不說現狀,就說這個婚嫁彩禮的習俗。古人是有一整套的婚嫁程序的,叫做“六禮”,其中的“納徵”,就相當於現在的“彩禮”。古人的聘禮不多,不像現在這樣高的離譜。聘禮女子還會帶回婆家,同時孃家人還要陪嫁好多財物過來,以保證自己的姑娘在婆家說話做事有分量。

現在恰恰相反,有的農村人結婚,女方陪嫁不多不說,向男方家庭索要的彩禮很多都被孃家人佔有了。家裡有兄弟的,更是變本加厲,出嫁的姑娘倒是成就了孃家兄弟結婚的彩禮錢。說難聽點,和賣閨女沒啥區別。

但父母心底好的人家,多半會把彩禮給自己姑娘帶去婆家的,姑娘會把彩禮錢存起來,然後作為自己在婆家安身立命的資金保障。說白了,女方家庭要這個彩禮錢,不過是出於對以後生活的安全感的一種追求。大白話就是你男方家庭太窮了,沒有這些彩禮錢做鋪墊,我對未來的夫妻生活沒有歸屬感。

農村老俗話說“過猶不及”。彩禮錢要得多了,過分了,反而成了男方家庭的經濟負擔,最終也會成為夫妻感情不和睦,家庭矛盾糾紛的禍端根源,最後往往事與願違,生活的並不好。


農村老俗話


經濟條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五六十年代,彩禮只有幾斤糧油;七八十年代,彩禮升級為三大件;如今,彩禮除了少到幾萬多達十幾萬的現金之外,還要有車有房

水漲船高。彩禮之所以如此“船高”,是因為經濟條件的“水漲

自從家庭承包責任制實施以來,農民的土地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再加上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部分農民進城務工,有了更高的穩定收入。

另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部分農民抓住機遇,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經濟條件好了,彩禮自然要提升一個檔次。

養育子女的成本增加。

雖然經濟條件有了提高,但是生活成本也大幅增加。最突出的便是物價水平。從子女出生吃奶粉,到穿衣吃飯,再到上學讀書,期間的花費不少於十幾萬,我覺得幾十萬也不覺為奇。

現在農村對子女教育特別重視。比如,我老家,農民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考上大學,出人頭地,所以,在教育上非常捨得投入。

而且,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只要子女想學習、會學習、好學習,他們都會供其上最好的學校。

那麼,在女兒出嫁之時,一些農村家庭自然要考慮養育她的成本。之前,我有看到過一種說法,某地的農村根據女孩的學歷定彩禮,高中3-5萬,大專5-7萬,本科7-9萬,碩士9-12萬,博士12-14萬,甚至比這還要高。

整體上經濟條件在提高,但仍有部分地區的農村,經濟條件未得到提高。那麼,他們希望通過嫁女兒收取彩禮來改善家庭的貧困狀況。尤其是有兒子的家庭。

因為他們的兒子要娶媳婦,家裡拿不出彩禮錢,就得指望女兒了。理解為用一個女兒換來一個兒媳婦,不足為怪,當然,這個所謂的交換,不能用平等來衡量

現在結婚,都要把彩禮錢的金額印出來,放在婚禮最顯目的地方。誰家的彩禮越重,說明誰家的女兒有出息(人美、有才),說明誰家的女婿有錢有實力,那麼,誰家就越有面子

彩禮重,是大勢所趨。那麼,誰家都不甘落後,必須緊跟上,這就是從眾心理作祟。他家10萬,那我家也得10萬。

村裡都是鄉里鄉親,很多人就是見不得別人好過自己。凡事都要爭個第一。這就導致盲目攀比。你家彩禮10萬,那我家就要比你家高上幾萬。慢慢地,導致彩禮越來越重






梁招瑞


那依你之見呢?不該收彩禮嗎?如果您是農村的,那應該明白,農村沒兒子的家庭叫什麼?是不是絕戶!這就是說女兒是要給別人家生兒育女的,如果你認為這樣解釋不合理,那農村是不是有倒插門這麼回事,倒插門是不是不用收彩禮?是不是還要給男方準備房子什麼的?但是為什麼男的沒幾個願意倒插門呢?是不是不願意生了孩子跟別人的姓。你要是還想不明白就慢慢倒騰,你自己假設一下,你有個閨女長大了,你就算可以陪嫁一百萬,如果男方家一分錢彩禮不給,你會舒服嗎?白來的誰都不會珍惜的,女方越是一分錢不要越賤,你沒聽見有的男的經常得了便宜賣乖,得意的到處炫耀,一分錢沒花就娶了一個大閨女。言外之意不是女方通情達理是他有本事。所以該要彩禮就別客氣了,男人付出了才會珍惜。太容易得到的不會當回事的。


操盤實力技術派


問:現在農村年輕人結婚,為什麼女方對彩禮那麼情有獨鍾?

女方家把女兒養大,把女兒嫁出去,家裡就少了一個人了。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那為什麼有些女方對彩禮那麼情有獨鍾呢?只要嫁過去日子過得好不就可以了嗎?

一、認為養女兒花了錢,長大嫁人後卻在婆家掙錢


在某些思想還很傳統的人看來,女兒終究都是別家的人,養女兒就是幫別人養,所以要麼就不重視,要麼就當成攫取高額彩禮的籌碼。

刺楸聽母親講,當年小學還未畢業就因為舅公一句「讀得再多有啥子用?最終也是幫別人養」而輟學,可見以前的人們的思想有多落伍。

而現在,那些把女兒供到大學、研究生的父母則被村裡人羨慕死了。

刺楸發現,現在的農村反倒是那些重視兒女教育的人,不怎麼看重彩禮。反之,則開口多少萬、閉口多少萬的彩禮,因為認為養女兒花了錢,女兒嫁到婆家後成了別家的人,掙錢幹活都在別家。



二、攢點錢養老或者給兒子娶媳婦所用

八零後、九零後的獨生子女多,由於只有一個女兒,加上受傳統的「兒子來養老」觀念影響,害怕自己老了後女兒和女婿都不管,所以想趁女兒嫁人時多要點彩禮以做日後養老所用。


此外,女方可能還有未婚的哥哥或弟弟,以後結婚時需要準備彩禮,對於經濟來源不好的農村,問女婿要的彩禮就是日後兒子娶媳婦時的主要經濟來源。

刺楸發現,現在農村也有不要彩禮的,好些都是因男方心裡有點過意不去而主動給女方適當的彩禮。


這樣值得提倡,畢竟年輕人掙錢也不容易,如果男方舉債而湊齊彩禮,自己女兒嫁過去後最終不都需要一起還嗎?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年輕人結婚時女方對彩禮那麼鍾情」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錢啊!有錢就有物質享受,有錢就有高消費,從別人那兒能撈到錢,不用自己付出辛勤的汗水,誰不願意?在女人普遍追求金錢追求物質的大環境下,彩禮真的是一年高過一年。攀比是一個方面,嚮往錢財,只想不勞而獲是另一個方面。只要動動嘴,錢就能到手,這樣的好事誰不鍾情?誰不喜歡做?拿了這錢,又不必像過去那樣要準備嫁妝,現在大多是真金白銀全部都用作自己的私房錢,當然有弟弟的孃家會截留一部分。有這麼好的事,你說誰能不鍾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