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現在有一個銀行利息達到5%,但是要求定存5年,你會存嗎?

愛可


現在有些銀行的大額定期存單,雖然不到5%,但也相差無幾。

對於當前的行情來看,銀行5%利息的產品,應該說還是個不錯的水平。

但是,期限太長了,直接鎖定5年,連個選擇的餘地都沒有,典型的流動性差。

未來的5年內,遇到更好的投資機會需要拿出這筆錢,這意味著要承擔違約責任,參照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變活期的規定,將會損失大量的利息收入。

如果是約定封閉期,不能提前贖回的產品,連個變通的空間都沒有。

總的來說,不划算,我是肯定不存的。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當之處,還望指正!好讀書不求甚解,尤喜武俠、推理,歡迎朋友們相互交流學習。

西天蝸牛


不用假如啊,現在就有這樣的定期存款呀。

雖然現在央行標準利率五年期定期存款只有2.75%,但各家銀行攬儲壓力不同,壓力大的銀行會根據情況適當上浮。



當然,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國家六大銀行肯定是沒戲了,大家不要想了。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12家主流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也不要想了,他們雖然比不過六大國有銀行,但這些銀行知名度也不低,攬儲壓力沒那麼大,自然也就不會給到那麼高的利息。

但一些小銀行就不一樣了,特別是一些城商行和農商行,本身就是區域性經營,受區域經濟影響,營業網點也少,知名度又不高,攬儲壓力自然就會很大。攬儲壓力越大,願意支付的利息自然也會更多,銀行攬儲的辦法實在有限。

所以有些地方城商行或農商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可以達到5%以上。如果是20萬以上的大額存單,達到5%以上相對會更容易一些。



問題是,要不要存呢?

坤鵬論不會存,雖然現在包括餘額寶在內的各種理財收益都在下降,股市也都跌成翔了,目前看來5%年化收益已經不低了。

但人得往前看呀,今年是這樣,兩年以後還是這樣麼?要知道五年時間可不短呀,誰知道五年之內會發生什麼?

經濟會不會好轉?股市會不會上漲?家裡是不是會急用錢?這些都不好說。

與其為了2%甚至不到的時候將錢鎖定五年,坤鵬論還是選擇持有現金,暫時購買一些收益低一些但提現靈活的理財產品。


坤鵬論


我不會買,不是因為5%的利率怕不安全,而是存款利率馬上又要進行大調整!

  • 目前5年定存利率最高為多少?


上圖是山東首家民營銀行--威海藍海銀行的3年期以及5年期定存利率,我們可以看到它的5年定存利率為5.5%,可以說是相當的高。尤其是目前大多數銀行5年定存的利率只有4%左右,確實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存款產品。但是,威海藍海銀行畢竟是民營銀行,網點少、規模小、還是民營企業,大家實在沒有必要現在就存個5年定期,如果存了我保證大家到時候一定後悔,原因馬上就講!

為什麼現在不買?<strong>

如上圖所示,2018年4月12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機構成員召開會議,討論關於適當提高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且央行擬允許商業銀行適當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動上限。大家可能不太明白說的什麼意思?通俗的將,以後國家就會完全放開存款利率限制,不像現在一樣傳統銀行都遵守著上浮比例不得超過50%的限制,以後利率完全由市場說了算,可以預見的是以後銀行存款競爭會更加激烈。現在個別民營銀行有5%的存款利率,不遠的將來5%的利率會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大銀行存款產品裡面,個別地方銀行為了市場競爭甚至出現6%的存款利率都不奇怪,你說我們現在存個5年定期劃不划算?我的看法就是極不划算!



綜上所述,利率市場化馬上就要正式到來,未來的銀行業競爭將是無比激烈的,但是對於儲戶朋友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會有越來越高的高利率存款發行!


奇葩財經說


如果存2年之內利率可以達到5%,可以考慮購買,如果存款期限超過3年那就不考慮。


目前有幾個銀行的存款利率可以達到5%以上


不要以為存款利率達到5%以上很遙遠,在當前這麼緊張的資金局面下,很多銀行都在不斷上浮存款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客戶存款。


下面是某家民營銀行的一款定存產品:



下面是另一家互聯網銀行的官方掛牌利率,最高利息是3年期的4.1%,但是在其APP上有一個定起產品利率最高可以達到5%,前提是必須存5年定期。



為什麼2年內可以存,2年以上不考慮?


如果2年內的期限能達到5%的收益,絕大部分人都會瘋狂存錢。目前央行2年期以內的存款利率都比較低,比如2年期的利率是2.1%,就算上浮50%也只有3.15%,遠低於5%的收益率。要是市場有哪家銀行能達到5%的收益,那就是存款明星中的大明星,勢必受到大家的追捧。


但是按照目前的存款利率市場來看,2年期達到5%收益的存款是不存在的。從上面我們所舉的例子來看,雖然有個別銀行利率可以達到5%,但都是5年期限,少於5年期限的定存目前市場上沒有5%的利率。


這意味著想要獲得5%的存款收益,你就得經歷5年時間的慢慢煎熬,所以是我的話我是不會選的。


原因有3個:


第一、流動性太差


目前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基本都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存款有限期內一般不能提前支取,如果硬是要提前支取只能獲得活期利息。


但是人都有急用錢的時候,假如你存了個5年,到了第三年你突然急用錢要取錢出來,那前面三年你只能獲得活期利息,相當於白存了。


第二、考慮通貨膨脹


定期存款在期限內都是按規定的利率計息,比如你1萬元5年,年利率5%,那每年的利息是1萬*5%=500元;從第一年到第5年的利息都是500元,每年產生的利息並沒有按複利計算,所以存5年實際產生的利息是2500元,總利率25%。


但是目前通貨膨脹率每年至少在3%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的1萬元你能買到1萬元的東西,但明年同一個東西,你需要支付10300元,後年需要支付10609元,第三年需要支付10927.27元,第四年需要支付11255.08元,第五年需要支付11592.74元。


這意味著你存一萬元5年之後連本帶息是12500元,但是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之後,你實際獲得的利息只有12500-11592.74=907.26元。摺合年利率1.82%左右。


第三、目前市場有很多投資產品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而且流動性較好


比如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還有各種理財產品等等,這些投資產品不僅利息相對較高,年化利率在4%左右,而且流動性更好。


流動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它除了可以滿足大家臨時用錢的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流動流動性較強的產品可以利用複利來博取更高的收益。比如一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是5%,跟題目所說的收益率一樣,但是如果我們購買的理財產品是1個月期限的,那每個月產生的利息就可以當做本金用於投資,通過複利獲得更多的收益。


貸款教授


首先,不用假如,按照你附註補充說明的,要求定存5年,現在不少銀行5年期的利率均可以達到5%以上了,這個是現實存在的,因此無需假如。你看看下圖,五年期超過5%的銀行不再少數,特別是藍海銀行,5年期的利率已經高達5.5%了。

會買嗎?

如果是說1年期的定期或者活期,那麼我肯定毫不猶豫就買了,但是5年期我不會,流動性太差,而且收益率沒有多的競爭優勢。

舉個例子:存1萬元,五年定期,利率5%,到期總利息為:1萬元*5%*5=2500元。

購買貨幣基金,以目前普遍的年化利率4%計算,5年總收益為:1萬元*(1+4%)ⁿ-1萬元=2167元,其中n=5,考慮到貨幣基金實際為每天的利息複利,而不是1年複利一次,實際收益估計在2300元左右。

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以目前普遍的年收益率5.3%計算,5年總收益為:1萬元*(1+,5.3%)ⁿ-1萬元=2946元,其中n=5。

顯然無論貨幣基金還是低風險理財產品,最終的收益都不會比五年定期差多少,但是這兩者:貨幣基金隨時存取,理財產品期限一般為1年期,流動性均遠高於定期存款。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存款是三者之中最安全的產品,但是貨幣基金號稱“準儲蓄”,可以說明其安全度也是有保障的;而理財產品,我們看一組數據: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562 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9.35萬隻;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萬億元。

截止2017年年底,我國銀行的理財產品數量高達9.35萬隻,但是2017年聽到無法按時兌付的理財產品數量不超過1隻手,要知道這個是包含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如果你購買的是低風險類的理財產品,那基本可以說也是無風險的,本人入行這麼多年,見過上千只理財產品,但是從未見過到期未能兌付的。

綜上所述:如果是1年期及以內的銀行存款利率達到5%我會選擇購買,但是如果是5年期的定期,那麼我是絕不會選擇的。


鯉行者


5年期有點長,不清楚5年獲取的收益能不能跑贏貨幣的貶值,我們來算一下,我們假設今年在銀行存100萬,5年本息由多少? 5年後獲取的本息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1、5年本息多少錢?

100萬年利率5%存銀行5年,5年本息和為125萬。

2、5年後的125萬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2018年的M2指標還沒有公佈,我們取2013到2017的M2值作為參考。

2013年末M2貨幣1106524.98億(約110萬億),2017年末M2貨幣1690235.31(約169萬億),增長率52.75%,過去5年M2平均年增長率13.18%,貨幣發行速度真是快,不考慮其他因素貨幣年貶值13.18%。未來5年的貨幣發行量不可知,但是估計也慢不了,我們以過去5年的數據為參考,5年後的125相當於現在的=125/(1+13.18%)^5=67.31萬。比100萬本金還少30多萬,貶值32%。所以如果有好的投資方向,存銀行不是最好的選擇。



互金圈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得,我覺得是我,我就不會存的。

一方面,這樣存入銀行,流動性受到制約,如果平時需要錢的話,就很難變現,即便提前支取,就要損失利息了。

另一方面,銀行本身是負利率,存期越長,金融越大,財富縮水就越多。銀行存款是永遠 跟不上物價上漲水平的。況且五年之後的物價肯定會比再走高得多。

再一方面,5年期限利率達到5%,看起來很高,但實際並不高。因為現在有些銀行發行的一年期理財產品的年華收益率都有4%點多,高的還有達到5%的;同時如果金額大,存入銀行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一年期的利率也都有3%以上的收益率。

這樣看起來,5年期限的存款,利率5%,實際還是虧大了。不建議朋友們存。


開偉觀察


不會。



第一,銀行存款利率達到5%的話,存期要一般是五年。

收益率5%,基本是貨幣基金的水平,但是銀行存款的流動性比不上貨幣基金。

所以,同樣收益率的情況下,我選擇貨幣基金而不會選擇銀行存款。

第二,我不是理財小白,對相關知識有研究和實踐經歷。

我的個人狀況,決定了我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意願,投資理財的收益率目標大致為8~10%。

所以,從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角度,我不會把收益率5%作為投資理財的目標。

總之,個人投資者都需要掂量一下自身狀況。比如,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資本實力怎麼樣?投資理財知識瞭解掌握多少?對投資理財的風險,認識到什麼程度?想達到什麼收益率目標?對資金的使用有沒有長遠規劃?等等……然後綜合權衡,再做出自己的決定。

回答完畢,謝謝閱讀。歡迎關注:顏開財經。

2019年2月15日補充——

目前,部分銀行推出的創新型存款類產品,一年期利率達到4~5.2%;五年期產品利率5~5.45%,而且可以提前支取,靠檔計息。上述產品均比傳統的五年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有優勢。


顏開財經


我是創新公元,我的答案是不存!現在銀行利率市場化了,各大銀行大打利率戰,銀行要想吸引客戶,一個是利率足夠高,一個附加要求少,簡簡單單最好!要求存款期限和金額,必須存滿多少年,必須有多少萬起存,限定上條條框框,客戶一看就煩了,誰還存!現在銀行這麼多,隨便挑選。



1.有的銀行比這個更實惠。例如山東威海的藍海銀行,是一家民營銀行,它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就達到5%。同樣是5%的利率,人家銀行要求存一年即可,這家銀行要求存五年,作為客戶,不用多說,存與不存、存哪家,都顯而易見了吧!


2.理財產品比這個划算。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365天的年化收益率都在5.5%左右,有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達到7%左右。只需要存一年,利率比這個五年定期利率還高,相信很多客戶會不由自主地選擇理財產品。也不排除風險厭惡型客戶就喜歡存銀行定期存款的情況,終究還是少數。

3.通貨膨脹的影響。存上五年定期存款,定期拿出來購買力遠遠不及存入時高。五年定期存款利率是5%,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為5%,一折合等於沒有存一樣,差不多等於貨幣貶值把利率貶沒了。



個人建議有閒置資金的話,留下一小部分備用金可以存銀行,也不要存五年定期存款,最多三年頂天,剩下的還是購置理財產品為好,以中等風險收益型的理財產品為主,不要聚集在一個理財產品上,還是要分散風險,以穩為主,爭取收益最大化。


財富公元


一年期定存利率年化5%,沒有起存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利率水平。雖然這個產品需要5年定存,但是如果這屬於定期存款產品,那麼還是值得參與的,終究合規正式金融機構的定期存款,往往容易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而對於投資者來說,50萬以下的存款性質資金還是可以獲得保護的。雖然這一筆產品需要定存5年,但如果作為一款定期存款產品,還是比較划算的,比較適合投資者的參與。但,投資者更需要考慮到自身資金的流動性以及資金週轉問題,否則還是可能會存在提前贖回虧利息的風險,在參與定期存款產品之前,確實需要做好充分衡量,充分了解發行產品的金融機構是否合規、正式,而其產品本身是否屬於定存性質等,但整體而言,這一份定存存款,還是比較值得穩健型乃至保守型投資者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