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的背影

高車嶺

秋雨碧洗後的商洛城南一座山嶺——高車嶺(當地俗稱南秦嶺)。

眼前這座嶺只是城區和郊區的分界嶺,誰能想到它在2200多年前,它卻是連接朝野的關鍵,扭轉乾坤的拐點,也是當時政局和未來大漢帝國命運轉機的起點。

這座山下,兩座雕塑——前面是青銅駟馬高車,四匹戰馬氣宇軒昂,並駕齊驅地拉著一輛四輪雙軌,可供多人站立在車廂的高車。車頂棚四角各有一隻朱雀神鳥,展翅欲飛,車駕西向,直指長安;後面是大理石雕塑,四位並肩擁立的高士,鬚髮皓白,雙目微閉,抑或養神,若有所思,他們的身體渾然一體,隱入蒼茫的山脈……

由於連年戰爭,漢初的將相經常因為無馬而只好乘坐牛車,天子才雖能享用駟馬的車駕,但是給皇帝拉同一輛車的馬匹,高矮不等、肥瘦不一、黑白相雜竟然千差萬別。可見,當時四皓先生肯定是享用著大漢帝國當時的最高禮儀。來人奉呂皇后之命,手持太子劉盈的璽印聘書,駕著駟馬高車到此尋訪四位高士。這雕塑只是把當年的歷史凝固成穿越千年的標本。歷史就給此本來無名的山嶺命名為“高車嶺”。

高車嶺、雕塑和史冊同時見證了,亙古及今,只有這四位異口同聲,同心同德,同出同隱,同隱同葬,四位老人在人們的心目中永遠是一個整體。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四皓對弈圖

出山

呂后,這個擅權忌妒的女人突然發現,自己的丈夫漢高祖劉邦因為移情別戀小老婆戚夫人,而要廢掉他和自己的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而想另立他和新歡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情急之下,她直接找哥哥建成侯呂澤商議,讓他儘快找留侯張良設法力挽狂瀾,保住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呂后劇照

情急之下,呂澤在半道上攔住張良的乘駕問計。張良推脫再三,呂澤最後竟然動粗來逼迫就範。張良看國舅爺肯定是奉呂后之命,又是為保全外甥和大漢的太子而來,就舉薦出了四位高人——因為高祖皇帝待慢、侮辱有識之士,他們而逃入山中,原本不想做漢臣了。所以,雖然“上不能致”,但是高祖劉邦特別看重此四人……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張良像

於是,呂后就命令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澤按照張良之計:派人奉太子的聘書,帶著重金和最為尊貴的禮器——玉璧,駕著駟馬高車,並由能言善辯之士說著軟話,死纏活粘……“我想這四位高人應該可以被請出山來。”果然不出張良當初所料。

當年尋訪者的駟馬高車就在此山嶺上停駐過,此山因此而得名——“高車嶺”。這四位高人被請出時,鬚髮皓白隱居於商山之中,因此後世稱“商山四皓”。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四皓隱居圖

“商山四皓”,無論如何避世深隱,終究也沒有逃脫張良為他們精心編織的羅網,被“請”出山,進入漢都長安,也是用張良之計“以為客”,於是以貴客的禮遇安排在建成侯的府邸住下。

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黥布起兵造反。因為高祖皇帝龍體久安,就想派太子劉盈統兵征討。四皓聽到風聲後感到不安,他們商量:“我們之所以出山,就是為了保太子。皇帝派太子統兵,太子現在面臨最大的危機了”。於是,他們立即找到建成侯呂澤,痛陳利害。“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四皓還給他建議:“君何不承間為上泣言……”。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漢高祖劉邦像

果然,呂后按照四皓先生之言,粉墨登場。於是,她找機會見到劉邦,聲淚俱下:諸將都是跟隨陛下起兵的梟雄,現在讓太子統領他們,無異於以羊驅狼。叛軍得知後可能更加猖狂。陛下您就為了老婆孩子,帶兵出征吧……一席話,源四皓之策,出呂后之口,入高祖劉邦之耳。一瞬間,他就改變主意叫罵道:我知道這小子不能派去打仗,還是老子自己去吧!這一聲罵得,呂后破泣竊喜……

變局

第二年(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征討黥布凱旋歸來。班師還朝後的他病情越來越重,想到自己來日不多的劉邦更急於用愛子如意,換掉劉盈的太子之位。張良勸劉邦聽不進去,他就藉著有病而罷工了。太傅叔孫通,用歷史上廢立儲君的教訓勸說漢高祖劉邦,劉邦看在他幫助制定朝儀,曾高興得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的份上,表面裝著同意,其實心底更加堅定了易太子的想法。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太子劉盈劇照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漢高祖劉邦舉行宴會,要太子陪侍。四位老先生,又按照常例跟在太子身邊。高祖看見太子身邊這四位先生,個個年過八旬開外,鬚眉皓白,神采飛揚,就驚異地問他們。四位先生龍騰虎步上前,依次自報家門:“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天子聽聞,如雷貫耳,大驚失色地說:“我尋訪你們多年,但先生們都隱居深山而逃避我。為什麼現在先生們竟然自願追隨我兒子?”四皓先生就把當面公開批評了這位大漢的開國高祖“輕士善罵”,反而表揚太子“仁孝,恭敬愛人”,以致天下之士,都甘願為太子獻身,我們幾個老漢為什麼就不能出來保太子呢!一席精彩對答,震驚四坐。全場都為這四個老漢的頸上人頭捏把汗。沒想到高祖皇帝卻用讚賞的口吻說:“煩勞先生們終於肯出山輔佐太子!”……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四皓見漢高祖圖

於是,又如張良當年給建成侯所計。張良當時所計“以為客”,第一應該是生活上尊為貴客;更深一層是以為太子的賓客。於是可以名正言順地跟隨太子入朝晉見天子,這種情形讓皇上看到多了,必然會引起他的注意並過問此事,如果皇帝知道了這四皓先生的賢德,一定有益於鞏固太子的地位。今日,果驗前言。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尋訪四皓圖

悲歌

至此,一場大漢開國廢立太子的重大變局,化險為夷。四皓見此遂攜手退場,盛宴由高潮轉入尾聲。

高祖用讚許而無奈的目光送四皓先生,漸行漸遠。於此同時,他招呼自己心愛的戚夫人到身邊,指著四皓先生的遠去的背景對她說:“我真想用我們的愛子如意來換掉劉盈的太子之位,就是因為他們四個的保護,太子劉盈現在羽翼豐滿,地位無法動搖了啊。看來,這呂后真是你們的女主人了。”戚夫人聽到這裡,淚如雨下。看著心愛的女人如此傷心,高祖也悲痛欲絕地安慰她說:“你給我伴楚舞吧,我給你唱段楚歌……”說罷高祖引吭悲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繒繳,上安所施!”

歌聲在這對戀人的歌舞在一片吹噓聲中戛然而止,淹沒於戀人的淚水之中……高祖起身離開了尚未結束的盛宴。不久——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甲辰,這位大漢開國高祖皇帝駕崩。僅隔23天之後,太子劉盈如期登極,成為大漢第二代天子——漢惠帝。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頤和園長廊彩繪商山四皓圖

《史記》、《漢書》赫然留下了:“(漢高祖劉邦)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之力也。”這是歷史對商山四皓在這場保護劉盈太子之位的政治鬥爭中的公正評價。

大隱

也許,後來四皓先生看到了呂后專政,也看透了自己出山輔佐太子劉盈的“義舉”,只不過是為呂后政治陰謀跑了趟龍套,他們也不過是張良算計中一枚棋子,現在已經成了飛鳥被射盡之後的弓箭,狡兔被捕盡後的走狗。如今不走更待何時,商山四皓就此消失於蒼茫這歷史煙雲之中……

四皓先生去了那裡,最後死在何處,葬在何方……似乎已成千古之謎。

四百年多之後,曹植第一次稱這四位老先生為“商山四皓”,在商洛歷代歌詠四皓的詩歌竟達500多首。其中,商山四皓也被稱作四皓、四翁、四老……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王禹偁遊四皓廟圖

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被解職的前任“制誥”王禹偁在《四皓廟碑》中記述他參拜時的:眼前情景“退立廊廡,古碑在焉,自唐御史大夫贊皇李公以下,作者若干人……”。如今,僅商洛市的商州區西郊林澗村金雞原和丹鳳縣商鎮街西南側,僅相隔六十里就各有一處四皓墓和四皓廟,還有距兩處皓墓均不足六十里的商洛市洛南縣南莽嶺有座四皓山,商鎮四皓墓東南一百多里的商洛市商南縣城北有“甪山”……

歷代商洛各地名中四皓廟、四老廟、四皓祠、四皓陵、四皓驛等彼彼皆是。

商洛博物館的(明重刻)《商山四皓石畫像》,河南省博物的(南朝)《商山四皓磚畫像》,宋李公麟紙本水墨工筆畫《商山四皓會昌九老圖卷》,元王惲款國畫《四皓圖》,北京頤和園長廊(清)彩繪《商山四皓圖》,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元設色絹本工筆畫《商山四皓圖》;再從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我國唐代《商山四皓六扇屏》,再到韓國畫報《商山四皓弈棋圖》……

四皓先生到底魂歸何處,安葬哪裡?到底在商山,抑或附葬安陵,眾說紛紜,不知所終……

可是,從歷代詩文,到歷史文物,可以看出商山四皓又橫跨兩千多年,早已走出商山,走向全國、世界。可見,2200多年歲月滄桑,商山四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商山四皓的已經穿越時空,深入到人類靈魂。

王丹譽:回望“商山四皓”

四皓廟門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