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美國擁兵200萬,常欺負弱小,卻為何不敢攻打鄰國古巴?

guihang520


過去幾十年,美國常常會欺負一些弱小的國家,在國際上的名聲特別不好,但是對於古巴卻是個例外,古巴自從卡斯特羅兄弟領導之後一直對美國不太友好。二戰之後美國式超級大國,光是退役封存的航母都比一箇中等國家的海軍總噸位還要大,核武器能把地球抹平很多次;而古巴實力與美國差了好幾個世紀,美國只要使用一個州的竟被力量就能抹平古巴,但卻一直沒有采取行動。事實上並不是美國不敢,而是另有苦衷。

古巴作為美國的“後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不把它掛在自己的勢力下讓人很不解。其實古巴原先一直是美國控制的,直到後來卡斯特羅兄弟的出現才分道揚鑣,美國為了重掌古巴不惜使用軍事手段,但結果往往都是鎩羽而歸。

在此背景下,古巴迫於美國的威脅,只能和蘇聯在一起,拉攏另一個超級大國確保自己的安全。美國放任古巴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在冷戰時期,美國、蘇聯兩國對立,蘇聯曾在古巴有導彈的發射場,消息洩露後,使美國大為驚訝,動用航母封鎖古巴周圍海域。也正是這個時候讓美國意識到不能對古巴採取強硬措施,它的背後是蘇聯。美國和蘇聯秘密進行了協議,雙方各有妥協,蘇聯撤出導彈美國減小對華約組織的壓力。在這之後古巴與蘇聯一直保持同盟,美國只能放棄。

另外,在冷戰時期迫於核武器的威懾力,美蘇雙方都不希望有戰爭行為,兩國只是有一些小磨擦,但是大的關係從未有過瀕臨武裝衝突的危機,也正因如此美國一直不敢對近在咫尺的古巴有所作為。此外,古巴是個四面環水的島國,經濟結構單一且沒有像樣的工業,美國的智囊認為對付古巴和蘇聯一樣,和平演變是最好的選擇,在蘇聯解體之後古巴失去靠山,讓美國更加堅定和平演變的可行性,時至今日都是如此。


利刃軍事


美國攻打其他國家,往往是想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能用錢搞定的,美國就不派軍隊。對待古巴也一樣,美國的做法是扶植古巴的流亡人員,通過武裝這些人員,達到干涉古巴的目的。

1961年,一千多名被美國武裝的古巴流亡人員,在美國的支持下入侵古巴,製造了震驚世界的“豬灣事件”。不過,美國的古巴盟友的確太不給力了,這些武裝分子還沒有上岸就被卡斯特羅打敗了,美國干涉古巴的圖謀也就隨之公諸於眾,成為了一個國家笑話。

豬灣事件以後,美國一直沒有放棄顛覆甚至是攻打古巴的圖謀,美國在加勒比海沿岸的導彈,一部分就對準了古巴,美國也隨時可以部署對古巴的作戰。不過,由於古巴內部異常團結,沒有給美國找到干涉的藉口,美國的野心並沒有得逞。

隨後,古巴引進了蘇聯的勢力對抗美國,蘇聯為此在古巴建立了秘密軍事基地,並企圖興建導彈基地。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為了解決這個危機,美國和蘇聯相互妥協,蘇聯撤走了古巴的導彈,但是美國也承諾不再顛覆古巴。

所以,從1962年開始,由於蘇聯的壓力,美國差不多放棄了對古巴的顛覆。不過,美國還是一直對古巴進行封鎖的,這個封鎖一直持續到2015年,創造了一國封鎖另一國的世界之最。不過,除了封鎖,美國也的確沒有做出進攻古巴的舉動。因為古巴雖然沒有放棄反對美國,但是畢竟沒有對美國造成多少根本性的損害。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也沒有再對古巴動手。

奧巴馬時期,美國與古巴達成和解,美國和古巴的世紀恩怨,也就從此告一段落了。


蘇綻


冷戰時,美國擁兵200萬,為何不敢攻打反美的鄰國古巴?

美國不是不敢打古巴,而是另有隱情。

古巴被稱為美國的“後院”。位於加勒比海北部,是西印度群島上面積最大的島國。北距美國佛羅里達洲僅90海浬。最先被西班牙佔領,獨立後被美國資本控制。

1959年,菲德爾.卡斯特羅通過7年的武裝起義,推翻親美的巴蒂斯塔政權。卡斯特羅上臺後實施新政,美國耽心古巴效應引起拉美地區局勢變動,削弱美國的掌控力,對古巴新政權產生不滿,漸施壓力。

1961年1月5日,美國突然宣佈斷絕對古巴的外交關係,並進行經濟制裁,以此逼迫古巴就範。1961年4月15日,美國策劃古巴流亡分子在古巴豬灣登陸,企圖武裝推翻卡斯特羅政權,被古巴軍人擊潰,這就是著名的“豬灣事件,美古關係徹底鬧僵。卡斯特羅被逼選擇投靠蘇聯。這正合赫魯曉夫在美國後院安插楔子之意。蘇聯高層為了應對美國對蘇聯的威脅,在古巴部署軍事基地並架設導彈發射場,1962年8月被美國發現,由此引發“導彈危機”,後在蘇聯的妥協下,美蘇訂立秘密協議,蘇聯才將導彈撤回國內。


按照古巴當時的國力,人口不過900萬,國土面積縱深也不夠美國核導彈的打擊距離,而且新政權建國不久,僅憑古巴的實力,美國何須要200萬軍人,20萬軍人24小時就可將古巴滅國。

一、美國打古巴,先得過蘇聯關。

當時的蘇聯,不僅在古巴有軍事基地,而且有直接針對美國的核導彈發射場。美國發現古巴蘇聯架設的導彈發射場,那個驚嚇和害怕的心情呀,五臟都吊到嗓子眼了,生怕蘇聯一不順心,就會按動導彈發射按鈕,那可與美國近在咫尺呀,哪還敢攻打古巴。


二、美國不得攻打蘇聯的盟友。

古巴導彈危機,美蘇通過靜下心來秘密談判,然後簽訂秘密互不侵犯各自勢力範圍保護的國家條約,才解除導彈危機。大家想想,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都是鬥嘴仗,何時動過攻打過各自陣營保護的國家。雖然蘇聯後來解體了,應該說這個秘密協議至今還沒失效。

三、當時美若打古巴,將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提前發生。

美國戰略,讓戰火遠離本土。與美國近的“鄰國”即使反美,美國也只是通過顏色革命,培養第三勢力推翻他國政府。古巴、委內瑞拉,都曾是並且現在仍然是仇美的國家,按說現在已經失去蘇聯勢力的保護,為何不出兵討伐,美國也只是通過經濟制裁懲罰他們,為的是不在周邊引發戰火,禍及本土。美國當時若打古巴,就等於向蘇聯宣戰,必然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提前發生。

再說,美國維持霸權,目的是對他國實行經濟剝削,通過保護“世界貨幣"美元賺錢,或銷售軍火賺錢,而不會做賠本賺吆喝的買賣。是要防止世界大戰的發生,而不是挑起世界大戰的發生。


老狼48440790


古巴的確是個小國家,雖然說這個國家國內的人民都很團結,但是老實話古巴的軍事實力是非常弱小的,並且古巴還是公開反美的,在冷戰的時候古巴的態度也是非常明顯,那麼美國怎麼沒有想著去動古巴呢?我們可以看看美國曆史,公開反對他們的小國,下場基本上都很慘,有些小國美國更是直接發動戰爭。

近代的古巴一直是美國的殖民地,後來古巴通過革命獨立,革命成功之後的古巴一直反美,特別是在冷戰的時候,他更是直接倒向了蘇聯的懷抱,古巴危機相信大家都聽過吧?這次危機如果沒有有效的控制那很有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既然在冷戰的時候事情都發展到了這一步,為什麼美國不動古巴呢?首先第一個原因,古巴太過弱小,對美國來說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而且在古巴領土上有個關塔那摩軍事基地,這個是美國在海外最大的基地之一,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古巴其實一直都是受美國監視的,美國也不怕他做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後院理論?每個國家都會將一些地方看做自己的後院,一般來說無論哪個國家都不會動後院,古巴對於美國來說也是後院之一,如果美國直接動武,那很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後院的一眾國家都開始反美,那可就麻煩了,也可以理解為後院起火,所以說美國不會動古巴。

大家都知道古巴是美國的鄰居,正是因為太近了,所以才麻煩,假如說真的動古巴,那麼後續的事情怎麼辦?連鎖反應是很可怕的,這不像是在其他地方,比如中東,就算把那裡鬧成一鍋粥也無所謂。當然冷戰時候不動古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古巴後面有人,在兩極格局之下,如果美國直接對古巴動武,那就相當於美國主動向蘇聯陣營宣戰。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我來陳述百姓易懂的道理!首先雖然主義上反對美國!但不敢在美搞社會主義出送思想或搞任何恐怖活動!對美帝未道成威脅!海峽不是軍事障阻之用!例如日本動珍珠港!美帝不遠萬里拿下曰本天皇政權!拉丁撞了世貿大樓!也幾幹公里拿下支持阿富漢政權!斯特勒被美國佔領柏林!達姆哥入侵科威特美國把他的伊拉克政權也沒收還於人民!有的時事專家把美帝侵略成性!那美帝不吃弱國防的加拿大!墨西哥!不講大道理!講實情美帝總統作任何對外作戰爭!都要上下議會投票!和國民支持度來決定的!正義與非正義之分!軍隊是國家的!不是總統個人武裝!羅斯羅!小布什是時勢造就英雄!因為曰本!拉登侵犯美帝國民利益!只有人支持的戰爭美帝才能從紙老虎變成金鋼虎!!!只講百姓的小道理!


用戶74859717723


木叔還是舉例子來說明,大家會更容易理解!

古巴當時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背後有強大的蘇聯。

舉個例子,這有點類似如今的敘利亞和俄羅斯的關係。

為什麼美國不敢直接派大部隊直接進入敘利亞,像推翻薩達姆一樣,把巴沙爾給趕下臺?就是因為俄羅斯在保護巴沙爾啊。

如果美國人這麼做,等於和俄羅斯軍隊直接硬碰硬了。結果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甚至可能引起雙方的核大戰也未可知。

畢竟冷戰之後,美國和俄羅斯也好,和蘇聯也好,從來沒有軍隊之間公開進行過大規模的地面戰。為了一個敘利亞,美國人要和俄羅斯拼命?值得麼?顯然不值得!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要保護敘利亞?因為有條約。

也就是雙方是軍事盟友。俄羅斯從道義上要支持巴沙爾。

此外,敘利亞又俄羅斯在海外的唯一基地,無論是海軍還是空軍,都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命脈,只能在巴沙爾統治下得到維護,巴沙爾下臺,這些利益和戰略都沒了。俄羅斯自然很關切。

明白這個道理,就好理解古巴問題了!

第一,蘇聯當時和古巴也是簽署了軍事盟約的。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人打古巴,蘇聯有義務派兵進入古巴甚至不通過古巴,在其他場合利用中遠程導彈對美國本土襲擊。

這是可能發生的事情,畢竟條約有約定。美國人當然忌憚。

第二,蘇聯在古巴有軍事基地,這裡是蘇聯的西半球重要戰略節點。

類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很重要,古巴也有蘇聯軍事基地,只不過沒有太強大的大殺器。

60年代不是有古巴導彈危機嗎?就是蘇聯人想把大殺器弄來,結果差點爆發核大戰。

但是蘇聯在古巴的軍事基地一直也有軍事人員存在,對美國有監聽監視,這是冷戰的前哨陣地。蘇聯不可能對美國入侵古巴無動於衷。

有蘇聯這層關係在,古巴當然相對安全。只是經濟被制裁的太慘。

奧巴馬時代,關係緩和,雙方恢復外交關係,奧巴馬本人還去訪問了。

特朗普上任後,關係又緊張了。


你如何看美國和古巴的關係?


木春山談天下


在分析這個事情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古巴。古巴。被稱為美國的後花園,相當於東方大國的朝鮮,俄羅斯的烏克蘭。古巴首先是西班牙殖民地。在19世紀被美國佔領。在1902年建立立共和國。實際是美國的傀儡。美國字海軍基地、古巴的巴蒂斯塔家族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立獨裁政權,1959年被共產黨推翻推翻,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古巴是世界五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 卡斯特羅統治了古巴50餘年,幾乎送走了13任美國總統,堪稱世界第一。 由於國家體制問題,美國對古巴進行60年的經濟封鎖,民眾維持生活有諸多困難。(美國的制裁幾乎遭到全世界的反對)。古巴的國土面積大約11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108位。

美國不是沒有打過古巴,在古巴立國的之初,美國就發動了侵古巴的“豬灣事件”但結果除了看讓美國丟盡顏面之外。美國啥也沒有得到。而古巴導彈危機更是讓世界差點進入核戰爭的毀滅狀態,雖然此事以美國的勝利告終,但也讓美國放棄了以武力攻佔古巴的意圖和行動,可以說,除去武力之外,美國用盡所有手段無無法戰勝近在咫尺的古巴,這不得不說個奇蹟,也足以讓古巴自傲,而美國中央情報局公開承認的刺殺卡斯特羅就答數百之多,卻都以失敗告終,這也足以讓中央情報局顏面掃地。

究其原因,就是卡斯特羅在古巴人民心中是最得人心的統治者。古巴沒有腐敗,官民平等,它的問題不是經濟問題和國家落後。而是他們認為古巴的落後在於美國製裁,他們更加反對是美國的干涉和統治。而美國如果全面入侵古巴,勢必引發古巴黨和政府的同仇敵、而美國的損失有可能超過越戰,。而且大量古巴難民湧入美國也無法承受。除去政治體制問題,古巴沒有經濟資源,而且社會穩定,世界各國同情古巴的不少為敵,古巴雖然是美國的後院、但也不是戰略要地,沒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是靠旅遊和雪茄和蔗糖,現在大概也沒有那個國家敢把導彈運到古巴對準美國,從現實角度考慮武力侵佔古巴代價太大,得不償失。

現在的,美國的戰爭都是有很明確的利益性的。一個沒有實際利益戰爭美國是不會去做的,聯合國年年譴責要求美國解除對古巴的封鎖,近些年來的票數都是壓倒性的。2018年的結果是幾百支持,一點兒棄權,3票反對,一票美國,澳大利亞和以色列。本來就沒啥賺的,要打的話還要揹負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還未必能贏,其中後果美國也是很麻煩。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美國軍隊數量是古巴的10倍,但其綜合國力是古巴的1000倍,領土面積是古巴的90倍,人口是古巴的30倍。可以說,是大象和螞蟻的噸位對比。但除了美軍海空軍支持、古巴反政府武裝發動的“豬灣戰爭”外,美國與古巴之間的戰爭很少,真正的直接對抗只有一次。

(1)以大欺小,但古巴並不丟臉的格林納達之戰,古巴工程兵與10倍的美軍對抗

1983年,美國“獨立號”航空母艦等15艘軍艦、110架艦載飛機,共計美軍7200人,率領著7個國家入侵格林納達。當時,格林納達只有1900名軍警。主要戰鬥對象是古巴的700名工程兵。

700多名古巴工程兵與7200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交戰。最終,古巴方面戰死69人、傷56人、被俘642人;美軍方面死亡18人、受傷91人、7架直升機被擊落。

總體上看,美軍對加勒比海諸國不斷入侵,拉美不斷干涉,與古巴相比,美國似乎確實不怎麼敢打古巴。

格林納達古巴工程人員被俘

(2)付出與得到不成比例,不值得

古巴之所以不懼怕美國入侵,主要是古巴很小,其戰鬥力可不弱,想打下來很不容易,推翻政府也部容易。

但美國要真想打,誰也攔不住,而且也肯定能成功。但這樣做造成的國內國外的形象破壞力、對國內外的穩定和安全的破壞力,美國政府是承擔不起的。

例如古巴是拉美各國的一面旗幟,

拉美支持美國和反對美國的勢力勢均力敵,美國入侵古巴所帶來的拉美反美勢力地反抗不容小覷。這就好比,希特勒為啥不入侵瑞士一樣,據說,當時曾估計攻佔瑞士將使得他們付出一百萬人的代價。希特勒覺得得到與付出太不成比例,因此,將其作為緩衝交流的窗口。

被古巴工程兵擊落的奇努克直升機

(3)冷戰時期,美國不可能為所欲為,有蘇聯制衡

美國不可能像一二戰期間和之前對拉美國家進行年度入侵。“冷戰”前,美國可沒這麼文明,從1903年到1925年共入侵加墨西哥和勒比海諸國23次,平均一年一次入侵。

它們是:1903年到1925年七次入侵洪都拉斯;1905年到1924年三次入侵多米尼加;1906年到1917年三次入侵古巴;1907年到1912年三次入侵尼加拉瓜;1908年到1925年五次入侵巴拿馬。1915年入侵墨西哥、海地;1920年入侵危地馬拉。

最後,現在的國際社會雖然仍是弱肉強食,但在和平時期西方國家畢竟要照顧國內外輿論。也要維護自己欺騙世界的偽善形象。


坐古談今


回到鐵幕時代!

鐵幕是柏林牆,鐵幕是三八線,鐵幕是佛羅里達海峽。

一百多公里寬的佛羅里達海峽,把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古巴島隔開,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你在那一頭。


沒錯,佛羅里達州有超過200萬古巴移民及其後裔,他們是從古巴革命之前一年至今綿綿不絕來“逃美”的,有通過固定人數配額的自由航班模式,更多的是大小規模的偷渡模式。導致現在古巴1100多萬人口中,超過三分之一都有美國親戚。

美西戰爭的結果,使得西班牙人從很多殖民地被逐出,美國人順理成章接管,後院的古巴也是其中之一。美國扶持古巴人建立共和國,還租了一塊地方做基地,這個地方就是日後以“虐俘”事件而聞名的關塔那摩。一直到冷戰前期的巴蒂斯塔政權時,美國人在古巴說話還算有分量,不會“攻打”忠實小弟。

1959年1月1日,古巴變天,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等戰友們幾經周折,建立革命政府。

豬灣事件

1961年4月17日,住在佛羅里達州的古巴人在美國人的慫恿和武裝下開始反攻倒算,打響了著名的“豬灣”之戰,72個小時之後,登陸者被全殲。經此事件,古巴徹底倒向了蘇聯,美古關係將至冰點。順便提一下,古巴政府還以手中的戰俘為人質,迫使美國人支付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戰爭賠款。

古巴導彈危機

慘被打臉的美國人當然不肯干休,古巴人也科學預見到了未來可能面對的危險,一不做二不休,答應了蘇聯在其土地上佈置核導彈的要求,蘇聯人說幹就幹,還真就佈置上了核導彈。

赫魯曉夫的這一記兵行險著,現在看來,著實兇險,因為它差點使全球冷戰模式轉為熱核戰爭模式。

肯尼迪怒了,佛羅里達海峽的一百多公里寬度決定了根本沒有預警時間。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向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莊嚴宣佈將“隔離”古巴。“隔離”雖然是一個比“封鎖”稍微和緩一些的措辭,但美國人的行動可絕不和緩,美國部署在全世界的軍隊紛紛進入臨戰戒備狀態,載有核彈頭的美國轟炸機進入古巴周邊遊弋。

素來強硬的赫魯曉夫針鋒相對,絕不後退,聲明繼續支持古巴。

平時很軟忽然強硬的肯尼迪不再喊話,出動了包含8艘航母的艦隊,對古巴正式實施封鎖。

冷戰要麼就不進入熱戰,要進入熱戰,那就是熱的不能再熱的熱核戰爭。

在收到赫魯曉夫的兩封信,尤其是第一封“顯然是在情感衝動下寫的,充滿著要避免核戰的激情”,雙方彼此達成了交換條件,蘇聯撤走古巴的軍事設施,美國撤走土耳其的軍事設施。

全世界人民度過了提心吊膽的7天后,和平曙光重現,古巴導彈危機結束。

雙方達成的秘密條件中還有一條,美國不再動用軍事力量侵入或威脅古巴。這就是本問題的答案。

後記:

2015年,美、古宣佈重建大使館,恢復外交關係,奧巴馬與勞爾卡斯特羅親切握手。

2017年6月,特朗普宣佈取消前任奧巴馬政府與古巴達成的“單方面協定”,立即生效。


歷來現實


美軍不敢攻打古巴,主要原因是容易得不償失。

在冷暫時器,美國和古巴的實力從來都不成比例。美國領土面積是古巴的近百倍,人口是古巴的數十倍。即使古巴在冷戰時期背靠蘇聯,但美國真要鐵了心打古巴,蘇聯遠在萬里之外,是不可能干涉的(隔著大陸,飛都飛不過來)。那麼,美國為何不攻打古巴呢?主要就是獲得的收益和付出的代價不成比例。

歷史上,美國從獨立戰爭開始,慣於精打細算。打仗首先是要追求勝利,其次還要追求較小的代價。尤其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後,可以說美國每一次戰爭,都是做到了“低代價,高收益”。如果一場戰爭雖然可以得勝,但是勝利的代價可能超過收益,美國人是不會輕易啟動的。

尤其二戰之後,世界大國、強國面對弱國、小國,並不敢擅自採用十八世紀常見的種族滅絕戰略。受制於國內外輿論,他們的戰爭模式受到限制。這樣,當小國、弱國具有較強鬥志和組織性時,大國、強國面臨總體戰,便可能陷入僵局。在冷戰時期,美國的越南戰場和蘇聯的阿富汗戰場,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對美國而言,卡斯特羅領導下的古巴,就是這樣一個刺頭。

古巴小,古巴弱,但古巴人一百年來並不缺乏反抗外敵的勇氣。早在19世紀末古巴人便掀起了反對西班牙統治的起義,美國也是趁機才發動美西戰爭,奪取古巴和菲律賓作為殖民地的。而在冷戰時期,卡斯特羅和格瓦拉又領導古巴人推翻了親美的獨裁政權。這時候的古巴,正是全民一心,鬥志昂揚。美國策動了豬灣之戰,武裝古巴還鄉團數千人登陸,結果遭到古巴軍民一舉圍殲。此戰表現出了古巴的戰鬥力,使得美國不敢妄動。

另一方面,古巴內政相對穩定,國際交往廣泛。美國數十年來多次恃強凌弱,雖然主要是利益和實力的比對,但當婊子也要牌坊,必須講明面上的道義。卡斯特羅雖然是美國的敵人,但他的政治手段和治國能力,比起諾列加、卡扎菲、薩達姆之流不知道強了多少倍,不但國內福利較好,而且享譽全球,尤其在拉美國家是一座燈塔,馬拉多納都專門跑古巴去戒毒。對美國而言,如果擅自對古巴動武,自己在拉美的人設就完全崩塌了,而拉美是美國的後院,他必須要維護住。這一點也制約了美國的肆意出兵。

此外,國際環境也使得美國不敢擅自動手。冷戰時期有蘇聯制衡,冷戰結束後前幾年,美國主要精力在繼續拆解俄羅斯並且欺負某大國;新世紀後,美國主要精力又放在了圍剿基地和塔利班身上。等到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泥潭中拔除腿來,不但俄羅斯在普京主持下恢復了元氣,某國的經濟總量更是直逼美國三分之二。總之,雖然美國一家獨大,卻始終面臨挑戰,受到牽制,這也使得美國不敢毫無顧忌地入侵古巴。

歸根結底,古巴不被入侵,是內外因結合的結果。但對古巴來說,首先是內因的穩固,古巴人自己的骨架子挺住了,然後借用外力,使得美國不敢輕易來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