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1979年12月1日,我和同鄉張柱兵從武穴市出發,同乘一列火車,唱著“再見吧,媽媽”的歌曲,懷著一顆報效祖國的夢想來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43軍129師服役。我這位同鄉,他除了瘦長的身子,瘦長的臉,除了菸頭接煙尾那股抽菸的“衝勁”,看不出他有多少“英雄氣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就是這位令人看起來不顯眼,很平凡的他。在1984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帶領戰友多次深入敵後偵察敵情,捕捉俘虜,與戰友一道俘敵5名,斃敵8名,為我軍指揮部獲取了重要情報,創造了我軍前線捕俘的最高記錄,被中央軍委授予“捕俘英雄”光榮稱號。


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中央軍委授予張柱兵“捕俘英雄”榮譽稱號

1984年7月,張柱兵所在的連隊被編入第二偵察大隊4連奔赴中越邊境偵察。1984年10月的一天,上級下達了重要作戰任務,偵察大隊要不惜一切代價,在近期內要捕捉一名有價值的俘虜。活捉敵人是一件比擊斃敵人難度更高,危險性更大的作戰任務,需要極高的戰場形勢研判能力,超強的戰鬥素養和過硬的心理素質作支撐。受領任務後,張柱兵當即寫下血書,堅決要求擔任危險係數最高的“第一捕俘手”。部隊首長經過反覆分析研究最後確定張柱兵為第一捕俘手,因為他政治覺悟高,軍事素質棒,應變能力強。在戰場上,一個軍人能夠爭取到殺敵立功的機會是幸運的,張柱兵終於“中榜”了,此時此刻,他高興的心情是無法用言語表達。


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張柱兵(湖北武穴花橋人)

出發前,柱兵交了黨費,給他思念的母親留下遺書。他在遺書中寫道:

媽媽:親愛的媽媽:

我要出去執行任務了。在即將出發的時刻,我給您寫這封信,只是想對您說,我保證出色地完成任務,爭取立大功,決不給親人丟臉。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戰場上的事,難以預料,如果我有個意外,請不要難過。您應該自豪,因為您的兒子是為祖國的安寧,人民的幸福而捐軀的……

1984年10月29日夜幕降臨的時候,張柱兵帶領一支神秘的捕俘小分隊,悄悄出發了。


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路,這裡沒有路,腳下全是荊棘,枯藤。敵人又火力點密佈,輕重機槍封鎖著山下道路。為了隱蔽,張柱兵帶著捕俘手們在荊棘叢中匍匐前進,山石劃破了衣服,棘荊刺破了皮膚,但他咬緊牙關,繼續向前爬著,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爬行,終於到達了潛伏位置——815高地圾蘭哨卡。這裡距敵人最近,容易暴露,他們只能在一條很淺很窄的凹地裡潛伏。很快,一個最佳的捕俘目標偵察到了。越軍有一個巡邏的路線,天黑之前也就是五六點鐘的時候,他們在巡邏路線上埋上二至三道地雷,早上五六點鐘把三道地雷取掉,取掉以後便於他們每天白天的巡邏。針對這種情況,張柱兵就決定在越軍的陣地前,取雷的時候抓這個“舌頭”。可是在這樣一個四周有敵,頭上有炮火腳下有地雷,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險境裡捕俘,真正稱得上是一場虎口拔牙的特殊戰鬥。次日,清晨六點,天剛矇矇亮的時候,敵方哨兵前來排雷,這一刻張柱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越軍先排了兩顆雷,在排第三顆雷,把保險梢一插上的時候,張柱兵一躍而起,憑藉著敏捷嫻熟的擒敵身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制服了敵人哨兵,幾秒鐘時間,就把越軍哨兵按在地上,勒著脖子往下一滾,就到了一米高的一個坎,這時,上面兩個越軍哨兵衝鋒槍一梭子就打到他的地方來了,如果是稍微慢一秒鐘,那一梭子就打到張柱兵的身上,那就成了網篩子。激烈的交火聲響徹山谷,張柱兵和偵察小分隊,藉著戰友火力的掩護,押著俘虜往後撤,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最可怕的意外發生了。越軍俘虜把別在腰間的手雷拉響了,張柱兵趕緊喊,臥倒。臥倒已經太遲了,手雷炸響。張柱兵的副班長當場犧牲,新兵丁曉兵當場炸斷一條胳膊,萬幸的是,俘虜還活著,只是受了點輕傷。張柱兵腿上被彈片削了幾個洞,現在5個鋼珠子還在膝蓋的關節腔裡面,這樣艱難地後撤了將近三個小時,這是張柱兵一生中最漫長、最艱苦、最危險的三個小時。他抬著戰友,揹著俘虜,冒著炮火,翻山越嶺,將俘虜和受傷的戰友帶回了我方陣地,把俘虜押回我高地之後,他才知道自己兩個腿上全部都是血。首戰告捷——張柱兵和他的戰友們生擒了越軍一個俘虜。


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丁曉兵講述捕捉俘虜的經歷

他不僅這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先後20多次都出色地完成了偵察和作戰任務,生擒越軍俘虜5名,擊斃越軍8名。戰後,張柱兵被中央軍委授予“捕俘英雄”。當我前去採訪他時,他卻說:“我還是我,不算什麼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為國捐軀、長眠在南疆腳下的烈士們。我的榮譽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不能因此而驕傲,應更加努力為黨和為人民工作才是呀!”

這就是我們新時代的英雄!新一代最可愛的人。


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張柱兵為作者題字

2000年張柱兵從部隊轉業,分配到湖北省檢察院工作,現任湖北省紀委監委處長。從部隊到地方,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他始終堅守共產黨的理想信念,保持著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續寫了更加輝煌的人生篇章。他面對各種誘惑與考驗,保持著軍人的本色,傳承著打贏的精神,在反貪腐一線上,一干就是18年,抓獲犯罪分子不計其數,為國家挽回了百億元的經濟損失。人們稱讚他,過去在戰場上,是抓俘虜的大英雄,如今在反貪一線上,是抓貪腐分子的能手。


翟佑民:我的同鄉“捕俘英雄”張柱兵


作者簡介:翟佑民,男,大學文化,1979年12月入伍,曾在解放軍43軍129師政治部從事新聞報道工作,榮立一等功,現任湖北省武穴市委政法委主任科員,先後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湖北日報》、《芳草》等報刊雜誌發表小說、雜文、消息、通訊等作品400餘篇。系湖北省黃岡市作協會員,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