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鬆滋概況

松滋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隸屬荊州市管轄。國土總面積2235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92.3萬畝,共轄16個鄉鎮2個開發區,23.5萬戶,人口89萬,農業人口68.4萬。東臨荊州,西連宜昌,南接武陵,北濱長江,華實蔽野,系焦柳鐵路與長江的交匯處,是一座集工業農業商貿旅遊於一體的新興城市。松滋市歷史悠久,遠在舊石器時代末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萌動於春秋,綿延於兩漢,繁華於魏晉,勃發於明清,昌盛於改革開放。

歷史

松滋古屬荊州,戰國屬楚,秦屬南郡,隋朝大業屬南郡。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設縣,

中國松滋概況

松滋城區

名高成。東漢建武6年(公元30年)裁高成,併入孱陵(今公安縣)。三國時屬吳,隸於孱陵,但設樂鄉督治(治於今涴市鎮)。東晉鹹康3年(公元337年)廬江郡松滋縣(今安徽宿松縣)流民避兵亂到此,僑置松滋縣,從此縣名延續到今。

民國元年(1912年),裁荊州府,松滋屬省直轄。二年,湖北分道,松滋屬荊宜施鶴道。三年,改為荊南道,松滋屬之。四年,屬荊宜道。十六年,又屬省轄。二十一年,屬省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改屬省第四行政督察區。二十二年八月,縣治遷磨盤洲,月底遷回松滋城。二十九年七月,縣治遷車家衝,八月遷麻水平。三十四年九月遷新江口。

新中國成立後,屬湖北省荊州地區行政公署。縣治新江口。1996年5月18日撤縣建市。

地理

摺疊

地理位置

松滋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東連江漢平原,與

中國松滋概況

地理位置

江陵、公安毗鄰,西與五峰、宜都接壤,南連湖南澧縣、石門,北枕長江,與枝江隔江相望。地理座標東經110°14′-112°03′,北緯29°53′-30°22′。東西長約77公里,南北寬約55公里,總面積2235平方公里。

摺疊

地形地貌

松滋地處巫山山系荊門分支餘脈和武陵山系石門分支餘脈向江漢平原延伸的過渡地帶。

中國松滋概況

松滋市風光

市域地形西高東低。以枝柳鐵路為界:其西為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呈四級階梯遞降;其東為丘平原,平原地勢則由北向南微傾,形成了山地-丘崗-平原兼有的地貌特徵,可概括為"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南山地較高區海拔600到800米,低山區海拔在200至600米之間,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最高點在西部卸甲坪大嶺,海拔815.1米。西北部和中部為廣闊的丘陵崗地,海拔在100至200米之間,丘岡綿延,寬谷低丘。平原湖區海拔在50米以下,平展寬廣,河渠縱橫,間有湖泊。最低點在南部王家大湖蘆葦場,海拔34.2米。

摺疊

氣候

松滋地處亞熱帶過渡性季風氣候區內,四季氣候分明;春季冷暖多變,雨量遞增;夏季炎熱潮溼,雨量不均;冬季較長。

松滋地形複雜,高低懸殊,空間氣候差異較大。山區冬暖夏涼,江漢平原冬冷夏熱。西南山地垂直氣候差異明顯:山間盆地水熱條件為全縣最優,而山上的氣候則為全縣最劣,山腰南坡有逆溫層存在。縣境中部和東部的光、熱、水資源充裕。

中國松滋概況

松滋濱江廣場

市域多年平均氣溫14℃-16.9℃,最高氣溫為39.5℃,最低氣溫為-10.9℃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00-1900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每平方釐米為100-106.4t千卡。全年無霜期為260天,年降水量為1050-1300毫米。相對溼度在74-83%之間,年均溫度為78%。主導風向為北風和東北風,冬春多寒潮和西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即梅雨季節南洋風),時有東南風。歷年均風速為2.4米/秒之間。

資源

摺疊

礦產資源

可供開採的礦產資源有石油、煤、岩鹽、硅鐵石、重晶石、石灰石等22種,被譽為金松滋。2010年12月,在該市涴市鎮境內的荊州錦輝崗鉀1號井正式開鑽,這意味著松滋地下儲藏數千億噸的滷水正式進入開採階段。滷水可以用來製造鉀肥等精細化工產品,建成後年產值可達千億元。松滋欲藉此打造"中國鉀都"。

摺疊

土地資源

平原820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37.7%;崗地1093平方公里,佔50.2%;丘陵203平方公里,佔9.3%;低山60平方公里,佔2.8%。

經濟

摺疊

數據

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億元,為2006年的2.4倍,五年年均增長19.1%(現價增幅,下同);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22.1:39.6:38.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比2006年提高11.9個百分點;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3億元,為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長20.9%;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142.5億元,為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長20.9%。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2011年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達到36億元,年均增長39.6%;上繳稅金達到5億元,年均增長25%。白雲邊、飛利浦等骨幹企業日益發展壯大,雙七水泥、三盟機械、金犀牛服飾、神舟紡織、麗源科技、湖北海興等一批企業迅速成長。白雲邊公司2010年實現的產能、銷售收入和上交稅金分別是2006年的2.8倍、5.6倍和4倍,2008年以來連續三年位居荊州市工業企業納稅第一。

2011年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億元,為2006年的6.1倍,年均增長43.5%。招商引資成績斐然。共引進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283個,到位資金79.3億元。。

摺疊

工業

"十一五"期間,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2.9%,比"十五

中國松滋概況

白雲邊酒廠總部

"年均增幅提高25.3個百分點;產值年均增幅達到34.6%;銷售收入年均增幅達到39.5%;上繳稅金年均增幅達到26%。二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0.1%增加到35.4%,提高5.3個百分點,工業比重逐年加大。工業總量日益增大。全市規模企業從2005年的56家增長到2010年的162家,淨增106家;

"十一五"末,以三盟機械為龍頭的機械製造業共有規模企業23家,銷售收入和稅收將達到6.8億元、1600萬元;以金犀牛服飾為龍頭的紡織服裝業共有規模企業7家,銷售收入和稅收將達到5.3億元、2200萬元。以麗源科技為代表的化工製造業發展迅猛,共有規模企業12家,銷售收入和稅收可達到6億

中國松滋概況

松滋臨港工業園

元、530萬元。骨幹企業加速成長。2010年,全市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1家,比2005年增加8家;稅收過100萬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8家,比2005年增加5家。全市擁有了飛利浦、三盟、龍海化工、金松化工、先行能源等5家省高新技術企業。"十一五"期間,政管理、商貿物流、生活居住、科技研發和教育培訓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區,湖北省以港興城、以園興港的典型示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