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憑什麼被稱為強國? 當然是憑實力!

在過去的2018年裡,我國的軍事科技得到了一個井噴式的發展。在眾多領域開始大踏步前進。這無疑是在過去30年裡厚積薄發的結果。

但是依舊有很多的悲觀主義者認為解放軍現有的武器裝備依然非常落後,僅僅是在某些科技上有所突破而已。尤其是和歐美髮達國家比起來更是遠遠不如。

發出這種悲觀主義論調的人,要麼是對現代武器裝備缺乏認知的人,要麼就是別有用心之人。今天小編就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現在的解放軍到底有多厲害。

在漫長的冷兵器時代裡,一直遊牧部落只要有有效的組織以完成有效的整合,就可以對人口經濟數十倍於自己的農耕強國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在大航海時代,荷蘭葡萄牙這種小國也可以建立起一支像模像樣,甚至有擁有一定實力的龐大海軍。

中國憑什麼被稱為強國? 當然是憑實力!

到了一戰,雖然不是隨便一個國家就可以建設期一個完整的軍工體系,但是奧匈帝國,意大利,土耳其這種二等強國依舊能擁有獨立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可以製造出坦克,飛機,甚至國之重器戰列艦。

在二戰時期,這個差距被拉得更加龐大。美國在二戰末期擁有了甩開其他國家幾條大街的航母編隊,搞出了第一顆原子彈。但是即便如此,“獨立完整的國防體系”依舊是一個還算親民的詞彙:蘇聯德國這種海軍土鱉一樣有戰列艦,可以設計航母,英國也可以造出和B-29不相上下的戰略轟炸機,日本的航母編隊在二戰初期也可不比美國人的差。

中國憑什麼被稱為強國? 當然是憑實力!

然而在冷戰時代人類歷史上大國第一次對效果擁有了毀滅性優勢。核武成為了少數國家的特權,核動力潛艇,四代機,戰略轟炸機,巡航導彈這些概念已經不是一般小國能接觸到的概念了。只有美蘇英法四個國家還可以建立起完整的國防體系。其他諸如印度巴西日本甚至當時的中國等過都雄心勃勃地想要研究這些大殺器,至於結果,當然全都是不堪入目。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是最終中國堅持下來了而已。而其他國家都僅僅是獨立研發出了最多隻有一部分設備比較先進的裝備就再也無力支持國內軍工產業的研究了。

到了現代呢?五代機,反衛星,核打擊預警體系,中段反導,戰略轟炸機,超高音速武器只有中美俄有;海洋偵察衛星體系,導航衛星體系只有中美有;隱形轟炸機和隱形巡航導彈,美國獨享,中俄追趕中。

中國憑什麼被稱為強國? 當然是憑實力!

曾經五常國家的後兩個早已掉隊,他們先放棄了大型轟炸機,然後放棄了預警機,英國甚至放棄了坦克。五代機到今天都沒有進入實用階段。至於日本印度巴西之流,他們的軍備更是一個笑話,要麼靠購買,要麼直接有一半依賴美軍。

可以說到了今天,獨立完整的國防體系早已變成了一個小國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到了今天還有資格建立完整國防工業不受制於人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

可以看到,軍事武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個燒錢燒人才的歷史。而“完整的國防體系”這個短句的“價格”也變得越來越高。

戰爭史上從未有過這麼多軍事科技壟斷在三個甚至是一個國家手中,因為先進軍事科技的研究需要投入的各種資源、金錢和人力已經遠遠不再是小國能夠承受的了,別的不多說光人力一項就不是小國能夠承受得起的。

先進軍事科技的研發可不是找幾個炮灰擰擰螺絲就行的,每一項先進軍事技術需要的都是大量高素質的理工人才支持,小國的人口基數和教育能力培養不出那麼多的高端人才,沒有人才又何談研發?

中國憑什麼被稱為強國? 當然是憑實力!

未來呢?電磁炮,定向能武器,天基武器,空天武器乃至AI,機器人所需要的研發經費和人力更是無法想象。可以遇見將來只有中美俄三家還能繼續玩下去。而垂垂老矣俄羅斯要是在未來無法改變國內糟糕的經濟狀況的話,可能要和歐洲日本印度等國一樣也跟著掉隊。

軍備變革的結果最終就只有一個結果:強國和小國之間將出現一條真正無法逾越的鴻溝;同時,小國之間的國力區分將變得毫無意義,管你法蘭西還是岡比亞,是大不列顛還是莫桑比克,在中美(可能有俄)面前都毫無區別。

當然,就今天來說我國武器裝備無論是在數量方面還是質量方面和美軍最前沿武器還有至少20年的差距。但不得不承認,中國軍隊已經有了和美俄兩國掰掰腕子的實力。雖然我們可能需要用盡全力才能打掉美國人伸向中國的一隻手。但是不要忘記美國是全球佈局,不可能和中國一樣集中全部力量。同時中國科技的追趕速度也遠遠超出了美國人的想象。中國已經有權在國際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而這個聲音在未來,也只會越來越大。終有一天我們會擁有和美國人一樣的發言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