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書法在歷史的長河中源遠流長,且光輝燦爛,

與世界各國文字相比,

漢字書法藝術

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與鮮明的民族個性。

歷來書品與人品有機結合的理論,

成為漢字書法藝術的精髓。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以前,

漢字經歷了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等階段,

加上楷書、草書,從中可以發現,

漢字的發襲規律是由簡到繁,繁簡交替,

又發展演變為由繁到簡三大階段,

總的趨勢是從繁雜到簡單,

從難寫到易寫,

這是書法隨時代而發展的必然。

三國時期,

從書法的歷史發展來說,

是完成漢字書體演變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

楷書與草書已日臻成熟。

也奠定了三國書法藝術

在中國書法史上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那麼,

在三國時期書法,

你們又瞭解多少呢?

01

《受禪表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受禪表碑》三國魏黃初(202年)刻。

在河南許昌縣,額篆書題“受禪表”。

字方正,漸開唐隸之門。

匯品:

明 郭宗昌:書法同《勸進》,雖小遠漢人,

雍雍雅度,衫履自飾,亦復矯矯。(《金石史》)

清 王世貞:餘始喜明皇《泰山銘》,

見此而怳然自失也。漢法方而瘦,

勁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廣而肥,

媚而緩,少骨而多態。

漢如建安,晉三謝,時代所壓,故自不可超也。

此語得評書三昧。(《石墨鐫華》)

清 楊守敬:下筆如折刀頭,風骨凌厲,

遂為六朝真書之祖。(《學書邇言》)

清 康有為:於時衛敬侯出,古文實與邯鄲齊名,

筆跡精熟。今《受禪表》遺筆獨存,

鴟視虎顧,雄偉冠時。(《廣藝舟雙楫》)

02

《上尊號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魏 《魏公卿將軍上尊號奏》

河南省臨潁縣繁城鎮漢獻帝廟藏。

全稱《魏公卿將軍上尊號奏》,

又名《百官勸進表》《勸進碑》《上尊號奏》。

《上尊號碑》的書法,以“方整峻麗”著稱於世。

傳為梁鵠或鍾繇書,皆不可靠。

東漢獻帝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曾下令禁碑。

故曹魏時代,除個別皇家鉅製之外,存世者極少。

曹魏之時,三國鼎立,儒、道、佛三教並行,

社會思想比較開放。

文風亦尚通脫、清峻。

故魏初諸刻,

一反漢末分隸之古厚典雅而為空靈峻麗。

就漢字字體的演變而言,

魏初諸刻是由隸變楷的橋樑;

就書風而言,

它們浸淫灌溉了兩晉南北朝乃至隋及唐初之書法;

故無論在漢字字體變遷史,

還是書法藝術史上,均佔有重要的地位。

03

《三體石經殘石》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魏《三體石經殘石》,

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又稱《正始石經》。

因用古文、小篆、隸書三極書體銘刻,

故稱《三體石經》。魏正始二年(241)刻。

《三體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兩經,

刻成後與《熹平石經》並立於河南洛陽太學。

於晉代時損壞,屢經戰亂埋於土中。

西安碑林所藏《尚書》殘石於1945年和1957年

在西安許士廟街小學附近和

西安北大街青年路先後出土。

04

《孔羨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又名《魯孔子廟碑》

《修孔子廟碑》《封孔子廟碑》等,

刻於三國魏黃初元年(220)。

隸書,二十二行,行四十字,

額篆書題:“魯孔子廟碑”。

石在山東曲阜。

宋嘉祐七年,

張稚圭刻題記於碑末,謂碑為梁鵠書,

但無可靠證據。

張氏並謂:

“昔人評其書雲:“龍震虎威,氣雄力厚,魏刻之冠。””

洪适《隸釋》雲:“魏隸可珍者四碑,此為之冠。”

明趙崡稱其“結法古質遒健”。

楊守敬《評碑記》謂:

“此碑以方正板實勝,略不滿者,

稍帶寒儉之氣,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種,

唯北齊少似之者。”

05

《天發神讖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天發神讖碑》建於吳天璽元年(公元276年),

又名《天璽紀功碑》、在宋以前已斷為三石,

故又名《三斷碑》。

傳為華(核)文、皇象書,

又傳為蘇建所書,

因碑文殘缺,無從考證。

舊在江蘇江寧尊經閣,清嘉慶十年(1805)毀於火。

此碑書法非隸非篆,篆書的筆意重一些。

雄偉勁健,鋒稜有威,

下筆多呈方稜,收筆多作尖形。

轉折方圓並用,結體上緊下松,

字形修長,形象奇異瑰偉。

其筆法及體勢,

在書法史上可說是前無先例,後無繼者。

是研究東吳石刻文字的重要資料。

由於原碑早毀,流傳拓本很少。

尤以斷裂之前的宋拓本極為珍貴。

這裡所選的拓本為故宮博物院藏宋拓孤本,

字跡清晰,墨色醇古。

06

《谷朗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吳《谷朗碑》全稱《吳九真太守谷朗碑》。

隸書,三國·吳鳳凰元年(272)立。

縱176釐米,橫72釐米,文18行,行24字。

碑在湖南耒陽。

谷朗碑》字雖稱隸書,實則體勢已非常接近楷書,

故亦有定為楷書者。

當然同後世魏碑、唐楷相比,

它還帶有較濃的隸味。

其結體方整,筆畫圓勁,書風渾樸古雅,

與曹魏諸刻風格稍異,

但同為開後世楷書法門的重要碑刻。

此碑在清代以前,惟見歐陽修、趙明誠二家著錄。

翁方綱《兩漢金石記》雲:

“其字遒勁,亦有漢分隸法。

”嚴可均謂其“隸法不惡,刻手極拙。”

康有為稱其古厚,為真楷之極。

07

《禪國山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吳 蘇建《禪國山碑》(傳)

又稱《封禪國山碑》、《天紀碑》。

篆書,三國·吳天璽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

傳為蘇建所書。碑在江蘇宜興。

《禪國山碑》為三國時期重要碑刻之一,

自宋以來,多見著錄。

其書淳古秀茂,體勢雄健,筆多圓轉,

繼承了周秦篆書的遺意,

與方折突出的吳《天發神讖碑》相異趣。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其“渾勁無倫”。

楊守敬《平碑記》雲:“秦漢篆書,自《琅邢臺》、

《嵩山石闕》數碑而外,罕有存者,

惟此虧巍然無恙,雖漫漶之餘,尚存數百字。

玩其筆法,即未必追蹤秦相,亦斷非後代所及。”

08

《毋丘儉紀功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魏《毋丘儉紀功碑》

公元1906年,

吉林集安鄉民築路發現

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麗反叛紀功。

碑系赭紅色含石英粒岩石鑿刻而成,

發現時只殘餘全碑之左上角,

表面光潔,碑陰亦作修琢。

殘長39釐米、寬30釐米、厚88.5釐米。

漢字陰刻,可見7行47字,

另有三字雖殘但可辨識,共得50字。

其字體為隸書,遒勁古樸鑿刻工拙。

毋丘儉紀功碑發現之後,

引起當時學術界極大的重視。

諸史家對碑文涉及史實、文意、歷史地理

及殘字等頗多考證。

其考釋最精闢者,當首推王國維。

09

《王基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王基碑》,全稱《東武侯王基碑》。

三國魏隸書碑刻。景元二年立於洛陽。

清乾隆初年出土於洛陽城北十五里,

後移城中,嵌明德中學壁間。碑石僅存下半。

碑字亦未刻完,其未著刀處猶可見朱書痕跡。

《金石萃編》載:石高四尺五寸,寬四尺,

文共十九行,

每行存字二十一至二十二不等。

隸法亦佳。

《校碑隨筆》稱: 早期拓本

“ 兼、致、文、柔、司、典、麾、

爵、舉、無、廢、冊、遠、車”等字尚完好。

10

《範式碑》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三國時期的書法,被這10部碑帖概括了

· 三國.魏《範式碑》

《範式碑》,亦稱《範氏卿碑》,

全稱《故廬江太守範府君之碑》,

三國曹魏隸書碑刻。

青龍三年(235)立於任城(今山東濟寧)。

久佚。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出土,僅存上半截。

《金石萃編》載:石高三尺,寬三尺一寸,

文共十二行,行約十五六字。

可辨者僅三百三十字。

《增補校碑隨筆》載: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黃小松舊藏宋拓本,

拓墨精善較重出土後拓本約二百於字。”

隸法勁健淳樸,

結體在《衡方碑》、《韓仁碑》之間,

素有“中朗遺矩”之稱。

《漢隸字源》亦以為蔡邕書,

李嗣真《書品》稱:

“蔡公諸體惟《範氏卿碑》風華豔麗,古今冠稱。”

而《隸釋》則痛詆之,以為藻鑑之謬,

並考定青龍三年立,非邕所書。

初拓墨本無李東琪、黃易等人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