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廣州菜市場:無所不有,你能認出幾種食材?


1989年的廣州菜市場入口處,人潮湧動,兩個小夥子正在售賣食材。一個圓形鐵絲籠子裡,密密麻麻堆得滿滿當當。什麼呢?一位遊客用相機給出了答案:青蛙。

廣州飲食文化,歷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粵菜無人不知的同時,所用食材也是無所不包。即使是30年前的菜市場,一般人能認出的東西還真不多。

圖中一個小夥子蹲在地上,正在叫賣自己抓來的新鮮水產。盆子裡放了不少黃鱔,面前都是些小魚泥鰍之類。塊頭不是很大,以前的時候村裡的小孩兒都喜歡抓這玩意兒。

菜市場人群眾多,做生意的也是包含了各個年齡段。一位阿婆在大樹下佔據了一個攤位,出售一些新鮮蔬菜。左手邊是一些小蔥,右手邊的就叫不上來名兒了。

道路旁,兩位中年人正在處理食材。因為被遮蓋住了後半部分,小凳子上的動物無法具體辨認。看起來應該是少見的野味兒,旁邊還放了不少運輸用的竹筐。

為了吸引人群的注意,不少商販都在顯眼處擺出了特色食材。圖中一個攤位上的鐵絲籠子足足放了好幾層,最上層關著一隻喵星人,下面幾個籠子內的已經售罄一空,不曉得是什麼。

歷史上,廣州著名菜點很多。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等等都是代表作。菜名裡也都帶有所用的食材,菜品多了,食材自然也是讓人眼花繚亂。

作為飲食文化名城,廣州在吃的方面向來需求不小。為了一大早趕到菜市場做生意,一位個體戶用扁擔挑了七八個大冬瓜,腳步穩健絲毫不亂。幾十年過去,當地一些菜市場更是歷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