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初五,農村人都在幹啥?

鄉間一抹陽光


大年初一到初五,農村人啥也沒幹,就是在走親戚。

初一一般都在男方的媽家過,兄弟多的,都在初一回自己媽家,大家坐到一起說說你搶到了多少紅包我搶到了多少紅包,要不就是說說東家長西家短的,反正也沒啥正經嗑嘮,就是你一言我一語的,反正就是為了回自己媽家坐坐大吃一頓。

初二都是回女方孃家。有的過年之前就把禮物送過去了,初二回家就是個胡吃海喝。家中姐妹多的,每年的初二都得坐到一起打打麻將,要麼就是玩撲克。回到孃家的女兒一般是不做飯的,吃現成的喝現成的,盡情的享受一天女王般的日子。

初三初四初五也都是出去走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的,按著遠近親疏的順序來安排每天該去拜訪的人家。


羞畫麟臺


座標河北邯鄲魏縣,說一說我們老家的活動流程。三十晚上大人打麻將,看電視;年輕人喝酒看電視;小孩子基本上放炮,然後回家看電視。

初一凌晨,一般都會早起。有兩輩家族的一般會到年齡最大老人的家中集合,跪拜祖宗後,開始給長輩拜年,然後就是出門找鄰家長輩拜年!上午基本是年輕人的時間,同學,朋友集結一起,去給各家長輩拜年,中午當然是過年第一頓酒了(「・ω・)「嘿。

初二到初五基本上就是走親戚的程序,各家親戚一般都要走到,帶著禮物,到了走街串巷的磕頭拜年,中午飯後返回。

簡單總結的就是,磕頭 喝酒。基本是我們老家的所有了😂


看世界繁華滄桑


問題:大年初一到初五,農村人都在幹啥?

不同的農村地區有著不同的年俗,雖然大體上相同,但在具體的每天的娛樂活動上多少也有差異,那麼農村大年初一到初五,農村人都在幹啥呢?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家鄉這裡的年俗吧。

大年初一應該是從除夕夜的凌晨開始算起的,凌晨是祈福的時間,村裡面的老人們會到村子裡的廟上去上香燃放鞭炮,祈求當地的各路神可以保佑來年萬事大吉,有給兒子求媳婦的,有給孩子求孫子的,有給家庭祈求平安的,等等。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天還未大亮,就有人起床燃放鞭炮了,這個鞭炮是吃初一早上的餃子的,起的早表示這家人勤快,在新的一年裡將收穫多多。吃過飯後這一天是不走親戚的,家裡的老人會給小孩發一下壓歲錢,鄰里之間相互聊聊天。

大年初二是拜丈人的專屬時間,家家戶戶只有有女兒的這天都在家等著迎接女婿的登門拜訪,準備好好酒好肉好好招待一番,女婿自然也是厚禮相送,以表對老丈人的孝敬之意。

大年初三、初四、初五,就是相互拜年的日子了,孩子們可以前往姑父、姨夫、舅舅等主要親戚家進行拜年了。沒有拜年活動的人則聚集在一起打撲克或者打麻將,這是我們這裡過年最主要的消遣方式,不知道其他地方過年除了拜年之外,是不是也如此呢?

另外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到初五晚上都要給去世的親人墳頭點燈,紙錢只有初一和初五晚上燒送。初五的早上也是講究吃餃子。大家也來說說你們家鄉的大年初一到初五都在幹啥吧?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大年初一至初五,農村人都在幹什麼。今天就讓我講講初一至初五的安排。

我出生在浙江寧波的小漁村,屬東海區塊。

我不知道別的地方的過年風俗習慣!我只知道我們寧波的年俗。

大年初一,在家村串親。只記得小時,天剛矇矇亮,爸媽早早起床,把準備好的拜歲錢塞進了我和哥哥的新衣服口袋,把口袋塞得滿滿的。一般早上5:30正式起床摸了摸口袋,發現口袋已裝拜歲錢,臉上總是露出燦爛的笑臉,嘴巴在唸過年了!穿好新裝,馬上洗臉刷牙,吃過早點,馬上起身,第一家就是婆爺,第二家姑伯叔,一戶接一戶串拜,都是爸爸拎著禮物,帶著兄弟倆串拜,媽媽呢!早上時早早給我們收拾好了,就去行祠廟拜廟神了!

初二,小時候,去外婆家走親,舅舅家,姨媽·表兄妹家;成家了,有媳婦了,早準備了精貴的年禮,有兩條大中華香菸,一對精品茅臺,還有別的精品流行禮物,帶著自己的兒子,一家三口,去丈母孃家拜年。到丈人家,祝爸爸身體健康;祝媽媽萬事如意!大魚大肉,碰酒划拳走一個,好不熱鬧…

初三,離了丈母家,去老婆娘家的親戚家拜年,帶上年禮,各家各戶走個遍,吃個遍。嘮嘮往年往事,談談新年如何分配安排…

初四初五,學習時代,是屬於自己的天堂,到處同學朋友家,東家吃西家,禮尚往來,談談自己來年的藍圖,說說自己的學業何方。

過年是中國的傳統,東南西北各有特色,每年過年總有一番愜意!

我在這裡祝福大家新年愉快,萬事如意!芝蔴開花結結高!






用戶抖音之


初一:早上七點左右起床,洗漱完畢後開始放開門炮!寓意開門紅!接著由家裡長輩帶著去給村裡長輩磕頭拜年!村裡長輩一般會準備很多點心在家等著,還有紅包!基本到早上九點多結束,拜完年後就回家吃餃子!吃完後基本沒什麼事,大家要麼坐在一起拉家常,要麼坐在一起打打麻將!

初二去給舅舅拜年,準備點菸酒孝敬舅舅,舅舅也會包壓歲錢!

初三準備菸酒到姑姑家拜年!姑姑也會包壓歲錢!

初四初五基本沒什麼事!初六大家都差不多上班了!


徽菜記憶


初一早上選吉時開大門,放炮。去山神廟上香,回來依次給天爺(上房屋簷下)、灶爺(廚房)、門神(大門)、祖先和財神爺(上房桌子上)上香燒紙錢磕頭放炮(早晚各一次,一直到大年初三下午送紙送神)年初一到初三一直如此。

初三下午送紙,把包好的紙錢燒在祖墳。

初四開始串門走親戚,初九初十看社火,十五過元宵點燈籠,十六送神,天爺、灶爺、財神爺、門神、燒在東南西北(吉祥的方向,每年的方向都不一樣,全村人送在一個地方。

十六一過大年完






甘肅小強


說說水煮魚從小到大所見的除一到初五吧!

初一凌晨0點,開始放鞭炮,迎新年,一般從三十晚上23.55開始放,連到初一00:05左右,也叫守歲,合著電視春晚的聲聲祝福,新年到了,這時候,微信祝福連長串,電話祝福打爆,信號一直擠爆狀態

初一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晚輩先給長輩祝福,長輩回以美好祝願,繼續開門放鞭炮,迎新年,接著兒子媳婦要給爸爸媽媽端上紅棗茶或湯圓,寓意甜甜美美,團團圓圓,然後開始挨家挨戶拜年;下午可是自由活動時間,可以一家人打打小牌,小朋友可以各自找夥伴玩,一天就這麼舒舒服服,開開心心,嗑嗑瓜子,喝喝茶,聊聊以往和未來中愉快度過

初二一般都是回孃家的日子,男人們帶上新年禮物,老丈人的酒,丈母孃的糕點,左手兒子,右手女兒,陪著老婆歡歡喜喜回孃家,女人的歡喜,孩子的歡笑,男人的最成功的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完美

初三,初四就是各家親戚輪流吃飯,打牌逛街娛樂,聯絡感情

初四晚上24點,準備迎接初五財神日,也是農村人最慎重的,畢竟誰不喜歡毛爺爺呢,早早的點上蠟燭,恭恭敬敬敬上香,畢恭畢敬磕頭祈禱,新年財神爺照顧照顧自家,(且當是每個人心的的美好願望吧),這一晚蠟燭是不熄火的,初五一早起床繼續鞭炮迎接財神爺

過完初五,基本“年”也就過完了,各自繼續為生計忙活

水煮魚祝大家初一到初五吃好,喝好,玩好,新年好





水煮魚FLW


大年初一早上吃完早飯。全村人都開始熱鬧起來。

都在自家的叔伯親戚家,串串門,磕頭拜年。

一年到頭來,在外務工人員回到家裡,看看家鄉的父老鄉親。

初二開始走親串友,先去父親的外婆家,如果這輩親戚不走了,就去自己的舅舅家,再去姑姑家。

在十幾年前,初五之前是走不完親戚了。一天串一家,有多少親戚自己算。因為那時候交通不方便,全靠11路多行。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小車了,帶上禮品,放下喝杯茶就串下一家了,方便的話一天兩天就搞定了。



feiyang緣


我家是農村的,寫寫我家的吧。

♢大年三十,一家子團圓,相當於是父親這邊第一階梯親戚的聚會。

♢大年初一,父親這邊第二階梯到遠方親戚的聚會,比如爺爺奶奶的侄女外甥女的一家人。很多人來我家吃飯,卻不認識我。大概能來二十到三十個人,兩桌子坐不下。

♢大年初二,母親那邊第一階梯親戚的聚會。比如舅舅,姨媽,表哥這些。因為比較遠不是一個市的,所以一般他們都是早上出發,來我家吃個午飯,然後我們跟著去外婆那邊,吃個晚飯。

♢大年初二到初五,我們就一直在媽媽邊的親戚拜訪。

♢大年初六回家直到元宵,我們會斷斷續續去回訪一些大年初一來過,比較熟悉的親戚。


百趣談


我記得過年在農村過,還是比較有儀式感的,而且多年不變,一直傳承,特別是老人,就像一種信仰一樣,每年都重複做著,初一早上會去家族中的長輩家裡拜年,一般會拎上禮品,比如酒,水果和糕點,牛奶,記得小時候有送餃子的,一般是兒子給父母送煮好的餃子,天不亮就有放鞭炮的,家門口會放根棍子,大早上有老人孩子在街頭點火,烤火,寓意未來一年紅紅火火。初二一般是走孃家的日子,出嫁的姑娘會一家出動,帶上禮品回孃家,然後還要給孃家的別的叔伯爺爺之類的親屬挨家挨戶拜年送禮品,然後這些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初三一般是那些年齡偏大的出嫁姑娘回孃家,初四初五就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串門送禮品,初五必須包餃子,叫捏五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