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三年一來清官到,三天一來狗上灶”,如何理解?

ayukisama


凡事都有一個度,多了少了都不宜,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這人與人的交往,也要遵循這麼個原則,老輩人對於這些人際來往的尺度,心中早已如明鏡一般,而且還流傳下來很多告誡後人的話語,就比如這句“三年一來清官到,三天一來狗上灶”。

三年一來清官到

話語中的“三年”並非是不多不少正好三年,而是指隔的時間相對較長。“清官”則是指清正廉明的官員,這些人為官廉潔公正,不貪汙徇私,深得民心,深受老百姓喜愛,大家都將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一般尊敬,這樣的父母官來了,百姓必是夾道歡迎,拍手稱讚的。

不管是親戚也好,還是朋友也好,如若是久別重逢,必是分外欣喜,相互之間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那滿腔的感情,就好比是迎接清正廉明的父母官一般,滿心的歡喜,一定會以好酒好菜招待,還會熱情挽留多住幾日,敘敘這闊別幾年的舊情。三天一來狗上灶

話語中的“三天”也並非是不多不少正好三天,而是指隔的時間相對較短,大意就是“三天兩頭”的意思。狗上灶,對於農村人來說,應該不會陌生,一些家中養的狗或者因為飢餓,或者因為嘴饞,有時會偷爬上灶偷吃食物,一來被狗偷吃過的食物,即使不被吃光,其它的也肯定被弄髒糟蹋了,就都浪費了;二來在以往那種年代,有些人家家中貧窮,口糧緊張,如若吃食被狗偷吃了,那人就得餓肚子了。所以狗上灶是非常令人討厭的,有這一行為的狗狗,輕則遭主人驅逐,重則會招主人一頓痛打。

而親戚或朋友如若三天兩頭的來家裡,那必定也會遭到主人的嫌棄。必竟普通老百姓每日都要勞作才能有飯吃,誰也沒那麼多閒工夫來招待你。而且如果還是經常賴在別人家蹭吃蹭喝的,那就更令人討厭了。就好比那上灶的狗兒,主人家是恨不得要攆人了。所以,雖然說親戚朋友之間要時常走動走動才能聯絡感情,但必須要把握好度,切莫遭人厭惡。當然,這“三年一來清官到,三天一來狗上灶”的俗語也並非概括了所有人際交往的尺度,究竟怎樣的度算是適合的,還是須得自己在實際過程中把握調整!


陌上花開且緩歸


農村老話“三年一來清官到,三天一來狗上灶”,如何理解?

新年之際,這個問題很是應景呢!

今天是大年初四,正是大傢伙熱火朝天拜年走親戚的時候,初一拜本家,初二丈人家,初三初四姑姑姨姨家,您都拜過了嗎?

沒錯!“三年一來清官到,三天一來狗上灶”,就是一句有關走親戚的農村老話。意思是說,如果你走訪親友是三年一次,那麼親友主人家會象歡迎和照待清官那樣隆重而熱烈,而如果你走訪親友的次數過多,比如三天一次的,那麼主人家就會不歡迎甚至討厭你了!就象討厭上灶偷吃的狗一樣,不僅不歡迎,還想攆你走了!



對於“清官”,大家應該不陌生,宋代的包拯和明代的海瑞就是典型的清官例子,老百姓對這樣的官是盼星星盼月亮,就企盼著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出現這樣的包青天和海青天,他們大公無私,公平正義,千百年來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神聖和最美好的象徵,所以,一個人能成為清官一樣的存在,那是一種何等的受人尊重和愛待!



而“狗上灶”這種現象卻正好相反,在過去的農村,狗應該吃的是人們剩下的東西,但有些狗餓極了也會偷偷上灶找吃的,這時候,狗主人就會攆打上灶的狗,與人爭食,太不應該了,這狗就是找打的!

可見,這“上灶狗”在人們心目中有多不待見了!



清官與上灶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襯托出一個人在親友心目中地位的天上與地下。

這句話裡邊的“三年”和“三天”其實也是誇張的手法,並不是具體的數,三年一次泛指次數稀少,三天一次泛指次數過於頻繁。

咱老百姓的這句農村老話,就是充分運用了雙重誇張的手法,來說明生活中的人們相處要注意一個度,距離產生美,太過於頻繁的交往,反而不利於親友之間的關係發展,否則人家還以為你生活過的不怎麼樣,想沾誰光呢!

不少人認為現在的親戚關係疏遠了淡化了,其實沒有特別的事,一年一走動也是非常正常的,不遠不近才剛剛好!

你認為呢?你走親戚的次數也是一年一次嗎?歡迎留言分享。


村姑說村事


今天大年初五,也是中國傳統年俗,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的風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農村老話“三年一來清官到,三天一來狗上灶‘’說的是親戚之間串門來往的一回事。也是在以前吧,生活資料匱乏的年代,親戚天天來吃了家裡的飯菜,因為是親戚相對不能怠慢,所以對一般家庭都會是一種經常性的消耗,感情就會慢慢淡漠。


而以前的那個年代親戚之間的情份情誼相對比較重,如果三年不見還是有真心的相念,期盼。如期盼在自己的地方有一個清官的到來(其實人們期盼的清宮都是在流傳中),如包拯這樣的清天是不存在的。(幾千年遇一人有點象是傳說中的神龍)。



趕走五窮接財神,全體都有。


如今在這個新時代,一切都是不一樣了,天天來是不存在的,大家都忙。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走親戚家蹭飯的場景一去不復返了。

是感情好就會多走動,感情一般就年初拜年打個招呼,敷衍幾句,尬聊半天喝杯茶就招手拜拜了。

感情深厚的多聊,一起吃飯喝酒,打牌娛樂,這相對也是在農村,對於城裡那是不知道,鄉下人只知道農村的狀態。


全民為了生活都處於忙碌狀態,閒人都是宅人。從前的親戚要追朔三四代人,而現在多是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社會環境的變化讓親情越來淺薄了。這個三天一來狗上灶的老俗話已經用不上了。一些傳統風俗還是能成為一種生活中的談資,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點贊(。ò ∀ ó。)
新年新氣象,祝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的友友們

新年快樂大吉大利 ,平安多福萬事勝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