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能在學校評上高級職稱?

學無止境1314


如今,中小學教師想評個高級職稱,真心不容易!不僅崗位名額指標少,而且僧多粥少,競爭激烈。

以"三味"長時的瞭解,現在若想評上高級職稱,必須做個“職稱熱心人"!

其“熱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熱心於追求各類榮譽的人。

對一線教師而言,有心申報高級職稱者,其學歷、資歷、教學工作量等,基本上是不存在問題的,關鍵是教學業績、各種教學競賽、年度評優評先等方面的榮譽是否夠級別夠份量夠數量;是否有結題課題;是否有發表的學術論文等。

評高級職稱,對所要求的一些資歷(如班主任年限、支教經歷、各類榮譽證及課題論文等,都要求必須是"任現職(中級)以來"的,任現職以前的,是無效的。

因此,在任中級職稱以後,就必須做好準備,儘量爭取獲得各種榮譽的機會。

記得在"三味"任教務主任那會兒,有位女老師,課上得很捧,教學成績也不錯,經常獲取教學榮譽證。由於當時她在課題、論文、計算機等方面都沒做什麼準備,因此,也沒打算評什麼高級職稱。曾幾次,"三味"有意給她機會去市裡參加教學比賽,她都很粗暴地回絕了我,弄得我也很難堪。之後,有啥比賽機會,我也就不再找她了。

現在評高級,對我們20年以上教齡的鄉村老師有了很多優待條件。她開始心動了,想評高級了。她多次對我說後悔當初。如今我們學校合併為新校後,老師增多了,再想爭取個參賽機遇,已經相當困難!

"三味"常聽網友們說,這些榮譽可以買或造假,但據"三味"所知,這真的不太可能。因為,審查環節很嚴格,且有責任追究制,領導不會去冒這種風險的。



第二,特別熱心於職稱評審政策的人。

若想評職稱,必須隨時關注職稱評審政策,隨時瞭解政策的變化。並且根據政策變化,細心對照自身的條件,在哪些方面還不具備,或不夠份量、數量,就得儘快抓住機遇去爭取!


三味聊教育


我的答案是:在高中或者規模大一些的中小學當然是業務拔尖、教齡較長的老師能率先晉升為高級教師,普通學校是校長副校長們捷足先登。

多虧我的同仁們不知道我在這裡吐槽,那就大膽說說我們鄉的情況吧:目前我們鄉在職教師有180多名,高級職稱的一共有10名,其中有4名在鄉中心校;另外6名,一名是鄉初中的後勤副校長,一名是鄉初中的常務副校長。剩下的4名,一名在暑假裡輕微中風,調到學校的圖書室了;另外三名尚在一線任教,其中一名是在下。

另外,今年才從中心校退休的三位教師,也都是高級教師。

您可以看出,我們鄉中心校是臥虎藏龍之地。誰要是偷偷往他們的會議室扔個磚頭,砸中的都是響噹噹硬邦邦如假包換的副高級5級6級教師。為什麼這裡群英薈萃?原來這裡面差不多全是下野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的中小學校長們。

職稱晉升得先比拼證書。包括省市級模範啊先進個人啊什麼的各種重要證書從校長、副校長們這兒過,他們想截留很方便,而且神不知鬼不覺。

我可以打個保票,您可以去無論哪個鄉鎮的中心校調查,我保證他們都至少有一張市級甚至省級的優秀教師證書。至於其他普通一線教師,如果你交際乏術,想得到個縣級的模範也是萬萬不能的。

當然了,應該說校長、副校長們都是教師群體中的精英,人家教學能力強業務水平高,學而優則仕。所以,他們能成為高級教師也在情理之中。

至於說“在高中或者規模大一些的中小學是業務拔尖、教齡較長的老師能率先晉升為高級教師”,這是因為這樣的學校管理規範,人家還得指望這些教師給學校創業績——想讓馬兒跑,總得給一些草料才好。


牟山花下客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論資排輩的現象比較常見,而且比較有市場。其次,必須有一定的科研項目。第三,工作要過得去,不能太差。第四,人緣要差不多,不能跟領導硬來。

▼歡迎關注百姓教育頭條號。位老師和你一起說教育,談高考,論考研,聊大學生涯規劃,如果您是學生,或者您家裡有學生,請持續關注,百姓教育為你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濤哥說教育


第一,必須像老賀有能力。

第二,不能像老賀一樣剛正不阿。

奉勸年輕人,別招領導不待見。


眼小散光


我們單位每年五個左右名額,各種主任,校長不上,一般人別想,主任的加分海量的,教學成績都算個鳥。教學再好沒用,不累加,還給你這算成五十分,加分就不一樣了,不封頂,每年加四五分,一線教師成績再好,折算一下也比那個差的差不了幾分,關鍵是你不累加,人家累加


我的寶貝84239662


大部分是熱愛職稱第一,熱愛教育第=的教師。我見過常年經商由於熱愛職稱都是高級。常年休病假由於熱愛職稱也評上了高級。多年不代課的校長由於熱愛職稱也評上了高級。捨得出銭買論文的由於熱愛職稱第一也評上了高級。

哪些誠實的,一心只顧拉車的人,大部分都是低級職稱。


用戶93956879431


評上高級的都是投機鑽營者,沒有評上的都是精英,如果有一天你上了高級,你是啥人?


大實話ptm


職稱職稱,骨頭一根,扔在地上,眾犬相爭。


蒼山如海83133445


一般混混最先評上高職。老老實實不到最後,趕上巧合情況,是很難評上高職的。不信調查一下看看。


用戶6299963605366


尋找所處的環境不同,領導的理念不同,評定職稱成了老師的痛

1.環境好,條件好的學校老師多,競爭大,教學實力強,教學資歷長的,有比較強的競爭力的老師容易評高級,論資排輩

2.學校小,偏僻的學校,人少,名額有限,山高皇帝遠,校長及所有領導都不夠名額,別說高級,評中級職稱都得打破頭,所以有些買賣職稱,拍馬屁,假民主的職稱評定就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