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文耀【陝西】散文

緱文耀【陝西】散文/我的老父親


我的老父親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到了堅韌----------人間的苦澀有三分,你卻吃了十分--------”每當唱起劉和剛的這首《父親》時,我總是淚眼朦朧。父親飽經滄桑的身影總會在我的腦海裡不停閃現。好多人都說我唱的很感人,也許是我已為人父,能感受到父母親在艱難歲月裡,對兒女們的付出和牽掛。今以拙筆,記錄一些老父親的點點滴滴,聊表我對老父親的感恩之心,也讓我的後輩們,時刻銘記爺爺奶奶一生的艱辛和付出,讓他們學會做人、懂得感恩。

——題記

(一)窮苦人的孩子早當家

父親出生在一個一貧如洗的農民家庭,兄妹四人,姑姑十三歲爬樹摘杏子時,不幸摔傷,感染破傷風,過早夭折。父親十二歲的時候,為供兄長和弟弟讀書,爺爺給父親攬了八頭牛。由於家境貧寒,家裡沒有雨鞋、雨衣、雨傘等遮風擋雨的東西,父親只能靠一頂草帽、一根棍子、一把鐮刀、一根繩子放牛營生。這個年齡,本該在學堂裡唸書識字,可父親沒有那樣的福分,他也從不敢奢望。這也應了人們常說的“偏大的,向小的,最苦最累是老二的”這句話,這也是父親命運的不幸和生活的所迫,實屬無奈!

在父親放牛的那一年,罕見的連陰雨一下就是四十多天,父親赤腳行走在荊棘叢生的荒山野嶺,腳被棗刺不知道劃破了多少次。有一次差點滑落到深谷中,幸虧父親抓住了一棵酸棗樹。也算蒼天有眼,父親有幸逃脫一難。由於長時間的雨水浸泡,父親最終落下了嚴重的風溼,以後每年開春父親的腳腕子上都要潰爛,沒有錢醫治,父親只能用一種草藥搗爛敷在傷口上。最後條件好些了,外敷內服了好多藥才算好了,可至今父親的腿腳還是不靈便。放牛的日子裡,父親渴飲山泉水,餓啃冷幹饃。有時候沒有乾糧,只能用野果和蘿蔔、地瓜之類的東西充飢。這為父親後來得下嚴重的“萎縮性胃炎、胃下墜”埋下了禍根。要知道那時候,荒山野嶺還是有狼出沒的。為了排除寂寞,消除恐懼,父親學著大人的樣子,唱秦腔、唱秧歌。後來多年村子裡正月鬧秧歌,正月十二羊泉匯演、正月十五富縣調演,唱秧歌的人裡,父親總是不可或缺的人。記得我第一次進縣城,還是正月十五村子秧歌隊到縣城調演時,父親領著我來的。那個時候感覺縣城好大好美,一整天除了上廁所外,一直蜷縮在車廂裡,生怕自己走丟了。

十四歲那年,為給大爸結婚,籌備二十萬的彩禮錢,爺爺沒有辦法。父親不得不給財主家拉長工,一年下來,剛剛湊夠。拉長工的日子很是辛苦,從地裡回來,基本上沒有休息的時間,丟了掃帚,拿起鍁把。天晴,乾地裡的活,雨雪天,在家裡拉磨、劃玉米之類的活一個接一個。父親很勤快,財東家也是很厚道,從不虧待父親,多少也結下了點滴恩情。

十八歲時,爺爺的眼睛越來越不好,就把十二口人大家子的重擔擱在了父親肩頭。大爸、三爸都不在家,父親更是沒黑沒明地幹,才得以使一大家子人吃飽穿暖。

為貼補家用,每年冬季柿子成熟的季節,父親步行去洛川擔柿子回來販賣。七八十斤的擔子,來回一百多里的山路,常常壓得父親肩頭血紅血紅的。一個冬季父親來回十幾趟,母親給做的坎肩也磨透了,母親看在眼裡,疼在心上。

(二) 誠實守信,拼命還債

為償還大爸上學時欠下的外債,父親一狠心在江家溝包了八十多畝地。牛耕人挖,寒來暑往,一年下來,除償還了家裡的外債,還積攢下七八擔糜子,家裡吃糧問題得以解決。另外,為償還大爸上學借下楊解匠的五斗麥子,連本帶息一共就還了兩擔五,弄得家裡種麥沒有種子。不得已還是父親從財東家借的麥籽,沒有利息,這也是父親給人家拉長工時處下的恩情。

三爸在張村驛上高中,灶上要交現成的糧油,家裡沒有。父親只能把三爸的飯幫在張村驛街上一戶人家,每月給人家三鬥麥子。分兩次付清。最後,還是父親給人家打工收麥子頂的賬。

(三)為盡孝,三次錯失提幹

1950年,父親作為進步青年,被縣政府選調到吉子現鄉(原國民黨統治區)整團,工作目的就是要求大量吸收進步青年,所有的工作均由父親一人承擔。在父親的努力下,一年下來,有十多人參加了共青團組織,父親也受到縣政府的表彰和獎勵。隨後,縣政府派人叫父親,說是給父親安排了正式工作。由於家裡奶奶病重,大爸二爸又不在家,家裡離不開人,父親錯過了提幹的大好機會。1959年,父親被調至太宜管區當主任,由於不滿社長李某的霸權作風,工作上發生摩擦,兩個人大打出手。李某仗權,私自將父親開除黨籍,父親也沒有上訪。隨後不久縣政府讓父親回覆原職,父親一向剛烈,死活不幹。縣誌上記載,父親被定性為革命意志薄弱,自行脫黨。也說明黨組織對父親被李某開除黨籍一事予以了否定。

1960年,隊上派父親去張村驛鐵廠工作,厂部領導瞭解父親的情況後,讓他到下屬單位瓷窯廠子帶班。由於父親工作努力,處事公平公正,深得人心,瓷窯廠越辦越好,經濟效益較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在瓷窯廠,父親一個月工資47元,細糧45斤,在當時待遇可是相當不錯的。由於奶奶病重,父親又一次辭職回家,上級領導多次挽留,父親還是回家了。又一次錯失良機。後來,國家落實政策,要給父親按照老幹部級別,每月發放一定的工資。秉性剛強的父親婉言謝絕。

緱文耀【陝西】散文/我的老父親

(四)大公無私,為民請命,為集體謀福利

父親回到家後,被村民選舉為村會長,先後擔任村子初級社檢察主任、高級社書記和社長等職。父親自己不識字,深知沒有文化的確寸步難行。所以在擔任社長期間,將自己家的房子騰出來辦了一個掃盲夜校班和一個醫療站,教社員認字算數。號召不識字的村民無論男女均可免費參加,父親也是學員之一。就這樣,村子裡識字的人越來越多。吸收懂中醫會看病的村民緱文瑞進醫療站為社員看病,村民們看一般的小病就不需要十多里的路去羊泉了。

1958年,時任村幹部的父親,由於家庭住房困難,在不佔用村子裡的宅基地的情況下,父親到村子附近的深胡途溝依山挖窯準備居住。雖知天不佑人,剛一結工兩個窯洞塌了一雙。好在無人員傷亡。公社領導得知情況後,給父母親劃分了宅基地,父親將老院子自己的三間瓦房挪至新宅基地,勉強居住至今。

1959年,張村驛公社未告知羊泉公社和八合生產隊,私自越權沒收了本村村民緱白媧、緱孝龍弟兄二人在董家溝(該處土地屬於八合村生產隊)包山時所解的十幾丈木板和100多根椽。說還要罰款、拘留人。弟兄二人急忙回村告知父親,說他們啥也不要,只要不罰款、不拘留就行。東西要回來給生產隊。父親瞭解詳情後,父親先後騎車幾次上訪到富洛縣政府(當時富洛並縣,縣政府設在洛川),最後一次正好各公社書記在縣政府開會。縣長了解詳情後,將張村驛公社書記和羊泉公社書記叫到場,當場辦公。張村驛公社無條件將所收繳的木板和椽,如數退回給八合生產隊。父親召集村民大會,徵得村民同意。由生產隊支付兄弟二人解板的工錢,木板和椽歸生產隊,用於修建飼養室。集體財產得以保全,個人利益也未曾損失。積極參與保護緱氏先祖石碑,使得祖碑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村子裡有一人被定為反革命“一貫道”,被判為無期徒刑。家裡只有老婆和一歲的孩子,生活很是艱難。當年作為社長書記的父親,力排眾議對其發放了救濟糧。好多人都說:“他老漢是反革命,你不怕受牽連。”村子裡有嘴快的人都將此事告訴縣政府一些人,縣政府的個別領導都為父親捏一把汗。可父親卻說:“現在是新中國,一人犯罪,不能累及全家。毛主席都說不能餓死人,經過調查是他自己一人犯罪,與老婆孩子沒有關係。有什麼責任我一人承擔就是。”父親處事公平公正、看問題一分為二的品質深受村民的稱讚,對兒女們的影響也很大。

(五)臨危受命,敢查敢管

1963年,縣上派工作組駐村,多次找父親談話,讓他當隊長。村民們也是極力贊同,父親只得臨危受命。在工作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對生產隊原來的賬務進行了徹底清查。對查出的貪汙人員,該罰的罰,該退的退。這一舉動大快人心,但父親也得罪了不少人。上任後,父親身先士卒,領著社員埋頭苦幹,一年下來,改變了四隊社員懶、散的面貌,大夥勞動熱情高漲,生活口糧得到了保障,在社員心中威望極高。社員們都說:“有這樣的隊長,還愁什麼吃喝問題,再苦再累也願意。”後來由於母親身體越來越不好,不能參加集體勞動,一方面為了照顧母親,一方面父親也不願讓別人說三道四。不得已向駐村解放軍工作組提出書面辭呈。工作組召開社員大會予以宣佈,告知村民父親是由於家庭原因提出辭職,大部分社員聽後感到非常遺憾。說:“三寶當隊長,是我們的主心骨!”

(六)一聲託付,萬分擔當

父親一生辛勞,婚姻也不幸,前任妻子在他們結婚四年頭上,不幸因病去世。當時大姐才兩歲多,幼年喪母,是何等的淒涼。父親既要管孩子,又要管理一大家子。實在是力不從心,後在別人的撮合下,與母親結為伉儷。前妻雖去世,但父親和大姐舅舅家仍保持著關係,甚至比以前還跑的多。大姐外公身患重病,用現在的醫學知識解釋,十有八九是結腸癌晚期,排尿排便十分困難。每次排尿排便聲嘶力竭,痛苦難耐。1962年7月的一天,外公託人將父親叫到跟前,眼淚汪汪的說:“三寶呀!我實在是受不了啦!得下這病也無藥可治。也不想給孩子們添負擔了。以後我不在了,家裡的事情就只能讓你操心了。滄海(明懷舅舅小名)在榆林上學,千萬不要讓其退學,明柏小,也要讓他上學。”最後還把其他子女的事情也一一交代了一番。看著老人痛苦的樣子,父親也是泣不成聲,說:“叔,你就放心,家裡的事情有我呢,一定不會讓他們停學。”那天,父親是流著眼淚離開的。

隨後不久,就傳來老人突然離世的噩耗。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兒女們亂作一團,不知所措。父親把他們叫在一起,把他和老人的談話一一告知。明懷舅舅作為長兄,說:“父親走了,母親還有病,我就不上學了,回來照顧母親。”父親說:“剛才不是都給你說了嗎!你這樣做,老人家在九泉之下怎能瞑目。家裡的事有我,你們就放心,這事就這麼定了。”他們看著父親態度如此堅決,也就再沒有說什麼,料理完老人的後事,明懷舅舅就上學去了。

從此以後,父親每隔半月去舅家一次,把所有的水缸和石槽的水給弄滿,再幾次三番安排好其他事情,才回家。在父親的照看下,明懷舅順利完成學業,走上了工作崗位。這下舅舅家裡的事情父親相對就操心少多了,但遇到大的事情,明懷舅也要和父親商量,他們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明懷舅很尊敬父親。他常對兒女們說:“你姑父對咱家有恩,我把他當長輩孝敬哩,你們對你姑父也要好。”明懷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表姐表弟們也很孝敬我父親,逢年過節時不時也來看我父親,拉拉家常話,常逗得老人很開心。在我們兄弟姐妹上學的問題上,明懷舅舅也是接濟不少,如今,舅舅雖不在了,但這份恩情我們仍銘記於心。

緱文耀【陝西】散文/我的老父親

  (七)砸鍋賣鐵,供兒女唸書

父親一生命苦,機遇不佳,沒有上過一天學。所識的幾個字,還是在自己倡導下辦的掃盲班學的。在後來當幹部的過程中,雖處事公平公正,為人正直,但由於不識字,也吃了不少的苦頭,深知沒有知識在社會上真是難以立足。父親常對我們說:“只要你們能念下書,我和你媽就是再苦再累,砸鍋賣鐵也供你們上學。”

在那個年代,對於出身寒門的我們,要想改變命運,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學習,考上學,跳出農門,步入公家人的行列。哥哥二姐們學習都很好,父親常拿哥哥姐姐與我比較,說:“你不好好學,人家都笑話你呢!會說你調皮搗蛋不好好學,就是不如你哥和你姐,將來人家考上學,吃上公家飯,你只能在農村受苦了。”那個時候的我有哥哥和姐姐們的疼愛,還是比較調皮,在村子多少還能掛上號。緱老師常對父親說:“你家二娃腦子很聰明,就是太調皮,只要好好收拾住,還是沒有問題的。”父親經常給安頓:“不聽話就收拾他,沒有事。”記得我上五年級第一學期報名時,父親不給我學費。說:“你不好好學,都想坐轎,誰抬轎。”說完就出去了。我找了好久才找到父親,哭著說我要上學。父親:“你好好念不?”我說:“念。”“那你就留上一級。”“行,只要能唸書。”現在回想起來,父親也是用心良苦呀!

說歸說,可上學的錢總是一個大問題。經常是開學好長時間,父親才東挪西借湊夠我們的學費。好在父親在當幹部時處事公平公正,一言九鼎。出去借錢常常也是隻要張口從未脫空,為了不失信於人,父親經常是東家借西家還,勉強維持。從兒女們記事起,母親就經常吃藥,家裡稍有點錢,母親就病了。本就不寬裕的家庭經濟上更是捉襟見肘,度日如年。說實在話,母親一生病,我都覺得我也難過,不知所措。

哥哥考上學啦!在別人的眼裡那是羨慕至極,可三年的學費從哪來?光每學期的學費對父親來說,就是個大數字。當時也是三中全會召開不久,私人可以承包土地。為了擺脫困境,父親一狠心,承包了隊裡離家三四里路的新城豁二十多畝地。要知道母親基本上出不上力,地裡的活基本上都是父親一人在幹,我們每逢星期天和暑假,多少也能幫父親點小忙。人們常說:“叫你坐席哩,又不是讓你拔黑豆哩。”我當時不理解什麼意思,自從幫父親幹活後才深有體會。那個時候小孩子不會幹活,光憑一腔熱情。拔上一天黑豆,手心被黑豆莢扎的鑽心的疼,連飯碗都不敢端。有時候天不明父親就叫我們下地幹活,回想起那個時候的覺,真是覺得香甜。由於路遠,所以早上就把水和乾糧帶上,晚上回家基本上也是繁星滿天才動身。父親雖不識字,但手卻很巧,包山期間,常常在閒餘時間割荊條編囤、編籠,冬季在家編席子,除家用外,掙點零花錢,以添補家用。

每年下來,家裡除了交完隊裡的承包糧外,還能餘不少糧,當然都是些玉米、糜子、高粱、豆子之類的雜糧。為了給兒女們湊學費,每年冬季,父親就將軟糜子壓成面,做成油糕趕集賣。父親做事實在,做的油糕又大又厚,軟甜可口,所以早早就賣光了。有的人趕集只是為了來吃父親做的油糕,逢年過節還有人早早預定。我還跟隨父親賣過油糕哩!有時候,父親看見我看到人家賣水餃直咽口水,也會用我們的油糕和人家換。母親不能下地幹活,在家裡也養雞,將雞蛋醃製好,有時候煮熟後逢集叫賣,也可換幾個錢。哥哥在安塞磚窯灣上農校,那個年齡階段,也是長身體,飯量最大的時候,經常吃不飽,學校補貼的根本不夠。大姐、明懷舅舅也經常給糧票。父親說有一次給哥到學校送吃的,來回一百多里路,他一天就打了一個來回,回來腳都磨破了。就這樣,春種秋收,寒來暑往,三年後哥哥畢業回來,分配到縣畜牧站工作,父親多少輕鬆點了。哥哥嫌父母親太累,就不讓父親再包山了。

在我們兄弟姐妹上學期間,村子裡好多人都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父親為了報答鄰里鄉親的恩情,只要誰家有事,總會出現父親的身影。父親抹房、擺瓦的水平很高,抹房從不漏一點泥;撒的瓦橫看、豎看、斜看都是一條線。村子只要有人蓋新房,抹房那天總會有父親。另外,父親處理事情條理清楚,好多人遇紅白喜事總會讓父親當主管,父親常常把事情管的既不浪費,也不會出現不愉快的事情。要知道,在農村坐席,稍不注意親戚們就會因坐頭席、二席或坐在右邊還是坐在左邊鬧得不愉快。事過完後,主家常會拿上一塊肉、一瓶酒、幾包煙、一塊香皂和一塊毛巾來感謝父親,父親常說:“娃兒們唸書你們常幫襯哩,給你們管事都還不了你們的恩情,東西就不要了。”父母親常常和他們推來推去,實在不行最多隻留一塊肉而已。這都好過了兒女們,可以解解饞了。所以那時候,總盼著父親給人家管事或者尋門戶。

哥哥雖畢業參加工作了,但家裡經濟狀況還是不太好。1985年,學習優秀的姐姐也考上了洛川農機校。當時的校長吳文明對父親說:“你女子福蓮是個大學苗子,讓孩子複習一年,明年保準考上。”父親說:“女子家,能吃上公家飯就不錯了,誰知道明年能考上不,算了還是讓她上吧。”有誰知道,父親是愁二姐複習一年來的學費,雖說二姐年年的書都是學校獎勵的,不用掏書費。可其他費用呢?無奈二姐只能上洛川農機校。同村的緱××人家複習了一年都考上大學了,讓人甚是羨慕。在洛川上學期間,有一次父親步行去給二姐送錢,在雲南河趟水過河時,河突然漲水,差點把父親沖走。父親又一次逃過一難。

有一次,哥哥回來說:“現在縣上提倡養兔子,養的兔子還負責收購,效益還不錯。”就這樣,家裡按照哥哥給的圖紙,開始動工修建兔舍,一排三層,共兩排。母親識字,常常看哥哥帶回來的有關養兔的書籍,掌握了養兔子的技術。最多時候,兔子達600多隻。村子裡好多人看著養兔子效益不錯,也來找父母親。父母親常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在父母親的帶動下,村子裡養兔子的人越來越多。來家裡請教的人常是絡繹不絕。雖說養兔子給家庭也帶來了一點收入,但母親長期吃藥、二姐和我還要上學,開銷也是很大,經常也不得不東挪西借。有時候兩個妹妹的學費學校督促多少次,父親東拼西湊才勉強交上。最後兩個妹妹不得已輟學回家,與父母親一起飼養兔子。後來,妹妹們也常常埋怨父親重男輕女。

1991年,隨著全縣大面積種植蘋果樹,隊上也給我們家分了兩畝多。父親精心管理,蘋果樹管理的比左右鄰家都好。 同年,我也考到榆林師專。村裡人見了都羨慕地說:“你二兒子世紅也考上了,你們的孩子真是爭氣。”可對父母親來說既感到高興,又覺得壓力倍增。在大姐、哥哥、二姐、明懷舅舅和明柏舅舅等親戚朋友的資助下,1994年7月我順利畢業,分配到交道中學任教。

2000年,父母親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我們兄妹幾人商量後,2004年後季,硬是將父母親接到縣城,照顧起來也就方便多了。原以為,我們可以好好贍養二老,不幸的是母親的病越來越嚴重。得了20多年的子宮肌瘤,由於母親心臟不好不能做手術,雖採取了保守治療,但未能阻止病情的進一步惡化,最終被確診為子宮內膜腺癌並轉移皮膚,多方醫治無效,於2011年正月初九離開了我們。這對父親來說,無疑是一個無情的打擊,風風雨雨、吃苦受累一輩子的老伴沒有享幾天福,竟然撒手人寰,留給父親的只有長吁短嘆和無限的思念。父親常常看著母親的照片發呆、若有所思,我們知道他是在想念母親。可憐的父親、不幸的母親呀!一個已風燭殘年,孤單影只;一個過早離世,沒有享受天倫之樂。

緱文耀【陝西】散文/我的老父親


(八)兒孫承歡膝下,安度晚年

母親的過早離世,對父親打擊不小。好在父親一輩子性格剛烈,遇到的坎坎坷坷,數不勝數,有淚肚裡咽,有苦嘴不說。兒女們常給錢,讓他身體感覺好的情況下,出去和老漢們抹牌消遣解悶。如今的老父親也到了耄耋之年,可耳不聾眼不花。愛吃肥肉,有人說吃肥肉不好。我們覺得只要老人高興,就隨他吧。 父親愛熱鬧,我們一上班,家裡就沒有人,父親聽說敬老院人多,說他想去。我們知道父親是不願給我們添太多的麻煩。在敬老院的日子裡,我們還專門僱了一個人照顧父親,給父親蒸雞蛋糕、打飯、陪說話、晚上陪住等。我們兄弟姐妹幾個隔三差五地去看望父親,住在敬老院的老人們甚是羨慕,父親也高興,有時候我們給他拿的西瓜、豬頭肉等吃活,他硬是分給其它老人們吃。記得我陪父親的時候把我寫得《我的母親》和《我的老父親》前面的內容讀給他聽,我哽咽地讀著,父親不停地抹眼淚,說他沒有想到我還把他和母親的一生都給記錄了下來,一個勁地說寫得好,寫得好。在敬老院的日子,哥哥和我晚上沒有事情的時候,就去陪父親,父親知道我孩子小,身體不太好,晚上不讓我陪他,所以晚上基本上是哥哥陪父親。

老父親在敬老院住煩了,想回來和三女子一塊住,大妹子孩子在富縣上學,她專門給孩子做飯,一天也沒有啥事。我們和大妹子一商量,馬上把老人接回來。父親和大妹子脾氣都不好,有時還吵吵嚷嚷,好在親不見怪。事後就好了,該怎樣還怎樣。大妹子把父親伺候的很是周到,吃喝拉撒,無微不至。

(九)壽終正寢,駕鶴西遊

2019年9月多,父親就開始有點行動不便起來,時而明白時而糊塗,大小便有時候也不知道,我們就給用上紙尿褲。一天除吃飯下床外,其餘時間都是躺在床上。我們問他哪裡不舒服,他都說好著哩,人卻越來越消瘦,身體部位一般不讓人碰,說疼哩。12月5日早上,大妹子打電話讓趕緊過去,我趕緊跑過去。原來老人一口痰上不來,憋了好久,大妹子不停給拍打,剛緩過來。隨後哥哥領著萬才哥也來了,萬才哥給把了脈、聽了心臟、看了眼睛,說心臟和脈搏都不如從前,屬於臟器衰竭。我們一商量就搬到我家。第二天哥哥就到羊泉老舅家給幾個表叔打了招呼,12月8日幾個表叔和大嬸子都來看望父親,那天父親明明白白,誰都認得,高興太太,晚上還把親戚們給他的錢數來數去,大妹子紅連問他數錢幹啥?他還說大孫子緱健領上對象回來他得表示哩,這可能是老父親唯一的心願。12月9日芒英嬸子和雙勤哥來看望父親,也認得。這兩天來了好幾波親戚,父親基本上都認得。芒英嬸子臨走時說老人猛然靈性,可能是要走,要我們注意著點。12月10日父親又糊里糊塗起來,連平日裡照顧他的大妹子都認不得,也認不得我,不知道他在誰家。12月11日凌晨4:30分,老父親走完了他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壽終正寢,駕鶴西遊,享年86歲。

父親的一生,為兄弟忍辱負重,甘為人梯;為親戚掏心掏肺,一諾千金;為妻子求醫問藥,耗盡心血;為兒女披星戴月,撫養成才;為集體拋家舍業,大公無私。幾次死裡逃生,歷經了常人意想不到的溝溝坎坎,磕磕絆絆。如今壽終正寢,也算蒼天有眼。父親,您安息吧!願天堂再無病痛,再無坎坷!

2019年2月續寫完稿於鄜州

回到故鄉,與發小們暢談

緱文耀【陝西】散文/我的老父親

老當益壯,且看夕陽樂

緱文耀【陝西】散文/我的老父親

<strong>

緱文耀【陝西】散文/我的老父親

作者簡介:緱文耀,從事教育二十多年,育桃李無數。文學根基淺,卻苦愛塗鴉。願廣交詩友,助我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