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研究生選的是碩導不是博導,以後有機會讀博麼?

新視野58140847


現在研究生複試正在緊張的進行或者即將進行,有的考生正在忙於選導師。有的導師是碩導,有的導師是博導,如果以後想讀博的話,是不是選了碩導就沒機會了呢?

只能說跟著博導讀博的機會會比跟著碩導讀博的機會大。

第一,一般好多博導都喜歡自己的碩士讀自己的博士,因為培養了幾年,已經打好基礎,博士期間可以直接進入狀態,更容易出成果。讀自己老師的博士要麼碩博連讀,要麼考試,其實就是個形式。

第二,如果是通過考試取得讀博機會的話,因為博士入學考試和碩士入學考試不同,碩士有兩門或三門國家的統考課(英語政治數學,有的專業不考數學),最後面試的時候是由複試小組集體決定。而博士入學考試不同,考試完全由學校自主命題,不考政治,只考英語和兩門專業課,專業課的考試如果老師想要你根本不是問題,老師不想要你又不明說的話就是大問題。不過一般老師都會告訴你今年還有沒有名額。

第三,你的導師是碩導,但他同時在一個大的課題組裡,他的老闆是博導,那相對來說讀博的機會也不小。

第四,導師的資源利用不上,只能自己聯繫導師,這個時候讀博的機會也不小,如果你碩士期間有好的小論文,也有很多老師想要你。博導都有招生名額,一般學校博士名額不足,要博導們輪流分名額,這時候去讀博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排隊的老師太多,我們系一個老師排了兩年隊都沒排上,最後只好換老師了,本省的領軍人物,太多人想抱大腿了。好學校導師名額多些,相對來說機會多些,如果本系有老師從那畢業,推薦一下會更好。

現在碩導和博導其實很多了,一般評上副教授就可以上碩導,教授就可以上博導,所以經常會有一些比較年輕的博導,所以跟著碩導以後還是有機會讀博的,機會也不小,只不過沒有跟著博導讀博那麼方便。

一般來說,博導相對來說成果多些,地位更高,有更多的學生選擇,複試的時候要結合自己的成績做出選擇。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以我的親身經歷可以肯定的回答你,碩導沒有博導資格,即使學校沒有博士招生資格,也可以讀博的。

我研究生學校就沒有博士招生資格,通過統考也來讀博了。根據我的瞭解說一下申請讀博的幾種途徑。

1.最簡單的申請考核制,現在好多高校都實施申請考核制,這就有兩種情況,

如果符合條件可以申請本校的其他博導的博士生,如果你有中意的導師就可以提前聯繫,看看他們有沒有名額,和你做的方向一致不,好多導師還是喜歡本校的研究生的。

如果本校沒有博士招生資格,或者想讀其它學校的博士的話,那可以聯繫想報考學校的研究生院,諮詢報名條件,符合他們的條件就可以準備申請材料了。

2.如果沒有申請資格的話,那就只能好好準備想看院校的博士統招考試了,這個也要提前聯繫研究生院,準備考試專業課,公共課的考試。

3.如果想出國讀博的研究生,只要優秀,英語過關的話,也可以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CSC,這個完全國家給學費和生活費,還是不錯的選擇,有這個想法的話,可以諮詢留學基金委,現在正是申請的時候。

以上是我瞭解的可以讀博的幾種途徑,不全或者有問題的話可以探討。



校園範小二


從理論上來說,碩士階段的任何事情對你能不能讀博士都沒有決定性影響。碩士研究生期間跟著一個碩導,畢業後可以考其他老師的博士;學校沒有博士點,可以考別的學校的博士,還可以申請到國外去上博士。只要你想讀博士,之前的都不重要。

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有的導師,可能會讓你喪失繼續讀博的想法。有的導師無心學術,成天就是橫向項目,幫企業畫個圖,倒騰個數據,把研究生培養成熟練工人;有的導師理論水平比較低,跟著他只能發些低端論文,學生的理論水平也得不到提升;還有一些導師不太會管學生,不想學的學生放羊,想學的學生不知道怎麼學。這樣的研究生,3年學習下來,學術研究的大門都沒找到,讀博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敢不敢的問題。

這裡忍不住要說說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了。

本科的時候我也算是學霸一個,性格上也比較適合做研究,所以很早就立志要不斷深造。當年學校實行本碩連讀制度,全年級選了3個人,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有個要求就是隻能讀指定專業的碩士,對我來說,就是跨專業。

跨專業也不算什麼了,我當時找了這個方向最好的導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也沒有落下。沒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學期,導師覺得他的學生太多,又覺得我是外專業的,所以把我重新分給了另一個老師,也就是我最終的導師。我的這位導師剛評上副教授,我跟了他一年後他才獲得碩導資格。

導師對我很好,教了我很多終身受益的東西,但他是碩士畢業工作多年後上的在職博士,理論基礎很薄弱,很多理論的東西他也不懂,對我的理論提升幫助很小(因為跨專業,我理論基礎也特別薄弱),慢慢的,我對學術的興趣就不大了,對讀博也產生了畏懼,一心想趕緊出來工作。臨到研三,導師說,如果我要讀博士,他可以給推薦我到清華、哈工大、上海交大,但我想了想讀博的辛苦就放棄了。

雖然我至今也並不後悔當年放棄讀博的選擇,但我也認為,如果研究生期間能得到好的學術薰陶和學術訓練,我很有可能會選擇繼續深造,只能怪命運陰差陽錯吧。所以說,導師對研究生的人生髮展影響還是挺大的。

希望對題主有所參考。


高校人才真經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的邀請。

近些年,博士生導師的評選已下放,各高校或研究所自己遴選。小西聽之前的老前輩說過,八十年代時大學每個專業沒幾個教授,更沒有幾個博士生導師,當時博士生導師的評選(學校提名、主管部委評審、國W院認證)說和現在的"院士"一樣,可能有點誇張,不過起碼類似於"長江"、"傑青",而且當時的老博導不少人已是院士。

2003年以後的幾年,博士生擴招,博導數量同樣激增。2009年,以清華大學為代表的985高校開始從優秀副教授中遴選博導,2012年小西的母校中南大學首次實行優質講師遴選博導...

培養博士生算工作量,但同樣要解決博士生的部分培養經費,因此博士生導師的課題算是導師群體中較多的。這幾年博士生招生指標在縮減,導師和學生都在"爭名額",如導師得達到到賬經費200萬或幾篇Top期刊論文,才能折算為1個博士招生指標。因此,不少博導在招碩士時,會鼓勵你選擇直博(各個學校條件有差異、部分不佔導師博士生招生名額)。

你的導師不是博導,得看他的年齡情況。若是比較年輕的話,跟著這樣的導師,他和你同樣成長,尤其是不少年輕碩導的第一個學生,更會傾注很大的心血,不過也得做好被"刁難"的準備,因為可用的學生不多,你的任務不輕。另外,這樣的年輕導師往往在一個較大的課題組,非課題組帶頭人的直系學生,可能也會有些落差。導師和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一樣存在。若是導師年齡45歲+,估計努力拼的精神氣已不足,往往會接不少橫向課題,提高個人或小團隊的收入。跟著這樣的導師讀研,對於你今後讀博不是太好,不太容易出小論文。

是否有機會讀博,得看你在

讀的學科是否有博士點,碩導做導師在我們學校是無法直博或碩博連讀的,得變更為課題組帶頭人或其他導師(不同學校有差異)。但是,申請考核制、統招考博,碩導做導師都不會有限制的,其中申請考核關鍵是看你的科研成果,小論文這樣的"硬通貨"尤為關鍵,因此讀研期間就算條件不好,自己就逼著自己寫綜述,離開這樣的團隊讀博。加油。

最後,祝願你在博士畢業後,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這條路上實現人生的理想。


帥小西De


有啊。博士考核制,可以考別的老師的博士,也可以考別的學校的博士


手機用戶11371618349


不能一顆樹上吊死,應再找個個頭再大一些,枝插再多一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