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多是吃出來的,醫生苦勸:3種食物可能會升高尿酸 少吃

痛風"多是吃出來的,醫生苦勸:3種食物,吃一口,尿酸升50!

很多人覺得尿酸只是高一點而已,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隨後便聽之任之。殊不知,正是這種"單純"的想法,引來了痛風以及隨後可能出現的一系列併發症。極少數人,還可能因此而丟掉性命。

近年來,高尿酸已成為繼"三高"疾病後的第四高。而且正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了一大部分人群。

前段時間老朋友老陳住院了,我們一家去看望他,沒想到才42歲的他,竟被病魔折磨的不成人形。

老陳一直有痛風史,早在幾年前就確診了尿酸高,易引發痛風。當時我們還勸他一定要忌嘴,別喝酒,老陳也是滿口答應。

只是沒想到,痛風這麼"任性",在老陳決定戒酒的時候又偏偏不發作了,老陳又開始了餐餐有酒、頓頓有肉的神仙生活。後來痛風發作過幾次,他買點止疼藥一吃就好了,也愈發的不把痛風當回事。

前陣子,老陳有一場同學聚會,老同學幾年不見甚是高興,啤酒白酒更是輪番上,沒想到第二天,他的痛風又發作了,本以為這次也是吃點藥就行了,沒想到非但痛風沒好,小腿還腫了,呼吸也有點困難。

妻子把他送往醫院,得到了晴天霹靂的消息:老陳因常年痛風不在意,腎功能一直在減退,只是沒有被發現。本次大量飲酒,腎臟負荷驟然加重,直接誘發了急性腎衰竭。

目前只能等合適的腎源移植,否則只能一輩子靠透析維持生命。

老陳留下一把辛酸淚:本以為痛風是小病,忍忍就行了,沒想到竟會要我的命.

痛風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痛風主要是由於體內尿酸過多,析出的尿酸結晶堆積在骨骼處,導致的關節疼痛腫脹。

而尿酸的來源,除了身體本身的代謝產生,主要是飲食攝入大量嘌呤,導致尿酸升高。

歸根究底,攝入嘌呤過多,才是誘發痛風來臨的根本原因之一。

醫生苦勸:3種食物,吃一口,尿酸升50!

食物1、豆類

痛風患者的主食儘量避免含有嘌呤比較多豆類,吃了以後會引起尿酸升高。儘量吃一些嘌呤含量不高的豆類,如豆芽菜、豌豆等,不要吃黃豆、扁豆或者幹豆類食物。

特別是痛風活動期,更是要減少豆類食物的攝入。

食物2、動物內臟

無論是痛風急性發作時還是慢性緩和期,痛風患者都要長期控制動物內臟的攝入,控制血液中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發作。

食物3、濃肉湯

濃肉湯是引起痛風發作的危險因素之一。

研究結果顯示,每100ml肉湯中的嘌呤含量高達160~400mg,比正常的飲食高30倍,因此,濃湯是痛風患者的一大禁忌。

遵循3點,遠離高尿酸、痛風

1、保暖首要

雖然說最冷的階段已經過去,但早晨和晚上,還是很冷的。

根據化學常識,物質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逐漸降低。

如果以尿酸作為實例,尿酸更可能在低溫下形成晶體,並且增加溶解的難度。

因此,有些人更容易在較冷的環境中痛風,主要是因為保暖工作沒有做好。

在生活中,儘量避免寒冷天氣的刺激,做每日保暖的工作,才能真正的防止痛風的形成。

2、正確的喝水

無論什麼季節,喝水是必不可少的。

其一:補充身體所需的水份。

其二: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加速消化和吸收。

其三:增加每日排尿量,幫助尿酸以及毒素一起排出體外。

另外,喝水只能降低部分的尿酸值,只有降尿酸儘快的穩定到正常水平,修復身體的肝腎功能,這樣才能儘快的遠離痛風。

菊苣、蒲公英等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次黃嘌呤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並促進其排出,從而改善痛風;含有的葛根、茯苓、烏梢蛇、蝮蛇可抑制炎症細胞水平,緩解痛風性關節炎關節腫脹;肉桂、枸杞能夠滋腎養肝,減少痛風人群的肝腎損傷。

每日衝-服可減少嘌呤合成,降低尿酸含量,緩解關節疼痛,減少痛風發作頻率。

3、適當運動

有些人比較講究快速的運動效果,想要通過劇烈運動,達到減肥、瘦身的效果,結果不但身體經常痠痛難忍,運動不得。

而且,由於運動過度導致體內產生了過量的乳酸,抑制了尿酸的排洩,反而可能引發痛風發作。

所以,每天循序漸進的運動,做一些簡單的有氧運動,順利的排出了體內的尿酸,達成了減肥、健身的目的。

在家就做瑜伽、仰臥起坐、原地踏步,出外則跑步、快走、蹬車、跳繩、游泳。

【提醒】你好,我是康駿朋醫生,本文是科普文,不代表醫生診療意見。身體不適,請及時就近到正規醫院就診,遵照醫囑,規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