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子山穿越大澗筒、馬腦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上週末,一行24驢相約,駕車來到曲陽縣30公里處的北部山區,用5個小時進行了磨子山~馬背山~大澗筒穿越。磨子山地處靈山以北2公里處,觀其狀就像一個冰淇凌,又像一箇舊時做豆腐的磨子。此山西面是通天河,背面也就是東面是大東山,山後就是王子山院。背面以前有條小溪,溪水常年不斷。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在曲陽縣山北靈山一帶,有一高山,在這個高山之上確實臥型山石黃色顯白,半米厚成圓形,遠處隔河望去極像一盤民間磨麵食用的磨子,遠看,近看,越看越像,因此民間對這座山稱之為“磨子山”。據說﹕竇建德在舉事起事時,曾在曲陽靈山一帶也拉開過戰場。由於他對地名特敏感和忌諱,結果在靈山西的雞冠子山戰敗。俗稱,雞吃豆子。因為他姓竇,與豆諧音。後敗退至靈山北的磨子山,結果一戰又敗。俗說,磨子磨豆。至此,竇建德氣火功心,一命嗚呼在曲陽靈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馬腦山,在曲陽縣地圖上標註為“馬腦”,清光緒《重修曲陽縣志》記作“蓮花山”。因山峰形似馬腦故稱馬腦山。山峰地處靈山盆地邊緣,南距縣城23.4公里。山東部山澗建有王子山院,俗稱王子寺,建於唐開元以前,分上下兩院,現存楷書唐碑一通,下院尚存殿堂三楹,箕子碑一塊,經幢兩座。寺院山峰稱王子山,山上有王子洞,相傳商紂王叔父箕子曾隱居於此,故有此名,現遺蹟尚存。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大澗筒巖谷幽深,泉石奇勝,溝谷東部一山峰有百米高懸崖,此澗縫寬數尺,形如鋸解,觀者悚然,人稱“一線天”。山西南麓有溶洞,現開發為“靈山聚龍洞”。中午1點大家來到大澗筒決定由此下山,眾驢真實的體驗了一把攀巖的感覺。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就在“磨子山”下還有神乎其神的民間傳說,故事至今久傳不衰衰,就是說叢青山 虎山之間流向這裡的山泉水,還有從北臺 東石門,經竹林村,仁景樹村而在郎家莊,葫蘆汪三山之泉匯成一河滔滔滾流,當流到“磨子山”下的河道時,水流卻突然中斷,水流不前,無縫隙滲下,甚是奇怪!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山腳下是以前的河北省檔案館,破壞的山為中空,裡面有混凝土澆注的三層樓,寬敞異常,為以前河北省存放檔案的秘密場所,現在洞口已封閉,現改為曲陽縣精神病院。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靈山一帶成為幹河灘,此種現象千百年來無人能解,有心的學者為弄明白滲水之謎曾到處尋找滲水之源卻無叢收穫,因在此河灘上處處是大小砂石,從未找到水漏之明顯窟窿,又見不到明顯漏篩,那麼水問什麼會至此而滲?至此而水不前流?依然是個解不開的謎。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磨子山穿越大涧筒、马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