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被稱為一代能臣,為何其下屬兵丁對普通居民如此殘忍呢?

我的心只能容下你一個


寧殺錯一千不放走一個,這是曾國藩在攻破南京時縱容湘軍實行屠殺政策時的心態!

洪秀全反清的思想指導是什麼?極其狹隘和排外的“拜上帝教”,這對當時的清朝社會和倫理道德都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和破壞!

太平軍在這種思想的控制下,散發出來的戰鬥意志是令人膽寒的,不要說湘軍,就連曾國藩本人也是吃過很大苦頭的。

而更為重要的是,身為儒家弟子,曾國藩在面對洪秀全這種造反的“異教徒”,心理上是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在他看來,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的所有農民起義,即使前期受到宗教的影響,但在隨後的過程中無一不是在儒家思想範疇內進行最大限度的軍事活動。

但洪秀全不一樣,他至始至終使用的都是“拜上帝教”,每攻下一地都會破除孔祠,砸毀文廟,事實上已經成為儒家最危險的敵人!

而從1853年開始,到1864年止,南京城作為太平天國的根據地長達11年,曾國藩無法保證城中的居民受到“拜上帝教”的影響有多深。

他不容自己有失,更不許湘軍再造成大規模的傷亡。

當然最重要的是,為防止太平天國的高層人員以普通百姓的身份隱藏起來的可能性,既然如此,那就只有殺,才是對自身安全的最好保證!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湘軍的構成體系屬於自行招募,軍費來源都必須自己籌備。

湘軍跟隨他鎮壓太平天國,沒有什麼大的理想,主要還是為了升官發財。

南京城作為太平軍的根據地,在湘軍眼中自然也存有無數的財寶,所以只有通過殺、搶,才能匯聚財富。

既然是殺,那還去區分是太平軍還是普通民眾幹什麼?

在曾國藩看來,多此一舉!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大家好,我是小童。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資金來源

湘君可以說是一支野軍,一支自己拉起來的隊伍,當時是沒有朝廷供給軍餉和糧草的,或者說清朝也沒能力去養活這樣的一支軍隊。但是行軍打仗總是要有花銷的,資金哪裡來!除了募捐來的極少數,大部分資金只能以戰養戰,要不然怎麼養活隊伍。可以說,屠城搶劫是無奈之舉。

2.震懾作用

當時時局動盪,硝煙四起,如何給敵人最有力的打擊是重中之重,攻克一座城池進行屠殺,再守城的敵軍心裡就會造成恐懼。

3.出氣報仇

湘君大多是農民出身,而且很多是相親鄰里,看著好兄弟倒下,心裡自然是想報仇雪恨,不屠城怎麼能消心頭之恨。





歷史上的小書童


這個問題確難回答,這也是當年曾國藩不願做官的主要原因,曾深受儒學和道學的影響,認為自己手握重兵,殺戮太重,與當初剛入仕途的理念不付,如果辭官,可能一家一百多口面臨滅門的威脅,其當時根本沒有退路,只有硬著頭皮往前走。讀過歷史的人們都知道當時的中國,八國聯軍踏土橫行,各地民眾義憤填膺,群雄四起,最以太平天國為主。清,對外軍束手無策,只能聽從城下之盟的號令,剿滅義軍。何為義軍,也就是掛上標誌為軍,取下標記為民,敵進我伏,敵退我生,搞的湘軍也確實頭疼,最後也只能挑刺帶肉。這就是政治,政治是殘酷的。


醉臥星晨9


屠戮搶掠,這是曾國藩激勵湘軍的主要手段。一到攻城時,曾國藩就向部下許諾:攻下撐來,大索十日!湘勇拋家舍業為什麼,不怕流血為什麼?他們跟著曾國藩幹什麼?為的就是升官發財,為的是就是搶劫。

所以,湘勇所到之處,都是人間地獄。太平天國時期中國一億人口的損失,幾乎曾國藩、曾國荃這哥倆造成的。


Spring22233


清末,朝廷無“道——即無‘政’”。曾國藩就成了朝廷養的一條狗,為其盤剝百姓衝鋒陷陣。他的士兵甚是豺狼虎豹,這就不足為怪。他不面目猙獰,獸性十足,誰會讓其搜刮呢?您說對不對?


手機用戶57767374985


兵兇戰危之謂也。湘軍士兵多為湖南農民,不懂崇高理想,只見殘酷現實。所以冒死上戰場者,不為保皇愛國,只求升官發財。教化遠不如利益更能激勵其殺敵立功。因兵餉不多且時有拖欠,戰利品才是普通士兵主要收入。只有打勝仗才能搶到東西,所以曾家兄弟不得不縱容湘軍無度搶劫,這樣才能保證建功立業,封侯封伯。


lamajoy


曾屠夫能臣談不上,充其量就是一軍事頭領!


夜色242860990


曾國藩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確實是殺死了不計其數的人,手上有鮮血。他不是反對人民,而是解決戰事,訴求和平的不得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