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農村的田野裡,什麼野菜最吸引你?

農裡農氣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香薺菜。為什麼呢?因為我特喜歡吃。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春天裡天野裡的野萊很多,而最多,最普遍的,喜吃的人最多的莫過於香薺菜了。

今天,老婆到鄉下去買土雞蛋(我們是農民,住在縣城)途經一塊春地(暫時沒種莊稼的地)裡邊長了許許多多香薺萊,順便就挖了好多回來,我高興地稱讚:"老婆,辛苦了!"她高興地說:"菜市場裡賣5元一斤呢!這香薺菜營養可豐富了,專家說的,維生素含量多而且高,聽說還能促進兒童長個子呢!"我抱之以笑說:"好呀,我們就用它摻五花肉包餃子吃吧"。於是,我們倆就齊上陣,忙活半天,包了好多薺萊餃子。你別說,兩個孫子都喜歡吃,個個吃了一大碗。



致於香薺菜的營養價值,我們普通人也無法證明,自己感覺好吃就行。我小時候吃了好多香薺菜,個子也沒長高。喜歡就是享受!好了,囉嗦許多,無非就是喜歡香薺菜。朋友,關注我吧加上您的贊!


3535330756817人生路


好多年不挖野菜了,但小時候挖野菜的情景,一直在記憶裡鮮活地存在,每次想起來,都像有一陣清新的風吹過來。

春天來了,田野裡的土地鬆軟黑亮,山坡上的小草開始泛起微微的綠色,山村老學校放學的鈴聲響起了,孩子們像出飛的小麻雀一樣湧出教室,迎著吹面不寒的春風,嘰嘰喳喳地說著笑著跑著奔向家裡。

女孩子回到家,放下書包,找到小竹筐,拿起小鏟刀,拉上約好的小夥伴,一同連蹦帶跳地奔向田野。農田裡的薺菜已經綠了,一小片一小片地生長在田地裡。在春風裡奔跑的女孩子,嘻嘻哈哈地跑進田地中,一面挖著薺菜,一面用誇張的語氣叫喊著:唉呀,這顆薺菜好大啊,好多的薺菜啊!手裡的小鏟刀不停地翻動,小竹筐裡的薺菜越來越多。

太陽漸漸西沉了,風也不再溫暖,有了絲絲的涼意,小竹筐裡的薺菜差不多要滿了,小女孩直起腰,拍拍手上和身上的泥土,挎起小竹筐,往回走了。

薺菜有一股獨有的清香,把它洗乾淨,剁一下,然後放上幾個雞蛋,加上蔥花佐料,攪拌一下放油炒熟,薺菜的清香和雞蛋的香味互相融合,吃起來唇齒留香,很是美味。

我們小時候,春天挖的最早的野菜就是薺菜,從它稍稍有了綠色就開始挖,直到它開花變老變硬才中止,薺菜老了,婆婆丁柳蒿芽就開始出場了,挖婆婆丁,採柳蒿芽,女孩們放學後,又歡笑著奔向田野。


漂泊的小木屋


我家是東北吉林農村的,小時候一到春天,和媽媽去地裡、山上採野菜是我最高興的事,憋了一冬天,終於春天了,萬物復甦,一片生機盎然,當然採野菜不是我的目的,就想出去玩,有水有泥。有一些野菜也是我最喜歡吃的,味道是真的獨特鮮美。


1,大葉芹(山芹)

大葉芹在山裡不容易被識別,因為葉子長的跟其他植物很像,我小時候學了好長時間,總是把一些其他的菜當成大葉芹採回家,每次媽媽吃之前都要重新檢查一下。大葉芹非常美味,跟普通芹菜味道不同,有一股獨特的香味,我最喜歡吃的就是大葉芹餡的餃子,真美味。現在日子好了,我家特意買了一個冰櫃,用來凍這些野菜,每天冬天回家也能吃上綠色的大葉芹,就是沒有機會去山上親自採了。


2,大腦崩(小根蒜)

大腦崩就很容易找到,他不在深山裡,在田地裡就有。白色的腦袋在土裡,露在外面的是一根長的像韭菜的莖,很好辨別。一到春天開化了,很多農村老婦人拿著小筐,拿著小鏟子,在地裡尋寶。不一會就是一小筐,美美的回家了。大腦崩主要就是拌涼菜和醃鹹菜,春天桌上必備的一盤菜。


3,婆婆丁(蒲公英)

婆婆丁大家都見過,除了冬天其他季節都有。春天的婆婆丁是最好吃的,剛生長出來嫩嫩的,其他季節基本上就不能吃了。婆婆丁生命力也很頑強,野生蒲公英只要不把根挖出來,還會再生長。婆婆丁味道有點苦,蘸醬吃就好,我爸爸就讓我多吃它,告訴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而且還敗火。

4,薺薺菜(地菜)

薺薺菜味道獨特,一股奇異的香,吃起來讓人停不下來。長的跟小婆婆丁差不多,也是不好分辨的,還有很多跟它長的像的野菜。薺薺菜我喜歡燉湯,燉土豆絲湯,選擇燉湯是留住它的鮮美。在我們這春天地裡薺薺菜沒有其他野菜多,所以也是很難得。春天能吃到就很珍貴了。


以上春天4種野菜是我最喜歡吃的,你們喜歡嗎?

我是鄉間三寶,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支持的點關注。謝謝了


鄉間三寶


小時候,春天到了,孩子都要挎著籃子到地裡挖野菜的。

野菜挖回來,是要吃的。我們這裡,農村人喜歡喝玉米稀飯,待稀飯快熟時,把洗好的野菜放進鍋裡,飯好了盛出來吃。說實話,野菜沒有那麼香,至少我們小時候不覺得野菜香。

至於野菜的名字,真的說不上來幾個。但是我們能認識,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要說最喜歡的,還是薺菜。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吃薺菜,通常用來包餃子。如果是單純的薺菜餃子,味道也就一般吧。假如薺菜和瘦肉做餡,那味道就好多了。

另外,我們這裡還有一種野菜,可能很多地方都沒有。它叫菊花腦,也叫菊花澇。這種野菜主要生長在南京,我們這裡以前有位知青是南京人,帶來了菊花腦的種子,讓它在這裡生根。

菊花腦有一股特殊的味道,說不清楚是清香還是藥味。有人喜歡這種味道,也有人不喜歡。

我喜歡。把菊花腦的嫩葉摘下來,在鍋裡添水燒開,打上兩隻雞蛋,放入菊花腦,然後放入油鹽等配料,起鍋,就能喝上菊花腦蛋湯了。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嘗試做一下哦。


謝二先生拉呱


嗯,我們的家鄉在四川廣安這個地方,春天是美如畫,聽著很爽的,我們這邊最主要的野菜就是折耳根還有蒲公英。說實在的現在所有的田裡提在那個田野上就能找到很多很多的折耳根。這個既可以涼拌吃也可以炒著吃,確實挺不錯的。很多人在這個季節都一般都去挖一點,有空的時間再去挖一天來嚐嚐鮮也可以在市場上去買一點,品嚐一下,味道還是挺不錯的,既傳統又美味,又好吃又漂亮,營養豐富又清閒挺好的,價格又便宜,說實在的這個季節!80%以上的人都喜歡吃折耳根,特好吃,我不知道你們的家鄉有沒有這個折耳根這個。他們也可以涼拌,也可以炒肉,炒臘肉味道槓槓的,有沒有四川的,喜歡折耳根的,歡迎大家一起去挖折耳根,明天中午歡迎大家討論!



vK26568


榮幸回答。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對於鄉村的田野上,那種野菜最招人喜愛的。

第一,蒲公英,我們老家這叫婆婆丁。

這個菜可是一個寶,不僅是中藥材更是美味的野菜。採摘回來洗乾淨,蘸醬吃或者包餃子吃都可以。由於繁殖方式獨特,每年草灘上多的是,容易採摘。

第二種,苦麻菜。

這個北方是比較常見的野菜,挖回家,用熱水湯過後,可以放在冰櫃裡,吃一年。這個菜喜油,包肉包子特別好。

第三,蕨菜

由於我們這地處高原山區,蕨菜在大山裡特別常見。採回家後,用鹽醃上,炒肉啊,燉菜都可以吃。

第四,蘑菇。

蘑菇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暑期旺季時採回家,曬乾隨時可以吃!

以上就是我家這邊的野菜,喜歡記得關注我我,謝謝大家!






三農山裡娃


你好,由於本人云南的,我們這邊的野菜還是比較多的。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那麼一句話“在雲南,一屁股坐下去不是藥就是菜”。春天到了,更是遍地都是野花、野菜,不同的野菜吃法不同,味道亦不盡相同。以下就是我們這裡比較受歡迎的野菜:

1、苦刺花

苦刺花是雲南大山深處的一種植物,初春盛開,主要食用其花蕊部位,味苦,此植物全身長滿刺,採摘不易,採摘之後,去除多餘枝丫、嫩葉,淘洗乾淨後放入沸水中焯水兩分鐘,焯水後放入冷水中寖泡,每天換水兩次,去其苦味之後,用來炒雞蛋、炒酸菜、煮蠶豆米都是特別好吃。苦刺花具有消熱解暑的功效,深受本地人喜愛。



2、馬刺根

馬刺根,本地人叫雞腳刺根,因其長相酷似雞腳而得名,一般生長於山谷之中,食用部位為根部。其葉長滿絨刺,很容易扎到手,一般先割其葉,在挖其根部。多年的馬刺根長得很深,需要挖很久才能挖出。馬刺根洗淨,斬成小段,用來煮新鮮排骨,味道很是鮮美。馬刺根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3、地蓮花

地蓮花,有些地方叫觀音蓮、地金蓮。長得很像芭蕉樹,但遠沒有芭蕉樹高、粗壯。地蓮花長於冬春季節,生長於田埂、深山之中。地蓮花砍回家,取一盆清水,水中加鹽,然後在水中將地蓮花切成小塊(地蓮花汁越空氣變黑,只有在鹽水中才有效隔絕),下鍋焯水十分鐘,撈出放入清水中寖泡一夜。隔夜取一塊臘肉,將臘肉與地蓮花下鍋悶煮兩個小時。地蓮花具有消脂的功效,好吃還不胖。在我們這,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做了吃,已經成了春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4、折耳根

隨著春天的到來,折耳根也開始發新芽,很多人都喜歡吃折耳根的根部,而我鍾愛折耳根的嫩芽。現如今很少吃到野生折耳根,大多為人工種植,但在農村的田野裡,仍殘留著野生折耳根的蹤跡。每年春季,都要去田裡挖些回家 。折耳根吃法多樣,可以涼拌、可以炒肉、可以加排骨燉湯,亦可以用來煮火鍋。



5、香椿

春季怎麼能少了椿芽,香椿長在大山深處,食用部位為樹芽。隨著近幾年香椿價格越來越貴,人們開始大量種植。野生的香椿遠比人工種植的味道更濃、更香。香椿吃法多樣,但我最喜歡的吃法還是用香椿炒臘肉,肥瘦相間的臘肉配上野生的香椿,真是滿嘴流油,唇齒留香。



當然,農村的野菜不僅限於此,還有蕨菜、棠梨花、黃花、葛根、枸杞尖、甜菜等等,如果喜歡農村新鮮事物,喜歡農村花花草草,想了解更多農村真實情況,記得關注小編,帶你認識農村的真實生活。


彝州老趙


春天一到,各種野菜就開始爭先恐後破土而出了,綠色無汙染,營養價值高。

其中最吸引我的當屬這貨了……
學名
“馬齒莧”,在我老家有個小名叫“馬蜂菜”。你們那叫什麼,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這貨全國各地的農村應該都有,田邊地頭路邊隨處可見,耐旱又耐澇,生命力非常頑強。還有殺菌消炎,降血壓,延緩衰老的功效。

尤其喜歡它那身魅惑的枝葉,每次雨過之後,看到它枝葉上帶水的樣子,直接勾起我對吃的慾望!


這貨做法也有很多種,我最喜歡的吃法就是一個字,蒸!

可以蒸餅當主食,可以蒸菜下飯再搗點蒜末一沾,簡直好吃的不得了!

吃法很多!好,就這樣吧不說了,我又饞了→_→
我是木子知恩,我的口號是: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不努力誰都玩不起。關注我一起頭條

木子知恩


經過一個冬天的積蓄,野菜在春野萌發,既鮮嫩又營養,都很好吃。

最吸引人的有:薺菜、馬齒莧、灰灰菜、洋槐花、榆錢、香椿芽。

薺菜,可以煮麵條放、做湯、蒜泥炒、做餃子餡兒、做陝西漿水菜等;

馬齒莧,可以剁碎了加麵粉弄成菜糊糊蒸熟,做成西安菜疙瘩,非常好吃;

灰灰菜,一般是晾乾後,用開水燙一下,撈出濾幹,加油潑辣子、蒜、醋、鹽等涼拌;

洋槐花,洋槐樹開的花,可以做陝西美食-槐花麥飯,槐花洗淨撒上面粉,讓槐花粘上面粉,鋪上蒸籠蒸熟食用,具有花的清香;

榆錢,榆樹開的花,形似銅錢而得名,可做榆錢飯,和槐花麥飯做法類似;

香椿,香椿樹的嫩芽,可以炒、涼拌,摘下曬乾,一年四季可食用;

其他的野菜還有:蒲公英、馬蘭頭、車前草、麵條菜、魚腥草(折耳根)等,口味吃法各有不同,有些還有藥用價值,常吃對健康有益。


平頭哥西北


春天來了,去了農村,除去欣賞風景如畫田野風光,就是尋覓農村那些可口的山野美食,過過嘴癮。

一位鄉下微信好友說,到了我們農村不品嚐一下:薺薺菜,那簡直不叫來過農村了。的確,對農村的薺薺菜早有耳聞,只不過沒有親眼目睹過了。“三春薺菜饒有味”、“不美珍饈宴,忘情摘嫩椿” 惹人忘懷的總是那些冒土而生的野菜,薺薺菜就是其中的一種。每年的二月初,在農村的田間地頭,經常能看到人們挎著小筐,奔田野,挖薺菜。這種野生食材,充滿著大地的味道,是人們在這個季節的鐘愛,也是經過一個寒冬之後,人們與自然生息首次親密接觸。連很多城裡人也會專門開車到農村去挖薺薺菜,可見大家對這種野菜的喜愛。記得去年四五月,城裡開餐館一男一女兩個老伴來到我們家門前地裡挖薺薺菜,來了三四次。隔壁的嬸子還笑著說:“城裡人愛吃地裡的野草”。

是啊,城裡人吃的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