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寄封的收藏價值該怎樣鑑定?

牛辰鵬


我來回答一下關於實寄封的收藏價值的問題。

談到實寄封就讓我想起小時候因覺得花花綠綠的小小郵票好看,追在大人身後叫著叔叔阿姨討要信封上的郵票的場景。五、六十年代時因為小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不可能有錢去買新票,但還因為這樣,在我手上被毀掉了多少實寄封啊。

真正知道要收集實寄封時,已經是八、九十年代。我們當地一位市郵協的常務理事也是我的一位好友,為了參加全國郵展,因為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版票與再版票"需要一枚十分關健的實寄封,最後千方百計地花"高價"從他人處購得,才讓參展得以成功並獲獎。本人也是從這件事上才真正知道了實寄封的重要性和它的價值。

至於價值如何鑑定,我認為這與收藏錢幣也有相似之處,有異曲同工之妙,也適用“老、精、稀"的原則。也就是說實寄封(片)同樣是年代越久遠、票中難得的精品和稀少的,那麼它們的收藏價值肯定就會越高。

再一點,也與收藏錢幣是一樣的,那就是品相是靈魂,如郵戳不清晰、無落地戳、封上郵票不完整有汙損、文字的書寫是否規範,再就是實寄封的發出時間是否與郵票首發日貼近或是首日,這些都可以決定實寄封的價值高低。

但是,實寄封多年來一直沒有一個可以參考的價格,往往都是雙方根據實寄封的珍稀程度、品相好壞再加供需的緊俏等諸因素來商定價格。如我上述的例子要急用但貨源少時難免價格就會高。

總之,實寄封的價值是遠遠高於信銷票的,老、精、稀的價值肯定是高於普通的近期的,但具體的實際的價格是由雙方根據各種因素來約定的。





不老熊二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在集郵圈裡面一直傳著一句話,集郵不集封,到頭一場空。

現在的集郵熱情下降了,專門賣郵票的場所也少了很多。想當年,每一套郵票剛發行的時候,有很多集郵愛好者會在信封上貼上郵票並蓋上日期章,進行實寄,這種就是實寄首發封,收藏價值遠遠大於一般的郵票。

從郵票跟實寄封的市場售價來對比來看也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之間的價格差距。

比如1枚文革郵票,市場售價是100元左右,但是實寄封保存完整的話,市場價能去到1000左右。這就是價值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