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八九十年代土方法制作“酒麴”需要哪些野草?

棒奔霸


在農村用土方法制作酒麴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最流行,因為農民這時有餘糧可以做米酒了,那時我家裡每年要做上曬乾的酒麴藥二十來斤,一斤酒麴藥能釀造1佰斤左右的糯米來釀土製米酒,鄰居們每到過年前的一個多月都到我家來討要酒藥,那時的灑曲藥我們地方話叫白藥,因為酒藥的顏色本身是白色的,所以我們農村叫白藥。




那麼做酒麴藥的草藥是那種呢,這種草藥在《本草綱目》裡叫小辣蓼,因為辣蓼這種草藥分二種,一種是大辣蓼,一種是小辣蓼,二種辣蓼外行人是根本看不出來的,只是小辣蓼葉子稍微小一點,還有葉子中間的三角形小黑點濃色明顯一點,還有用嘴巴咬一下小辣蓼比大辣蓼要辣一點,能分辯出以上特點,那麼這就是做酒麴藥用的小辣蓼了。



那麼怎樣才能做好酒麴藥呢,在農村每當夏天一過,小水溝或河塘旁邊的小辣蓼都開花快結子時,把這些小辣割起來爆曬3至4天,幹了後在牆上掛上一段時間後,把幹辣蓼取下來放在大鍋用水燒開,把水的顏色燒至深棕紅色後,撈起辣蓼渣倒掉,取辣蓼水涼透,後用早稻穀磨成的穀粉放入辣蓼水,加上南瓜花搗亂放入攪拌,後用手不斷揉捏成湯圓粉一樣的乾溼程度,再用手把粉團捏成湯圓一樣大小,不過各地做酒麴藥的材質有多種,做法也不同,導致酒的口味也各有特色。



那麼像湯圓大小的溼穀粉團怎樣去變成藥呢,首先我們取老白藥一斤,也就是老的酒麴藥,因為是乾的又是圓的,我們把它弄成麵粉狀,再把湯圓狀的溼穀粉團外表一個一個地沾上老酒麴藥,再放入用毛竹編織的圓篩席內,不過毛竹篩上必須填上幹稻草,把沾上老藥的穀粉團放上去,再把毛竹篩端入不通風黑暗的地方,通常在20度左右的溫度放上三天三夜,後拿出來看到上面有3至4公分左右長的白色毛已長出來,再拿到太陽底下爆曬,直到曬乾為止,那麼大功告成酒麴藥巳做好。《請注意在三天後,小粉團的藥拿出來看到表面的毛,顏色是綠色或灰色,此藥報廢,做酒無效,做出來的酒變成酸酒》圖片來自網絡


村夫\n


農村八九十年代土法制作“酒麴”需要哪些野草?



朋友你好,土法制作“酒麴”歷史悠久,不是說就八九十年代農村用土方法制作酒藥。據資料記載:早在公元4000年前,我國就有用穀粉發酵釀酒的歷史,而且一直延續至今。在我們浙西一帶至今還仍然留傳著用穀粉和辣蓼、魚腥草、鬧洋花等配方製作土酒麴,用來釀製米酒或者燒製高粱酒。



雖說各地製作土酒麴配方各有不同,但再變化也離不開這三味野草:一是辣蓼,二是魚腥草,三是鬧羊花,三者缺一不可。辣蓼生長在農村路邊、溪邊、窪地,認識的人比較多,含在嘴裡有辣味。魚腥草,又名折耳根。是農村常見的中草藥,生長在溪邊、林地、房前屋後。鬧羊花,又名黃杜鵑,形狀與滿山紅一樣,就是開花延遲一點,而且開的是黃花,農村山上都有,有毒。



土法制作酒麴其實很簡單,農村都會做。如果是自己動手做,一定要選擇六月天,天氣乾燥氣溫高便於曬乾。再說到了六月,像辣蓼、魚腥草都已經開花結子了,這時收割的辣蓼、魚腥草藥性更好更強。



製作土酒麴事先把辣蓼、魚腥草割回家曬乾,然後切成段用石臼搗碎,用紗布包好放倒土鍋裡用水煮沸,冷卻後用加工好後的穀粉拌料均均勻,乾溼一致。再用雙手搓成湯圓狀,並粘上澱粉,一個一個放在稻草上發酵三天後,當酒麴渾身長出白毛狀時,你就可以拿到太陽下暴曬了,曬的越幹越好,釀製米酒時按照百分比放入酒麴即可,不需要添加任何酒藥。

你們家裡是用什麼野草加工製作土酒藥的?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說一說。

[更多三農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農村八九十年代土方法制作“酒麴”需要哪些野草?

酒麴又叫小曲、酒餅、藥曲,在農夫的家鄉這邊也叫它“酒藥”,其最早的時候是發黴或發芽的穀物經過加工、改良而來的,主要是用於釀酒。在不同的地方酒麴的配方和製作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在農夫的家鄉這邊,製作酒麴的材料是比較簡單的:桔樹葉、辣蓼草、馬鞭草和地錦草等。這裡農夫都來簡單介紹一下。

桔樹葉葉就是橘子樹葉子,很多人可能會很驚訝,怎麼桔子樹的葉子也能做酒麴呢?這個確實是真的,以前家裡栽種了很多的橘子樹,而製作酒麴的時候一般是在夏季,這個時候山裡的很多野草都生長比較旺盛了,其中橘子樹的葉子也是鬱鬱蔥蔥。如果要用來做酒麴,最好是採摘新鮮的嫩葉子。不過,農夫看到有些地方沒有橘子樹的,是用桑葉。這個同樣也是可以替代橘子樹葉子的。

辣蓼草:這個估計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它同樣是一種在農村十分常見的野草,在房前屋後都有,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很耐旱。這種野草的生命力很頑強,往往一長就是一大片。而且這種野草會開花,無論是葉子,還是花朵都比較辣。小時候還常用辣蓼草去水溝裡面捕捉小魚、甲魚。雖然在各地製作酒麴的配方不同,但是辣蓼草都是傳統酒麴必不可少的配方成分之一。

馬鞭草也叫馬鞭梢、鐵馬鞭、白馬鞭等,這在草在農村裡是十分常見的,房前屋後就能找到它,而且其比較的堅硬,用手扯的話是很難扯斷的。必須要用鐮刀去割。最後一種地錦草,不用農夫介紹,估計大傢伙也比較熟悉。這種草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分佈,一般都是貼著地面生長的,根系也是比較發達的,很難把它拔出來。

以上四種就是農夫的家鄉衡陽這邊製作酒麴所用到的四種“野草”,當把它們採摘回來之後。清洗乾淨了之後,再把它們晾曬乾,之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用石磨輾磨成為粉末之後,就可以和大米一起來製作酒麴了。


農夫也瘋狂


酒麴的成份烈葉草,七片葉的姜矛葉,首烏,甜葉草,


李勝176


過去農村裡常用來做麵食用土解,是用油菜杆燒成灰卻,用水洗後用鍋燋制而成的,可洗衣服用,


孚朗頁


用哪些草,怎麼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