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有哪些前兆?

小喬O1


作為一名心內科大夫,身邊的病友或者親戚朋友,經常會問我一些問題。比如,他們已經知道了心臟疾病的危害,甚至有時候能夠危及生命,因此,他們可能會問:“張大夫,得了心臟病有什麼先兆嗎?如果有,我們能夠做到早期關注並就診。”今天,張大夫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聊一下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一個統稱,具體應該包括了冠心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率失常、心肌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甚至心臟腫瘤等等。明白這個概念後,再提前兆,大家可能就能理解了。

前兆是什麼?前兆就是得一些疾病發病之前或者發病早期,患者有什麼異常的感覺嗎?可以這樣和大家說,心臟疾病有些可能有前兆,有些可能就是體檢發現的。舉例子說明問題吧?冠心病患者,在診斷冠心病之前,可能已經存在了血脂的異常,或者存在前胸或者後背的疼痛,這種疼痛還向左上臂甚至手指放射,我想這可能算是冠心病的先兆;


而有些患者可能會感到心慌、氣短,但這種心慌並不具有特異性,這可能也算是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等心臟病的前兆;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醫學上稱為杵狀指(趾),這也沒有特異性,但可能與先天性心臟病或者慢性肺心病有關;再比如,以前感染過A組溶血性鏈球菌,這可能與風溼性心臟病有關,這可能也算前兆,但是二者之間也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但其實很多心臟疾病有時候是沒有明顯不適,而是體檢發現的,如心臟的聽診、甚至拍攝胸片、心臟超聲時發現的。

因此,張大夫認為,心臟病的前兆時什麼?除了自身感覺的胸痛、胸悶、心慌、出汗、氣短等症狀外,定時體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早發現才能早治療,早治療預後才能好。


張之瀛大夫


心臟髒病的前兆之一是胸悶疼痛。有一個48歲女患者,出現過幾次胸悶疼痛,她的不適大多發生看電視或者休息時,有時買菜等運動後也有疼痛的症狀。

這種胸悶疼痛,時常在患者休息或者行一些身體活動時發生,通常持續超過幾分鐘,這種胸悶疼痛,痛處主要集中在胸骨處,可以擴散到肩膀和後背等部位。疼痛感呈間斷性,還可能映射到背部。這種情況要及時診治。因為這可能是心肌梗死地前兆。上面文中提到的女患者,因為沒有及時就診,發生了心梗,後家人把她送醫院搶救,才轉危為安。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中,有很大的比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耳鳴。

這是因為患者耳內血管較脆弱,一些血管病變都會導致耳朵出現異常。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出現反覆性的耳鳴(我的一位60歲的鄰居,有一天告訴我她常耳鳴,想去看耳鼻喉科,我告訴他也要查查她心臟是否有毛病,因為他患有高血壓多年,結果醫院檢查,確診高血壓心臟病),一定到要重視,這可能是心臟病前兆,患者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就診。

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會反覆出現胃腸道的症狀,如胃痛等。有不少人其實沒有胃病病史。還有些心梗患者會出現壓痛的症狀。


還有一些心臟病患者會出現心慌、出汗、氣短以及心慌等症狀,出現這些前兆,一定要重視,及時就診。


殷殷期盼話健康


其實心臟病不是單純的一種病,它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臟腫瘤等各種心臟病。既然你問到了這個問題,小編今天就來講一講這個發病率最高也最為兇險的冠心病。

冠心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心悸、心前區疼痛,還有一些非專業人士容易忽略的體表徵兆,現在告訴大家,大家要提高警惕,因為冠心病的救治原則就是越快越好,時間就是生命,提早發現這些徵兆,提早就醫干預。

1.呼吸方面

處於安靜狀態或稍微走動一下就會出現呼吸短促現象。

2.肩膀放射痛

無誘因出現左肩、左手臂內側有陣陣痠痛,有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放射痛。

3.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會表現為杵狀指。

4.下肢水腫

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要警惕冠心病。

5.胸疼並頭暈

如果同時發生胸痛和頭暈,心肌缺血使心臟泵血功能減退,大腦血供減少可引起頭暈甚至意識喪失。

6.噁心或食慾不振

心臟缺血使得心功能不全,胃腸道血供不足和或靜脈血迴流不暢,如有胃部不適,食慾下降等可能是心臟病引起的,還有些心絞痛和心梗表現為“胃痛”。有些胃痛不一定就是胃病,也要警惕心臟病。

7.快速或不規則的脈搏

快速或不規則的脈搏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證據。

8.胸疼並且出汗

心臟泵血不能滿足全身各器官的需要的時候,這時候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會出現皮膚及內臟血管收縮、冠狀動脈擴張、血壓上升、小支氣管舒張、胃腸蠕動減弱、膀胱壁肌肉鬆弛、唾液分泌減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縮等。

心臟病發作很容易發生心跳呼吸驟停,時間就是生命,急救知識大家一定要掌握。如果發現周圍有人心臟病發作,你應該做的是:

1.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

2.如果患者還有意識,請詢問是否有心臟病史,是否隨身攜帶急救藥物,如有可以協助其服用等待救護人員到達。

3.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給予心肺復甦,如果你沒有接受過心肺復甦培訓,可以單純給予患者胸外按壓,每分鐘100-120次,按壓深度5cm,省略人工呼吸步驟,按壓直到急救人員到達,由於按壓是個體力活,旁觀者也可以參與按壓。救人一命,無上光榮。


醫聲護事


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除了我們常提到的冠心病,還包括先天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炎等分類。

心臟,是生命存在的關鍵,而心臟病和癌症、高血壓一同成為人體生命的三大殺手。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心臟病,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應該隨時觀察身體的動態,在心臟病到來之前就能及時發現和治療。

心臟病有哪些前兆?

1、心悸

當出現心悸時,有時心臟搏動很強,而且在每次搏動時都會感到怦怦的有規則的跳動;有時心臟搏動的節律發生變化,胸部和喉嚨有咚的一下的強烈感覺或感到胸部收緊;還有的時候心臟搏動很快,心跳咚咚的像是撞鐘一下。當出現心悸並伴有呼吸困難、身體水腫、出冷汗時,應及時呼叫救護人員。

2、心絞痛

患有心臟病或主動脈疾病,都可能感到胸痛,最典型的就是心絞痛。一般來說,心絞痛發作時,會感到前胸的正中部位有緊縮似的疼痛,且疼痛會持續數十秒到數十分鐘。

3、尿量減少和夜尿增多

一旦患上心力衰竭,尿量就會減少。心力衰竭的前兆是水腫和呼吸困難,與白天相比,夜間尿量增多也是心力衰竭的徵兆。

4、氣喘和呼吸困難

心臟搏動變弱不能充分輸送血液,導致肺靜脈產生淤血,造成肺水腫,氧氣和二氧化碳無法有效交換,從而感到呼吸困難。病情較輕的話,在快跑、持重物或做超負荷運動時會感到氣喘,隨著病情的加重,即使在安靜狀態下也會感到心慌氣短。

5、咳嗽

重症心臟病患者,肺部因淤血而容易患支氣管炎,所以呼吸時常伴有喘息聲或乾咳,病情嚴重時,還會咳痰或咳出紅色、鐵鏽紅的血痰。

6、紫紺(gan)

毛細血管中的血紅蛋白與二氧化碳結合生成的還原血紅蛋白增多,皮膚就會呈暗紫色,這種現象就成為紫紺。

7、水腫

在心臟病中,水腫使心力衰竭的症狀之一,許多患者都是下半身特別是從腿部跟腱的周圍開始腫脹。臥床不起的人,背部或上腹側會出現水腫。

8、休克

當血壓急劇下降時,全身的血液循環不暢,會出現皮膚蒼白、冒冷汗、噁心、嘴唇和手腳麻痺、意識障礙、尿瀦留等症狀,這成為休克,這種情況說明病情很嚴重,需要緊急入院治療。

9、暈厥

在非常緊張或興奮時,活在戶外長時間站立時,血壓下降、腦部的血液循環不暢,就會出現暫時的暈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缺血。

10、頭痛和頭重感

如果是患有心臟病引起的頭痛,多發生在心動過緩導致流向大腦的血液變少。此外,治療心絞痛的藥物也會引起頭痛和頭重感,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就醫。

此外,心臟病還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發熱、靜脈淤血和擴張(如頸靜脈、舌下靜脈、手足靜脈)、腹脹、食慾不振、耳鳴、手腳疼痛、杵狀指等症狀。

法瀾秀健康視界,一個專做健康科普的平臺!


法瀾秀健康視界


在我國,因心血管疾病疾病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僅因心臟性猝死的人數每年就超過54萬,意味著每分鐘就有一人發生心臟性猝死,專家表示,在心臟疾病中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阻塞造成的心絞痛和心肌梗塞,一般大家認為的心臟出事指的就是這類血管堵塞突然發生問題。

一般情況下,心臟病發作極為突然,第一次發作就可奪人性命,此外胸悶、胸痛也是心臟病典型的症狀之一,但是老人、女性或有糖尿病的人容易出現非典型症狀,例如冷汗、喘不過氣、虛弱等,不見得會以疼痛為主要表現,既然心臟病發作症狀各種各樣,那如何在第一時間發現病發呢?

1、胸口像被用力揪住、壓住般疼痛

但心臟出現問題時,往往第一時間會有種壓迫感來襲,想有人把石頭壓在胸口,或者拿著鉗子夾住產生窒息感,這是心肌梗塞的主要表現,此外,多數下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疼痛點,廣泛性的出現疼痛感。

2、胸口緊緊的、綁綁的,像被象腿踩住般呼吸困難

不是每個心臟病發作的人都會出現胸痛,也有可能表現為長時間持續性、逐漸加強的胸悶感,如果發現身邊的人突然不舒服,臉色出現蒼白,冒冷汗,且一直說自己喘不過氣來,極有可能是心臟病正在發作,需趕緊送往醫院。

3、放射狀的疼痛

心臟病的疼痛感會先從胸部開始,然後慢慢的延伸到喉嚨、牙床、肩膀、後背、左手等,專家表示,有些病人會先表現為牙齒痛,找牙科醫生治療沒有效果,有些人則是在左臂到手指頭出現麻痛感,感覺神經被壓到的感覺,疼痛部位不分先後,需加以鑑別。

4、媽媽出現異常疲倦感、胃不舒服、情緒不良......

美國做過一項研究顯示,在發生急性梗塞的病人中,前一個月或更久之前出現胸痛或胸口不舒服症狀的人不到三成,而卻有7成的人表示會有莫名的疲倦感來襲,其次有會5成的人表示出現睡眠問題,4成的人表示會有消化不良、焦慮的症狀表示。

專家表示,上述症狀在女性中更為常見,即使是心臟病正在發作的時候,也有四成女性症狀並不表現為胸痛,而是以虛弱、疲倦為主。

5、突然頭昏、噁心、冒冷汗,同時胸悶

低血糖或低血壓的人,會出現頭昏、噁心想吐、冒冷汗這3種症狀,但如果同時還有胸悶的表現,則要考慮是心臟出現了大問題。

一般來說,這種表現通常為短暫性,常常幾秒鐘或幾分鐘後就可恢復正常,但一定要額外留意,暗示著可能出現了心絞痛或者心律不齊,需要醫院進行診斷。

6、氣喘明顯、走路遲緩

專家提醒,心臟好不好還能夠從你的日常行為中看出來,如果你在安靜的時候,喘氣的聲音都很明顯,這就表明心臟已經出現問題。

此外還能夠根據活動後氣急來判斷心臟功能是否有事,比如你走路走6分鐘,卻走小於150米,則屬於重度心功能不全,在150米-425米之間,屬於中度,大於425小於550米則屬於輕度,一旦心功能不全,就應該去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治。

7、臉色呈暗紅色或蒼白、下肢浮腫

心臟不好的人,一般臉色都不會好,有些人呈現暗紅色,是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有些人呈現蒼白色,而有些人可能是灰白髮紫,這已經是晚期心臟病的面容。

其次看下肢是否出現浮腫,有浮腫則表明靜脈迴流出現阻塞,可引發心肌梗塞。

在我國,心臟發作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身邊但凡有心臟不好的患者家屬,一定要學會心肺復甦,一旦心臟病人失去意識,立馬搶救,撥打120送往醫院,保留存活幾率,此外還可以提前安裝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被認為是有效預防心臟性猝死的重要手段。


39健康網


   日常生活中,不少患心臟病的老年人對自身早期出現的病症缺乏認識,而一些年輕人對胸悶、心慌等症狀也重視,往往認為沒什麼關係,忍一忍就能過去。殊不知,正是這些想法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心臟病除常見的

心悸

、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症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徵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症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體表徵兆主要包括以下9大方面:
  1.呼吸
  做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

咳嗽

咳痰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2.臉

  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3.鼻子
  如果鼻子硬邦邦的,這表明心臟

脂肪

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4.皮膚
  慢性

心力衰竭

、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皮膚黏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
  5.耳朵
  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

耳鳴

表現,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6.頭頸
  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7.肩膀
  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痠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8.手腳
  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9.下肢
  中老年人下肢

水腫

,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如果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能緩解,這是

紫紺

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發作8大徵兆
  1、焦慮
  心臟病發作前,患者會產生強烈的焦慮感,似乎能看到“將降臨在自己頭上的災難”與“生命的盡頭”,他們會對生命感到

心悸

、無助或絕望。
  2、噁心
  心臟病患者往往會因為心功能不全導致心臟缺血,而心臟作為“主管

血液

”的地方若缺血會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使患者出現噁心、

消化不良

、胃痛、食慾下降等腸胃不適症狀。
  3、頭暈疲倦
  心臟病患者會經常出現疲倦、疲勞等症狀,這主要是因為患者心臟泵血減少,導致大腦等全身各組織器官血液減少的緣故。心臟病所引起的頭暈會有意識喪失的風險,所以必須引起重視!
  4、胸部疼痛或不適
  心臟病發作前或發作時,患者會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患者胸部會出現壓迫感。雖然說胸悶、胸痛等症狀不一定都是心臟病誘發的,但胸部不適確實是心臟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
  5、

脈搏

不規則
  心臟病發作時,患者心跳會出現加速或心臟不規則跳動的現象,而且還會伴有乏力、頭暈、氣短等症狀。心跳急促或不規則是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的前兆,若不及時治療,患者會有

猝死

的可能。
  6、氣促或呼吸困難
  心臟病發作時往往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這是因為患者的左心功能不全所導致肺部瘀血,使患者感覺氧氣不往血液流動方向走。為獲得足夠氧氣,患者會使勁呼吸,如果心臟病出現氣促的現象又不及時治療,會有窒息的可能。
  7、冒汗
  心臟病發作時,患者一般都會冒冷汗。心臟病發作時,心臟泵血不足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皮膚及內臟血管收縮,

血壓

上升,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縮等。
  8、身體疼痛
  心臟病發作不僅會使患者感到胸悶、胸痛,還會使患者的背部、下巴、喉嚨、手臂、牙齒等身體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近年來,由於心臟病發作而導致死亡的數量逐漸升高應高度重視,即時就診。

用戶3903038442


心臟病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在心臟病發病前會有一些前兆,我們要留意自己身體的小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

心臟病有以下一些前兆:

1. 神疲乏力、情緒低落

這不只是睡眠不足或工作勞累的問題,這種疲憊或是缺氧所致。心臟為全身上下輸送氧氣,如果心臟出現問題,身體會因缺乏而感到十分疲憊,無精打采,情緒極度失落,對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有時連打字、接電話這種小事情都應付不來。

2. 頭痛、肩痛、胸痛

很多心臟病患者有肩膀痛的症狀,尤其是左肩或者左手臂,這是與血液流動和神經走向有關。

頭痛,尤其是偏頭痛,很可能是心臟功能發生障礙,身體發出了警報。

部分心臟神經官能症的患者有胸痛的症狀,多發於左前胸乳或乳下,通常有幾小時或幾天的隱痛。

3. 失眠焦慮

突發焦慮、難以入眠等症狀是心臟病早期的典型標誌。心請焦慮不安,總感覺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如果還伴有呼吸急促、極度疲乏,或伴有疼痛、飽脹,由胸部輻射至背部、肩膀、手臂或喉嚨的疼痛,應馬上就醫。超過五分鐘的延遲都會讓你的性命岌岌可危。

4. 耳鳴打鼾

據心臟病病例顯示,不同類型的心臟病如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鳴。專家表示,對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來說,如果連續或頻繁耳鳴超過一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長期打鼾的人要留意,因為這比不打鼾的人患病幾率更大。

5. 胸悶氣短、呼吸不暢

經常性的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在運動後尤為明顯。這也是心臟病的徵兆之一,也是因為心臟缺氧所致。

6. 出汗水腫

患者會出現沒有預兆的汗流浹背情況,同時患者的臉色也是出現蒼白色或者是灰色的情況。

心臟病患者由於心臟負荷過重,導致靜脈迴流受阻,所以會出現水腫,這也是心臟病最常見的症狀。一旦發現輕微水腫,就要警惕心臟病了。

7. 頭暈噁心

心臟缺氧會引發頭暈等症狀,繼而造成噁心想吐等症狀。尤其是在女性心臟病發作的時候,患者會出現嘔吐的情況,並且感覺自己快要昏倒了。

如果以上症狀明顯,斷不可大意,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措施治療良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血脂在線


王醫生,你查房時候,給我們講講心臟病都油哪些前兆和信號,這樣我們不就以後早點發現心臟病,早點來看病,就不會耽誤了。

啊!這個太難!王醫生無能為力,給大家講一講,因為心臟病保羅萬象,很難全部道出。就算我們學,也要不斷的溫習,預習,學習新的東西。

那怎麼早發現心臟病啊?

王醫生簡單說說最常見的一些前兆,供大家參考。心臟病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壓,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心寶疾病,主動脈疾病,肺血管疾病,風心病,還有各種特殊心臟病。

我們心血管醫生,習慣心臟分為三套系統,從這三套系統,給大家簡單說說心臟病的早期症狀。

心臟傳導問題,即電路;

心臟血管問題,即水路;

心臟功能問題,即結構。

第一、心臟傳導,

就是心臟跳動,心臟跳動出問題,有可能是快,有可能是慢,也有可能是亂,還有可能不快不慢不亂,但就是出問題了。只要不是正常的竇性心律,都有可能是心臟病,即使竇性心律,也可能會有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各種早搏。

常見心臟傳導問題會出現:心悸,心慌,出汗,氣短,乾咳,等等症狀比如有心臟早搏。

也會出現心煩,心裡亂,心裡不穩等等,比如房顫。

也會出現乏力,黑矇,暈厥,猝死等等,比如說緩慢心律失常,傳導阻滯,還有快速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顫。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比如各種傳導阻滯,比如預激綜合徵。

第二、心臟血管問題,也就是冠心病,冠心病早期的症狀就是心絞痛。


心絞痛可以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痛,胸悶憋氣,牙疼,咽部緊縮感,後背疼痛,左肩膀疼痛,上腹疼痛等,也會表現為心悸,出汗,心慌,便意。

常常是發作性,多與活動後明顯加重,休息後可逐漸緩解,每次持續越數分鐘到十幾分鍾,含服硝酸甘油可以明顯緩解。

有時候冠心病也直接表現為猝死,比如急性心肌梗死。

有時候也可以症狀不典型,尤其老年女性及糖尿病的朋友,就是難受,但具體說不出哪裡難受。

第三、心功能問題,心功能分為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全心功能不全。


左心功能不全典型表現是活動後胸悶,憋氣,不能平臥,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

目前常用的分級:

I級:一般活動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症狀。

II級(輕度心衰)休息時無自覺症狀,一般的活動可出現上述症狀,休息後很快緩解。

III級(中度心衰):休息時無症狀,輕於平時一般的活動即引起上述症狀,休息較長時間後方可緩解。

IV級(重度心衰):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亦有心衰的症狀,體力活動後加重。

右心衰的典型症狀:雙下肢浮腫,腹脹,食慾不佳,腹部彭隆等等。

全心衰是兼具左右心衰症狀,臨床是不能完全把左心衰右心衰分開,常常相互累及。

心臟是一個非常精密的臟器,有著非常漂亮的電路、水路和結構,而且還有自己的指揮系統,因為心臟是唯一全身不由大腦控住自主跳動的臟器。

但正因為精密,所以也稍顯嬌貴,無論是哪一個部分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心臟不能正常工作,長期不能正常工作,就有可能出現大問題,所以,一方面我們還是鼓勵保護好自己的心臟,另一面我們要有一點心臟病前兆的常識,有備無患!


心血管王醫生


其實心臟病不是單純的一種病,它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等各種心臟病。冠心病的救治原則就是越快越好,時間就是生命,提早發現徵兆,提早就醫干預。下面介紹一般心臟病前兆:

1、呼吸急促。有些心臟病患者會出現呼吸急促、喘不過氣來。這種喘息常常被人忽視,尤其是患有肺病老年人,更易被忽視。靜坐幾分鐘後,呼吸似乎可恢復正常,但是當患者重新走動時,喘息又開始。可能心臟功能下降,表現心力衰竭。

2、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

3、前臂、肩膀、後背疼痛。儘管左臂和右肩受到影響最為常見,但嚴重時也會放射到右臂,當然僅右臂一側出現疼痛者是極為常見的。儘管疼痛不太嚴重,但要舉手抬臂也很困難。還有下頜骨兩側疼痛,有時擴散到頸部一側或雙側。

4、消化不良。心臟病引起憋悶、脹滿的感覺,下頜骨兩側疼痛,有時擴散到頸部一側或雙側。有時還伴有鈍痛、火辣辣的灼熱感及噁心欲吐感,大便後雖會有一些緩解,但不適的感覺不會完全消失。胃痛很少會出現絞痛和劇痛,壓痛也不常有,

5、嚴重疲勞。急走之後出現嚴重疲勞,疲勞得連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沒有。疲勞並不侷限於身體的某個部位,而是全身性的。身體就有異樣的感覺。如感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疲勞,就應立即上醫院檢查。

6、心臟病的早期症狀具體有哪些?下頜骨疼痛。

7、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藥事健康


心臟病主要指「冠心病」。如果把「心絞痛」當做典型的冠心病的話,那麼,胸悶、氣短、心慌、心悸,就是冠心病的前兆。另外,心臟病發展到晚期,會發生①心律不齊(房顫、早搏)②心力衰竭③心肌梗死(腦梗可能併發,因為都是心腦血管栓塞導致)。

所以,當你感覺胸口像壓著塊大石頭、上樓或者走路都會喘不開氣、心慌不安、心跳不由自主,或者心電圖檢查出異常波動的時候,都可以算是身體對你的溫馨提醒。當此時,你有必要警惕起來,避免悲劇的發生。

\n

{!-- PGC_VIDEO:{"vid": "v02004f50000bdl6mkimac2us6u592a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