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博導被曝壓榨辱罵學生:“垃圾一樣的東西,有什麼資格休息”。你怎麼看待?

提問達人魔力俠


這個問題很複雜。

其實現代的許多學生缺乏方向感,並不知道自己畢業以後能幹啥,怎樣做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用人單位如何衡量你的水平等問題。他們很多都認為混個畢業證就行了,至於拿到畢業證,能有多高水平,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並不清楚。因此在上學期間缺乏動力,自然而然就很難把事情做好。而對於一個迫切希望出成果,出成績的老師來說,這樣的學生滿足不了他的要求。我覺得這是造成這位老師口不擇言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學生和老師之間更多的應該是互惠互利的關係,作為導師,肯定希望招到勤奮的學生。學生勤奮,多出成果,對老師大有好處,對學生好處更大,因為這是衡量你水平的標準,是告訴別人,在這一階段你比別人強的證據,是學生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敲門磚。明白這一點,把它變成努力的內因就好了。但人各有志,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這麼想,都會這麼做。

這位導師很顯然被壓力衝昏了頭腦,學生也可能真的不夠勤奮,但不管怎樣,心態放好最重要。


K47284652


我兒子是985大學畢業,2010年大學畢業也保研了,但他堅決不讀研,除了為了儘早減輕家庭負擔之外,理由就是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做學問淺了,做實操高了,讀愽很難拿學位。你有真本事,老闆(研導.博導稱謂)會找理由不放你,讓你幫他做項目,為他的名利出力,你沒實力,就得給老闆數目不菲的錢,讓他幫你想辦法拿學位!所以三五年拿不了碩士學位,六七年拿不了愽士學位的不乏其人,幾乎所有大學生都稱研導,博導為老闆,即可見學生與導師的對應關係。所以老闆罵學生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當醫療,教育也金錢至上時,這社會就出毛病了!古往今來貧賤之人始終占人口絕大多數,商業化運作醫療,教育必然使絕大多數人缺醫,少教,看不起病讓人失去現在,讀不起書使人沒有未來,一個絕大多數人失去現在和未來的社會制度是不合理的。我不妒富,也不希望追求結果的平等,因為這會失去示範效應,使社會失去發展,前進的動力!但對生命權和教育權,只要是人就應站在同一起點,就應平等,機會均等才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源動力。


水鄉張光偉


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一茬不如一茬,記得八幾年以前的人看到孩子的老師都恭恭敬敬的對老師說:我家孩子在學校聽話吧?不聽話揍就行。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打了,回家都不敢告訴家長,怕被家長批評,那時候的學生看到老師都會心生敬畏的,害怕老師的。現在的學生(甚至小學生)對老師別說敬畏之心,連最起碼的尊敬都沒有。那時候的孩子在學校挨老師打罵了,家長會認為自己孩子肯定在學校不聽話了,老師才打他的,老師肯定是對的,那時候的家長都會這樣想。所以那個家長知道老師批評後,會再次批評甚至打罵自己的孩子。當然,那時候的老師不管他教學水平如何,大多數道德水準都很高的,平時都會注意自己言行舉止的,注意自己為人師表的。記得八十年代以前不只是唸書是這樣情況,就連學其他的,或者跟人當學徒,那個師父看你做得不好都會態度很嚴厲的,曾經那個學木工的學徒,都會挨木工師傅板子的,嚴師出高徒嘛!現在世風日下,道德大滑坡,道德底線崩潰,人心都變得不好了,才造成這些複雜的社會亂象。每個人也別怨別人,人人都有責任,人人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整體社會道德不提高,人人不能發自內心的從本質上改好,人人不能發自內心的想: 這個社會道德淪喪到這一步,我有責任!我先改好!如果不能這樣的話,那這個社會是沒救的。


芸芸小卒中至微至陋者


這個博導初心或許不錯

恨鐵不成鋼,怒其學生不爭。

說實話,現在都很流行標題黨,或者是斷章取義,奪人眼球。

光是隻言片語,和部分聊天記錄,肯定會讓很多人忿忿不平。

比如:上海交大博導辱罵學生垃圾

但是,如果我們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之後,看法可能會有一些改變。

比如,這個教授本身真的是大牛,不是那種注水的博導。

我們看他的簡歷就知道了:

2001-2005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就讀,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2011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先後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和谷歌公司美國總部工作,擔任算法科學家。

2010-2015年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新加坡高等研究院(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Advanced Digital Science Center Singapore)擔任研究科學家。
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系特別研究員/長聘教軌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組部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計劃專家。

想一想這樣的牛人,看到非常不爭氣的學生:

在實驗室的學生,分配給他的重要內容,重要比較,圖表一個都沒做

如此生氣是不難理解的了。

相比較之下,還真的是太low太low了。

說實話,現在年頭老師也都學精明瞭,家長寵著、媒體慣著,相關部門則是和稀泥,就怕出點事情,所以,老師都對學生愛理不理了,反正你的前途和我也沒啥關係。

所以,我說這個老師的初心是很讚的,本意是為學生負責。

這個教授方式欠妥!

但是,方式肯定是欠妥的。

罵的太難聽了,真的是外人看了都受不了,別說那一群高學歷人群了:

“滾、垃圾、白痴、文盲、吃屎……”

這真的不像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說的話,而且,尤其是結合目標教育中導師制的一些弊端:

很多導師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壓榨學生、辱罵學生、惡意延畢學生更是常見。

再怎麼樣,也不能這樣辱罵學生。

職稱、榮譽、科研水平跟人品道德真的真的真的一點兒關係都沒有。我之前讀研究生的時候就發現,有些博導人品真的不咋地。

倘若是事情沒有被曝光,學生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因為論文評審、學歷等全都是卡在導師手裡,自然是敢怒不敢言,學校也是不會真正關心和介入的,也正因為如此,導師才肆無忌憚,隨意辱罵。

但是,這事情曝光之後,輿論熱潮之下,學校就會介入了。雙方處境一下就顛倒過來,為了維護學校聲譽,老師自然是要被責罰的。

所以,不出意外,最終,上海交大還是對老師進行了處罰:


不知道大家怎樣看呢?

有啥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馮起升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交大博士生導師倪某,在學術交流群裡要求學生無休工作,並辱罵學生稱“你們這些垃圾、白痴,有什麼資格需要休息”。該事件引發軒然大波。但是,筆者想到的是:

一、該博導為何辱罵學生? 看該博導的履歷,受過高等教育,精英教育,一般情況下,怎會如此不顧顏面,斯文掃地? 一個研究生,導師要求的重要內容,重要比較、比較試驗,一個都沒有做。換做筆者是導師,也會勃然大怒。上海交大研究生,全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就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學業的? 筆者念在職研究生的時候,寫畢業論文,好像導師就指導一個範圍,然後就是等你成稿了,答辯之前看一下而已,所有的材料收集、數據收集等都是自己一點點學起來的,自己做起來的。現在有老師指導該做哪方面的工作,學生卻不珍惜,真是奇怪!有的研究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只是掛個名而已,這個博導還是比較負責任的。

二、學生為何一點事情沒做? 作為一個成年人,筆者不能理解那些研究生的做法。幾件事情一段時間裡面一點都沒有做,是不會,還是故意?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真正原因。筆者不得不說他們成年了,學歷也高,但這種做事態度,以後進入職場怎麼辦? 記得筆者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同一備課組的老教師安排工作,那是必須必地馬上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邊,趕緊把組內的工作做好,半點拖延不得。記得有一次,筆者要上課前,備課組長:“XX,今天你按照這個範圍出一份限時訓練啊。”然後你上完兩節課,剛坐上位置,還沒來得及喘口氣,“XX,試卷弄好了?快點去印出來!”。這就是職場裡面的工作態勢。在職場裡,要求你的工作當天完成就當天完成,沒做完是自己沒本事,自己開夜車去,把自己的睡覺時間休息時間搭進去,哪裡還請假休息?那是斷斷不可能的,也沒有資格這樣做。

三、網友曝光的目的是什麼? 是博取同情,換取社會對研究生、博士生的關注?還是想擴大影響,逼迫學校換博導?中國在讀博士生有多少?每年國家投入多少? 接受著國家提供的精英教育,就要學會承受常人難以想象之壓力和承擔重大的科研重擔。 該事件明顯是學生錯誤在先,老師情緒失控在後,在憤怒的時候,什麼話說不出來?現在網上對該博導一片口誅筆伐,作為導師,還要應付這些麻煩,實在不值啊!誰之錯?誰之過?至少博導不該負主要責任。

四、為何該博導要帶50個研究生?是上海交大電子系有博導資格的人實在有限?還是該博導的研究需要這麼多學生?筆者認為,不如把50個人再刪選刪選,把那些準備混文憑的踢出去,安心帶一批想搞科研的研究生,把能成為人才的人培養出來,把那些要“尊嚴”的人請出去。


這件事筆者一直關注,事件處理結果也在意料之中。不過,不贊成那些研究生做事態度和曝光行為。徒弟要學師傅的本事還得師傅腆著臉求你學求你做?沒這理。影不影響畢業筆者不敢妄加揣度,不過希望這批被罵的研究生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不想再跟倪教授,趕緊離開吧!還有,記得自己應聘工作時,不要提起自己曾是倪教授的研究生。也希望搞科研的人少一點玻璃心,少一些巨嬰!這樣中國科技才有真正的希望。


Scarett


A:你的導師天天催你,罵你,恨鐵不成鋼,但是給你發工資,花很多時間幫你改文章,指導,最後你出了不錯的成果,按期畢業,出來以後高校企業都給你offer。

B:你的導師很nice,從來不催你罵你,但不給你指導,對你沒有按期完成規定質量的文章也放任不管。最後畢業延期甚至不能畢業,導師也無能為力:你沒有達到畢業要求我又能怎麼辦?

你選哪個?換位思考一下:你沒發文章導師少拿錢嗎?評不上職稱嗎?很多教授早就tenure了。他何必罵你,push你呢?

畢業拿到PhD以後的過來人,我相信都會支持教授的。結合上下文來看,我認為罵得不冤,反而學生要感謝這位教授。有時候嘴上罵得難聽但是晚上還得熬夜幫你改你那寫得像屎一樣的文章。

—— 一個工科PhD


Steve149503194


表侄今年985研究生剛畢業,之前每次叫他來家吃飯,他都是各種忙,細問之下很多雞零狗碎的事情,比如導師換辦公室,他要去幫忙搬東西,還要聯繫收破爛的來賣不需要的報紙雜誌。比如下雨了給導師送傘,比如去接導師的孩子放學。。。。。。很多碩導博導都有自己的項目,手下的學生便是廉價甚至免費的勞動力,好點的會給點,一毛沒有的也有。現今社會的金錢至上觀,教育也開始商業化運作。截圖裡的博導有“重要內容,重要比較,圖表,比較實驗,一個都沒有做”的內容,即使沒完成,可以教育但不可以侮辱,動輒就是叫喊讓學生去吃屎,這樣的博導斯文何在?


北漂虎媽


這位進入千人計劃的副教授博導有真才實學,他對學生恨鐵不成鋼的指責心態我超級讚賞!

請注意我說的是心態而不是措辭,措辭是錯誤的,這點不必討論。

我兒子上大學了,我特別希望他有個這樣敢臭罵他的老師,很遺憾我兒子的學校檔次不高,他尚且沒有資格成為倪老師的學生。

現在的訓誡教育已經基本消失了,甭說打了,恨鐵不成鋼罵兩句,都可能會惹來天大的麻煩。

看到不思進取、沉迷遊戲、精神頹廢的學生,臭罵他幾句,以激發其羞愧心,促進其反省,省省吧,現在腦瓜正常的老師都不敢這樣做。

從被節選的對話中就可以看出,這位副教授是個很認真負責的人。 因為對學生的懈怠極度不滿,公開說了髒話,被別有用心的學生捅出來,受到了通報批評和停止教學的嚴厲懲罰。

爆粗口當然是不對的,但這種處理太狠了太過了,不僅是對其認真負責態度的打擊,也是對全國老師們的負面警示,以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糊弄他們畢業就了事,他們的未來跟我有什麼關係?萬一批評過後他想不開做了蠢事,我自己吃不了兜著走,這又何必呢?

我記得比爾蓋茨曾公開告誡過年輕人,不要把所謂的自尊看得太重,修煉自己的本事才是正道。

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還是個發展中國家,很多年輕人卻學了一身白左的毛病,唉😔


奧卡姆剃刀


在群裡罵學生,有人說是博導不對,也有說對,有反對的也有支持的。作為一個教師,完全可以理解這位博導老師的心情。這裡邊博導說了“……重要的內容,重要的比較,圖表,比較實驗,一個都沒有做”。想想看,研究生了,這些可是研究的方法和過程啊。這些都沒有做,那還要做什麼?所以才有了博導關於休息的那些話,“你有什麼資格需要休息”,看來博導的憤怒不是無緣無故的。而且這位博導認為“等把自己錘鍊成牛人,再提休息兩字”,所以博導的意思很明確了,應該就是:學生太懶散,該做的事情沒做,這樣無法完成學業。這是這位博導表達的非常明確的態度和對學生學業的評價,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是最明白無誤的指導了。至於方法、態度問題,我想一個處處想著保護自己的“佛系教師”,對於學生來說恐怕不會是有多大幫助的老師。所以對於這位博導老師的刁難,肯定是不利於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的。


雲山林風


看了問答下面的微信圖片,很氣憤。如果這是真的,不得不說高學歷的人道德敗壞起來更嚇人,竟然敢這樣明目張膽的辱罵學生。言語的粗俗和無情,和罵街的潑婦有的一比了。

我沒有考研也對研究生的畢業程序不瞭解。但是我明白一點,博導肯定在研究生的畢業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才能肆意拿捏自己所帶的研究生,壓榨他們的勞動力。才會出現研究生在校因導師的不公平對待抑鬱、自殺的事件。



士可殺不可辱。首先非常贊同能站出來揭露這些醜惡一面的人,這要有很大的勇氣,捨得把自己的前程放到一邊來伸張正義。現實遇到導師壓榨和辱罵的研究生肯定有,可是很多會為了自己的畢業和前程選擇忍下去,忍到畢了業也就再也看不見了,也就不用管了。

在這我想給一些想讀研究生課程,特別是農村家庭條件不好的學子們一些建議。研究生不是逃避就業的好辦法,研究生畢業也沒有以前含金量重了,研究生畢業也不好就業了。還不如早就業積累工作經驗,為家裡減輕壓力,同時自己也不用揹負過重的家族壓力。兩方面有利何樂而不為呢?



尊師重道,教書育人,老師是一項神聖的職業。可這些年來有的老師為了一己私利,早把育人的職業本責,丟到了九霄雲外去了。希望將來研究生程序能夠更完善,讓心懷不軌、道德低下的人無漏洞可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