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餐飲行業越來越難做是公認的事實,但是也不缺乏成功的餐飲品牌。我們發現,大多數成功的餐飲品牌背後都有其相似的成功原因。那麼,對於那些開著開著就“死”了的餐廳,他們有沒有什麼特點呢?

餐飲創業看似容易,實則難

開一家餐廳看似十分容易,只需要找幾個人合夥人,或者就只有自己,盤下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店鋪,在僱傭上一群服務員,幾個廚師,這餐廳就算是開起來了。然而過去的開店思路早已經跟不上如今這個時代。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現在餐飲越做越精緻,花費的金錢和心力也越來越多。以前,一個像點樣子的餐廳甚至夫妻兩人就足夠運營起來。而現在不管是門店裝潢需要極大的精力投資,好的地段需要很多的資金支持,甚至服務員的培訓這一關就難道了眾多餐飲人們,可見開好一家餐飲門店越來越難了。

那些“死掉”的餐廳都有啥特徵?

在看到了那些顧客盈門的餐飲門店,看到了那些獲得很好的資金回報的餐飲品牌之後,就以為只要自己照著他們做就可以獲得同樣的成功。殊不知,品牌本身的特色可不是那麼好模仿的,而且你做別人做過的事情,只能模仿別人是無法獲得成功的。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營銷大於產品

營銷一直是各大餐飲企業最常用到的東西,現如今在互聯網信息的海洋裡,如果可以依靠前期的營銷吸引顧客,那不愁沒有新的顧客到來。而之前人們趨之若鶩的網紅店們就是通過前期的營銷來吸引顧客。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不管是什麼樣的點子,只要有噱頭,只有看起來足夠新穎是別人沒有做過的,那麼通過這樣的營銷就可以吸引到足夠的顧客前來打卡,尤其是現今喜歡新潮東西的年輕客群們。但是這樣做的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那就是無法留住顧客。空有噱頭華而不實的產品,最終只能讓顧客消費一次,就不會再來。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答案奶茶、泡麵小食堂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曾經這兩家餐廳藉助抖音大火,然而在產品端卻做的並不出色,吃一碗泡麵要花四五十元,在顧客心中沒有產生與之對應的價值,自然無法持久,如今只能是轉讓或者關門。

資金預算錯誤

開餐飲門店看起來簡單,但餐飲行業並算不上暴利行業。其實餐飲行業就是靠著一單一單的銷售,一位一位的顧客賺錢的,而一家合格的餐飲門店前期投入是巨大的,目前來看,高漲的物價、人力等成本更加劇了餐飲門店的持有成本。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所以如何平衡成本和售價之間的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用好的材料,好的人工來做能招來顧客,但很可能賺不到錢。用差一些的材料,或者從會影響服務質量的方面縮減成本,那很大概率顧客下次就不會來了。很多餐飲人錯誤估計了成本控制的難度,無法找到平衡點,導致開店失敗。

盲目跟風

能夠料敵機先,搶先就發掘新的市場,並進入其中,那麼就可以很容易的獲得成功,比如麻辣誘惑專做麻辣燙,他在麻辣燙還沒有火起來的時候就進入市場,所以獲得了成功。而後面的人在看到麻辣燙的成功後紛紛跟風開店,而這時市場早已被先起的鳥兒佔據,跟風者自然撈不到什麼好處了。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除此之外,盲目跟風還會讓自身品牌陷入與原有品牌的直接對壘,除非你做的非常出色,並超於前人,不然很難在顧客心智中立足。因此,即使是站在投資的角度來看,盲目跟風失敗的幾率也是很大的。

自嗨創業

自嗨創業比起上面這些都更加可怕,有些餐飲創業者,手裡有大量的資金,卻對餐飲行業並不瞭解,選什麼品類、開在哪裡、價格賣多少等等,都不經過市場調查就隨意制定,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認知。後果往往會造成開心創業,掃興而歸,失敗之前都還一直處於自嗨狀態。

不注重用餐體驗

海底撈的成功說明了顧客用餐體驗的重要性,一家餐廳只有好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如果顧客沒有一個好心情去品嚐這些美食,那麼餐廳的顧客自然會越來越少。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在用餐體驗方面,除了要有好的服務之外,更需要在餐廳諸多細節上下功夫。比如餐品的擺放、就餐用具的位置、以及餐廳設施是否有損壞等等,這些都是影響顧客用餐體驗的重中之重。

與其“等死”,不如“求死”

求死就是要做最壞的打算,而做最壞的打算就是要有憂患意識,要未雨綢繆,要在方興未艾時就思考自己的退路,思考可能遇到的壞結果。要有憂患意識、懂得思變的餐飲門店是不容易倒下的。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不懂得思變,沒有憂患意識的結果就可能像俏江南、湘鄂情一樣沒有給自己留有足夠的退路,一個風波就導致了自己的衰亡。又或者像當年的柯達一般,當時佔據了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但是卻驕傲自滿,沒有提前嗅出市場的風向已經轉變,於是就此落寞。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而懂得思變的,懂得未雨綢繆的餐飲公司,不會將自己的籌碼放在一個籃子裡,市場是不斷變化的,很多時候下一場風向在哪裡可能並不會很容易就能被發現。那麼這是最重要的就是儘可能掌握更多的籌碼。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在這一點上我國幾個著名的互聯網公司是最好的代表,他們通過不斷地分散自己的投資到那些看起來有前景的中小企業或者行業裡,或者通過收購,或者通過投資,總之儘可能的掌握住可能的風向標,通過這樣的做法基本可以保證自己未來的發展不至於落後。

為什麼有的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而餐飲門店自然也應當有這樣的意識,實力強勁的餐飲品牌,比如西貝、海底撈等就可以在除了自己的本業以外,押注其它的餐飲業態比如西貝之前做快餐,後來轉變為做小吃,海底撈也有自己的冒菜品牌等等。而小餐飲門店就應該實時掌握現在餐飲最新的風向是什麼,讓後優化自己的管理團隊,服務制度,帶給顧客更好的體驗。

總之,幹餐飲絕非易事,裡面的門道有很多,經驗和理論的相結合才能對餐飲經營更有利。筆者總結這些“失敗者”的經歷與特徵,也是想諸君在餐飲經營上可以有所規避更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