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肚子這麼大了,怎麼還出來上班?”那些年聽過的“好心”建議

育兒這件事,說難也難,因為你要培養出一個人中龍鳳、有上進心、樂觀積極向上、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人,確實蠻難的;而說簡單也簡單,無非就是把一個娃安全帶大嘛,說不會呢?

於是總有一些人,喜歡對別人的育兒方式,指手畫腳,這不對那不對,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而你反觀他們自己把孩子教育得如何呢?很多自己還沒生娃就指手畫腳,很多自己的孩子叛逆的不得了,成績差的一塌糊塗,也敢厚顏無恥的跟你“傳授”育兒知識。

所以,作為新手寶媽寶爸們,一定要有自己的辨別力。今天魏參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寶媽們經常聽到的“錯誤育兒經驗”。

001 不能太晚生二胎

“大寶都3歲了,怎麼還沒打算要二胎嗎?不能太晚啊,太晚要二胎,對你自己身體不好,對寶寶也不好。”一位幹練的職場媽媽分享到。她才28歲,她的婆婆和她媽,從大寶1歲開始,就不停的催她要二胎了,因為大寶是女孩。

“你肚子這麼大了,怎麼還出來上班?”那些年聽過的“好心”建議

一直不要,是她和她老公商量的結果。“我們想要給二胎更好的物質基礎。”這是他們夫妻倆共同的期望。因為大寶3歲了,他們還住在出租屋,他們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家後,再生二娃。他們很看重寶寶的教育,雖然他們家庭條件一般,但從大寶一歲開始,就給大寶報了早教,一年一萬多,知道了對寶寶的好處,他們考慮都沒考慮。

現在寶寶3歲了,上了幼兒園,明顯比其他沒上早教的小朋友聰明、愛好社交、懂事、懂禮貌。這更堅定了他們的想法:“趁著年輕,多奮鬥奮鬥,現在都是我們夫妻倆的事業爬升期,我們也都想給寶寶們更好的物質基礎。”

002 寶寶肯定餓了,趕緊再餵奶

“寶寶一哭,我婆婆和我媽,就說寶寶又餓了,就催促我趕緊給他餵奶,很多時候1.5個小時,就喂一次。導致寶寶不斷的吐奶,半夜還經常哭鬧。後來做產檢時,醫生告知我們:寶寶積食了!”一個新手奶媽有點哀怨的說道。

“你肚子這麼大了,怎麼還出來上班?”那些年聽過的“好心”建議

“我真是後悔莫及。後來我不再聽從她們的建議,而是堅決三四個小時餵養一次。期間寶寶哭鬧的話,我都會抱著懷裡安撫,或者逗他玩,才漸漸好轉。”

這個也是很多家裡長輩們的“錯誤建議”。因為愛孫心切,就怕小孩子餓著......父母們一定要注意,一定要聽出醫囑,正常月齡小的寶寶,三四個小時餵養一次,就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的。太餓不行,太飽也不行的。

003 你肚子這麼大了,怎麼還出來上班?

我是大型超市的商場經理,當我懷孕七八個月時,挺著個大肚子、穿著工作服,在商城裡巡查時,總有很多“好心”的阿姨、大媽勸我:“你肚子都這麼大了,應該在家養胎了....你老公怎麼還讓你出來工作,都不心疼你嗎......”一個短髮的氣質寶媽,開心的分享到。

“你肚子這麼大了,怎麼還出來上班?”那些年聽過的“好心”建議

想必很多職場媽媽也都收到這樣的建議。“每次我都是笑笑跟她們回應,謝謝她們的建議。她們也是出於好心。但我知道,對於我來說,出去工作,比悶在家裡養胎,要好得多的。因為我懶,如果我在家養胎,肯定天天抱著手機刷抖音,窩在沙發上看電視追劇。而我上班始終都能保持好心情和適當的運動量,這樣對寶寶更好。”

是啊,育兒方式千萬條,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也沒有最好的育兒方式,只有最適合你和你孩子的。你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