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119:皇帝坐小船夜裡偷渡黃河?劉協為啥冒如此風險?

皇帝劉協東歸,護送的將軍們各懷鬼胎,而出局的李傕、郭汜返回頭帶兵又要把劉協弄回去。無奈之下,最後剩下的董承、楊奉只好找來農民起義出身的白波軍和南匈奴的右賢王。先是勝了一仗,之後又大敗。

皇帝劉協在白波軍將領李樂護送下,好不容易到了陝縣。一路奔波,到了陝縣可能是實在跑不動了,也可能是夜色太深了,只能先紮營安頓。此時,皇帝劉協的身邊只剩下了不到一百名護衛,而且這一百人中不少都看情況不妙,準備逃散。而李傕、郭汜的軍隊,時不時都要繞營呼豪一頓,讓躲在營裡的人,更是心情起伏。


十八路諸侯119:皇帝坐小船夜裡偷渡黃河?劉協為啥冒如此風險?

圖1、漢獻帝軍隊大敗(《犯長安》)

如果以局勢論,此時李傕、郭汜已經勝券在握,董承他們已經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對於李傕、郭汜他們來說,比較麻煩的是,皇帝劉協在董承他們手上。這麼一路奔波征戰,為的是啥?不就是把天子搶回去嗎?可董承、楊奉他們如果狗急跳牆,在絕境中將皇帝劉協殺掉,怎麼辦?李傕、郭汜絕不希望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越到最後一步,越是難辦,越是慎重。這也是,為什麼弘農東澗戰敗之後,李傕、郭汜願意和董承他們和談,給了他們空隙,讓他們有時間去把白波軍找來。此時,對峙的雙方,真正關心在意的,不是誰佔據上風優勢,而是皇帝在誰手上。李傕、郭汜他們的顧忌,正是楊奉、董承、白波諸將的籌碼。


十八路諸侯119:皇帝坐小船夜裡偷渡黃河?劉協為啥冒如此風險?

圖2、漢獻帝棄車逃亡(《犯長安》)

困在營中的人們,肯定不會輕易投降。如果投降,皇帝劉協沒什麼,這些護衛的將軍、大臣們,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於是這些將軍們只能在絕境中,尋求出路。對附近地形熟悉的白波將領李樂,出了一個點子。這時候,皇帝劉協一行已經快到黃河邊了,到了黃河邊,坐船順流而下,繞過黃河中的砥柱(陝縣北黃河激流中的一個亂石灘,中流砥柱中的砥柱說的就是這個亂石灘),再從黃河岸邊的孟津登岸。這個點子雖然好,利用黃河激流,順流南下,確實能躲開李傕、郭汜的追兵。

可是也有問題,太尉楊彪一針見血的指了出來。楊彪說:“老臣我就是弘農人,黃河從這往東,有三十六險灘,其中的危險不是皇帝這樣身份的人能去冒的(非萬乘所當從也)。”旁邊的侍中劉艾也跟著說:“我之前也當過陝縣縣令,知道那險灘確實很危險,那些有熟練經驗的船工都時常翻船,何況我們現在毫無準備,而且沒有熟練的船工呢?太尉說的很對。”就這樣順流東下的建議被否定了。那就只剩下一條路,先坐船到對岸去,再商定下一步怎麼辦。於是就讓李樂先行去黃河岸邊去準備皇帝渡河的船隻,並約定好,到時候拿火把作為接頭的暗號。


十八路諸侯119:皇帝坐小船夜裡偷渡黃河?劉協為啥冒如此風險?

圖3、漢獻帝來到黃河岸邊(《犯長安》)

對於逃跑的這一行人來說,這一晚太重要了。在夜色掩蓋之下,李傕、郭汜的軍隊不能採取太多動作,如果等到了第二天天亮,這幫人被活捉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而此時的李傕、郭汜可能也是大意了。要不就是他們的軍紀太差,亦或當時狀況太過於複雜,李傕等人對亂戰的情況也不是太熟悉,才沒有針對皇帝駐紮的營帳採取專門的措施,給了皇帝劉協逃脫的機會。

再看一下他們出營,前往黃河岸邊的狼狽樣。皇帝劉協和公卿們都是步行出營,伏皇后的哥哥伏德攙扶著伏皇后。護駕的董承,讓符節令孫徽在前面給開道,無論是誰當道格殺勿論。護衛們開道廝殺的過程中,濺出的血都噴到了伏皇后的衣服上。好不容易,一路廝殺,來到了黃河岸邊,可是河岸高十餘丈,下不去。


十八路諸侯119:皇帝坐小船夜裡偷渡黃河?劉協為啥冒如此風險?

圖4、漢獻帝被從河崖上順下(《犯長安》)

護駕的董承等就準備把馬羈一個一個接起來,然後綁到皇帝的腰上,把皇帝順下去。這時候,那個伏皇后的父親舉手了,說自己這還拿著十匹絹。也不知道這麼慌亂的情況下,伏皇后的父親居然還顧得上拿這東西。可能這絹是皇后身邊僅剩的財物,捨不得扔。不過這下正好,危機的時候排上了用場,於是就把絹拿過來代替馬羈。又選了力大的行軍校尉尚弘,揹著皇帝劉協,從懸崖上順了下去。就這樣,費盡周折,好不容易,皇帝劉協被弄到了橫渡黃河的船上。

皇帝是下去了,不會人人有皇帝這個待遇。於是有的人匍匐趴著下了懸崖,有的人乾脆跳了下去。所有大臣、將軍們一個個都爭先恐後,著急的想跑到岸邊,生怕把自己拉下了。夜色下,一副逃生的生動場景,動人上演。


十八路諸侯119:皇帝坐小船夜裡偷渡黃河?劉協為啥冒如此風險?

圖5、很多人被拋棄(《犯長安》)

此時的劉協,不知道想沒想起六七年前,也是在黃河岸邊,他和哥哥漢少帝,被宦官張讓他們帶到了黃河岸邊,之後被盧植他們趕上,張讓他們和自己行大禮告別之後,就跳河的情景。再想想那之後的第二天回長安的路上就遇到了董卓,沒幾天董卓就扶持自己當了皇帝,而把自己的哥哥殺了。想不到幾年之後,自己又在相同的情景之下來到了黃河岸邊,又是後是追兵,而前途不可知。史書裡是不會記載劉協這些心情的,可是作為一個人,這樣的回憶肯定少不了。

李樂匆忙之間,肯定找不來多少船。而登船的人實在是太多,公卿大臣、士卒、護衛,肯定裝不下這麼多人。而黃河河水又湍急。在人們爭先恐後搶奪登船的時候,董承、李樂下令以戈阻攔登船的人。於是那一雙雙扒在船沿上的手,全被砍了下去。現在我們回想當時的情景,都覺得殘忍,何況當時在場的人呢?


十八路諸侯119:皇帝坐小船夜裡偷渡黃河?劉協為啥冒如此風險?

圖6、伏皇后

好在皇帝是在船上了。和皇帝一起登上船的,只剩下了伏皇后、太尉楊彪等幾十個人。而跟隨漢獻帝從長安出來的絕大部分人,包括公卿大臣、宮女、官員,以及護衛的軍隊,全部被扔在了黃河南岸。可以想見這些人的下場,面對他們的是李傕、郭汜掠奪、殘忍成性的軍隊。再加上當時已經是臘月,天寒地凍,除了被兵丁掠殺的人之外,不少都被凍死在了黃河邊。這一次劫難,之前我們提到過的衛尉士孫瑞被李傕殺害。士孫瑞是協助王允、呂布誅殺董卓的主謀,可是因為不貪圖功名,在李傕復仇的時候並沒有受到牽連。可是終還是沒能逃得過這亂世。

李傕這時也在黃河岸邊,看到黃河對岸有火光,就派騎兵前去看怎麼回事。正好碰上劉協他們渡河,於是大呼問:“你們準備將皇帝弄到哪裡去啊?”董承一看被發現,怕李傕讓手下放箭,以被為幔。


十八路諸侯119:皇帝坐小船夜裡偷渡黃河?劉協為啥冒如此風險?

圖7、李傕

就這樣,皇帝劉協總算逃到了對岸。有黃河這道天塹,皇帝的處境算是暫時安全了一些。而李傕、郭汜卻讓馬上到手的劉協,逃出了自己的手掌。到了黃河北岸,劉協慢慢東歸的旅途,可以安省一些了嗎?​


歷史深處和您一起重新打開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