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熊孩子打遊戲偷刷兩萬元,遊戲公司退款 ​了!

南鄭熊孩子玩遊戲上癮,為買“寶石”升級遊戲,偷偷用媽媽微信綁定的信用卡消費,為不被媽媽發現,竟將每次的消費短信提示悄悄刪掉。而當媽媽發現時,他已分77次刷走2萬多元。

3月3日,華商報以題為《“碎娃”買“寶石”升級遊戲 偷刷媽媽信用卡2萬多元》在A06版對此報道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4月1日,記者從家長龔女士處獲悉,遊戲公司已於3月31日,將她兒子刷走的21910元遊戲款全部退還。

【新聞回顧】

漢中熊孩子打遊戲偷刷兩萬元,遊戲公司退款 ​了!

家長——短信提示還款兩萬多元以為詐騙

“2月25號早上8點,手機收到一條信用卡還款短信,要我3月3日還款21986元,當時把我嚇懵了。”2月28日,家住漢中南鄭區大河坎鎮的龔女士說,“同事說是詐騙短信,我還信以為真,也以為是詐騙,”

龔女士說,為打消心中疑慮,她便當日跑到銀行去查自己的信用卡賬戶流水,“結果銀行給我打出3頁流水明細,我看到欠款數字與短信提示數字一致,我當時幾乎氣暈過去。”


漢中熊孩子打遊戲偷刷兩萬元,遊戲公司退款 ​了!

龔女士介紹,被刷走兩萬多元的這張信用卡,她很久都未使用。而該卡恰好綁定在她的微信上,她平時也未用該卡消費,但手機經常交給上五年級的兒子接收學校老師佈置作業或其它通知信息,“他有時也偷偷用我手機玩遊戲。”

真相——兒子分77次刷信用卡買遊戲裝備

龔女士說,銀行查完流水後,她趕到學校將兒子接回家詢問是否知道怎麼回事。“我當時懷疑是兒子打遊戲充值了,但不太肯定。經過反覆詢問,他才說出真相,原來他在我的華為手機應用市場下載了一個叫《部落衝突》的遊戲,經常刷信用卡買‘寶石’升級遊戲裝備。”

據龔女士提供的銀行流水明細顯示,從今年1月15日開始至2月6日結束,分為77次刷卡消費共計21986元,最小交易額6元,最大648元。

漢中熊孩子打遊戲偷刷兩萬元,遊戲公司退款 ​了!

2月28日,龔女士11歲兒子嘉嘉說,“看到很多同學在玩這個遊戲,我今年1月開始玩的。因為我之前給我媽取錢時,知道她的銀行卡密碼,再通過我媽的微信登錄遊戲,用微信支付試用了一下可以用,後來玩上癮總想買‘寶石’升級裝備,錢就越充越多。”

嘉嘉說:“為不讓我媽發現自己刷信用卡的短信提示,每次刷卡充值遊戲後,我都悄悄將信用卡短信提示刪了,怕她知道了打我。” 龔女士說,因為她的這張信用卡授信額為2.2萬元,嘉嘉承認刷到21986元后就無法繼續刷卡充值遊戲,因此才停了下來。


漢中熊孩子打遊戲偷刷兩萬元,遊戲公司退款 ​了!

面對兒子“闖下大禍”,龔女士既生氣也自責。“這個事我有責任,將吸取教訓加強監護。”龔女士坦言,但孩子能夠70多次充值遊戲,而且金額較大,遊戲開發公司也存在漏洞,在孩子第一次登錄時,遊戲平臺可以通過身份證等方式識別玩遊戲的是不是未成年人,遊戲公司也有責任。

律師——家長可向遊戲方舉證追回遊戲款

龔女士介紹,她丈夫在外務工,自己在一醫院做保潔,家庭收入微薄。女兒上高三,兒子上五年級,家裡還有需要贍養的年邁母親,而還剩兩天就要還信用卡了,家裡實在拿不出來這麼多錢。“錢少就當買個教訓,但兩萬多承受不住!”

百度百科顯示,《部落衝突》遊戲開發商為Supercell Oy(超級細胞),公司總部位於芬蘭,《部落衝突》是一款戰爭策略類遊戲。隨後,記者下載體驗了該遊戲,遊戲顯示適合9歲以上用戶使用,打開遊戲可看到,該遊戲分為三種登錄模式:遊客模式,微信以及QQ登錄模式。進入遊戲創建ID後,便可在商店消費購買“寶石”,再通過“寶石”升級遊戲裝備。

龔女士說,事發後,她聯繫到《部落衝突》遊戲運營商崑崙遊戲,對方讓她聯繫華為客服,因為嘉嘉玩遊戲刷卡消費商戶是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我2月26號聯繫了華為客服,華為客服將我反映的情況記錄了,說讓我等待會給處理。”

漢中熊孩子打遊戲偷刷兩萬元,遊戲公司退款 ​了!

3月1日,龔女士告訴記者說,“今天早上華為客服工作人員打電話過來說,根據她提供的材料,他們與遊戲公司研究決定可以退一部分,但具體數額目前還在協商之中。”

對此,陝西嘉盟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叢波表示,龔女士作為監護人負有責任。但另一方面,嘉嘉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使用其母親的微信登錄遊戲並刷卡消費2萬多元,這個數額顯然超出了一個11歲孩子的民事行為。他認為,遊戲公司存在監管漏洞,他們可以用一些新的技術,比如人臉識別技術,識別一下玩遊戲的是否是成年人,但遊戲公司並沒有這樣做。所以,遊戲公司在這方面是有過失的,對此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家長可以對孩子的行為不予追認,並提供相應的證據,要求遊戲公司返還充入錢財。華商報記者 張映偉(文中嘉嘉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