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家奴瓜分主家卻位列諸侯,周天子的最後一點威信也蕩然無存了

春秋時代,晉國絕對算得上一個超級大國,不但地盤大,軍事實力相當強悍,而且它是周天子最為依賴的姬姓宗親國家。晉國多次出兵平定東周王室內亂:晉文公扶襄王,晉靈公立匡王。

在列國交往當中,晉國是一個屢屢獲勝的強者,在內部權利分配上,晉國國君卻犯了致命錯誤:給予卿士的權力越來越大,分封的地盤越來越廣,致使他們積陰德,蓄力量,慢慢除公族,漸漸架空國君。

到了春秋末期,晉國國君形同虛設,國家被韓、趙、魏、智、範、中行六家卿士大夫家族把持。

六家並非鐵桶一塊,而是存在著激烈的利益爭鬥,範氏、中行氏、智氏相繼被滅,至公元前438年,晉國國君幽公僅佔有曲沃、絳城兩個城池,其餘晉國領地全被韓、趙、魏三家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天子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
這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
中國奴隸制社會正式瓦解,封建社會開始確定,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更是將這一事件作為開篇。
三個家奴瓜分主家卻位列諸侯,周天子的最後一點威信也蕩然無存了

(三家分晉)

為什麼周威烈王要承認三家的合法性?

按照西周制定的禮儀規範,應該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周天子、諸候、大夫、士、庶民,等級嚴格,嚴禁僭越,而且諸侯國君位,大夫、士家族的傳承都必須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進行。

可這種美麗的權力傳承規定,隨著西周滅亡,春秋大爭之世的到來,而變成一堆少有人遵守的垃圾,伴隨著權力爭奪,九州大地到處充滿著殺戮,子弒父、弟弒兄、大夫弒君現象彼彼皆是。

但儘管如此,周天子仍然是名義上的共主,即便是春秋“五霸”要想幹成事業,也得要周天子冊封,才能名正言順。

韓、趙、魏三家本是家奴,打打主人,佔點地,已經是非常過分,現在卻跑來要封號,顯得有些膽大而無恥。

為什麼周威烈王會承認三家合法性?

有人說是三家向周王贈送了豐厚的禮物,但正史中並無記載。如果周威烈王拒絕,三家也無可奈何,他們根本不敢向周天子動武。要知道,即使是強大如秦、齊、楚這樣的諸侯,也是對周王表面尊敬的,虎狼的秦國,直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才去攻打的周天子。

設想一下,周天子被諸侯國緊緊圍在洛邑這塊小地方,日常的進貢早已斷絕,而被請出山,對諸候進行冊封也是70年前(周元王賜越王勾踐胙,命為伯)的事了。

幾十年來,沒有人再搭理周天子這個破落戶了,失落夾雜著無奈,憤怒摻雜著悲傷,複雜的心情,寂寞的日子,難過的很!

忽然有一天,從北方來了三隊使節,帶來了豐厚的禮品,畢恭畢敬地向周天子施禮覲見,周威烈王必定是十分高興,他彷彿又找到了祖宗的榮耀,自我陶醉,自我麻痺。

於是,很爽快地冊封了韓、趙、魏三家為正式的、合法的諸侯。

只是,周天子的最後一點威信也隨風而去,蕩然無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