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立足未穩,千萬別四面楚歌


當自己立足未穩,千萬別四面楚歌

鬼谷子的“內揵術”,不僅能幫助你理順與同事間的關係,還能讓你更容易得到上司的青睞。策士們遊說諸侯、見重於君王,憑藉的正是內揵術。

鬼谷子講: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

君臣上下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微妙。有的貌似疏遠,感情上卻很親密:有看似親近,實際上卻彼此很疏遠。有的人主動靠近爭取卻不被任用;有的人離去而無求,卻被徵召虛位以待。有的天天就在君主身前,卻不被信任;有的遠在天邊,君主卻聽到聲音情不自已地思念。

當自己立足未穩,千萬別四面楚歌

要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要獲得上司的賞識,首先要摸清他們的心理,把握他們的喜好。在此基礎之上,結合當時具體的情境,採取恰當的舉動,才能輕易獲得大家的認可。

在工作中,往往有許多人掌握不好熱忱和刻意表現之間的界限。不少人總把一腔熱忱的行為演繹得看上去是故意裝出來的,這些人學會的是表現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熱忱。真正的熱忱絕不會讓同事以為你是在刻意表現自己,也不會讓同事產生反感。

有人說:“自我表現是人類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類喜歡錶現自己就像鳥類喜歡炫耀美麗羽毛一樣正常。但刻意的過度自我表現就會使熱忱變得虛偽,自然變得做作,最終的效果還不如不表現。

很多人在談話時不論是否以自己為主題,總有凸顯自己的表現。這種人雖說可能被人高估為“具有辯才”,但是也可能被認為是“口無遮攔顯得輕浮”,或經常想要“引人注目”等,暴露出其自我顯示欲的否定面,常使別人產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緒。

當自己立足未穩,千萬別四面楚歌

據說丘吉爾雖然平日愛用誇張的詞彙來自我表現,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卻會用英語說:“我們應該在沙灘上奮戰,應該在田野、街巷裡奮戰,應該在機場、山岡上奮戰——我們,絕不感激投降。”請注意,他說的是“我們”,而非“我”。這才是真正正確的表現方式。

後者給人以距離感,前者則使人覺得較親切。“我們”有著“你也參加”的意味,往往使人產生一種“參與感”,還會在不知不覺中把意見相異的人劃為同一立場,並按照自己的意圖影響他人。善於自我表現的人會杜絕說話帶“嗯”、“哦”、“啊”等停頓的語氣詞,這些語氣詞可能讓人覺得你對開誠佈公還有猶豫,也可能讓人覺得這是一種敷衍、傲慢的語氣,而使人反感。

當自己立足未穩,千萬別四面楚歌

很多人在談話時,不論是否以自己為主題,總是有意或無意地凸顯自己,力圖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或顯示自己的某方面優勢。要知道,這隻會讓人覺得你表現欲太強,從而產生反感。多用耳朵,少用嘴巴,是辦公室裡不變的訓條。

同事之間本來就處在一種隱性的心照不宣的競爭關係之下,如果一味刻意表現自己,不僅得不到同事的好感,反而會引起大家的排斥和敵意。

鬼谷子講: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

發揮自己的威勢,必先積蓄威勢,要效法準備出擊的熊,先伏後擊。若要發揮威勢,必先有旺盛的精神籠罩,即要涵養、充沛精神。

當自己立足未穩,千萬別四面楚歌

威要外分,先要內盛,“分威”乃先伏後擊,一擊而成的行事法則。分威的本質在於強調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效果。

職場中,人人都希望出人頭地,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性評價。這也合乎鬼谷子說的“英雄一旦找到了用武之地,就應該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觀點。

但是表現自我的同時,也不能不顧別人的形象和尊嚴。如果某位同事的談話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這無形之中是對他人自尊和自信的一種挑戰與輕視,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不自覺地產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