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和粵商相比,誰比較強?

成都商業房產經紀人


祖籍浙江,座標江蘇。本人感覺粵商在格局上大於浙商,這是多年來具體接觸兩地商人之後的切身體會。2018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浙商佔據三個,粵商佔據了五個。

相對於浙商,粵商佔據優勢在於歷史的淵源及文化背景。廣州自1700多年前,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成為中國對外貿易大港。

浙江寧波在明朝才開始規模型對外貿易。1984年,寧波被列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浙江真正成為沿海經濟省份的時間遠遠短於廣東。長江三角洲的海派文化代表,是上海而不是浙江。雖然浙江擁有較長的海岸線,但在海洋經濟方面遜色於廣東。

作為浙江人的後裔,本人和十幾個省份的同仁住過一個宿舍。感覺在氣場上廣東人略勝一籌,浙江人在細節上佔優,擅長於微觀層面。總體上,浙商和粵商勢均力敵,不分仲伯,都是出類拔萃之輩。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順祝工作愉快、事業順心!


陸燕青


浙商和粵商上都是中國頂級商幫,這兩個商幫的人掌控著目前中國很多行業,這一點可以從中國富豪榜看出一番。

比如2018年10月份福布斯發佈的中國富豪榜400,前十名的富豪當中,浙商佔了三個,分別是馬雲,丁磊和李書福。

而粵商則佔據了五個,分別是馬化騰、許家印、何厚健,楊惠妍,王衛。


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富豪榜前十名當中,80%是被浙商跟粵商給給瓜分的。

但要是問浙商和粵商當中哪個更厲害,真還不能給出一個定論,我認為浙商和粵商不分仲伯,兩者都是中國最頂級的商幫。

我們不能單純中戶籍地或者是企業所在地去評論浙商和粵商誰更厲害。因為這兩者是有交叉的。

比如丁磊,他是浙江人,但是網易是從廣州發家的,所以丁磊身上也有粵商的烙印。

比如大疆無人機創始人汪濤,大疆無人機從誕生到現在一直在深圳,而汪濤本人是浙江杭州人,我們應該把汪濤歸為浙商還是粵商呢?

再比如恆大的許家印,許家印是河南人,但恆大一直紮根廣東,是非常典型的廣東企業,所以許家印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粵商。

因此到底是粵商厲害還是浙商厲害,我們是不能給出一個直接的定論的。

我覺得粵商跟浙商之所以這麼牛逼,更重要的是得益於兩個地區經濟的發展,這兩個省份的民營經濟都比較活躍,所以造就了很多富豪,所以浙商跟粵商之所以這麼牛逼,跟兩地的營商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貸款教授


粵商和浙商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兩個商人團體。粵商的傑出代表有李嘉誠、霍英東、黃光裕、馬化騰、何享健、張志東、李東生等,浙商的代表是馬雲、宗慶後、郭廣昌、李書福、魯冠球、丁磊等。從全國乃至全球來看,以上商界精英都是赫赫有名的。(8月3日福布斯實時中國富豪榜,浙商和粵商佔了中國10大頂級富豪的大半)


這兩大商幫的誕生都有共同的原因。一是浙江人和廣東人自古就有經商的基因和天賦,二是浙江和廣東自明清以來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對外貿易最活躍的地區。自清末香港、上海等沿海城市開埠以來,廣東人和浙江人利用地理優勢,較早的參與了現代工商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一批著名的工商界精英也是很正常的。

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廣東和浙江等沿海省份開民營經濟發展之先河。在內陸省份還在堅守國營和集體經濟的時候,粵浙閩蘇等省份就開始搞個體戶和鄉鎮企業了。今天大名鼎鼎的美的、格力、吉利、萬向等業界翹楚當初就是一個個小小的鄉鎮企業,甚至是一件間手工作坊。

現在的浙商和粵商不止遍佈全國,甚至已經有人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尤其是移居香港的大量廣東人,藉助香港這個全球最自由的城市發家致富後,以香港為基地業務蔓延到全球。這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李嘉誠。李嘉誠屬於粵商群體中最為活躍的潮汕商幫。潮汕地區和浙江的溫州地區一樣,人多地少,但靠近海洋交通便利,因此很多潮汕人從小就開始學習經商。張弼士(張裕集團創始人)、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等商業鉅子都是來自於潮汕地區。

浙商則是利用臨近上海的優勢,在清末明初就開始參與近代工商業的發展。清朝末期,以胡雪巖為代表的浙商登上中國近代商業舞臺。民國時期,江浙財閥不僅在工商業上長袖善舞,而且逐漸登上了政治舞臺。

近代以來,廣東和浙江商幫的崛起,取代了傳統經濟時代的晉商、徽商,成為中國最有經濟實體的商人團體。


財經知識局


應該說是:各有千秋,芳華絕代!

這個問題,容易引發地域爭執,其實拿粵商與浙商誰更強,毫無意義,下面,我來總結浙商和粵商各自的優點,取其精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粵商:

粵商是我國曆史上影響深遠且最為持久的一支力量,沒有一個地域性的商幫保持著這樣長期的創業精神,他們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體,沒有他們,就沒有國外眾多的唐人街、同時粵商也是東南亞、歐美經濟的重要貢獻者之一。在上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粵商跨越南海,遠涉重洋,幾乎到達了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是中國最早一批的國際創業者。

40年前的改革開放,再一次賦予了粵商重任,同時也是粵商崛起的非常重要的時機,處於時代脈搏跳動的廣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廣東這個被邊緣的省份,瞬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就在這40年的時間裡面,廣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密度最高的區域,同時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擁有3個一線城市的城市群。

而粵商為什麼能夠發展如此之外,是什麼文化和精神支撐著粵商的快速前進?

我的觀點是:家族力量!粵商裡面又分為三大體系,廣府體系、潮汕體系、客家體系。廣府家族精明開放,潮汕家族精誠團結,客家家族吃苦耐勞。

浙商

20世紀80年代開始,浙江人全民經商,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獨特現象,30多年時間,從浙江走出了許多優秀的企業家,包括魯冠球、陳天橋、丁磊、馬雲等等。

很多資料顯示,浙江商人已經是當今中古人氣最旺的創富商幫,不僅人數多,而且分佈最廣,影響力也大。

浙江商人的經商意識,是融入到骨子裡的,即便是菜市場賣菜的年輕人,他們從未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謀生活費的小販,他們認為自己是在經商。

所以,在中國規模以上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的民企數量達到了203家,佔總數的40.6%,浙江的工商個體戶註冊數量已經超過了300萬,中國福布斯富豪榜前100名,有14人來自於浙江。

為什麼浙商如此優秀,其中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總結一句話就是:敢想敢幹,草木皆兵!

在浙江流行一句話,叫做:"白天是老闆,晚上睡地板”,浙江走出了中國最優秀的快遞企業,包括圓通、中通、韻達,他們都來自於一個地方同一個地方,浙江桐廬。浙江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敢想敢幹。

綜上所述:

浙商與粵商都有各自的閃光點,我們都需要好好的吸收他們的文化和傳統習慣,經世致用,才能敢為人先!何必要一較高下, 吸取各自的精華不是更好嗎?


蔣昊說經濟


廣東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這是官方的說法!

另一種民間說法,廣東是有五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海陸豐再加上粵西的雷州民系!在廣東,廣府是老大,人多而且佔據著珠三角這塊發達地區!民營企業十分強大!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佛山市的順德區!順德的超級富豪特別多,身家2千億的富豪有李兆基,楊惠妍,身家一千多億的有鄭裕彤,何亨健,王衛!

這裡我就說下,潮汕民系!潮汕人在廣東,比起其他2大民系,廣府和客家,相對來說地盤最少,人數最少!

汕頭,揭陽,潮州這三個城市,還沒有一個惠州市大!

人口方面——汕頭是500多萬,潮州是200多萬,揭陽(包含普寧)是600多萬!豐順還有20萬潮汕人,他們都是說潮汕話的。豐順很久以前屬於潮州府管轄的,後來被分出去,分給了梅州管理!另外,潮汕三市本地,還生活著2.3百萬客家人!

潮汕本地有一千多萬,國內港澳臺有一千多萬,國內其他城市最多潮汕人的是:深圳(300多萬)。香港(一百多萬)。廣州(一兩百萬)。海南(七八十萬)。其他地方就比較少了,零零散散。

海外還有一千多萬!總得來說,潮汕人全世界人口,大概接近4000萬這裡!

然後呢,下面上的,就是2018的胡潤全球富豪榜啦!這份榜單,可是全世界的富豪排名哦!最少的,都要63億身家才可以上榜!

這裡我只列出潮商的上榜富豪名單!光潮商,估計就夠浙商喝一壺的啦!更別說,再加上廣府商幫和客家商幫啦!



有緣人LQM


剛改革開放時,靠國家政策與資金照顧,擺脫千年貧困的廣東佬,那種囂張全中國那個不知道?四肢不殘靠領國家救濟搞發展的廣東,到今天成了廉價幫外企打工基地,國企也佔了廣東大比例,本地企比重是多少?廣東至少有一萬多億的GDP是浙商創造的。文化落後是廣東觀念上最大的弱點!

浙江人重文輕商,浙北更是如此,文化人倍受敬重,所以,自古浙江文人多。廣東人拜財神,幾乎家家有財神,在廣東有錢就倍受敬重,似乎能有一切。浙江人敬佛拜觀音的多,浙江廟宇多,香火也旺。有錢人在民眾的地位不如文化人,有寧可傾家蕩產供子女求學的傳統,這是二個省最明顯的不同。


鶴林雨露3


浙商和粵商都差不多,腦子比較活,說說不同的!粵商低調,而且很低調,有錢也會說自己沒錢,因為怕別人來打劫。自己的生活過得好就好,沒必要到處說自己有錢。

浙江愛吹牛,無論氣馬雲的演講也好,雖然他幹出了一翻天地,但是說話帶炮帶火箭的,讓人覺得吹的太厲害,其他的不必說,杭州人愛吹牛。第二是溫州,也吹得厲害,骨子裡有一種天生的樂觀,雖然溫州人愛吹牛,但是溫州人本性善良,無可厚非,改革開放靠辛苦賺了一些錢有點飄飄然了。而且溫州做生意膽子比較大,而粵商做生意相對來說比較保守,對風險的管控比較好。溫商的,要好好一片,要壞壞一片。寧波商幫相對比較保守,是浙江中一個另類,也多藏富於民!


平平好運連連


 浙商與粵商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兩大商人群體。在比較浙商與粵商重商文化的歷史溯源和構成特點的基礎上,本文闡述兩大商幫的商業文化、商業精神、發展模式和發展前景。通過全方位的比較,可以更好地瞭解浙商和粵商的優勢和不足,使兩大商幫在融合中成長壯大。

 浙商、粵商和徽商、晉商、蘇商曾被稱為我國“五大商幫”。其中,浙商和粵商是中國近代和現代最具實力和影響的兩大區域商人群體,也是改革開放後頗具活力的兩大商幫,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創造出了無數的輝煌。而兩大商幫自古至今都有著相同和各具特色的人文精神。比較浙商與粵商的歷史溯源、構成特點、共同點、特色和發展前景,對浙商崛起與創造的今天,顯得特別有意義。   一、浙江與廣東重商文化的歷史溯源   浙江和廣東的商業文化都源遠流長,而且都有著明顯的重商求利的傳統文化,這有別於儒家中重義輕利的思想。   浙江在唐代就已是全國工商業發達的地區之一,杭州、寧波和溫州均為繁榮的商業城市。兩宋以來,浙江更成為了全國工商業的重要中心。明代以後,浙江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強烈的求富意識和趨利尚賈的社會習俗逐步形成。而遠在秦漢嶺南文化萌發時,粵人就已經出現了較濃厚的“重商”文化。早在西漢時期,廣州已是南方珠璣、犀角、果品、布匹的集散地;宋時,廣州已是“萬國衣冠,絡繹不絕”的著名對外貿易港;明時設立了“十三行”; 清時更成為中國惟一的對外通商之地。  

 二、浙商與粵商的構成特點   由於不同的歷史淵源、地域特點及經濟發展特點,浙商與粵商中形成了富有獨特區域特點的商幫。   粵商由客家、潮汕和廣府商人組成。這三大不同特色的商業群體與廣東三大方言及居住區域有著密切關係。其中,客家人作為歷史上從中原南遷的一大漢系人群,保留著黃河文化中穩實的傳統,同時因為在歷次遷徙中為了生存,形成吃苦耐勞的精神,這從曾憲梓身上可明晰地看到客家商人永不服輸的特性。潮商則湧現出李嘉誠、陳弼臣等世界級鉅商,冒險開拓、獨立進取、營商謀略獨特。廣府商人中主要包括毗鄰港澳的廣州、惠州、東莞、順德、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商人,都很好地承繼了嶺南文化中務實的傳統和海派的開放性。   浙商由溫商、臺(州)商、寧波幫、義烏商人、杭嘉湖商人等構成。不同地域的浙商有著各自的特點,但如魯冠球、徐冠巨、南存輝等為代表的浙商主體都體現市場經濟原發性和國民性的“個眾”特性,浙商的“個眾”主體具有對市場獲利機會的敏銳性和競爭性,以及個性與共性、剛性與柔性統一的“方圓”特性。  

 三、浙商與粵商的商業文化比較   浙商與粵商文化都是在不同地域、社會、經濟、政治背景下,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鑄就的特殊文化現象,是商人們在工商業行為進行過程中的思想、情感、價值觀、行為方式、道德規範的總和。   1.浙商鮮明的民間工商文化。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取得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當代浙江經濟非常流暢地繼承了歷史上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民間工商文化傳統。這種浙商文化主要內涵特徵表現在:積極穩健的政治態度;機智敏銳的戰略眼光;個人自主的文化觀念;以小搏大的務實精神;勤儉刻苦的人生態度;和氣生財的處世態度;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以誠為本的商業道德;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責任意識等方面。   2.粵商中原與海派文化的融合。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 客家人從中原的五次遷徙,使嶺南文化較完整地吸納了中原文化的優秀成果。明清時期,粵商踴躍地參與了海外貿易活動,大量勞動力漂洋過海到東南亞和世界各地謀生,改革開放後眾多華僑歸國投資,因此,嶺南文化不排斥海外異域文化, 表現出開放與靈活的特點。   3.浙商與粵商的商業信用。改革開放初,由於失信成本太低,處於原始積累階段的浙商與粵商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造假行騙現象。而隨著企業的二次創業,品牌生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理性迴歸商幫以誠為本的商業道德,這將極大地推動兩大商幫的可持續發展。  

 四、浙商與粵商的商業精神比較   1.地理劣勢對商業精神的影響。由於七山一水兩分田,資源缺乏,浙江人磨練出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自身命運的自強不息、堅忍不拔、樂於拼搏的精神。嶺南山地多平原少,襟山帶海的地理環境則培育了嶺南人堅韌大膽、敢於冒險、追求自由的精神特質。   2.浙商開拓創新而務實的“草根”精神。近代浙商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在於其實業興國、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矢志不渝和敬業的“浙商精神”。改革開放以後,浙商成為中國第一創富集團的原因則在於其內源性民間力量推動經濟發展的“草根”精神。浙商始終把持“想盡千方百計、走遍千山萬水、歷經千辛萬苦、道盡千言萬語”的“四千精神”,開拓創新了無數城鄉市場,從而出現了“無浙不成市”的“浙江現象”。而浙商創富成功的關鍵在於其牢記“先下手為強”的古話,“船小好掉頭”的眾多浙江企業“嗅覺”靈敏,善抓市場機遇,很好適應了市場的需求。所以雖然只是“草根”,但由於其自下而上的發展路徑,如今已蓬勃發展成“參天大樹”。   3.粵商變通而務實的“敢為天下先”精神。粵商成功的文化基因及商業精神源泉在於嶺南文化商、新、實、活、變等特徵。其中,粵商“敢為天下先”的開拓創新精神,使曾經的“蠻荒”之地成為如今我國經濟發展的“龍頭”。改革開放之後,藉助於優惠的政策和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廣東人在觀念、意識和行為等方面先知先覺,如最早從事第二職業、將跳槽和“炒魷魚”視為平常。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缺乏的情況下,粵商發揮“借雞生蛋”的變通精神,充分利用外資、技術和人才,促進經濟長足發展。靈活變通的同時,粵商重利不務虛而敏於行,使其摒棄了“恥言利”的傳統意識,強烈的功利主義使其更傾向於實在的內容和價值,更看重行動的可能性與現實性,辦事節奏快、效率高。   由上可見,浙商將傳統的吃苦耐勞精神與大膽敏銳的商業意識融會貫通,粵商則將傳統的趨利務實精神與靈活開放且高效的商業意識相結合,推動了商幫的快速發展。但由於浙商與粵商的歷史、商業文化的不同,使得兩地的發展模式不一樣。   五、浙商與粵商發展模式比較   1.浙商的內源性民間發展模式。以溫州模式為代表的浙江模式是內源性民間力量推動的經濟發展模式。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強了浙江的經濟潛力和實力,抵禦風險的能力提高。目前,浙商逐漸從分散的家庭作坊過渡到現代私營企業,但家族企業運做模式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缺乏規制和監管的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凸現出如管理效率、接班人等問題;而家族企業的相對封閉性使他們難以和國際資本對接,視野不夠開闊,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做大做強。   2.粵商的外源推動型發展模式。與浙商不同的是,粵商更多地依靠港澳及海外的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一步到位的外源型經濟。廣東率先改革對外貿易體制,確定以外向型經濟為導向,大力發展“三來一補”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形成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和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的支柱產業,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從而成為全球矚目的製造業基地之一。   但以外資驅動的大規模產業轉移為特徵的外源型經濟,發展易受制於人,抗風險能力較弱。而且由於勞動力、土地、能源成本等原因,很多外資撤離廣東而選擇了內陸。可見,純粹的外源型發展模式不能長久而需另闢蹊徑。  

 六、浙商與粵商的發展前景   1.責任文化的推進。目前,熱衷慈善事業、關愛員工、主動承擔環境保護等社會責任,打造“世界公民”的嶄新浙商形象已經開始顯現。2007年2月,西子集團控股公司公佈了中國首家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起到了履行社會責任的示範作用。廣東是我國通過SA8000社會責任標準最多的省份,“血汗工廠”現象在政府的嚴懲及企業家的努力下逐漸減少。從“功利文化”到“責任文化”的演進,對於浙商和粵商來說,都是商幫整體品牌塑造的關鍵。   2.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浙江和廣東都存在外向依存度偏高,面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外部風險,產業發展處於國際產業鏈中、低端,經濟發展模式粗放等瓶頸問題。揚長避短,外源與內源互補互動以相協調,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勢在必行。   以小搏大,以傳統產業為支柱的浙江產業,目前已經開始了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的發展態勢。而因為資源短缺等原因,使浙商外遷日益增多,這促使浙江經濟發展經歷從“浙江經濟”到“浙江人經濟”的深刻變革,同時,在外浙商也增加了“反哺”浙江的各種舉措。在繼續推動外源型經濟的同時,為了實現長足發展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平衡,粵商以專業鎮為龍頭的產業集群從珠三角向東西兩翼和廣大山區擴展,更以泛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合作推動了廣東經濟的轉型。   3.浙商與粵商合作共贏。應該說,由於不同的歷史背景和地域特點,浙商和粵商形成了不同的風格而各有千秋。但在各大商幫融合的今天,浙商與粵商互相學習合作,日益兼容,其中,兩地資源的整合和項目的合作都加強了浙江實用文化與廣東開放文化的融合,這將有利於兩大商幫的壯大發展,更有利於兩地及國家的繁榮富強。     

 參考文獻


研193322


一、浙商猛進,粵商厚質!

浙商是上榜人數增長最快的,粵商是榜上人數最穩的。目前基本持平。(福布斯2017)

二、浙商高調,粵商務實。

浙商能夠走向世界,異軍崛起,得益於網絡時代的平臺效應。粵商低調,悶聲發財。

三、浙商平臺舞風雲,粵商深根贏地利。

浙商馬雲說了五個“新”: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金融!粵商李嘉誠走向五大洲!

四、浙商佈局巧,粵商思慮深。

《像浙商一樣思考》說:善於在大局中捕捉商機!

像粵商馬化騰就是理科男,深層次思考多。


閒適人家


早在隋唐時期浙江的越窯青瓷,龍泉窯暢銷全國,更是遠銷海外中東地區和日韓地區,到了宋代,浙江的海上絲綢之路更加發達,浙商在明朝主要代表為龍游珠寶商,書籍商,湖嘉地區的絲商,寧波的藥材商和走私商,其中寧波藥材商的代表企業同仁堂至今還在。到了清末民初浙商的兩大代表之一寧波商人迎來顛峰時刻,藉著上海,武漢,天津開埠東風,開創了近代中國的民族航運業,金融業,工業,創造了一百多個第一,與浙商代表之二的嘉湖絲商共同成江浙財閥之一。解放後寧波商人去了香港,臺灣,歐美,湧現了一批時代鉅子,在航運業,娛樂業,紡織業,房地產業等發揮作用,二大世界船王包玉剛,董浩雲,娛樂大王邵奕夫,八十年代香港十大佔其三,地產業有亞洲女首富龔如心和九龍倉的吳光正。改革開放後浙商迎來新機遇,首先是溫臺商人的崛起,與新寧波幫及義烏商人的齊頭並進,杭州商人發揚光大,出現華人首富馬雲,宗慶後,李書福,丁磊,郭廣昌等本土鉅子,他們與吳光正,張忠謀,任正非這些非本土浙商組成當代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