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職院校的職稱評定幾乎就看材料,幾篇核心期刊論文,多少項目課題,你的看法?

hfzyjsxy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高職院校評定職稱看個人的材料,如核心期刊論文、課題項目,算是當下職稱評定中較為公平、公正的模式,也是不少院校人事部門採用的評定方案。小西覺得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量化",如什麼層次的期刊論文幾分、什麼級別的課題項目幾分都有明確規定,作為老師有努力的方向和奔頭。

作為老師,相比傳統意義上的"主觀評定",職稱評定失敗起碼能知曉差距在哪裡,而不是一句安慰自己的"今年運氣差一些"話語。不少院校2019年的職稱評定開始,湖南省不少高職院校今年開始"校評",人事處的領導在省內高校到處學習成熟的經驗和方法,儘量保障評定過程的合理和公正。

但是,這樣的職稱評定真的合理嗎?

在職稱制度改革中,要求去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是大趨勢,也說明單獨看論文和課題是不合理的。尤其是作為高等院校,"教書育人"是最核心的,但是如何量化每個教師的"教學"依然是個難題。

不少老師說我雖然沒有課題和論文,但是我上課好,學生們喜歡。這個點沒有錯,但是這樣說的老師不在少數,如何進行量化區分依然是困擾教務處和人事處的難題。之前有高校試點過教學評分,部分上課好但對學生嚴厲的老師,被學生故意給低分,導致部分老師們為了評分甚至給學生透露考試試題。因此,目前職稱評定中教學佔據一定的評分標準,不過量化更側重於教學多少、是否有教學成果獎等,而不是來自學生對課程的認可。

小西覺得不少院校定崗定編的措施挺不錯,如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科研型,不同類型定位的老師職稱評定標準和考核不同,讓更多的老師選擇自己合適的崗位和可盼的晉升渠道,你說呢?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不僅高職院校基本如此,211,985大學也主要看發表SCl論文的總影響因子(雜誌每年被引用的平均數)歐美各國也是基本如此。擔任教學任務的還要參考學生匿名評分幾位教師聽課評分及出版教材水平。而科研項目經費和論文數量水平佔主要份量。


秦浚川


沒那麼簡單,不過本科院校其他學校都也比不多,


無痕牛博


論文、項目、專利、獎勵,評職稱主要還是看這些易量化的東西。悲哀的是,這些都可以獨立於教學質量。不少教學質量好,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但或欠核心論文,或欠項目,連參評資格都夠不上。也不少教師,教學質量極一般,甚至差,但有論文,有項目,有獎勵(信息化教學比賽獎勵),順利評上。我說的是高職院校。


手機用戶50825882353


說句難聽點的話,高職院校的老師平時教學工作事情也不少,學校經費不太充裕。在這麼惡劣的科研環境下(與雙一流高校比),還讓老師發核心期刊,拿項目課題,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不同類型學校的職稱評定標準肯定不能一樣的,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學校教職員工評價標準也要相對應改進。


Topgun2000


應該看誰教案寫的好?應該看誰教學評價分數高?應該看誰更受學生歡迎?應該看誰年終考核優秀?應該看什麼?


化學老師86866693


逼得一線教師無心教學,天天為了職稱搞科研,發論文。結果是可沒全身心投入,科研也是臨時抱佛腳。一切都是形式,可學生被耽誤了!畸形的教學模式!


feelingzhongxiao


論文和項目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不看這些,人為的因素過盛,只會更加缺乏公信力!這種苗頭已經在職稱評審中出現。


用戶4371874437019


不看材料,難道,要看顏值?...職稱主要是看專業高度,與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道德模範等還是有區別的吧...就算是師德,也要進行量化,轉為材料的...實踐教學,現在也沒有標準...改革職稱評審制度不等於一切歸於虛無主義吧


手機用戶58609109218


不只看成果,重要的是還要進行答辯,看看論文是不是自己寫的,萬一是拿錢買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