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如果證明是在軍方壓力下,泰國王撤銷所有給他信的勳章,將是軍政府失敗的前兆?

新文化街男孩


這件事被解讀為軍方施壓王室,還是有可能的。但另一種可能也不能排除。


3月30日泰國國王發佈了公告,把過去十幾年給他信的王室榮譽和勳章都給剝奪了。

木叔認為奇怪之處,有兩點:

第一,他信流亡10多年,王室對給他的榮譽和勳章都沒有剝奪,在大選後突然有這個行動,顯然有外力刺激。

第二,王室做這件事前幾天,他信指責大選不公,矛頭對準巴育,認為有舞弊現象。

聯繫起大選前後的相關事件,以及國王對他信的態度,能得出2個猜測:

1)要麼國王本來對他信印象就不好,大選刺激了國王對他信更不好的態度,一怒之下做出決定。

2)要麼巴育和軍方向國王施壓或者建議這麼做,進一步打擊他信勢力。

所以這兩種可能都有,都不能排除。

其實木叔認為,這兩種可能都有,第一種可能也許更大。

可以看幾個理由——

第一,在國王撤銷他榮譽當天,他信在社交媒體發佈了一段話。

原文是——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希望,每個人只要還有口氣存在,就不要認輸,應該用智慧和希望對抗生活中面臨的困難。”

他信的這段話肯定可以看作是對國王做法的回應。

如果屬實,這等於他隱晦地挑戰王權了。是不是太大膽了?

第二,巴育發表聲明,指責有人煽動社交媒體。

4月1日巴育發表了聲明,不點名批評他信,用社交媒體蠱惑人心,想讓泰國發生動盪。他警告已經對此高度關注和監控,並在適當時候採取措施。

所以,也能看出,他信的這段話其實給軍方也帶來了壓力。

甚至也可以解讀為是對軍方的不滿。

那麼就能從側面證明,國王的表態和軍方對他信的態度是一致的。

他信在海外攻擊大選,其實讓國王肯定也沒面子吧!特別是他的姐姐還支持他信一方,肯定被國王認為是受到他信鼓動,這或許也是促使國王對他信印象不好的原因。

所以,他信、軍方和國王的關係很微妙,未來還有很多看點。


木春山談天下


泰王撤銷他信所有勳章,一個是迫於軍方的壓力,也是哇集拉隆功自己的意思,哇集拉隆功,從小嬌生慣養,在他10歲前,甚至自己都不會繫鞋帶,長大後,他曾三次離婚,並且女友無數,生活極度奢侈糜爛,因此,哇集拉隆功在泰國民眾的心目中,形象極差,在他去年繼位後,很多泰國民眾都表示,就算廢除君主制,也不想看到這位新國王。
所以,哇集拉隆功為了維護自己在泰國的絕對權威,就不得不與代表軍方的巴育打的火熱,而巴育也正想借國王之力,來壓制在泰國人氣極高的西那瓦家族,因此哇集拉隆功和巴育一拍即合也就不奇怪了,在老國王普密蓬在位時期,從來都沒有干涉過泰國大選,但在泰國這次大選中,哇集拉隆功可謂出盡了風頭,在1月,他先是取消了烏紋叻公主的參選資格,在大選臨近時,他又發表聲明,敦促選民要選“好人”,不要選“壞人”,聲明中偏袒巴育的意思非常明顯。


而現在在大選結束後,
眼見為泰黨聯合其他6個黨派,欲組成聯合政府,巴育的總理寶座岌岌可危時,哇集拉隆功又跳了出來,宣稱撤銷他信所有的勳章,哇集拉隆功這個舉動,很明顯在深度參與泰國的政治,而他在取消烏紋叻公主的參選資格時,還冠冕堂皇的表示,皇室成員不涉及政治,是泰國王室的“優良傳統”,可他自己,卻多次對泰國大選指手畫腳,其個人品質和目的,已昭然若揭。
我們從哇集拉隆功對泰國大選的參與上看,在泰國,他並沒有老國王的威望,所以,他就必須拉攏一派,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信雖然在泰國人氣極高,但他信代表的是底層民眾的利益,這和哇集拉隆功的利益是格格不入的,而巴育正好代表泰國軍方和上層階級,他們才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所以,在泰國大選呈焦灼狀態時,哇集拉隆功也就急不可待的走上前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哇集拉隆功這次出面干涉泰國大選,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這是因為,假如為泰黨組閣成功,哇集拉隆功一定會支持巴育利用軍事政變把他信家族趕下臺,而如果巴育最後成功當選泰國總理,那麼具有超高人氣的西那瓦家族也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哇集拉隆功對大選的參與,絕對是泰國再次陷入社會動盪的導火索,如果這樣的話,哇集拉隆功還有何臉面面對泰國民眾,有何臉面去告慰泰國先王?


海之波濤3


泰國政府憲報網站30日公佈國王的公告,稱因前總理他信逃案的行為非常不合適,撤銷所有授予他的勳章和獎章。

在泰國目前的政治體制下,軍政府永遠是贏家,即使暫時失敗,再發動一次軍事政變就能夠重新粉墨登場。在對付泰國前總理他信的問題上,泰國王室與軍方的利益一致,並不存在著軍方給予泰國國王壓力。在此次泰國大選之前,親他信的護國黨推舉泰國長公主烏汶叻為候選人,已經惹怒了王室。在泰國大選以後,他信又公開批評此次大選存在舞弊現象。泰國王室撤銷給予他信的勳章,與軍方取消他信在軍官預備學校“優秀成員”的稱號一樣,都是在警告他信老實一點,不要再給泰國政治添亂。

泰國國王拉瑪十世

1932年,泰國實行了君主立憲制度,而發動政變逼迫泰國國王拉瑪七世交權的就是由6名軍人創建的人民黨。此後,泰國長期處於軍政府統治時期,國王被架空,民選政府總是被軍政府推翻。泰國人對泰國軍方干政已經習以為常,直到1992年發生“黑色五月事件”,泰國軍方才推出政治前臺。不過,到了2006年,由於他信傾向於底層民眾的各項政策損害了軍方的利益。在泰國國王拉瑪九世的默許下,泰國軍方發動了第18次政變,推翻了他信政府。2011年,親他信的政治勢力捲土重來,他信的妹妹英拉當選為泰國總理‘2014年,泰國軍方再次發動政變,推翻了與他信政策一脈相承的英拉。此後,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組建軍政府,開始掌控泰國。

巴育

時隔4年以後,巴育想要通過選舉洗白成為民選總理,摘掉軍政府的帽子。但是,親他信、英拉的政治勢力依舊強大。在2017年,巴育主導修改了泰國憲法。在2017年的《泰國憲法》中,泰國選舉制度大幅度改變,與其說是民主選舉,不如說是一部專門為軍方開外掛的政治遊戲。即使如此,巴育依舊無法穩操勝券。在2019年泰國大選中,出現了種種舞弊的行為。3月25日,他信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就一一指出了泰國大選的種種舞弊行為。他信的言論刺痛了軍方與王室的神經。所以,泰國軍方取消了他信在軍官預備學校“優秀學員”的稱號,泰國王室撤銷了他信的所有勳章。

泰國王室與軍方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在現代化浪潮之下,泰國王室還想保住權力,必須依靠軍方保駕護航;泰國軍方想要一隻干預政治、組建軍政府,必須依靠國王授予的合法性。在如此的體制下,泰國軍方永遠不可能是政治的輸家。即使軍政府短暫的被民選政府所取代,軍方也能夠在國王的支持下通過政變取得權力。此次泰國大選,巴育連任泰國總理已經成了定局。即使為泰黨、新未來黨組成了7黨聯盟,又能如何?鬥得過巴育手中的槍桿子嗎?鬥得過泰國國王至高無上的裁決權嗎?

他信與英拉

泰國王室與軍方合作,不論風雲變幻,軍政府都是最後的贏家,這是泰國政治的死結!除非大破大立,否則,軍方干政一直會在泰國持續。


美國觀察室


目前,泰國王室和軍方密切合作,沆瀣一氣,不遺餘力地打擊泰國他新政黨勢力。為泰黨雖然已經宣佈組閣成功,但在這兩方勢力的合力夾擊下,未來執政前景非常渺茫。

這次泰國國王高調為巴育站臺,是出於個人自願還是被巴育“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我看來應該是雙方的互利行為。

根據泰國憲法,泰國國王是泰國軍隊的最高統帥,軍隊必須向王室效忠。從憲法中可以看出,泰國軍隊是一支地地道道的“王之隊”,而不是一支“國家隊”。正因為兩者之間的這種特殊關係,才使王室和軍隊在歷史上保持了高度一致性。

泰國自從建立君主立憲制以後,一共發生了20多次軍事政變,但每次政變泰國王室都安然無恙,這絕對不是巧合。因為掌握實權的軍方需要為自己的軍事政變提供合法性,否則政變就會遭到各方的質疑。而打國王的旗號是最好的選擇,這樣政變就成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國王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對軍隊也一再遷就照顧。因此,從本質上講,泰國軍隊和王室是一種共生關係,合則共贏,鬥則兩敗,完全是利益共同體。

在這次大選中,這種共生關係體現的非常深刻。在去年,兩者就已經為這次大選做準備了,在巴育的操控下,泰國重新修訂了憲法,將上議院的250個席位,全部劃給軍方,大大降低了民選政府上臺的機會,這種制度設計上“先天缺陷”,竟然得到了國王的認可,憲法最終得以通過。大選前夕,泰國國王拉瑪十世一方面以“泰國王室不能幹政”為由掐死了和他信關係密切的長公主烏汶叻,並順帶解散了他信小號政黨。另一方面卻正大光明的號召民眾要選好人,不能讓壞人當選,而他所說的壞人指的就是他信。

大選結束後,為泰黨先發制人,宣佈掌控了下議院半數席位,組閣成功,並推選為泰黨素達拉女士為總理候選人,這讓巴育感到了空前威脅。於是雙方再次聯袂出手,軍方剝奪他信“優秀學員”的稱號,拉瑪十世剝奪了此前授予他信的所有勳章和獎章。拉瑪十世這種選邊站隊的行為,不是王室干政又是什麼?

拉瑪十世並不是一個英明的君主,他從小就是一個頑主,德不配位,三次離婚,女友無數,私生活極度混亂,和民眾心目中的國王形象差距很遠。而他的父親拉瑪九世就比他高明很多,拉瑪九世在位期間,從不再表面上干政,而是充分施展平衡術,利用民選政府和軍方的矛盾,支持一方打擊另一方,這才保證了泰國三權(王權、軍權和民權)的平衡。

拉瑪十世這次違背父親遺志,支持軍方打擊民選政府,只會讓泰國權力結構更加失衡,失去民權制衡的軍方,勢力將不斷擴充,一個不受制衡的軍方對王室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雖然泰國王室擺脫了“九世而亡”的詛咒,但能不能逃過“十世而亡”的命運就很難說了。


大國縱橫


泰國王哇集拉隆功撤銷他信的所有榮譽勳章,顯然是二者坑瀣一氣的具體表現。


從泰國本次大選開始籌備以來,國王就配合巴育軍政府修改選舉規則,打壓親他信政治勢力。比如,將由軍方完全控制的議會上院席次從150個提高到250個,並將和下院500名議員一起決定總理人選。又比如,當頗具影響力的公主烏紋叻代表他信陣營參選總理後,國王和巴育極度恐慌,果斷迅速的取消了她的參選資格,並解散她所在的政黨。這些做完後,國王和巴育還不放心,不斷抹黑他信英拉兄妹,舊帳重提,什麼貪腐瀆職全給翻出來了,並威脅他們,再不老實就要求相關國家引渡他們,把他們兄妹投進大牢!


國王和巴育認為做完這些後,真的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不過,就是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親他信的為泰黨和其它6個民主黨派仍然在議會下院取得了多數席位,民心所向可見一斑。雖然按照當前的選舉規則,以素達拉為首的民主黨派根本不可能組建新政府,但他們的巨大影響力還是引起了國王和巴育的擔憂、恐慌,他們自己也知道,就是壓制住他信這些人,但壓制不了民意,民眾很可能再次走上街頭,讓巴育給說法,這是國王和巴育最不希望看到的。

面對如此情景,用氣急敗壞來形容國王和巴育的心境一點也不過份。還能怎麼辦?抓又抓不住,壓又壓不下,所以國王才用了小孩玩家家的方式,把給人家的東西再要回來,雖然這東西是虛無飄渺,基本上沒太多的實際價值。不過,國王巴育此舉,明顯看出了他們的心虛,和對他信兄妹的無奈。

其實,國王和巴育所代表的政治集團與親他信政治勢力的矛盾,正是泰國政壇幾十年風雲變幻的縮影。這兩個分別代表權貴階層和下層民眾利益的政治勢力,矛盾根本不可調和。但權貴階層有軍隊支持,民主黨派雖有廣大民眾做基礎,卻一直被排除在實際權力之外。這也是為什麼在泰國,軍事政變屢屢成功,軍政府長期執政,而真正的民選政府卻都很短命的主要原因。

結合本次大選,巴育上臺基本已成定局。即使隨後民主黨派發起抗議示威活動,迫使巴育下臺的話,也不可能改變泰國政局的走勢,因為此巴育下臺了,還有彼巴育再出來,反正軍方實權人物中不乏覬覦總理寶座者!


高山流水116820061


其實泰國軍方和王室本身就是蛇鼠一窩,他們擁有著共同利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利益,才讓泰國軍方和國王永遠的捆綁在一起。泰國國王撤銷他信的所有榮譽勳章,自然也是要徹底斬斷對於他信的影響。同時也表達了泰國國王是站在巴育這一側的,對7政黨聯合做出一個威懾。
▲泰國7個在野黨
聯合

目前的泰國國王是哇集拉隆功,這是一個生活在溫室裡的花朵,從小嬌生慣養,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畢竟有那條件,咱們又不能多說什麼。長大後,他曾三次離婚,並且女友無數,生活極度奢侈糜爛,這讓泰國民眾對這個國王是極度的不認可。在老國王交權之後,哇集拉隆功也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勢力,那麼軍方就是他必然的選擇。


▲泰國王室

而之所以泰國國王不會選擇民眾所向的在野黨派,主要就是因為利益。因為利益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目前親他信的為泰黨代表的確實是底層泰國民眾的利益。可是這些利益是與泰國國王和軍方的利益相沖突的,根本就是格格不入。他信上臺時,就是大搞民生,改善底層民眾的生活和社會保障。可是泰國的蛋糕是固定的,這個利益分給了民眾,那就意味著國王和軍方將被剝奪。而這也是為啥他信和英拉雙雙都被軍事政變趕下臺的原因。

▲他信

那我們今天再回到本文的問題中來,泰國國王撤銷他信的所有榮譽,根本就不是泰國軍方的壓力,而應該是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自己的決定,因為他與泰國軍方是利益共同體。泰國軍方首先撤銷他信的“優秀學員”稱號,隨後泰國國王也撤銷他信的所有榮譽。這裡要表達的就是,他信懷疑泰國大選存在造假行為,這是泰國國王和軍方不想被揭露的地方。那麼首先打臉他信就是他們第一個要做的,然後震懾想要奪權的在野黨聯合。
▲英拉


可是這樣的動作並不一定就代表泰國軍政府失敗,因為按照泰國所設定的選舉法律制度,下議院500席位+上議院250席位,共同750個席位推舉總理人選。顯然按照制度,誰擁有超過50%以上的席位,也就是350個席位就可以單獨組閣。顯然巴育領導的人民力量黨作為國王和軍方的代表已經擁有了上議院250個席位和下議院97個席位。按照比例分配的150個席位當中可以獲得近50個席位,這樣巴育就擁有近400個席位,已經超過了半數,擁有單獨組閣的權利。
▲巴育

那麼在選舉制度上巴育完全合法,可以單獨組閣。只不過是這裡面操縱選票的問題,是泰國政府和國王根本就不想提及的問題。因此才要做到殺雞儆猴,將他信拿出來清除其所有榮譽,就是要給那些想要奪權的在野黨們看看。作為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是支持巴育領導的人民力量黨的,畢竟泰國整體上還是對國王擁有著比較虔誠的信賴。
▲泰國軍方圍堵大選抗議者

如果說這次大選,泰國國王站在軍方的一側是對選民的背叛,那麼泰國國王背叛的多了。想要推翻這樣的政治體制,那麼只能通過武力徹底推翻國王統治,要不然根本解決不了。顯然在野黨們想要通過民選聯合政府的方式來改變泰國的政治體制,那就是痴心妄想。在沒有軍隊的支撐,這種想法只能是一個空中樓閣,不切實際。一句話,“革命才是推翻舊制的根本,槍桿子裡面才能出政權”!(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泰王撤銷所有給他信的勳章,意味著王室要與他信一刀兩斷。泰王此舉可能是在泰黨聯合其他六大政黨對抗軍政府的情況下作出的決定,當然是為了維護軍政府,也為了力挺巴育。

如果能證明是軍政府在向王室施壓的話,那麼其他政黨肯定會有一種危機感,因為巴育開始對逃亡在外的他信進行打壓了,這無疑是一種“政治清算”。巴育對在泰國根基穩固的他信都敢下手,那麼對付其他政敵就更加易如反掌了。所以其他政黨可能因為害怕巴育的報復而更加的團結,目的是推翻巴育的軍政府來減少政治清算的風險。



就目前的泰國總理選舉情況而言,泰黨最大的難處不是怎樣聯合其他政黨,而是如何讓其他政黨的支持者團結起來一起支持泰黨。在最後的150個席位中,巴育只需要佔據28個席位就能實現連任了,這對泰黨而言壓力巨大。而如果真的是巴育對王室施壓,讓泰王與他信一刀兩斷,那麼其他議員就會因為害怕巴育的政治清算更加團結,一起支持泰黨的可能性就更大。


最終如果真的是泰黨獲勝,素達拉成為了泰國新總理,那也不意味著軍政府的失敗,因為巴育丟掉的只是總理的位置,而沒有交出軍權。只要軍隊還掌控在巴育手中,那麼泰國依舊由軍政府統治。想要真正推翻軍政府,光靠民主選舉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國際視角淺說


按照泰國政治格局,老國王也是慢慢掌權的,剛開始是軍政府掌權。後來政治因素,陰錯陽差讓老國王樹立威信,最後化神,新國王確沒有如此威望,但是又忌憚軍方長期執政,變成傀儡,權利邊緣化,最後失去王位都有可能,所以才有公主參選的,我始終覺得得不到新國王同意,公主不會草率宣佈參選,所以軍方施壓,按照新國王目前的威信不足以撼動軍方,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現在我覺得新國王需要蚌而不是殺蚌,迫於壓力,新國王無奈,只能取消,而公主參選這一出,嚇出軍方一身冷汗,必須至他信一死,否則以後沒有好日子,於是繼續試壓,新國王無奈啊,要不然位置不保。如果新國王有老國王當初的威信,泰國政治格局不會是現在這樣。泰國國王的角色是一個仲裁者,最後拍板的,一方獨大對國王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公司除了老闆,如果這個經理的能力十分厲害,全面掌握公司的資源後,最後經理出來單幹也是大概率。因為權利慾望無止境的,雖然一人之下,但是為什麼不君臨城下?在中國古代政治也是多不勝數。


綠紅藍瘦


3月30日泰國王室《皇家公報》刊登消息,國王哇集拉隆功撤銷王室授給他信的所有勳章。理由是:2008年最高法院判他信貪汙有罪,他信一直逃亡,拒不歸案,這是極度不恰當的行為。

3月26日BBc報道,他信在公眾媒體面前說“軍政府在大選開始前就作假,無論什麼遊戲,一旦規則和制度不公平,出來的結果也不會得到尊重”。這則消息應該才是引起軍方和國王不滿的原因。

3月24日選舉過後,親他信的為泰黨即宣佈由六七個黨派組成“多黨聯盟",試圖阻止軍政府繼續掌權執政。

他信發表選舉點評,汙衊或揭穿軍政府的行為,使軍政府震怒,軍政府的反映是,立馬撤銷他信在軍政院校的“優秀學員"稱號。巴育所代表的公民力量黨,在選舉時期不便發表辯詞,以免越辯越黑。這時候利用王室皇權,給他信所在的為泰黨施壓,撤銷王室授予他信的所有勳章,很明顯,是要讓他信閉口。



(4月1日,街上陸續出現示威人群。)

泰國媒體報道,4月1日,泰國已有80萬網名集體籤民,控告“選委會”值疑選舉結果。網上還直接點名曝出某網點選票結果多於選民人數的奇事。街上已經出現遊行示威人群。

泰國國王事隔十多年撤銷授予他信所有王室勳章,有違王室“不干預政治"的傳統。綜合國王在選舉前22日夜發表的“皇室宣言",號召24日國民拒絕“壞人"選出“好人"的言論,人們不得不值疑泰國國王這是怎麼了?是誰在左右國王的言行?


老狼48440790


都說泰王室十世而亡,怎麼就真的往那個方向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