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中唐僧三罵:一罵菩薩二罵山賊三罵僧官,罵出高超境界

西遊中唐僧三罵:一罵菩薩二罵山賊三罵僧官,罵出高超境界

西遊中唐僧三罵:一罵菩薩二罵山賊三罵僧官,罵出高超境界

說起唐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老實人。老和尚肉眼凡胎窩囊無用,除用緊箍咒欺負一下猴哥,也沒啥別的本事。

原著中的唐僧,可不僅僅老實,也有很多優點。唐僧在大唐的三十年間,熟讀經書,學識相當淵博。

唐僧也並非人人可欺的弱者,甚至還罵過三次人,罵技高超。

唐僧罵人,可不是罵普通人,一罵菩薩二罵強盜三罵僧官,罵人還不帶一個髒字。如此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西遊中唐僧三罵:一罵菩薩二罵山賊三罵僧官,罵出高超境界

唐僧第一次罵人,是罵黎山老母。剛進入西牛賀洲,觀音菩薩就安排一出好戲,夥同黎山老母及文殊普賢二位菩薩,變身一母三女,以財物美色來考驗唐僧的禪心是否堅定。

黎山老母化身婦人,說她家有良田無數,漂亮小女三人,母女四人慾坐山招夫,問唐僧可有此意。

唐僧裝聾作啞,不敢吭聲。豬八戒坐不住了,連忙拉扯師父,讓師父答話。婦人說成親後有了家,在家人有許多好處。唐僧只好辯駁,說出家人更有好處,並且吟詩一首應答,最後兩句是“勝似在家貪血食,老來墜落臭皮囊。

這兩句把在家人挖苦到了極致,黎山老母大怒,罵唐僧潑和尚無禮,最後將幾人趕出房外,關了屋門。不過唐僧敢如此罵,也是不知菩薩身份,黎山老母也只好吃個啞巴虧,有苦難言了。

西遊中唐僧三罵:一罵菩薩二罵山賊三罵僧官,罵出高超境界

唐僧第二次罵人,是罵一夥攔路的山賊。一次趕路,豬八戒看天色晚,催馬急行,可馬兒不聽使喚。孫悟空掏出金箍棒,驚了龍馬,龍馬帶著唐僧一路瘋跑,幾個徒弟在後面沒跟上。

這次唐僧跑到前面,被一夥山賊抓住,要打劫盤纏。唐僧說出家人沒錢,求大王行方便。山賊叫唐僧脫下衣服、留下白馬,放他走路。

做山賊的,一般都是殺人劫物,像這般的山賊,已算是很好的了!明智的做法,應該就是聽山賊的保命要緊。況且唐僧身上穿的,只是普通僧衣,並非錦襴袈裟。唐僧卻捨不得,還這樣罵山賊:

“阿彌陀佛!貧僧這件衣服,是東家化布,西家化針,零零碎碎化來的。你若剝去,可不害殺我也?只是這世裡做得好漢,那世裡變畜生哩!”

西遊中唐僧三罵:一罵菩薩二罵山賊三罵僧官,罵出高超境界

看看,唐僧的膽子,真的很小嗎?面對幾十個隨時能殺人的山賊,他面不改色,竟然敢拐著彎兒罵畜生!山賊並非傻子,也能聽出唐僧在罵他們,當即拿棒要打,唐僧眼見不妙,心中有了應變之法。

唐僧連說自己身上沒錢,但自己徒弟身上有錢,徒弟在後面一會就到。山賊們果然就信了,唐僧免去了皮肉之苦。

唐僧兩次罵人,真是罵出了藝術來,沒有淵博的學識,怎能說出這樣的一番罵詞?

西遊中唐僧三罵:一罵菩薩二罵山賊三罵僧官,罵出高超境界

​第三次罵人,是罵寶林寺的僧官。在到烏雞國寶林寺的時候,唐僧因為怕徒弟醜陋,嚇著他人,自己主動要去寺裡借宿。

誰想這寺裡的僧官看他穿著破爛邋遢,有些瞧不起他,不願收留唐僧。其實想想,這事兒放在今天,也非常正常。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要來你家借宿,答應是慈悲,不答應也不算罪過。

僧官不願收留唐僧,並且給他指出,前面去四五里路,就有驛站,可以吃住。但唐僧還要糾纏,說自己不認得路,這不是耍賴是幹啥?唐僧還說:

“古人有云,庵觀寺院,都是我方上人的館驛,見山門就有三升米分。你怎麼不留我,卻是何情?”

唐僧此語,乍一聽還挺有道理。不過別人家有主的寺院。憑啥要分米給你一個外來和尚?還拐著彎罵人家不近人情,分明強詞奪理,是何道理?

西遊中唐僧三罵:一罵菩薩二罵山賊三罵僧官,罵出高超境界

唐僧借宿不成,被眼淚汪汪的趕了出來。最終還是孫悟空出面,進去亮出金箍棒,一棒打碎石獅子,那僧官頓時嚇住,趕緊帶著一群和尚出來跪地迎接。

看來,講道理或耍賴皮,還是不如孫悟空這般,亮出武力才直接有效啊!

讀者朋友怎麼看唐僧罵人呢?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