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經常看我公號的朋友們知道,我一向主張數學教育意義,反對灌輸和機械重複,對各類走套路的數學培訓班不太感冒。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小升初要考怎麼辦?

有位媽媽在群裡是這麼說的:

昨晚聽班上要好的幾位媽媽分享了她們參加一個針對五年級家長的小升初講座的內容。唉,要上民辦的話必須得去輔導機構培訓,一是培訓機構有推薦名額,二是不在機構學超綱的內容,那考試真抓瞎。

我家的,安分守己,本欲按照學校節奏踏踏實實學,有餘力就擴展些,並且想思維的東西不能急著來,閱讀需要沉澱的過程。但這世道,能不能給像我們這樣的一條活路啊。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那麼,那些從未在各類奧數班、培訓班中廝殺的同學,能不能通過短期的突擊,逆襲反殺?

首先提醒這些家長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預期。要想通過短期補習,在數學這一單項上反超對手,叩開名校大門,是不現實的。突擊學習的目標是補上短板,在小升初的比拼中不吃虧,少吃虧,這是可以辦到的,尤其是那些在校基礎就比較好的同學。

所以,小升初的數學補習要有針對性,不搞大水漫灌,也不必按照奧數班的技能樹爬,(奧數班技能樹看這裡: )應該實行最大效費比原則抓大放小,抓住必考的、分值重的大頭,放過一些花時間太多,分值小的小頭。

雖然小升初的考試在各地各校之間,差別很大,不能一貫而論,但是粗線條的說,大頭內容有以下三塊:

第一塊是分數和比的問題。分數和比在小學數學課本上分成兩部分,但其實都是兩個量的比率,應作為同一類問題來學習。小升初常見的問題有分數計算、混合計算、分數求和、繁分數、比例問題、分數應用題等。另外,一些工程問題、利潤問題、濃度問題和平均數問題看起來不像是分數問題,但題目的結構是類似甚至相同的,如果在複習時抓住共性,把它們當做一類問題,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第二塊是數論問題,其中的子模塊包括奇偶性、整除性、質數、倍/約數,餘數等。這部分學校內容講的相當薄弱,沒學過的孩子完全摸不著方向,拉分效果明顯,也是小升初愛出的題目。但是這部分內容小升初考的難度又不大,所以突擊一下,效果非常明顯。

第三塊是幾何,重點在平面圖形的等積變形,再加上一些立體幾何的問題。這部分問題很容易辨認,所以不多說了。

剩下的一些問題:組合、圖形計數、統籌、博弈、抽屜、容斥等等,就比較噁心了,你說它重要吧,一次考試中最多也就一兩題,你說分數完全不要呢,這裡丟點那裡丟點又很疼。但這類問題總的來說屬於小頭,應該在學好以上三大塊之後,再來爭取這裡的分數,並且把握好效費比原則,學好基礎的問題,不追求難度。

我用一張某一線城市一線名校的綠色考考卷來分析一下。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可見,以上三大塊,在題量和分值上都佔了八成以上。

順便的,我給題目的難度也打了個分數: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其中0分為小學課本難度,5分為競賽決賽大題難度,3分大約相當於競賽初賽難度。可以看出這張試卷難度控制的比較好,以1-3分難度的題目為主,但也有一些拉分數的大題,體現名校的水平。

那麼,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的,那些所謂的小升初模擬題的質量又如何?

我隨便找了張友號發佈的模擬卷(試卷放在最後),同樣按內容和難度來分了下: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這張卷子裡,三大塊內容在題量和分值上同樣雙雙超過80%,但難度基本上在3分以內,似乎更適合教育資源和水平有差異的地區。

最後提醒大家,以上只是我個人根據主觀印象做的一些總結,由於小升初考試的差異很大,近期政策變化也很頻繁,以上個人觀點只供和大家交流,請大家以當地的實際情況為準。

接下來我還會再做一些類似的小升初考試的分析,歡迎大家幫忙提供一些當地的小升初真題試卷。也可以在我的群中,繼續討論。(進群請微信搜索mrxiaogailv加好友,註明進群)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我的孩子沒上過奧數班,我卻還想在小升初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